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是“疯子”还是大师?一条鱼烧了 20 年

   2023-05-25 互联网艺莲园62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对于鱼米之乡的湖北来说,一桌好菜离不开鱼,没有鱼,湖北人真的吃不下饭, 一道鱼代表了家乡的味道 。 老何与鱼打了 20 几年的交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对于鱼米之乡的湖北来说,一桌好菜离不开鱼,没有鱼,湖北人真的吃不下饭, 一道鱼代表了家乡的味道

老何与鱼打了 20 几年的交道,烧鱼技艺声名远播。

多次入选 武汉最受欢迎 50 家餐厅、武汉必吃榜榜单前十 ,自身更是将这项“烧鱼技艺”练得炉火纯青。

鱼背后的传承

说起烧鱼有这样一个故事:万川毕汇、万贾云集,川东门户万县自古文兴商盛。江畔何氏织网以渔醉心烹饪,尤擅烧鱼,上世纪八十年代, 何氏后人乘改革开放东风,顺江而下,欲将其发扬光大。

老何家族世代烧鱼,他说 :“ 童年 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看着父亲烧鱼,父亲的鱼, 烧的顶尖好,当时就想,这项烧鱼的技艺绝不能断在自己手中 。” 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到父亲 烧鱼的精髓。

烧好这条鱼不简单

老何 17 岁入行,30 岁前已是五星级酒店的总厨 ,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而老何却表示: “烧鱼成为何氏家族恒古不变的信念,除了 以技修身 ,更是 以 家训为坚守 ,才是使何氏家族成为业内翘楚、烧好一条鱼的真正原因。”

这 20 年,老何每次做鱼一如最初的模样,每道工序都严格遵守标准,从不松懈马虎。因为他知道,这道菜是为了留住武汉人对 家乡味道的一种怀念 ,想把这种传统技艺掌握好,老何用20年的时间把父辈的烧鱼技艺传承下去。

烧鱼 20 年,独爱江鲶

老何烧了 20 年的鱼,但数最拿手的,还是那一尾烧江鲶。精选两斤半左右的江鲶,去头去尾,一条鲶鱼切 18 刀,切片 06 厘米,1瓶蒸馏水、3种青花椒、5种干辣椒、8种上乘酱料、再用法国的黑胡椒以文火烧制,再搭配金洋葱

如何做好这尾江鲶,已烙印在老何骨子里。一说起怎么烧鱼,老何就来了精神,甚至带我到鱼池旁直接抓起一条,一手拿着鱼、一手比划对我说:“店内的鱼全都现吃现杀。”说起烹饪技巧更是侃侃而谈,仿佛魔怔了般

我问他,那么多品种的鱼,为何独爱江鲶,老何却说:“为了给它正名。”

许多人不敢吃鲶鱼,觉得它不干净,正如谣言小龙虾只喜欢臭水沟是一样的。和记的鲶鱼属于江鲶,生长环境干净着。

什么水质出什么食材,食材好不好,顾客一口就能品出来,这么多人喜欢来小和店内吃鲶鱼,足以说明一切。

对老何而言,鱼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心疼都来不及,谁能容忍别人往他身上泼脏水老何喜欢每一条鱼,把鱼烧好不仅为了传承衣钵,更是源于把鱼烧好的那份执着。

食材好,食才好- 深入产地寻食材

一道 美食 的诞生,关键不仅仅在于厨师的技术,好的食材也是决定因素之一。老何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对食材要求极为苛刻,许多时候都会亲自前往各地的产地寻找。拿江鲶来说: 为了寻找心仪的江鲶,老何跑遍了长江流域内所有产鲶大户,对于养殖户所养殖江鲶的水质、 投食、大小都提了不少要求。借用那些养殖户所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和老何谈食材。”

除了对主食材的严苛标准,对每道配料的要求亦是十分讲究,红椒要选山东的,因为其辛辣味能和鲶鱼形成互补,还能去腥提香;花椒要选四川金阳的,因为油包饱满麻香醇厚、香味浓郁; 豆瓣酱要选郫县的,鲜红油润、回味悠久

一个专注烧鱼20年的老厨, 用时间书写着恒古不变的信念 ,当娴熟的烧鱼技艺与欢跳的活鱼对撞,味道在初恋的舌尖里激荡,热烈奔放鲜嫩多汁像武汉的姑娘,让味道与食材找到最好的归宿。

许多人都说 老何烧鱼烧疯了,而我觉得,正是因为老何的匠心之道,才使和记鲶鱼成 为所有武汉人家喻户晓的原因。

只给大家最好的

2001年老何创办了第一家和记鲶鱼。取“何”之谐音挂牌 “ 和记 ” ,寓和气顺美, 名字寓意美,店内颜值高。

尝鲜不停,食在当夏

不知不觉小和与大家叨唠了这么多,结尾小和也不忘记给鱼友们送福利!

