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饲料在储藏中的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饲料质量的变化,首先,配合饲料在储藏过程中,如果通风不好,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自身会发热,导致蛋白质变性。饲料颜色逐渐变深变暗,光泽逐渐消失,鱼腥味也逐渐淡薄,商品感官质量下降。其次,必需脂肪酸很容易发生氧化,降低了脂肪的营养价值,并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最后,维生素在储藏过程中,其营养价值也会逐渐降低。在正常保管条件下,配合饲料的质量一般可保持一年。
2外在因素影响,低温、干燥和密封条件有利于饲料的储藏。在霉菌适宜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下,饲料容易发霉。此外,鼠类是饲料仓库危害较大的动物,他们糟蹋饲料、传染病菌、污染饲料,所以要注意灭鼠。
二、饲料储藏和保管方法:
1仓库设施,储藏饲料的仓库应不漏雨,不潮湿,门窗齐全,防晒、防热、防太阳辐射,通风良好;必要时可以密闭,使用化学熏蒸剂灭虫;仓库四周阴沟畅通,仓内四壁墙角刷有沥青层,以防潮、防渗漏,仓库顶要有隔热层,仓库墙粉刷成白色以减少吸热;仓库周围可以种树遮阳,以减少仓库的日照时间。
2饲料合理堆放,饲料包装一般采用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袋气密性好,能防潮、防虫、避免营养成分变质损失。袋装饲料可码垛堆放,堆放时袋口一律向里,以免沾染虫杂,并防止吸湿和散口倒塌。仓内堆装要做好铺垫防潮工作,先在地面上铺一层清洁稻壳,再在上面铺上芦席。堆放时不要紧靠墙壁,要留一人行道。堆形采用“工”字形和“井”字形,袋包间有空隙,便于通风,散热散湿,散装饲料堆放可采用围包散装和小囤打围法。围包散装是用麻袋编织袋装入饲料,码成围墙进行散装;小囤打围是用竹席或芦席带围成墙,散装饲料。如少量也可以直接堆放在地上,量多时适当安放通风桩,以防热自燃。
3日常管理,加强库房内外的卫生管理,经常消毒灭鼠虫,注意检查并及时堵塞库房四周墙角的空洞。饲料原料进厂时要严格检验,发霉、生虫原料在处理之前不准入库;要注意控制库内温度和湿度,使之分别为小于15℃和小于70%;采取自然通风(经济、简便,缺点是通风量小,且受气压温度的影响)或机械通风(效果好,但消耗一定能源,增加成本),以降低料温,散发水分,以利于储藏。
三、饲料应如何防霉、防虫、防鼠害
A防霉措施1:引起饲料霉变的三个主要条件是湿度、温度和氧气。如果我们能控制这三个条件,即可有效地防止霉变。
(1)控制饲料水分: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在12%以下,如果将水分含量控制在10%以下,则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长;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大于12%,或空气湿度大,配合饲料会返潮,在常温下易发霉。
(2)改善贮藏条件:贮藏饲料和原料的仓库要求干燥、通风良好。仓库侧壁下方应做防潮、防水处理;饲料及原料不应直接堆放于地板,而应堆放在木板上;贮料仓库上方和料与墙壁间要留有空隙。
(3)原粮应装入内衬塑料袋的麻袋,尽量装满并扎紧袋口,此后因为原粮本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袋中的氧气,抑制霉菌生长。
B防霉措施2:缩短饲料成品和原粮的储存时间,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
C防霉措施3:添加养殖业防霉杀菌剂
D防止虫害和鼠害:在适宜温度下,害虫大量繁殖,消耗饲料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在害虫集中区域温度可达45℃,所产生之水气凝集于配合饲料表层,而使其结块、生霉,导致严重变质,如果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自燃。鼠类啃吃饲料,破坏仓房,传染病菌,污染饲料,是危害较大的动物。为避免虫害和鼠害,在贮藏饲料前,应彻底清扫仓库内壁、夹缝及死角,堵塞墙角漏洞,并进行密封熏蒸处理。从卫生着手控制鼠类的繁殖和活动,把鼠类的生存空间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它们难以找到食物和藏身之所。药物灭鼠法比较常用,优点是见效快、成本低,缺点是容易引起人中毒。
杀菌、除霉、防霉、防腐的是饲料生产、运输、保存关键控制的一环,是确保养殖业出品的品质关键。
农村灭鼠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这是我给我的学生们搜集整理的,先是高三的区域地理,后面有自然地理的内容,希望对她会有所帮助。
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利用好现有草场);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根本是植被的恢复)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或春旱没有华北严重?)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三门峡水库建设后,地下水位抬高)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
养殖场的老鼠很大,驱鼠器能驱赶的了吗
答:为了控制鼠害,创造一个基本无鼠害的良好环境,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灭鼠活动。灭鼠的方法有很多,其主要方法有: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生物灭鼠和生态环境控鼠4种。
