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蚕蛹怎么 教你如何养蚕蛹?

   2023-05-27 互联网艺莲园27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将选好的蚕蛹放入蚕室内,给予足够的食物和水,保持蚕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在蚕蛹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清理蚕室,以保持蚕室内的清洁卫生。蚕蛹是蚕蛾的幼虫阶段,是制作丝绸的重要原料。养殖蚕蛹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将选好的蚕蛹放入蚕室内,给予足够的食物和水,保持蚕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在蚕蛹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清理蚕室,以保持蚕室内的清洁卫生。

蚕蛹是蚕蛾的幼虫阶段,是制作丝绸的重要原料。养殖蚕蛹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项有趣的业余爱好。那么,如何养蚕蛹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蚕蛹是蚕蛾的幼虫阶段,是制作丝绸的重要原料。养殖蚕蛹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项有趣的业余爱好。那么,如何养蚕蛹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蚕蛹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变成蛹,这个过程称为“吐丝”。在此期间,蚕蛹会吐出丝线,用于缠绕自己,形成蚕茧。蚕茧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孵化成为蚕蛾。

要想养好蚕蛹,首先要选购好蚕蛹。一般来说,蚕蛹应该选择体型较大、外壳光滑、颜色白净、没有破损的蚕蛹。

五、收获蚕茧

蚕蛹怎么养殖 蚕蛹如何养殖

蚕蛹的养殖环境

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度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有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储营养。

蚕的发育温度是7-40度,饲养适宜温度在20-30度,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蛹的养殖环境要求

活的蚕蛹带茧,如果当地气温在零度左右可以放在室外保存,如果低于0度最好还是放在没有取暖设施的室内保存 另外可以将蚕蛹用开水加盐焯熟后晾凉后再放到冰箱里速冻起来,保存时间会更长一些,但化冻后的口感就不如新鲜的活蛹了 贮藏置干燥处,。

蚕蛹的养殖环境是什么

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存

跳蚤的生存环境 :

卵是白色圆或椭圆形的,可在羊舍或牧区的泥土里找到,有些时候也产在羊只的身上。但由于跳蚤的卵外而光滑无胶,不能全部粘在羊绒或羊毛上,在行动的时候仍然散落在各处,所以圈舍、圈舍周边泥土、放牧的山场、羊粪里都会有跳蚤的卵。

在变蛹之前,长成的幼虫自制一个半透明的兹质的茧把身体包住。茧的外而常是粘住一些砂粒或有机物渣滓等,或者由网状的细兹支架在粗糙的物表而,在茧内它脱去幼虫最后的一次皮成为蛹。这是头、胸、腹都巳具雏形,口器、触角和腿已能看得出来,但它是不吃不动的。经过一定时期成虫破茧而出。

成虫能跳跃行动,雌雄均能找到宿主吸血,能交尾并产卵,颜色各种不同,自乳黄至深棕色。在适宜的环境中,可生活1年以上甚至2年。全部生活史的完成短自2-3个星期,多至1年以上,食物和气候是主要影响的因素。总体来说,跳蚤生活史的进行是比较慢的,但由于它们寿命较长,所以仍能保持很多的数量。

只有成虫才营寄生生活。跳蚤与宿主:跳蚤为动物或人的体外寄生虫,最大量最普温的宿主是啮齿动物,狗、猫或人也为某种跳蚤的主要宿主。

由于跳蚤无特定之宿主,在各种有毛的动物身上均可寄生,甚至包括有毛的没有生命的物品(如地毯)。

成虫的栖息习性,不同的蚤种是不一样的,常见有毛蚤型和巢蚤型,毛蚤型多栖生于宿主毛丛中,吸血较频繁而耐饥力较差,对温度要求较高,如开皇客蚤、狗蚤、猫蚤即属此型;集蚤型多寄生于宿主巢穴内,吸血次数救少而耐饥力较强,对温度要求较低,在巢穴内往往有大量的蚤,大部分野鼠寄生蚤都属此型。蚕蛹的养殖方法

1、盆土配制

配土一般可用腐叶土、蛭石、粗砂或珍珠岩的混合土,加少量草木灰和骨粉。

2、浇水量

松虫在生长期浇水干透浇透,夏天的时候通风遮阳,每个月3到4次水,少量在盆边给水慢慢度过盛夏,维持植株根系不会因为过度干燥而干枯就可以。

3、阳光照射

松虫无明显休眠期,可以全日照,松虫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夏季高温半休眠。

4、适应温度

生长适温15-25度,冬季不低于7度,冬天温度低于3度就要逐渐少水,0度以下保持盆土干燥,尽量保持不低于零下3度,冬天尽量少点水,开春给水要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出现烂根。

