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人口:约103万人
人口密度:288人/km2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
怀城文阁
塔山文化公园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绥江上游,东接阳山县、广宁县,南连德庆县,西界封开县和广西贺州,北邻连山与连南。总面积3573平方千米。总人口103万人(2008年)。
县人民政府驻怀城镇,邮编:526400。代码:441224。区号:0758。拼音:Huaiji Xian。
基本概况
怀集县处北江支流绥江的上游,与广宁、封开、贺州、阳山等县市毗邻,是广东省西北通桂达湘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人,辖20个镇1个民族乡,两个国营林场,全县有322个村委会(居委会)。
特别要注意的是怀集县的岗坪镇,该镇处于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其战略位置尤为突出。近年来众多外来资本纷纷入驻此镇,给该镇经济带来一个亮点。在泛珠三角交流日益频繁的时机下该镇可能成为引领怀集发展成为地区性强县的纽带。
该县紧靠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温适宜,累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8281小时,年降雨量17854毫米,累年平均气温208℃,无霜期310天。
该县千山耸翠、万岭泛绿,林木种类繁多,2008年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1万立方米。坳仔、大坑山等镇出产的茶秆竹(俗名厘竹)驰名海外,解放以来一直占全国该项产品出口量的50%以上。在广阔的山地上,有500亩以上连片天然草场18幅,31310亩;森林中有众多的珍贵禽兽,有丰富的四时均可采集的中草药材资源,其中草本类280多种。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22万多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高温矿泉多处。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少,其中以品位高达42%~68%的磁铁矿和石灰石最有名。同时,还有山水林泉、竹海清江、烟树平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区的人文景观等,还有众多的水库,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怀集人民构成山区淳朴的民风。
怀集县具有丰富的林业、水力、矿产和旅游资源。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1020万立方米,怀集厘竹有“钢竹”之称,被誉为“竹中之王”,年出口量6万吨(120万担),出口量居全国同类首位。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22万千瓦。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有14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锡、钨、花岗岩等达30多种;全县山地面积443万亩,耕地面积41多万亩,有连片的耕地18万亩,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好地方。怀城境内山清水秀、古树名木、奇山异洞、清溪温泉、名胜古迹随处可见,省级风景名胜区——桥头燕岩每年吸引数以万计游客参观游览,是有待开发的宝地。
怀集的投资环境完善。怀集县在全省最早实现市到县、县到镇全部通水泥公路的山区县之一;能源方面:怀集县是用电可以由县自行定价的全省 13 个县(市)之一,至 2001 年底全县水电总装机容量达 68 万千瓦,实现了村村通电。目前全县电力装机容量 67 万千瓦,全省最大水电引资项目白水河梯级电站建成后,全县装机容量可增到 14 万千瓦;县城区面积 13 平方公里,有怀高、横洞、龙湾三个工业(园)区,坳仔厘竹加工贸易区和燕岩省级风景名胜旅游两个产业园(区),功能和设施完善,还有现成的工商贸用地用房。同时,该县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县委县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外来投资优惠政策,并专门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公室,实行“一个口子办事、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为各方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和全程的服务。
近年来,怀集县委、县政府立足该县实际,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坚持走“资源加科技,引资促发展”的路子,大办工业,大力发展“三高”农林业,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以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先后办起了中密板厂、山梨醇厂、矿冶建材集团、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汇联水电集团等一批高起点的资源型加工企业和以汽车进排气门的汽配责任有限公司,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板材糖业食品、矿冶建材、林产化工和电力、机电、轻工等工业体系。中密板厂跨入了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汽配厂、糖厂、微粒板厂被评为中型二档企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至去年底,全县362家公有制企业,已改制300家,改制面83% ;其中国有企业96家,已转制89家,转制面92% 。
全县建起了一定规模的五大农林业基地:即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50万亩松脂基地、50万亩厘竹基地、10万亩高产木薯基地、2万亩高产糖蔗基地,还建立了玉米、蔬菜、肉桂、生猪、青山羊、塘鱼、绞股蓝和凉粉草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镇办企业225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1998年9月通过了省级小康达标验收。
