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随着养猪专业户数量不断增多,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如何设计建造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进行概要介绍。
(一)场址的选择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科学地选择场址的意义,非常重要。猪场环境的好坏不仅能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中的整体水平和猪群的健康状况,还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的居住条件产生不良的影响。一般说来,养猪场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有缓坡的地方。过于狭窄和长条形的地形都不适宜用来建场。猪场对周边的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最好是远离主干道、村镇和工厂等3公里以上,以减少相互间的干扰。猪场的地理位置应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猪场生产区面积大致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平方米或者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 平方米计算。一般情况下,一个万头规模的现代猪场的建筑总占地面积需要12~13万平方米。
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猪舍内、猪舍之间、和各种生产区之间都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是要保证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间隔,提高猪群生活的舒适度。所以 提倡猪场总的建筑面积应该不少于百亩以上。现代养猪生产的耗水量较大,一头成年猪每天需要25~30千克的水,一个万头猪场每天用水总量100~150吨。因此 在选址时,一定要考察水源的供水能力,水库和其他大水体的水原则上都是可以供猪场使用的 但是取水口和排污口不能相距太近,应在100米以上,如果取水口在下游,则至少要在500米以上,并且取水口的1公里范围内,也不能存在其他的工业污染。现代养猪场的用电量也比较大,比如饲料的加工,通风换气,仔猪的加温保暖,特别是夏季,猪舍的降温和供水绝对不能中断。因此一般的万头猪场都单独假设50~80千伏安以上的三项专用电路。为了防止停电 还要准备小型的发电机组。猪场是一个生产单位,每天都要有物流往来,要求交通方便,设有专用道路,主干道距离猪场最好要有1公里以上的路程。进出场区的道路按功能划为四个出入口,一个是供人员和生活物质进入的,两侧分别设有值班室,沐浴室,消毒室和更衣室等,一个是专门进饲料的,从外面进来的饲料原料只能进入到加工仓库的门口,经过加工后的饲料再由另外通道送到各个生产车间去,第三个是出栏猪的专用通道,肥猪仔这个消毒后,在围墙的外边被接走,第四个是排出各种污物的,包括各种粪便和垃圾。每个出入口的大门口都设有专门的消毒池,车辆和人员进出都要经过消毒
(二)猪场的平面布局
猪场建设时,平面布局通常是划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三个部分。管理区既要方便对内部的管理又要负责对外界的联系,一般都设在猪场前面(大门出入处),依次排列着的是职工的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生产区内各种猪舍的分布事先也要经过安排,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种猪区、仔猪保育区和生长育肥区。中间用围墙隔开,也可以选用绿化带隔离。种猪区再细分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等几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将猪安排在不同的猪舍。粪污处理处应该是猪场风向最下方和地势最低处,距离生产区应该保持50米的距离。一般在围墙的外面。
(三)猪舍的种类
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的养猪场里,多是建成双坡式猪舍,跨度是8~12米,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的梁架。猪栏的排布可采用多列士或者双列式,做分娩舍或保育舍时,通常另加有吊顶,主要是为了加强保温和隔热的效果。若按建造结构划分,又可分为半开放、全开放和全封闭式三种。
1.全开放式猪舍:蓝外设有运动场,猪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猪舍透光和通风性好,舍内卫生容易维护,猪可以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日照,适应性强,有利于健康。但保温性能差,虽然冬季可以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仍不能够当做产房和保育舍,多是作为种猪舍。
2.半开放照射:一种是三面的或者两面的实心墙,向阳的一面通常只有半截墙体,也有的是南北两面都是半截墙;一种是四面都没有墙,他们有的是窗户有的是利用长轴的卷帘进行遮拦,用电机将长轴上的帘布自由进行卷起或放下,这样通风、透光和保温都可以随意控制,这是目前我国国内比较普及的猪舍
3.全封闭式猪舍:四面都有墙,只开设几个应急时所用的窗户,舍内的温度、光照和通风全靠人工进行调控,能为各种猪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土建、设备的投资较大,维护的费用也比较高,因而在我国很少被采用,
(四)猪场排污体系的建设
猪场的排泄物绝大多数是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但是再生产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猪场的污染源主要是猪的排泄物和冲洗消毒用水,过去猪场在冲洗消毒时全靠用水冲洗,这样虽然可节省一些劳力也比较干净,但排出的污水量比较多,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随后人们逐步改进了生产方式,采用干清粪的办法,就是在打扫猪舍时,先将栏内猪粪铲出,送到专门的集粪场集中处理,其余的冲污水再和猪的尿液一同排到排污沟进行处理。此外 再将场内其他的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与污水分开排放,这样就是需要处理的污水负担大大减轻了。
排水体系的建设是和猪场的整体规划紧密相连,本文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以供参考
1沉淀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集中到一个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物定期清理送到干粪场,上层的污水流入封闭的大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后,再进入几个分层的露天池内进行暴晒,这时的水已基本洁净,可以流出生产区。在几个土建的池塘里进行生物氧化,使水中的有机物绝大数分解,污水已完全得到净化便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了。
2湿地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引入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流入一个较长的人造湿地,湿地内种着耗粪能力较强的植物,如菖蒲等,流入的污水经植物的分解与吸收滤去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再经过几级的发酵暴晒、充氧净化过程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
3机械设备净化法:将污水集中到一个大池内,通过机械设备将固体和液体直接分离,之后固体送至集粪场,液体则进入几级分解池,加入生物催化剂并用机械对其进行曝光和充氧加速分化,过滤后再将其排到大的土建池塘内,进一步进行生物净化,达标后排出场外或循环利用。
4生物发酵加工法:将粪便污物运到粪便加工场,加入大约等量的锯末等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并根据需要加入其他的元素,均衡其营养成分,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将充分发酵后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其中所含的寄生虫卵、细菌等病原体被杀灭,最后就成为特定领域专用的有机复合肥。
猪是我国养殖面积最大的家畜,猪舍环境对猪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猪舍是发酵床养猪技术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可以在原来猪舍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用。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北侧建自动给食糟,南侧建自动饮水器,猪舍墙高3米,舍脊高45米。猪舍无臭。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5米2,可饲养肥育猪15~20头。
发酵床分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地下式发酵床要先挖坑,深90厘米,坑挖好后将有机垫料放入;地上式要铺成高100厘米左右。铺垫发酵床的顺序是:先将锯末、土、微生物原种一层层铺好,喷上盐水和营养液,当填料至50%时,开始调节水分,使之达到60%~65%。猪圈垫料填满后,放猪饲养。2~3个月后,发酵床底层成为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达到40~50℃,猪粪发酵后成为猪的饲料。
构建微生物发酵床猪舍时,需要考虑六个因素:
(1)饲养密度要恰当,一般以每头猪占地12~15米2为宜,小猪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2)发酵床床面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使之经常保持在60%左右,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门排湿;如过于干燥,可通过定期喷洒活性剂进行调节。
(3)生猪入圈前要先驱虫,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使猪重复感染发病。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及时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每批猪出栏时,菌床一般要降低10厘米左右,应及时补充填料。
(5)饲料投喂,不可过量,每次投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以利于猪拱翻地面。粪尿成堆时,可挖坑掩埋。
(6)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防止伤害土壤微生物,影响微生物活性。
优良的发酵菌床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不用清理,猪粪只需每天翻埋一次。
散养猪猪舍怎么建,有什么标准?需不需要办理手续?