夏季高温适度遮阴、通风及控制浇水,生长期施肥一般每20天左右一次。

蚕蛹生活在什么环境

不能。蚕的眠性: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蛹的养殖方法

1、准备器具:准备大小适宜的器具、纸箱,并消毒晾晒,箱底放柔软的纸或棉布,给它提供舒适的环境;

2、环境适宜:蚕蛹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天气晴朗时最好将蚕蛹移到散光好的环境下;

3、饲喂方法:蚕蛹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给它提供新鲜的树叶就行,等它产卵后给幼蚕提供小块桑叶,上面不能带水渍,否则幼蚕易死亡。

蚕蛹的养殖方法 蚕蛹怎么养

人工养殖

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收蚁:

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

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小蚕的饲养:

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相对湿度85%。

2

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kg;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kg;3龄用自

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kg;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

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眠前处理:

(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5眠中保护: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6眠起饷食: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大蚕的饲养:

1饲养方式: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蚕下地: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3

合理给桑: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

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

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4 、搞好蚕座卫生: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5

上簇采茧: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

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湿度85%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

4~5天即可采茧出售。

饲养技术:

一、抓好养蚕前消毒,降低蚕儿发病率

养蚕前的清洗消毒是整个防病

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夺取蚕茧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骤上要做到“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过程中要求做到六个

要:蚕室要打扫净,蚕具要洗得净,药剂要配得准,药液要喷得匀,室具要消得全,消后要保管好。

二、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催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广大蚕农应重视补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温湿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蚕种到室后,要及时摊卵,并控制温度

78~79℉,湿度差2℉,到收蚁前日傍晚,将温度升至80~81℉,湿度差1℉,同时在补催青时要严格遮暗,以达到孵化齐一之目的。

三、杜绝明火加温,确保人蚕安全

火加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易造成饲养员一氧化碳等废气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蚕农因明火加温造成中毒送医院抢救甚至死亡事件发生;二是温度控制难,温度

过高时影响蚕儿体质,甚至把蚕儿烘死;三是易发生火灾事故。同时,各地已均没有预备种,如造成蚕种中毒、烘死等损失的,将无法弥补。因此,为确保人蚕安

全,应大力推广暗火加温,实行地火龙、天火龙、电炉、靠壁灶等暗火加温形式,或将明火加温设施进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烟道,杜绝明火加温;进蚕室饲蚕时要

两人以上,以便发生中毒时,相互照应、及时抢救;没有小蚕饲养设施或条件较差的以及饲养量比较少的蚕农,提倡联户共育,实行小蚕集中饲养,或交由小蚕公司

饲养;小蚕室要经常进行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四、密切注意天气和蚕讯,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一是要贯彻落实市府关于春蚕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蚕期的天气情况和蚕讯变化,一旦出现氟化物中毒苗头及时采取分批饲养、调整叶位、石灰水洗叶等农业防氟措施,减少损失。

五、提倡采用摘芯技术,提高桑叶产质量

摘芯就是将桑树新梢的嫩头摘去,可促进嫩叶加速成熟,提高桑叶产质量。方法是:在用叶前10天左右进行,根据桑园的用叶计划,划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鹊口状的嫩头为度。

六、重抓防病防毒,减少蚕病和中毒损失

饲养过程中要经常用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抗菌素和灭蚕蝇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病损失,同时对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等易变性

挥发的药剂,要密封存放,用后袋口扎紧;在采摘毗邻其它农作物桑园的桑叶时,要做到先试后吃,严防因其它农作物喷药治虫引起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七、加强通风换气,稀放饱食养大蚕

由于大蚕期蚕儿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温湿闷,因此,在大蚕期应特别重视通风换气工作,做到开门开窗养蚕,并达到稀放饱食,大蚕三昼时每张种放足蚕座面积40㎡以上,并给足桑叶使蚕饱食。

八、抓好上山关,提高春茧产质量

好蚕儿上山关,是提高蚕茧产质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选用上山蔟具时要有安全意识。少数地区曾发生过因蔟草残留农药影响而产生大量不结茧蚕的事故。上蔟时建

议选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优良蔟具;选用稻草蔟具时要尽量选用农药污染少的稻草制作,并利用养蚕前期较空暇时间,充分曝晒干燥,尽量排出残留农药。二是加

强蔟中通风换气,在熟蚕全部上山茧网形成后,蔟室开门窗通气,使蚕儿吐尽茧丝物质,增加茧层量,提高茧质。

养殖技术

意:防病虫害,养蚕前养蚕中注意消毒,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

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夏蚕要

比春蚕稀放;给叶适当,充分饱食。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间,顺利就眠。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

批挑选上蔟,稀放。上蔟后3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夏蚕养殖的关键是以良桑饱食为中心,灵活运用以下技术:防病虫害防闷热防饿蚕,勤拾蚕除沙,早收蚁早饷食早扩座稀放蚕,迟止桑,蚕室温度均匀蚕分布均匀喂叶均匀桑叶老嫩均匀,眠起处理要适时上簇要适时。