全县利用外资企业100多家,主要产品有汽车进排气门、歧化松香、轴瓦、山梨醇、竹木制品等。1993年至2000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15亿多美元。而几年来全县利用外资的幅度进一步加大,利用效率较以前大为改观,外资主要集中在木材,水电,养殖,纺织等行业。
经济概况
近年来,怀集县谋划全局,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充分发挥固有优势,大力引进资源型、能源型和金属加工型产业,工业发展节节高,培育了钢铁、汽配、乙醇、金属加工、板材、建材、林产化工七大工业支柱。怀集县现有岭南钢铁公司、怀集汽配厂、威通公司等骨干企业,以怀集商业步行街带头的商业和以生态、温泉为主的旅游业形成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呈现繁荣景象。众多的积极因素共同撑起了怀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
2004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6412亿元,比2004年增长1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7%、214%、148%。全县本级财政收入140142万元,增长185%。2005年1—5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14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18%;本级财政收入50579万元,增长263%。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山区县(市)排序中由2004年5月的第37位,攀升至第8位。怀集正以争当山区发展县域经济标兵为动力,以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点,以民营经济为着力点,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迈进,由人口面积大县向综合实力强县迈进。
特色工业强县
怀集县始终把工业作为发展全县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推进,工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该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劳力和服务等优势,努力抓好资源型、能源型、金属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等“四种类型”特色工业,形成钢铁、乙醇、汽配、板材、建材、林产化工和金属加工七大支柱行业,推动全县工业上规模、上效益。尤其是金属加工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在矿产开发方面,2004年引进外商投资8000万元建成现代化大型采矿选矿场,年采选铁矿、铜矿80万吨,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冶炼方面引进广东岭南钢铁公司投资5亿元年产50万吨型材钢项目,首期年产15万吨钢锭生产线已投产。
怀集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效益与规模速度并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增长质量。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七大支柱工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重点是抓好矿产开发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抓好年产40万吨球团钢项目、年产20万吨硫酸项目、岭南钢铁生产线二期工程、年产8万立方米的高密度纤维板项目,使这些项目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是突出抓好工业基地建设,继续做好民营科技工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产业簇群,壮大产业规模。三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增资扩产,增强工业后劲。
特色农业富县
怀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该县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大集团大公司办好特色农业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兴起。
近年来,该县引进绿洋等七大外来林业投资公司,租赁山地40多万亩办起速生丰产林基地,投产后每年可增收600多万元,引进穗深公司发展1000万只粟米鸡,引进肇庆基良公司发展1000万只肉鸭,引进温氏集团打造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并着力创立厘竹、青山羊、粟米鸡三大农业品牌。
该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立足于农户、种养业与加工业相配套、产供销一条龙,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村经济。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05亿元,增长77%,农村人均纯收入3512元。2005年1—5月份,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23亿元,增长712%。
该县准备加强“三农”工作,推进产业化经营,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一是全力打造养殖、林产、优质谷大县。充分发挥穗深、基良、温氏等养殖龙头公司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发展粟米鸡、优质肉鸭、生猪养殖,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壮大龙头企业和以绿洋、颐昌等七大造林公司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增强中科天伦、威通公司等农林产品加工企业活力。三是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免征农业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特色旅游旺县
怀集县的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该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和国际攀岩邀请赛的效应,努力打造“燕之旅”品牌,大力实施旅游旺县。
