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选伤口小的鲫鱼养活。比如说身上没有刺伤,嘴没有拉豁口那种,最好钓的时候使用无刺鱼钩。
2、回来之后为鲫鱼的伤口消毒。 配置生理盐水,最好是用井水,为伤口消毒10分钟。
3、养殖在大鱼缸里。小鱼缸容易死鱼,而且很难生长,甚至说还会饿瘦,鱼缸越大成活几率越大。
4、增氧泵是必备的。根据鱼缸面积配备一个相应功率的增氧泵,因为室内无风,有的季节天热,鲫鱼很容易因为缺氧而死。
5、定期喂养少量麸皮。鲫鱼虽然不吃东西也能活一段时间,但为了更好的养活还是要喂的,记得不要撒太多,以免呛死。
6、喂养有营养的动物类饵。比如说自己捉一些蚯蚓,当然了网上也有卖的,用来喂养鲫鱼再好不过了,只要吃东西就可以养很久,还能吃胖。
鲫鱼如何饲养
鲫鱼原产于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池塘,青藏高原除外。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全年都在生产。比较著名的产区,如江苏、湖北、黑龙江、广东、云南等地。
养殖条件:
1育种准备
选择合适的繁殖池。最好在背风向阳且排水方便的区域排空池塘水。暴露在阳光下几天后,用生石灰消毒,并将水排出。选择要培养的品种。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鲫鱼已经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建议选用生长速度为其他品种2-3倍的高背鲫。选育优质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以上。
2幼苗释放
放生幼苗时,水温应稳定在10°C以上。水温过低会影响幼苗的成活率。为了便于育种和销售,苗木应一次全部出苗,而不是分批出苗,不利于育种。在放生幼苗之前,应对幼苗进行消毒,以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一般每亩约有2000株苗木,过密不利于生长,也可与其他鱼类一起养殖,养殖效果明显。
3水质管理
鲫鱼富含钙和磷,是其他鱼类的2-3倍。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有必要保证水体的钙磷含量,以满足其生长需要。石灰溶液和磷酸钙大约每半月施用一次。其他微量元素必不可少,因此应根据水质变化施用有机肥。如有必要,可在池塘中种植浮萍或小球藻。注意高温时水质的变化。一旦水质太差,应及时更换。
4饲养管理
鲫鱼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选择应符合鲫鱼的喜好。喂食时,应多次少量喂食,每天6-8次。每次都不应该喂得太多。春季温度较低时,鲫鱼的采食量减少,可减少摄食次数。夏季气温较高时,鲫鱼的采食量增加,处于快速生长期。有必要增加喂料量和次数。
1、养殖环境对鲫鱼优质高产养殖极为重要。为提高养殖鲫鱼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注意养殖池塘的环境选择。一般养鱼池面积以5~1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池内水深2.5米左右为宜。注水前应对池塘进行适当修整,确保池形整齐。经修整后的池塘应具有不渗水,遇洪水而不淹的特点。
2、放苗前,应彻底清洁鱼塘,以药物消毒,去除鱼塘内的有害生物及各种病原体,为鱼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清塘1周后,方可放入鱼苗养殖。
3、鲫鱼的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4、鱼种放养和驯化,一般以8∶2搭配放养鲫鱼和花鲢鱼种最为适宜。根据鱼种规格调节放养密度。如鲫鱼种苗规格在尾重50克左右,可每亩放养1500~1800尾;如鲢鱼种苗尾重20~60克,其放养密度为150~170尾/亩。另外,为提高鱼种存活率,鱼种入水前必须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15分钟;如果使用浓度为15毫克/千克高锰酸钾溶液则须浸洗消毒25分钟。
5、鲫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所以需通过驯化才能让鲫鱼学会上浮抢食,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般可将适量诱食剂添加于鱼食中,以缩短驯化时间和提高驯化成效,放养密度越大,则越容易被驯化。应注意的是,养殖人员应保证鱼种驯化期间池塘水质清澈,应在驯化完成后再放养花鲢于养殖池中。
6、养殖人员应根据鲫鱼生长速度、养殖密度科学调配饲料,定时定量投喂。鲫鱼的摄食强度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养殖人员必须测算好投喂的饲料数量,以免出现过量投喂,鲫鱼因过食而引发疾病。
7、据生产实践,一般幼鱼阶段的鲫鱼每天投喂量应为其体重的10%左右;成鱼阶段应为体重的3%左右,保持8成饱即可。养殖人员也可根据水质溶氧量计算日常投喂量,如池塘水质溶氧量为3.5毫克/升,则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量减少15%;如果水质溶氧量降至2.5毫克/升时,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减少40%;如果水质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则应停止投喂。另外,投喂时还应根据鲫鱼规格来选择饲料粒径,根据“从小不从大”原则配制饲料。无论采用人工投喂还是机械投喂,单次投喂时间应维持在15~30分钟之内;幼鱼阶段可日喂3~5次,成鱼阶段可日喂2~3次。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