蚕蛹的孵化注意事项 简介具体养殖要点

1、准备器具:准备大小适宜的器具、纸箱,并消毒晾晒,箱底放柔软的纸或棉布,给它提供舒适的环境。

2、环境适宜:蚕蛹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天气晴朗时最好将蚕蛹移到散光好的环境下。

3、饲喂方法:蚕蛹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给它提供新鲜的树叶就行,等它产卵后给幼蚕提供小块桑叶,上面不能带水渍,否则幼蚕易死亡。

蝉蛹的养殖技术

1、蚕蛹也要跟随着桑叶的生长情况去确定养殖,保证他们的饲料能供应的上。在温度要求方面,4~5岁蚕龄的蚕蛹适宜在20℃以上的室内养殖环境,切勿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进行养殖,这样不利于蚕蛹的生长发育。等发现蚕卵身上的小点占到身体的20%时,就要用黑布盖上,用来遮光,在第三天早上的时候就要将黑布拿下去,然后再将蚕种包起来,等待他们的孵化。另外,幼龄期的蚕蛹需要的营养较多,因此这一期间需要加大饲料喂养,而同时蚕蛹的排泄量也很大,因此要额外注意养殖室内的通风和清洁工作。

2、在蚕种买回来之后,首先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一定的消毒工作,建议用浓氯是最好的,一方面不会有氯气残留,另一方面,也不会对蚕蛹造成什么大的伤害,在消毒以后要将环境进行密封,充分的消毒之后才可以将蚕种放进去。

3、当蚕蛹生长到大蚕阶段,此时的饲养工作可以直接将它们放到蚕树上,当然这期间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适应完好就大蚕就会自行在蚕树上啃食桑叶,进行自然生长。另外,如果发现蚕树上几乎没有桑叶可供蚕啃食的话,则需要将蚕树上的蚕一个一个捡下来,放到一个盆子当中,然后分运到桑叶丰富的地位。

蚕蛹如何孵化?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是什么?孵化成蛾后如何继续养殖?它吃什么?

1 .概述 我国蚕丝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副产品 ——蚕蛹。 蚕蛹( silkworm chrysalis ) 蚕虫吐完丝后死亡的尸体, 是蚕丝工业副产物 , 分为桑蚕蛹和柞蚕蛹。我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和广东、广西、陕西等地是桑蚕养蚕区,辽宁、山东、河南是榨蚕的主要产区,每年都有大量蚕蛹产出。由于鲜蚕蛹含脂高,不宜保存,一般多经压榨或浸提去油,再经干燥、粉碎制得饲用蚕蛹粉(粕)。

蚕蛹粉是蚕蛹干燥后粉碎制成的产品,根据其脂肪含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未榨油的蚕蛹粉,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很高,不容易保存;另一种是榨油后的蚕蛹粉,其脂肪大部分被提出,因此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容易保存。

2 .蚕蛹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 蚕蛹中含有 60% 以上的粗蛋白质 和 26%的脂肪 ,必需氨基酸组成好,可与鱼粉相当,不仅富含赖氨酸,而且含硫氨基酸、色氨酸含量比鱼粉约高出 1 倍。不脱脂蚕蛹的有效能值与鱼粉的有效能值近似,是一种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既可用作蛋白质补充料,又可补充畜禽饲料能量不足。新鲜蚕蛹中富含核黄素,其含量是牛肝的 5 倍、卵黄的 20 倍。蚕蛹的钙磷比约为 1 : 4 ~ 5 ,可作为配合饲料中调整钙磷比的动物性磷源饲料。典型的营养成分见表1 。

蚕蛹中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且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但不宜贮存。陈旧不新鲜的蚕蛹呈白色或褐色。蚕蛹可以鲜喂,或应脱脂后再作饲料。蚕蛹中含有几丁质,不易消化,含量可通过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检测出来,优质的蚕蛹不应含有大量粗纤维,凡粗纤维含量过多为混有异物。

蚕蛹的主要缺点是具有异味,加工前用 1% 过氧化氢或 05% 的高锰酸钾在 55 ℃下浸泡 24h 再烘干,可除去异味,但对各种养分破坏性很大,应慎用。

生产中多将蚕蛹与血粉搭配配合饲料喂猪、鸡、鱼和经济动物,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应注意的是,用劣质蚕蛹粉喂鱼,易引起鱼的瘦鳍症和贫血症(添加维生素 E 可预防);喂猪可使体脂变黄,产生腥臭味,影响肉质。 蚕蛹粉有一定特殊的蚕蛹气味,饲喂家畜会使肉、奶、蛋产生特殊气味,因此,对正在产奶的母畜和正在产蛋的家禽不宜使用,生长肥猪使用时,也应在屠宰前一个月停止使用,避免影响肉的品质。 蚕蛹粉在畜禽饲粮中参考用量:肉鸡、火鸡料 25% ~ 5% ;蛋鸡和猪料 2% ;乳牛、肉牛料 2% ~ 3% 。