近年来,该县通过引进南湖国旅等外资企业,成功开发了燕岩省级风景名胜区、世外桃源景区、燕峰峡温泉漂流度假_等旅游项目,启动了两广六市无障碍旅游区自驾车旅游团怀集站,加快融入“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网络进程。怀集旅游热潮迅速升温,品牌日益响亮,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2004年共接待游客10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亿元,分别增长308倍、301倍,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增长148%。2005年1—5月份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达655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158%,旅游总收入23亿元,增长162%。
进一步培育特色旅游市场,继续打好“燕之旅”品牌。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重点抓好燕岩景区、世外桃源景区、燕峰峡漂流温泉度假_的旅游设施完善和宣传推介工作,加快外商投资2620万美元的蓝钟燕岳森林温泉休闲度假区大型综合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
招商引资壮县
怀集将进一步营造和发挥比较优势。该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包括土地、矿产、水力、旅游、农林、文化、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能源优势,基础设施完善的发展环境优势,加上良好的服务优势,强化本县“东引西连、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增强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和信心。
同时,全面宣传推介怀集的投资环境,提高怀集知名度和美誉度;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会、推介会等。该县2004年举办的国际攀岩邀请赛和“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上共有59个项目签约、奠基和剪彩,其中签订合同项目35个,金额达2503亿元。
为了发挥“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功能作用,为招商引资工作推波助澜,该县通过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暨怀集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泛珠三角与燕都文化论坛”,广东省首届漂流大赛等活动,将促进该县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乃至经济全面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
怀集县认真把握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珠三角地区与山区共建产业转移基地的有关政策,正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和吸纳珠三角产业转移。目前已规划好10万亩产业转移基地,大力吸引资源型、能源型、金属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争取更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落户,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科学规划建县
城镇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怀集置身其中让人惊叹其作为山区县罕有的现代气息。
近年来,该县投资6亿多元建设、改造了县城一江两岸、主要街道巷道硬底化及巷灯亮化工程,使县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总投资12亿元,全省50个山区县(市)中建设规模最大、设计最先进的商业步行街及时代广场,2005年初已投入使用。雅豪居、怀集新城、海景花园、燕鸣居等7个房地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或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塔山公园等十大市政工程将于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放眼怀集县城,环望绥江两岸,可见一江春水往东流,两岸美景看不尽,尽显一派现代化山水城市风貌。
自然地理
怀集县处于粤西隆起带,北部高南部低、自西北至北向东南倾斜的山地。经河水的长期侵蚀,中南部形成丘陵。西中部的石灰岩均被白垩纪红色岩系和第四纪沉积岩覆盖而形成盆地。
怀集县地势自北部和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地貌大致分为西部盆地,中部、南部低、高丘,东北、西北部山地等3部分。西部的盆地平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乃广东省山区县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乡。 中部、东南部是丘陵,是农林两业并举之区。东部至北部是山区,是盛产竹林所在。西南部的桥头镇是岩溶地貌地区,峰秀岩幽,溪清流碧,乃广东省省级旅游风景区。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全县1000米以上山峰60座,北部占53座,其中洽水镇与阳山县交界的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全县最高峰。地处中部低丘的县城海拔524~54l米,南郊最高的塔山海拔也只有253米,比东北部洽水镇石莹乡的水田还低200多米。
怀集县千山耸翠、万岭泛绿,林木种类繁多。坳仔、大坑山等镇出产的茶秆竹(俗名厘竹)驰名海外,解放以来一直占全国该项产品出口量的50%以上。在广阔的山地上,有500亩以上连片天然草场18幅,31310亩;森林中有众多的珍贵禽兽,有丰富的四时均可采集的中草药材资源,其中草本类280多种。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22万多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高温矿泉多处。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少,其中以品位高达42%~68%的磁铁矿和石灰石最有名,已探明且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银、铜、铁、锡、钨等矿藏30多种。