至味 美食 都藏在恰当的时节里,夏味正好,来和记鲶鱼品尝当季时令菜。

和记特色-烧江鲶

土灶炒鸡杂

土锅焖南瓜

烧大块胖头鱼

烧牛蛙

冰镇莲米

合理的密度对养殖业很重要,鲶鱼养殖的合理密度是多少?

具有适当水温和清澈水质的养殖环境,可加快鲭鱼的生长速度,提高产量。鲭鱼通常生活在湖泊或池塘的中下阶层,能适应多种环境,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也能生长。它们属于腐蚀性鱼,吃得很多,但运动量小,所以生长速度很快。一般来说,越往南,鲭鱼的生长周期越短。鲭鱼养殖环境鲭鱼多生长在湖泊和池塘的中下阶层。对环境适应性很强,在恶劣的水域也长得很好。它们属于腐蚀性鱼类,平时食量大,但运动量小,生长速度快。一般来说,越往南,鲭鱼的生长周期越短。

鲭鱼养殖要求干净的水源,尽可能在有充足生活水源的地方建池塘,池塘的保守性要好,不要渗水。池塘里种植不适当扩散的水草才能提供栖息环境。放养前两周,将水从池塘中抽出,然后用生石灰溶液洗净整个池,浸泡一周后,将池水洗净。在清水中浸泡池塘放养前2天放养前,鱼苗应在淡盐水或其他消毒溶液中浸泡20分钟杀菌。通常在1亩池塘中投入20000只树苗,鱼苗的规格要统一,不要太小,不要造成增长不平衡。通常最好在中午温度合适的时候投放。这样很容易适合环境。

放几个小时就可以喂饲料,还可以把一些食物磨成粉末,混合水,用块状喂,以免太快松掉,可以喂蛤蜊肉、狮子肉,但要切碎喂。可以给水施肥,种植天然诱饵给鱼吃,平时要及时换水,让水源继续流动。下雨天要防止鱼逃跑,热天要注意氧气症,保持水有足够的氧气。鲭鱼通常主要吃水蚤、水蟒、水煮猪皮、鱼粉、蚕蛹等制作的配合饲料。在放养树苗的前7天左右可以培养肥料水质,在水面上可以种植睡莲等植物,产生阴凉效果。渔场里的水一般要更换10~15天左右,一般换三分之一的水就可以了。水质呈黄绿色意味着水质更好。如果发现鲭鱼经常从水面突出来,这时要及时打开增氧设备。

在养殖过程中喂饲料要合理,不能每次喂太多饲料,不要让鲭鱼吃太多食道。鲭鱼在给幼苗期喂饲料时要切碎,使幼崽易于食用和消化。2月龄可以添加颗粒饲料,为确保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市面上野生鲭鱼的售价比较高,甚至达到100元一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鲭鱼。鲭鱼生存能力强,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但水中的时间太多,氨氮含量会大幅提高,导致水质环境变差,影响鲶鱼的生长发育,将鲶鱼放入适宜水温、水质清澈的水里养殖,可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量。

鲶鱼体积大,属于肉食性动物,能够和泥鳅一起养吗?

南方鲇是一种大型食肉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水系和长江以南的珠江、闽江、瓯江等较大河流。南方鲶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的特点。大口鲶鱼养殖成长快,当年鱼苗就可以养殖成商品鱼,于是大口鲶鱼的养殖流传到千家万户。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饲养管理和饲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很难达到良好的饲养效果。根据多年的南方鲇养殖经验,总结了南方鲇养殖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南方鲇刚孵出的幼体长4-45毫米,群集在孵化池底,怕光,不会游泳。1-2天后,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开始自由游动。这时要及时转入繁殖阶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南方鲇的鱼苗不能直接在土池中培育。实践证明,只要施用方法得当,土池直接喷苗栽培效果相当好。下面分别介绍水泥池养殖法和土池养殖法。新孵化的鱼苗完全依靠自己的蛋黄进行营养,这就是所谓的内源(或内源性)营养阶段。1-2天后,卵黄囊消失,开始自由游动。同时依靠外界食物进行营养,即进入外源营养阶段。鱼苗培育是指将喷水苗培育成3cm左右的鱼种的过程。苗圃池面积2-50m2,水深08-1m,取排水方便。在水泥池中,南方鲇的喷水苗密度可达8000-10000株/m2。