(1)物理灭鼠:物理灭鼠主要是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力学平衡原理和杠杆作用)制成捕鼠器械灭鼠。物理灭鼠的历史较久,应用的方式较多。也叫物理学灭鼠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器械对老鼠进行捕杀。其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尤其是对大的家畜,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对环境无残留毒害,鼠尸易清除,灭鼠效果明显。适于小面积灭鼠,对家庭捕杀和野外迁入室内的少数鼠类或大面积灭鼠后的残留鼠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是目前室内广泛采用的灭鼠方法。缺点是费工、成本高、投资大。现有的器械约有百余种,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主要有夹类、笼类、套扣类、压板类、刺杀类,以及水淹法、扣捕法、电子捕鼠器法等。物理灭鼠也讲究科学技术,如安放鼠笼(夹)要放在鼠洞口,应与鼠洞有一定距离,有时用些伪装,可以提高捕杀率;鼠笼上的诱饵要新鲜,应是鼠类爱吃的食物。一般第一个晚上鼠类不易上笼,因有“新物反应”,2~3天后上笼率会提高。
(2)化学灭鼠:化学灭鼠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杀灭鼠类的方法,又称药物灭鼠法或毒饵灭鼠法,是目前国内外灭鼠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从未来灭鼠的发展趋势看,无论城市、农村,还是鼠类严重的农田,化学灭鼠仍是鼠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突出的优点是灭效高、见效快,无论在害鼠大量发生为害以前,还是已经大量发生为害,化学药物灭鼠都可及时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化学灭鼠包括胃毒剂、熏杀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化学灭鼠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工效高、灭效好、见效快、经济。缺点是易污染环境,如果灭鼠药使用不慎或保管不当,易引起人、畜中毒。化学灭鼠使用的化学药物品种主要有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和急性杀鼠剂两大类。第一代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品种主要有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特杀鼠2号等,第二代有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这类药剂对人、畜比较安全,也有特效解毒药品,要避免家禽、家畜误食。抗凝血慢性杀鼠剂灭鼠效果好,尤其是大面积应用十分显著。急性杀鼠剂常用的有磷化锌、毒鼠磷(限制使用)、灭鼠安等,在使用时要切实注意安全,严密组织,以防中毒,限制应用于野外,室内不宜使用。灭鼠前需将杀鼠剂配制成新鲜的毒饵或成型的毒饵后对老鼠进行灭杀。化学灭鼠应严禁使用氟乙酰胺(1081)、氟乙酸钠(1080)、毒鼠强(424)、毒鼠硅和甘氟等国家禁止使用的危险性杀鼠剂进行灭鼠,确保人畜安全。
(3)生物防治:是指利用鼠类的天敌捕食鼠类或利用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消灭鼠类以及利用外激素控制鼠类数量上升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天敌灭鼠,鼠类的天敌很多,主要是食肉目的小兽:如黄鼬、野猫、家猫、狐等和鸟类中的猛禽,如鹰、猫头鹰等和蛇类。二是利用对人、畜无毒而对鼠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灭鼠,这种方法要求条件很严,进展很慢。控制鼠类的微生物主要指一些能使鼠类致病的致病病原生物,如肉毒梭菌就是其中的一种。三是采用引入不同遗传基因或用物理、化学的诱变因素改变鼠类种群基因库,使之因不适应环境或丧失种群调节作用而达到防治目的。
(4)生态控制:生态控制又称生态学灭鼠法,主要包括环境改造,断绝鼠粮,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蔽场所等。改变、破坏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并不能直接或立即杀灭鼠类,但对鼠类生活不利,可减少鼠类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从而降低害鼠的密度。改变生态环境,造成不利于害鼠生存和繁殖的条件,以降低害鼠密度,是生态防治的重要手段。生态灭鼠涉及面广,也是一种综合性措施,虽然只着眼于防而不能直接杀灭鼠类,收效较慢,但与其他方法配合进行,就会提高其灭鼠效果,而且可使其防治效果持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态学灭鼠是鼠害综合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环。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实用药用动物养殖技术》
用驱鼠器在一定范围内和时间内是有效果的,但是停用有可能还是会回来的,只有灭鼠是王道,死了就没有了,不可能会回来,养殖场还是用药物或者电猫为上策,大小老鼠都怕电,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