动物资源
怀集县山高林密,解放前豺、狼、虎、豹4种猛兽多而猖獗,常进村入屋觅食,伤人、伤禽畜事件屡有发生;解放后,为保护生产和人畜安全,予以大力捕杀,到20世纪60年代初只有少量幸存,到了60年代末,即使在境内的深山老林也未发现这类野兽。只有果子狸、黑脚狸、木狗、步狗、白额狸、黄鼠狼、抓鸡虎(猫狸),此外还有猴子、石羊、山猪、黄_、箭猪、水獭、穿山甲、蝙蝙、老鼠。
植物资源
怀集生产水果,我中华猕猴桃、棠梨、豆梨、刺梨、山柿、桃金娘、酸藤果、金樱子、胡桃、山楂、板栗、香椽、枳壳、佛手、棉桃、梅、李、橄榄、山龙眼、酸枣、枇杷、金屏、金果、柠檬、菱角、荸荠、莲子、刺椎等。
山岭资源
怀集县广东省重点林业县,杉树、松树、杂树等源丰富,“怀集木”早已闻名遐迩。解放前,怀集木材已远销珠江三角洲十几个县市。解放后1950—1985年,目调国家木材57171万立方米 , 约占广东省木材产量的9%。
全县宜林山地259万公顷,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25% 。山地土壤有4个土类,大部份为红壤土和赤红壤土,其次是山地黄壤土和南方山地草甸土。土壤的分布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蓝钟现部一泰来北部一中洲南部一连麦北部一汶朗北部一甘洒北部一线以北是红壤土类,以南是赤红壤土类;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多南方山地草甸土,600—1200米为山地黄壤土,600米以下是红壤土、赤红壤土。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4%左右。
怀集县山林以亚热带丛林为主,混生着多种乔木和稠密灌木,构成稳定的山林植被群体,有用材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等几大类,各类都有许多树种。用材林 主要的树种是杉树和松树。杉树面积和蓄积量均占山林总数的30%左右;松树面积和蓄积量均占山林总数35%,大部分是马尾松,其次是70年代引种的美国湿地松和小量广东松;其次是杂木,有红 、白 、檫木(浪沙)、火力楠、香楠、荷木、重阳木、香椿、苦楝、银华、泡桐、黄柞、山乌桕、山龙眼、山枇杷、鸭脚木、金叶白兰、红豆树、石斑木(狗骨木)、枫香、酸枣、竹柏(铁甲树)、黑格木、樟树、三尖杉、山杉等40多个树种。经济林 有油茶、油桐、乌桕、茶树、山苍子和果树等。果树、茶树、油茶、油桐等主要为人工载培,其他则靠野生,混生于其他林木之中,数量不多。竹子 有茶秆竹、青皮竹、篙竹、粉单竹、勒竹、茅竹、吊丝竹、楠竹、观音竹等共60多种。灌木林 有茶络树、水团花、桃金娘、岗松、玉叶金花数十种灌木树,单独成林或混生于用材林中。随着人工和飞机播种育林面积增加。纯灌木林逐渐减少。此外还有风景树。解放前有榕树、桂花树、黄檀树、回椿树、相思树、按树、黄槐树、合欢树、秋枫树、凤凰树;解放后陆续引种木麻黄、南洋杉、银杏、天竺葵、柏木、女贞子、白千层、白玉兰、洋紫荆等。
矿产资源
怀集县藏有30多种,主要是磁铁矿,分布在洽水,甘洒、汶朗、中洲、凤岗、蓝钟等区,至1982年已查明储量约4438万吨,品位42—68%, 储量超过100万吨的矿点有9个,其中较大的将军头、东坑和汶塘,储量分别为800万吨、370万吨、270万吨。目前常年采矿山、连麦、中洲、坳仔、甘洒、洽水、凤岗、永固等区,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民间已经开始零星开采;钨矿主要分布在多罗山一带,品位WO3 06—13%, 连续开采已27年,据查储量今已无多。此外,钻、铋矿分布在洽水蒲屏岭,有开采价值。还有云母、石英、冰洲石分布在凤岗、洽水。石灰石主要分布于桥头、中洲、梁村。磷分布在汶朗。砷、锰、铜分布于中洲、桥头。铅、锌、钼、银、锡主要分布于罗山,为钨矿的伴生金属,作副产品回收。稀有金属铍、铌、钽等主要分布于在下帅、洽水。
水电资源
怀集县内河流众多,有“一江八河二十一水”之称,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量22万多千瓦。
行政区划
怀集县辖18个镇(怀城、连麦、中洲、洽水、凤岗、坳仔、诗洞、桥头、大岗、梁村、岗坪、马宁、冷坑、汶朗、甘洒、永固、闸岗、蓝钟)、1个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
历史沿革
南朝刘宋元嘉十三年(435年)置县。取招来之意。
2000年,怀集县辖20个镇、1个乡:怀城镇、坳仔镇、闸岗镇、甘洒镇、汶朗镇、凤岗镇、洽水镇、梁村镇、岗坪镇、大岗镇、冷坑镇、马宁镇、蓝钟镇、永固镇、诗洞镇、桥头镇、连麦镇、泰来镇、中洲镇、大坑山镇、下帅壮族瑶族乡。总人口736444人,各乡镇人口: 怀城镇 121066 闸岗镇 16164 坳仔镇 28997 汶朗镇 10557 甘洒镇 19236 凤岗镇 28285 洽水镇 23819 梁村镇 57695 大岗镇 53484 岗坪镇 27339 冷坑镇 85556 马宁镇 35251 蓝钟镇 16388 永固镇 38574 诗洞镇 52115 桥头镇 44958 中洲镇 25860 泰来镇 9764 连麦镇 27654 大坑山镇 6553 下帅壮族瑶族自治乡 712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怀集县辖20个镇(怀城、连麦、中洲、洽水、凤岗、坳仔、诗洞、桥头、大岗、梁村、岗坪、马宁、冷坑、汶朗、甘洒、永固、闸岗、蓝钟、泰来、大坑山)、1个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312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
2003年11月17日,撤销泰来镇并入中洲镇。全县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1个民族乡,设22个居委会和312个村委会。全县年末人口9310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怀集县辖18个镇(怀城、连麦、中洲、洽水、凤岗、坳仔、诗洞、桥头、大岗、梁村、岗坪、马宁、冷坑、汶朗、甘洒、永固、闸岗、蓝钟)、1个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泛珠三角”核心区(粤桂湘+港澳)中心,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是南延北拓、东引西连的枢纽。县城距广州180公里、离肇庆150公里。北江支流绥江上游。东接阳山、广宁、南连德庆,西界封开和广西贺州,北邻连山与连南。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是肇庆市县域最大的县。辖18个镇1个民族乡、2个国有林场;全县人口93万人。