开饵用熟蛋黄过90目网过滤形成蛋黄水,每2万喷苗用一个熟蛋黄。在大口鲶的幼苗阶段,每天从早上7: 00到晚上8: 00和从晚上7: 00到晚上8: 00喂养一次活体浮游动物,例如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大口鲶鱼吃的食物很多,所以要保证足够的新鲜饵料,尤其是晚上喂食的时候。由于鲶鱼幼苗畏光、丛生,一些覆盖物(如油毡、芦苇席、纤维瓦等。)可以设置在保育池上方供它们栖息。当鱼苗长到15厘米时,可以适当喂水蚯蚓,喂的时候要切碎水蚯蚓。据我们观察,当鲶鱼长到15cm时,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活饵的投喂要充足可口,让每一条鱼苗都可以随时吃掉。

生物絮体是指通过调节水体中的营养结构,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增殖,并通过生物絮凝将水体中的细菌、原生动物、藻类、有机物和无机物结合而形成的颗粒物。在养殖过程中,通过调节水中碳氮比,促使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繁殖,进而形成含有各种微生物和小生物的絮体颗粒。水中的氮通过同化作用被吸收,转化为可被养殖动物重复利用的蛋白源,有效降低养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有害氮含量,大大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构建良性池塘生态营养循环,促进养殖业高效、经济、环保、健康发展。但由于异养菌在大量繁殖过程中的强呼吸作用,生物絮体技术培养条件下水体的溶解氧消耗明显高于传统培养条件下,因此需要持续保持培养水体的增氧,这也带来了较高的增氧成本消耗,农民应注意。

如何养黄河鲶鱼??、

鲶鱼和泥鳅不能一起养,不是因为水域的问题,而是因为泥鳅体积小,鲶鱼体积大,而鲶鱼属于肉食性鱼类,泥鳅是属于草食鱼类,如果鲶鱼和泥鳅一起共养,泥鳅很容易就会被鲶鱼吃掉。

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它的显着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为最佳食用季节。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中。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

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打扰,它一般不游动。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在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鲶鱼苗种培育,可选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网箱培育。土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为宜。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个体差异互相吞食残杀。

鱼苗培育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开口饵料。因此,鱼苗下塘前,首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有机肥(牛、马粪等)培肥水质,使浮游动物大量繁生、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适口的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后期可投喂鱼粉和面粉调成的糊状饲料或微颗粒饵料。培育15~20天,体长3~5厘米,即可出塘入稻田养殖。

鲶鱼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鲶鱼的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滋补食品。鱼肉嫩、易消化,骨刺少,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和幼儿食用  。

豆鼓鲇鱼的豆鼓鲇鱼-鲶鱼介绍

  黄河鲶鱼与南方的鲇鱼塘虱之类是大为不同的,黄河鲶鱼头大扁宽小眼,两根胡须下血盆大嘴布满利齿,通体土褐色,腹部柔软肥大,尾巴十分有力。由于黄河中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肉食性的鲶鱼生长很快,几十斤乃至百斤的大鱼,黄河鲶的天然产量很高,肉质细嫩、少刺,冬季肉味尤为鲜美。其蛋白质含量为144%,脂肪为 206%,是优良而贵重的食用鱼之一。

  鲶鱼有望实现

  • 150万尾鲶鱼鲤鱼放流黄河

  • “黄河鲶”让渔农腰包鼓起来

  • 大话黄河钓鲶

  • 糖醋黄河鲶鱼

  • 相关连接

  黄河鲶鱼-宁夏大规模养殖黄河鲶鱼有望实现 宁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在去年人工孵化黄河鲶鱼试验研究通过验收的基础上,今年采取黄河鲶鱼卵人工脱粘、工厂化环道大规模孵化技术,使黄河鲶鱼工厂化苗种繁育获得成功,解决了黄河鲶鱼苗种大批量繁殖的技术难题,共生产黄河鲶鱼水花700万尾,培育6至7厘米鱼种10万尾。

