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年四季均可养殖。
泥鳅怎么做才好吃?
1、油锅下葱姜爆香
2、泥鳅洗完后要稍稍沥干,放入葱姜爆香的油锅煎一下,油不用很多,不然这个环节油容易飞溅出来。煎至泥鳅两面微黄后,加入料酒,生抽、白糖、盐,少许水,把泥鳅煮熟入味。泥鳅也是鱼类,而且不大,不需要煮很久,5分钟足够了。
3、出锅前把汤汁微微收干,撒一点白胡椒粉和葱花,就可以装盘了。这个做法泥鳅皮微脆,肉鲜香软糯,非常好吃又极富营养。
泥鳅(学名:),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
泥鳅体内还含有丰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种疫苗的主要成份,能提高身体抗病毒能力。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对肝炎癌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泥鳅鱼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烟酸、铁、磷、钙等。
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食用功效
1、补肾:泥鳅有补肾的功效,经常食用,对于肾虚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补气补血:泥鳅有很好的补气效果,对于女性经期内的补血亦有很好的作用。
3、健脾养胃:泥鳅能够很好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对于脾胃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养小泥鳅鱼要养多久才长大
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泥鳅从孵化出来开始,一般大鳞副泥鳅,投喂90天可达条重15克左右,180天可以达条重25克左右;青鳅的生长速度慢一些,一般90天可达条重7-10克左右,180天可以达条重15克左右。
泥鳅买回来可以养几天 可以养一个月左右
泥鳅苗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长大。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30 ℃ ,最适水温为22~28 ℃。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扩展资料
泥鳅分布于缅甸与东北亚向南至中国中部。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六大水系及其附属水体、四川、湖北、湖南、重庆各河流干支流、湖泊、水库、沟渠、池塘和稻田等水体,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
泥鳅栖息在河、湖泊、池塘和水田中,性情温和,属杂食性,以蠕虫、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为食,容忍温度在 2 与 30℃之间, 而且在水中氧气不足时,能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气。在气压低时,它会变得十分活跃。
参考资料 —泥鳅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饲养泥鳅如果是干净无污染河水一般可养1个月左右;自来水养可活半个月左右;用纯净水养只能活7天左右。
2、此外适宜的温度也很重要,泥鳅可在15-30℃的水温里生存,最适合它的水温是24-27℃。养十天半个月的要记得换水,保持水质干净。
1泥鳅应保持在24-27℃的最适水温范围内。2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故可用米糠、小麦、蝇蛆作饵料,一般一日三次。摄食率通常由摄食量决定。3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机肥,但施肥时一定不能太频繁,池水要勤换,一般10-15天换一次。4钓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排干,采取抓大留小的方法,保证池中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后续的养殖和高产。5随着泥鳅品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其适当深度,平时较浅,热天热时可加深,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容水环境。6秋末冬初,水温降到10℃~15℃,泥鳅的食量减少时,就可以捕捞了。想要泥鳅长得好,就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这样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喂食平台,方便观察。答:每次喂食的量可以根据泥鳅剩余的食物来调整。一般半个月喂一次即可。扩展数据笔记版本:1注意池塘的水温。一般来说,不应该超过30。如果天气很热,应该给池塘加水,这样可以降低温度。2水质应该正常,有点绿,能见度20cm左右。如果发现水有点黑,可能是里面微生物太多了。这个时候要注意调节水质。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