怀集县地理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四围环山,域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0多座,主要分布在北部。坐落在县域东北角的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肇庆市的最高峰。地势自北部和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西部是盆地平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乃广东省山区县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乡。中部、东南部是丘陵,是农林两业并举之区。东部至北部是山区,是盛产竹林所在。西南部的桥头镇是岩溶地貌地区,峰秀岩幽,溪清流碧,乃广东省省级旅游风景区。怀集县在古是百越之地,秦统一南方后,属于南海、桂林两郡。刘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分四会银屯乡置县,取名怀集,宜后有永固县之来属,存水县之并入。置县以来,800年属粤,700年属桂。1952年划归广东省,现属肇庆市管辖。怀集,自置县以来其名一直沿用不变,是两广为数不多的一千又数百年历史的大县之一。
关于怀集人口的来源,就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全国处于一个人口大规模的迁徙阶段,怀集的先民就从湖广经过珠玑巷和粤西北地区进入怀集。刚迁入怀集时,怀集还是一片森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怀集终于变成一个适宜耕作的地区,土壤能够适宜稻禾的生长,于是怀集的农业就从稻禾的种植逐渐得到发展。先民的努力耕耘创造了现在这个繁荣的地方。
2018年8月16日,怀集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16日,怀集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野生山狸子皮值多少钱,肉能吃不,有药用价值吗?
属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
怀城文阁
塔山文化公园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绥江上游,东接阳山县、广宁县,南连德庆县,西界封开县和广西贺州,北邻连山与连南。总面积3573平方千米。总人口103万人(2008年)。
县人民政府驻怀城镇,邮编:526400。代码:441224。区号:0758。拼音:Huaiji Xian。
基本概况
怀集县处北江支流绥江的上游,与广宁、封开、贺州、阳山等县市毗邻,是广东省西北通桂达湘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人,辖20个镇1个民族乡,两个国营林场,全县有322个村委会(居委会)。
特别要注意的是怀集县的岗坪镇,该镇处于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其战略位置尤为突出。近年来众多外来资本纷纷入驻此镇,给该镇经济带来一个亮点。在泛珠三角交流日益频繁的时机下该镇可能成为引领怀集发展成为地区性强县的纽带。
该县紧靠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温适宜,累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8281小时,年降雨量17854毫米,累年平均气温208℃,无霜期310天。
该县千山耸翠、万岭泛绿,林木种类繁多,2008年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1万立方米。坳仔、大坑山等镇出产的茶秆竹(俗名厘竹)驰名海外,解放以来一直占全国该项产品出口量的50%以上。在广阔的山地上,有500亩以上连片天然草场18幅,31310亩;森林中有众多的珍贵禽兽,有丰富的四时均可采集的中草药材资源,其中草本类280多种。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22万多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高温矿泉多处。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少,其中以品位高达42%~68%的磁铁矿和石灰石最有名。同时,还有山水林泉、竹海清江、烟树平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区的人文景观等,还有众多的水库,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怀集人民构成山区淳朴的民风。
怀集县具有丰富的林业、水力、矿产和旅游资源。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1020万立方米,怀集厘竹有“钢竹”之称,被誉为“竹中之王”,年出口量6万吨(120万担),出口量居全国同类首位。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22万千瓦。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有14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锡、钨、花岗岩等达30多种;全县山地面积443万亩,耕地面积41多万亩,有连片的耕地18万亩,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好地方。怀城境内山清水秀、古树名木、奇山异洞、清溪温泉、名胜古迹随处可见,省级风景名胜区——桥头燕岩每年吸引数以万计游客参观游览,是有待开发的宝地。
怀集的投资环境完善。怀集县在全省最早实现市到县、县到镇全部通水泥公路的山区县之一;能源方面:怀集县是用电可以由县自行定价的全省 13 个县(市)之一,至 2001 年底全县水电总装机容量达 68 万千瓦,实现了村村通电。目前全县电力装机容量 67 万千瓦,全省最大水电引资项目白水河梯级电站建成后,全县装机容量可增到 14 万千瓦;县城区面积 13 平方公里,有怀高、横洞、龙湾三个工业(园)区,坳仔厘竹加工贸易区和燕岩省级风景名胜旅游两个产业园(区),功能和设施完善,还有现成的工商贸用地用房。同时,该县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县委县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外来投资优惠政策,并专门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公室,实行“一个口子办事、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为各方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和全程的服务。