  黄河鲶鱼是该区独有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鱼种,由于长期不加保护地随意捕捞,黄河鲶鱼几乎濒临绝迹,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高达上千元/500克,这更加剧了个别见利忘义者的偷渔行为。为此,自治区渔业局一方面严格执行渔政管理的有关规定,一方面组织水产研究所于去年进行了黄河鲶鱼人工孵化的试验研究,今年为解决大规模养殖苗种供应,又开展了工厂化苗种繁育研究。

  为进一步探索黄河鲶鱼的繁殖技术,技术人员选择21亩池塘开展了主养大规格鱼种试验,据近期抽检,鲶鱼平均规格已达75克,成活率在60%以上,初获成功,为制定黄河鲶鱼人工繁育操作规程、高效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在全区大规模推广养殖黄河鲶鱼奠定了技术基础。 黄河鲶鱼-150万尾鲶鱼鲤鱼放流黄河

  黄河银川段小龙头热闹非凡。农业部与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联手在此举行黄河宁夏段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仪式,150

  黄河鲶鱼万尾黄河鲶鱼、黄河鲤鱼回归自然。

  黄河宁夏段流程397公里,流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区把渔业资源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在黄河流域率先推行了黄河宁夏段禁渔期制度,使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每年在沙湖、星海湖、阅海湖等重点湖泊湿地投放各种经济鱼,仅今年上半年已投放3100万尾;实行了生态健康养殖等一系列渔业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全区呈现出渔业资源恢复性增长、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今年上半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68%。

  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儿,放流黄河中,眨眼间便游向水深处,不见了踪影。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是放流的最佳时节。此次放流黄河的50万尾黄河鲶鱼、100万尾黄河鲤鱼,对有效恢复黄河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促进我区特色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渔业专家特别提醒市民,按照国家《渔业法》规定,为保护渔业资源,在天然水域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必须由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天然水域进行人工增殖放流。

  自治区农牧厅在黄河银川段小龙头举行黄河宁夏段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仪式,向黄河投放了150万尾黄河鲶、鲤鱼。

  黄河鲶鱼-“黄河鲶”让渔农腰包鼓起来 一公斤鲤鱼的价格在6元左右,而黄河鲶鱼的价格则在80元至100元,如果是旺季,黄河鲶鱼可以卖到200元~240元甚

  黄河鲶鱼至更高。倘若渔农养成50公斤黄河鲶鱼,收入有可能是10000元。这个数字,对于以往常见鱼种的饲养者来说的确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可是黄河鲶鱼于2004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而如今这种鱼已经可以人工繁殖、鱼池饲养了。

  据宁夏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介绍,黄河里有两种鲶鱼。水产研究所研究的这种黄河鲶是古老鱼种,这种鱼椎骨数量较多,体形较长。它的卵为**,而一般的黄河鲶鱼卵则为绿色。虽然这种鲶鱼的专业名称为兰州鲶,但是近年来,宁夏境内的黄河段被证实为此种黄河鲶鱼的典型分布区。这种鱼的数量极少。

  从2003年开始,宁夏水产研究所针对黄河鲶鱼的人工繁殖及种苗培育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产卵池套绢沙网,用流水孵化卵苗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利用,解决了鲶鱼散卵收集问题,催产孵化出苗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这一技术目前居国内领先地位,黄河鲶鱼胚胎研究为国内鱼类学研究独创。2005年,终于研究成功。

  因为黄河鲶鱼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鱼类的上品,加之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价格自然很高,较鲤鱼等的养殖,养殖户的收入以两位数倍增。

  水产研究所吴旭东博士说:“对黄河鲶鱼的研究,也是宁夏第一次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投入生产,现在培育出的鱼苗可以直接投入到养殖户的鱼池中。目前,养殖这种黄河鲶鱼的渔农早已尝到了甜头,它的生产也会继续产生更大的效益。”

  黄河鲶鱼-大话黄河钓鲶

  宁夏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西部川区沟渠纵横引黄河水灌溉万倾良田,其中湖泊散布逶迤相连,仅银川市周围就有七

  黄河鲶鱼十二连湖,微风吹来水波鳞鳞稻花飘香,自古人称"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一支垂钓大军在年年壮大,去黄河钓鲶鱼从来就是渔人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我这里说的渔人是以渔为生的多,城里的垂钓爱好者还是在湖塘沟渠以钓鲫鲤鲢草为主,因为在黄河钓鲶除了下地钩外是一项技巧要求很高活动,一般人还不全面掌握,虽可能听说过,但操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我们这里钓鲶的技法主要有四种方法:下地钩;点鲶鱼;大浮漂浮钓和海竿底钓,其中海竿底钓还分两派即吴忠派和银川派。一般钓手都是主打一种,而我在垂钓鲶鱼的实践中这些方法都试过,颇有感受,在这里和大家摆一回龙门阵,希望大家特别是南方的钓友们能领略些西北风情。