1、温度
猪是属于一种控温的小动物,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才能够提升猪的生产制造能力。假如温度较低得话,那样猪每日的体重增加会出现显著降低,精饲料成本费则会因而提升。而猪仔则必须很多的奶水,对饲养经济效益是十分不好的。尤其是针对仔猪而言,对超低温是非常敏感的。猪仔的抗冷能力是比较差的,非常容易被冷死甚至是被老母猪碾死。而温度也不适合太高,太高得话,公老母猪的繁育能力都是会降低。比如产仔数降低,种公猪精夜品质下滑等。
2、湿度湿度对猪的发育是最重要的,猪舍内气体湿度不适合太高,假如湿度太高得话,那样会直接影响到猪的日体重增加。有专业的试验说明,湿度在80%上下的猪相对于湿度在95%的猪而言,日体重增加较为高且耗费的伺料都是比较少的。并且湿度太大得话,猪舍的隔热保温性也会更差,进而造成猪体发热量外流太快,耗费过多的动能,严重危害猪群的生长发育。并且高湿度的条件还会继续造成精饲料长霉,猪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呼吸系统的病症。
3、光照光照也是我们在养殖时要重点留意的一个环境要素。一个合适的光照自然环境可以合理的提高精饲料转换率,提高猪群的生长发育能力。但光照不适合太强,光照太强得话,对猪体是会导致比较大损害的。非常容易发生日射病、光敏性皮炎等。所以我们要控制好光照时长及抗压强度,依据猪舍总面积设计方案合适的猪舍窗子,也可在猪舍周边栽种一些植物用以挡住光照,假如当然光照不够得话,那样要及时人力柔光灯。
4、密度最终便是相对密度了,相对密度操纵对猪而言都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假如饲养太密得话,那样会造成猪舍内空气指数降低,危害猪的生长发育,减少生长速度。而饲养相对密度过小得话,则会造成猪舍室内空间消耗,猪体发热量释放太快,进而危害猪体的体重增加。因而大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猪的养殖相对密度,适度减少饲养相对密度,可高效的减少猪舍内温湿度,降低有害物质成分,确保猪群正常的生长发育。
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干燥、有缓坡的地方建场猪舍,同时猪舍要远离村庄、饮用水源等的地方,周围要有农田、果园,猪舍朝向适宜东西走向以便采光,修建时将猪舍长度与宽度控制在8-12米与4-6米即可,舍内要准备好食槽、水槽等,地面适宜为水泥地面,以便清理消毒。
一、散养猪猪舍怎么建
1、场地选址:猪舍需建在远离村庄、交通干线等的地方,周围要有农田、果园等,以便粪便能被自然消化,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干燥、有缓坡的地方建场。
2、猪舍搭建:散养猪规模较小,一般猪舍长度在8-12米,宽在4-6米左右即可,猪舍朝向适宜东西走向以便采光,修剪屋顶时要做到冬暖夏凉,舍内要有食槽、水槽等,以便猪进食与饮水,地面适宜为水泥地面,以便清理与消毒。
二、猪舍建设有什么标准
1、选址:不能影响村容,不能影响周边村民的正常生活,不能在居民饮水取水点的上方建设,周围水源需充足。
2、面积:根据养殖规模及数量控制好养殖面积,一般育肥猪需要1-15平方的面积。
3、布局:猪舍朝向适宜东西走向以便采光,畜禽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道路要实行净、污分道,出入口要分开。
4、结构:猪舍要为砖混墙体,顶部为双层彩钢瓦,舍檐高25-28米左右,舍顶坡度20%左右,有足够的侧墙窗以便通风。
三、散养猪需要办理手续吗
1、散养猪需要办理手续,在农村散养猪时,个人需向养殖用地所在村委会提出申请,并报备乡镇主管部门同意后,到当地工商局办理工商登记预核手续,之后在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2、办理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需到当地畜牧部门办理养猪项目备案手续,然后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公司编写环评报告并送环保局进行委托评审。
3、最后需要持单位法人身份证及相关行业营业执照,到当地动物检疫检验局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