表1 蚕蛹的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

(来自张子仪中国饲料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CFN 5-13-2080 )

名称

单位

含量

名称

单位

含量

蚕蛹

脱脂

蚕蛹

脱脂

干物质

%

923

906

精氨酸

%

279

336

粗蛋白质

%

515

717

缬氨酸

%

247

350

粗脂肪

%

267

32

组氨酸

%

157

168

粗纤维

%

37

49

酪氨酸

%

367

426

无氮浸出物

%

68

55

苯丙氨酸

%

266

332

粗灰分

%

40

53

色氨酸

%

117

130

消化能(猪)

代谢能

MJ/kg

MJ/kg

1933

1280

%

017

018

%

076

062

1167

%

085

赖氨酸

%

333

427

%

002

蛋氨酸

%

147

201

mg/kg

206

胱氨酸

%

060

063

mg/kg

399

苏氨酸

%

224

294

mg/kg

2093

异亮氨酸

%

019

298

%

002

亮氨酸

%

344

462

%

028

孵化:熟蚕吐丝毕,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静止不动,这时称潜蛹(预蛹)。潜蛹是真皮层与旧幼虫表皮分离并形成蛹表皮的时期,约需2日。化蛹蜕皮是蜕皮激素作用的结果。刚蜕皮的蛹呈纺锤形,乳白色,后转深褐色。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

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图3)。一般蛹体重15~25克。蛹期体内剧烈地进行着幼虫组织器官的破坏,成虫组织器官的发生、形成,以及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等生理过程。

化蛹后约14日完成成虫发育,这时由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贮存在咽侧体内的羽化激素,因光的刺激而分泌至血液中,约40分钟后蛹便羽化。

蚕蛹适宜温度228~267℃,最适温度239~244℃,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化蛹需1~2天,蛹期15~18天,剖开茧后需10~11天。化蛹第二日高温28℃24小时保护,易产非滞育卵。

蚕蛹冷藏:宜在化蛹第三天冷藏,冷藏适温25~10℃,最适温度5~75℃,发育起点温度10℃。

养殖技术

1、小蚕饲育

塑料薄膜覆盖育:用于1~3龄蚕饲育。1~2龄上盖下垫聚乙烯塑料薄膜,四周包折。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1~3龄蚕的小蚕期共育。采集桑叶应按照叶位和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采摘桑叶的时间宜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3时后,避免在高温烈日下采叶。1~2龄稚蚕给桑要切叶,切叶通常以蚕体2倍见方为标准。

给桑方法:给桑前先匀蚕、整座,使蚕分布均匀。1盒蚕种最大蚕座面积:1龄007~12_,2龄16~4_,3龄4~10_。起蚕适时饷食,90%~95%的起蚕头部呈淡褐色,即为饷食适量。饷食叶适熟偏嫩、新鲜。小蚕期在给桑前将生石灰粉均匀地撒在蚕体、蚕座上,起蚕、将眠各一次。

2、饲育上蔟

4龄至多龄称为大蚕。大蚕期需防高温、高湿,加强通风换气并饱食良桑。桑叶须储存在阴凉、保湿、清洁卫生的储桑室内,平摊于地面上。宜早晨采桑,储备一天用量为宜。4、5龄蚕吃片叶或芽叶,每昼夜给桑4~5次。4龄占全龄用桑量的10%,5龄占85%,尤其是5龄第三天后吃桑很猛,要达到良桑饱食。

蚕室门口每天撒生石灰粉,进出更衣换鞋,病死蚕不能乱丢,要放入石灰罐中集中烧毁。喂塑料大棚养蚕,即节省蚕室,也可加大棚室利用率。一般33米×10米的大棚,可搭两排各5层的蚕台,每期养2盒蚕种。8米×25米的大棚一期可养蚕一盒。

适时上蔟,按照随熟随捉,先熟先上的原则。上蔟密度:折蔟380~400头,方格蔟以孔格80%~85%计算上蔟头数。上蔟可采取人工拾取和自动上蔟相结合的方法。蔟中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以干湿差25℃为宜,光线均匀,环境静寂,避免强风直吹,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05~10米/秒的风速。

适时采茧,采茧应在蚕结茧化蛹后,蛹体皮色转为**时进行。在上蔟后第6~7天采茧。采茧时先将蔟中的死蚕和烂茧拾去,按照分批上蔟先后,先上先采,后上后采,轻采轻放,避免蛹体损伤出血。采下的茧不可堆积过厚,以2~3粒厚为宜,放置于凉爽、通风、干燥的场地,避免强光暴晒。

扩展资料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蚕

-桑蚕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