  黄河鲶鱼与南方的鲇鱼塘虱之类是大为不同的,黄河鲶鱼头大扁宽小眼,两根胡须下血盆大嘴布满利齿,通体土褐色,腹部柔软肥大,尾巴十分有力。由于黄河中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肉食性的鲶鱼生长很快,几十斤乃至百斤的大鱼很多,有的甚至在八九月份沟渠水大涨时窜入其中捕食,其食性杂异常凶悍,二三斤的鲤鱼也是一口吞下,常有渔民逮住大鲶鱼从其肚中剖出二三斤的鱼来。近些年宁夏引进了南方的鲇鱼,跑到河沟里繁殖很快,大都是黑色有四至六根胡须,钓鱼时常碰到,四五斤的也有,也吃小鱼,不过要是碰到黄河鲶鱼,多半成了人家的口中美餐。前些年,黄河边来了些打鱼的河南人,他们有的在沟里下迷魂阵捉小鱼,有的在河套子中下粘网,有的撒网,还有的电鱼,并在黄河边搭了草棚住,捉了鱼后拿到城里卖。有一天一个撒网的出去了两天都不见回来,就有人出去找,后来发现他脸朝下在一个小沟里漂着,人已淹死了。那人就下水去把他捞上来,只见他手腕上绑着网绳一头在水中,于是拿起一拖,只听水中"呼隆"一声,一股大力传来险些把他拽入水里,急松手,只见那力道把那已淹死的人又拖入水中,并缓缓前移,吓得他赶忙回去叫人,后来了五六个人才把网拉了上来,网中有一条七八十斤的大鲶鱼,据说嘴里还含着半截死娃娃腿,惊得这些人坐在地上半晌无声。又过了几年,这些打鱼的渐渐来的多了,也有些浙江人划着小船在黄河里捕鱼,后来这些外来渔户占据了黄河中一片鸟岛搭棚为家,多的时候有几百户,赶得鸟儿无处安家,既破坏生态平衡,又形成无人管理的盲流区,后来自治区政府下决心将他们遣散,才恢复了黄河的平静,又能见到大雁、鹤和野鸭在长满芦苇的河湾处戏耍、鸣叫,使我们这些垂钓爱好者有鱼可钓。

  人们最熟悉的黄河钓鱼法无疑就是下地钩了:八九月的时候,挑一个好日子约上两个好友,骑车从市区出发到钓点大约有二三十公里,一般是下午到黄河边,黄河的西岸有的是连绵数十里茂密的小树林;有的是农田;有的是大片草地,茂盛的野草有一人高,弯下腰别人就看不见你,在草里打个滚儿衣服也不脏,时常能碰上个野兔子撅着屁股一跳一跳的跑;贺兰县境内的河边还有万亩沙枣林,枣树开花时那大串金**的沙枣花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浓香,香气飘得很远很远;黄河的东岸大部分是光秃河岸。下地钩多数要在光秃的岸边,找一处流水较缓带湾的地方,用二三十米渔线绑上三至五个大钩[线长了还是会让水给冲到岸边],再栓上一个大螺帽当坠,把粗线、大钩上筷子般粗的土蚯蚓,间隔十来米扔一付钩,线的另一端绑在竹板上插入岸边土中,高高低低的一次就要下一二百付,下好钩也就天晚了,支好帐篷点堆火,吃点东西喝点小酒聊聊天,然后收一回线,有鱼就收上来,无鱼再打下去,收完线就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回来就天南海北的聊天加吹牛皮,困了就睡。黑暗中静静的躺在黄河岸边,虽隔了层气褥子,依然可以感觉到黄河水流冲击大地的震颤,带来一种可怕的力量,而大地就象母亲般张开怀抱拥抱着你,使你就象一个婴儿,沉沉中不禁浮想连翩:祖国啊母亲你经历了多少苦难----- 一次野钓就是一次心灵的洗刷,不去黄河野钓你怎能体会?天亮了去收鱼,好的时候七八十条,坏的时候也有二十来条,大都是二三斤左右的鲤鱼或鲶鱼,偶尔也能碰上五六斤的大鱼,大家分开用编织袋绑在摩托车上,一路风光骑回家,进门就喊:拿大盆来!那个爽啊就别提了。

  说起点鲶鱼,很多人尤其是南方的钓友就不太理解了,其实跟南方钓黑鱼略有共同点,只是比钓黑鱼更要有技巧,也辛苦多了,我们这里每年的五至十月都是钓鲶鱼的好时候,最好是九、十月份。点鲶鱼很刺激,每次都会有收获,但很累人,我的体会是有五苦:一是早起苦;二是骑车苦;三是走路苦;四是摇竿苦;五是暴晒苦。

  常点鲶鱼有经验的垂钓爱好者都知道点鲶鱼总是有那么几处固定地点的,就像采蘑菇,前边要是被别人先点过去了,而你去晚了,一般四五个小时之内是点不上鱼的,所以点鲶鱼的朋友发现了好的地段和钓点一般是秘不示人的。要是你明天准备去点鲶鱼,那你一定要起个大早,我常是五点多天还黑着就出发了,钓友还只能约一人,因为黄河岸边路难走,有的岸又高又陡钓竿近不到水,有的岸又走不到水边,所以总是找黄河边三、四十米宽的大灌溉渠,在常出鱼的那一段,一边一人夹渠顺流而点,这地点知道的人少,人多了就有人点不上。看水情也有在黄河点的时候,我去的次数不多。银川附近较大的灌溉渠有黄渠、汉渠、唐徕渠、秦渠等,顾名思义可以看出这些灌溉水利工程的古老历史,"秦渠春泛"还是古籍银川史志上记载十大景观之一:古时候劳动人民开挖秦渠灌溉农田,为了保护堤坝在两岸栽种了许多桃树,西北春来得晚些,当每年五月秦渠淌头水,正是桃花刚刚开过的落花时节,那浑浊翻着白浆的春水上满到处都是飘零的粉红花瓣,在绿叶萌生的桃树丛中一泻而下,使人诗情画意由然而生,可惜的是现在这些桃树大都没有了。这些渠中,主要出鱼的是黄渠和唐徕渠,黄渠鱼多,唐徕渠出的鱼较大。

  由于点鲶鱼是走近岸边伸出五至七米的竿,利用鱼钩上挂着的小青蛙在水面诱鱼,就必须要静。人静悄悄地在岸边顺着水流边走边摇动鱼竿,竿梢带动鱼线划出麻花八字弧形,线尾大钩上挂着的小青蛙要保持在离岸一至二米左右的水面上晃动并顺水漂下,就像小蛙在游水。这样漂出十来米就见一个三角水波纹划出一个漂亮的弧,逆水迎面而来,有时甚至可见水面竖着两条须,接近青蛙后"哗"的一声水面出现小碗般的红色血口将青蛙和浑水一口吸入[我第一次见到这景象时心里真是又紧张又害怕],紧接着钓线就疯狂向水下扎去,这时提竿是钩不住鱼的,只能把鱼提出水面一个翻身又掉回水里,必须马上将竿梢压向水面,待竿上的四五米钓线全部入水拉直再猛的一提,顿时一股大力传到臂上,随着奋力提竿一条油滑扭动约一千克左右的黄褐色鲶鱼就出水了,一股喜悦也充满内心,慢!别激动,后面可能还有更大的------钓鲶要静,就不能骑摩托车,怕惊走岸边的鱼,顺流钓出去一公里,就要返回一公里推车走回这次钓鱼的止点,放好车再开始顺流点鱼。鉴于以上原因只好骑自行车,推着也轻些,但骑自行车来回要跑三十多公里,加上点一公里鱼就等于走了三公里,一天下来要走十几里,所以说有骑车苦、走路苦;同时手持六、七米长玻璃钢大粗竿一头用小臂夹在腰间不停的摇上一天,整个胳膊都会酸痛,不会点的摇十分钟就不行了,这就是摇竿的苦了;八、九月份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无遮阳的渠坝上走一天,水面也反光,又闷又热出一身汗,这是暴晒苦。不能吃苦的人最好别去点鲶鱼,但真正的鱼迷只要有鱼钓再苦也是小菜,更何况钓大鲶是真过瘾哪,钓了一次就想下次。点鲶鱼要用竹编鱼篓装鱼,在水里浸透了再捞点水草放入,随身提着放鱼,鲶鱼生命力极强可以离水几小时不死,当然过一段时间还是要放入水里浸一下。垂钓用的小青蛙在坝底边小草丛里一群一群的随手可得,抓青蛙时要注意草丛内有没有蛇,宁夏川区平原很少毒蛇,大都是菜蛇类,黄河边我见过的有三种:黑褐色、绿色和红绿相间的花蛇,最长的有二米以上,见人就跑不攻击人,不要惹它即可。有次我正在点鱼,忽听有青蛙怪叫,跑过去一看,草丛中一条一米五左右的花蛇卷着个大青蛙,一口咬在青蛙头上,青蛙奋力挣扎,蛇越缠越紧把青蛙的皮都捋了下来,血淋淋青蛙还在"吱-"的怪叫,那蛇慢慢吞下青蛙后鼓着肚子游走了,我在一旁一直看完了这一幕,不禁感叹世间物竞天择的残酷,但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钓鲶虽苦,一上鱼就全忘了,如天气实在太热,坝上又少行人,不妨脱光了一个燕式跃入水中,在出水的刹间甩去头上的水珠,接着就是一通"狗刨",双脚交替奋力击水,"咕东、咕东"的溅出一米多高的水花,两手用力乱刨,歪着脑袋鼓着腮帮子吹气,在浑浊的黄河水里可着劲的撒欢,就象母亲在抚摸着你,待上得岸来暑气全消浑身透爽。歇会儿吧,穿好衣服躺在坝边沙枣树阴下的草地上,用脚使劲踹一下树干,树上就会掉下几颗**的沙枣,随手捡一颗放入口中慢慢嚼着,甜丝丝的真舒坦啊!

  钓鲶也要选天气和日子,若是黄河上游刚下过雨,河水就会奔腾大涨,黄水也变成了酱红色,渠水快漫到坝边,河中鲶鱼食欲大增顺流而下凶猛捕食,通常平坦渠岸处半斤左右的鱼居多,大鱼常伏在陡峭的高岸下,这是点鲶鱼的大好时机。有次我遇上了涨水,一上午沿着渠坝点了半斤至一斤多重的鲶鱼三十六条,顺路还踩住了一只在岸边晒太阳约半斤重的甲鱼,不禁心花怒放一时!抬脚走上一个高坡,忽见一个大漩中红色大口一闪,水面的小青蛙就不见了,刚一压竿梢一股大力就传来了,竿的前两节猛地被拽入水

  中,我使劲一挑竟没挑动,反而把我向水里拖去,这时竿的前四节也入水了,只好与鱼拼命地拔河,我的钓线是直径05mm的花线,绑在树上可晒棉被,也不知多长时间,"嘭"的一下线从竿梢齐根断了,只听水里"窟咚"一声溅起水花有一米多,就像有人向水中投了一块大土坯,我心乱跳不止,既后怕又茫然,这条大鱼就这样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黄河鲶鱼-糖醋黄河鲶鱼 黄河鲶鱼的特点:眼小,口阔,红唇,白肚,上唇两条长须,下唇两条短须,背鳍一撮,呈流线型。黄河鲶鱼与其它江河湖泊所产的鲶(鲇)鱼不论从外型,还是口感、味道,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属鱼中极品。 吃红烧黄河鲤鱼小孩吃了聪明,男人吃了健壮,女人吃了养颜。色泽红润,鲜嫩味醇。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黄河渔家先得鱼”,您能够在黄沙古渡旅游景区亲眼目睹鲜活的黄河鲶鱼、黄河鲤鱼,餐厅使用时,即用即宰,新鲜味美,再经过厨师独到的烹饪技艺,变成一道道味美难挡的佳肴。

大口鲶的养殖方法

鲶鱼分野生和养殖两种,野生多产在枝江江口一带,因为那里有一个“洲”(即江心小岛),称“江洲”,那里水浅有回水,适合鲶鱼产卵繁殖,因此长江鲶鱼属江口最出名(如文中所述),其他江鲶鱼大体相同。

养殖鲶鱼色黑,有八根胡须(头上两根小的),称“八蚻须”,其肉的鲜嫩程度和味道和“江鲶”相差甚远。

上图的鱼如果是背上的细鳞泛**可能是黄鱼,比鲶鱼的肉还鲜嫩,因此更名贵。此鱼可以长到七、八百斤,在深水出活动,老百姓一般称“江猪”(或“江猪子”),由于在深水处游,很长时间才蹦出来换一口气,又重,所以一般渔民很难捕捉到。在宜昌多产于杨坝林江溪。

  大口鲶养殖:不同生长阶段的投喂技巧

  大口鲶天然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各大江河水域中,常见个体重约2至5千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人工驯化养殖。饲养表明:南方大口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饲料易解决、适应环境强、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极好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之一,推广养殖前景广阔。大口鲶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状态下以捕食各种鱼虾和水生昆虫类为生,在驯养过程中能使其食性发生改变而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由于大口鲶有同类相残现象,所以在其不同养殖时期要注意投饲技巧,以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

  一、亲鱼培育时期

  亲鱼培育是人工繁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亲鱼性腺发育及繁殖工作的成败。大口鲶亲鱼培育的饵料有活饵和人工配合饲料两种。对于野生的大口鲶亲鱼,因其食性短期难以转变,应以活饵为主,投喂鲤、鲫、泥鳅、小杂鱼等,适当搭配畜禽内脏,每周投喂一次。对于人工培育的亲鱼,可采用专门的亲鱼配合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达到52%左右。在亲鱼培育期最好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与鲜活饵料交替投喂,效果更好。

  二、鱼苗培育时期

  刚孵出的鱼苗完全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2天左右,卵黄开始慢慢消失,仔鱼能够正常进行水平游动时,便可下塘开口吃食。鱼苗的开口饲料可用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用纱布包好,在盛水的盘中挤压蛋黄,使其形成蛋黄颗粒水浆,全池泼洒。随着鱼体不断长大,可投喂水蚤、摇蚊幼虫、水蚯蚓、蝇蛆及各种小家鱼苗,或喂些蚕蛹粉、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饲料等。投喂量以下次投饵前池中略有剩饵为宜,这样可避免因投喂不足导致鱼苗间互相残食。注意投喂生物饵料时应严格进行消毒后才能使用,可将生物饵料洗净后放入3%的食盐溶液或05ppm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分钟~5分钟,防止病原体入池后诱发病患。

  三、鱼种培育时期

  鱼种培育时期,大口鲶经历由吃活饵料转变为吃人工配合饲料的转食过程,这段时期大口鲶相互残食最为严重,此时要投足大口鲶喜爱的饲料。鱼种达5厘米后,需投喂人工配制的转食饲料,其基本成分是鱼粉、蚕蛹粉、猪血粉、酵母粉、饼粕和小麦等,外加诱食剂如鱼肉糜、虾蟹糜、动物肝脏糜等。转食过程7天~12天,每日投饲2次~3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15%~20%。在70%的鱼种均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时,即可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2次。配合饲料成分要求:粗蛋白42%~48%,粗脂肪8%~10%,糖25%~30%,粗纤维6%~8%,另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四、成鱼饲养时期

  成鱼饲料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质36%~42%,颗粒直径3毫米~5毫米。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有条件的地方可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包括各种野杂鱼、家鱼苗种、罗非鱼自繁仔鱼、动物内脏、蚯蚓、蝇蛆、螺蚌肉等,这些饲料质量好,但数量有限,适合农家小规模养殖。一般成鱼饲料可按以下配比:鱼粉25%,花生仁粉18%,酵母粉5%,鱼油11%,玉米粉104%,复方氨基酸2%,预混料25%。加工中要注意原料尽可能粉碎,并且粘合剂质量要好,以保证饲料颗粒在水中1小时左右不松散,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网箱养殖条件下,因大口鲶属底层鱼,不喜上浮抢食,而喜欢在箱周围和4个箱角栖息活动,所以必须设置饲料台,一般每10平方米水面设1个,悬挂在箱内离网底20厘米~30厘米处。投喂时将饲料撒在饲料台上方水面,在饲料颗粒逐渐下落过程中被大口鲶吞食。在大口鲶全长5厘米~10厘米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8%~10%,日投3次~4次;全长在10厘米~13厘米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4%~6%,日投2次~3次;全长在23厘米以上,投饵率可降为鱼体重的1%~3%,日投喂1次~2次。每天最后一次投饵可安排在晚上10时左右进行。在稻田养殖大口鲶的条件下,可以投喂从其他水域中捕获的野杂鱼或以廉价的低值鱼作为饲料,也可将这些小杂鱼用绞肉机绞成肉泥,混合其他植物性饲料,以面粉粘合制成混合饵料投喂,既方便又实惠,能满足大口鲶小规模养殖的营养需要。如果采用稻田养殖或规模较大时,则需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烧了 疯子 一条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