近年来,怀集县委、县政府立足该县实际,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坚持走“资源加科技,引资促发展”的路子,大办工业,大力发展“三高”农林业,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以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先后办起了中密板厂、山梨醇厂、矿冶建材集团、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汇联水电集团等一批高起点的资源型加工企业和以汽车进排气门的汽配责任有限公司,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板材糖业食品、矿冶建材、林产化工和电力、机电、轻工等工业体系。中密板厂跨入了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汽配厂、糖厂、微粒板厂被评为中型二档企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至去年底,全县362家公有制企业,已改制300家,改制面83% ;其中国有企业96家,已转制89家,转制面92% 。
全县建起了一定规模的五大农林业基地:即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50万亩松脂基地、50万亩厘竹基地、10万亩高产木薯基地、2万亩高产糖蔗基地,还建立了玉米、蔬菜、肉桂、生猪、青山羊、塘鱼、绞股蓝和凉粉草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镇办企业225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1998年9月通过了省级小康达标验收。
全县利用外资企业100多家,主要产品有汽车进排气门、歧化松香、轴瓦、山梨醇、竹木制品等。1993年至2000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15亿多美元。而几年来全县利用外资的幅度进一步加大,利用效率较以前大为改观,外资主要集中在木材,水电,养殖,纺织等行业。
经济概况
近年来,怀集县谋划全局,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充分发挥固有优势,大力引进资源型、能源型和金属加工型产业,工业发展节节高,培育了钢铁、汽配、乙醇、金属加工、板材、建材、林产化工七大工业支柱。怀集县现有岭南钢铁公司、怀集汽配厂、威通公司等骨干企业,以怀集商业步行街带头的商业和以生态、温泉为主的旅游业形成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呈现繁荣景象。众多的积极因素共同撑起了怀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
2004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6412亿元,比2004年增长1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7%、214%、148%。全县本级财政收入140142万元,增长185%。2005年1—5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14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18%;本级财政收入50579万元,增长263%。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山区县(市)排序中由2004年5月的第37位,攀升至第8位。怀集正以争当山区发展县域经济标兵为动力,以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点,以民营经济为着力点,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迈进,由人口面积大县向综合实力强县迈进。
特色工业强县
怀集县始终把工业作为发展全县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推进,工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该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劳力和服务等优势,努力抓好资源型、能源型、金属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等“四种类型”特色工业,形成钢铁、乙醇、汽配、板材、建材、林产化工和金属加工七大支柱行业,推动全县工业上规模、上效益。尤其是金属加工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在矿产开发方面,2004年引进外商投资8000万元建成现代化大型采矿选矿场,年采选铁矿、铜矿80万吨,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冶炼方面引进广东岭南钢铁公司投资5亿元年产50万吨型材钢项目,首期年产15万吨钢锭生产线已投产。
怀集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效益与规模速度并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增长质量。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七大支柱工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重点是抓好矿产开发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抓好年产40万吨球团钢项目、年产20万吨硫酸项目、岭南钢铁生产线二期工程、年产8万立方米的高密度纤维板项目,使这些项目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是突出抓好工业基地建设,继续做好民营科技工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产业簇群,壮大产业规模。三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增资扩产,增强工业后劲。
特色农业富县
怀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该县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大集团大公司办好特色农业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兴起。
近年来,该县引进绿洋等七大外来林业投资公司,租赁山地40多万亩办起速生丰产林基地,投产后每年可增收600多万元,引进穗深公司发展1000万只粟米鸡,引进肇庆基良公司发展1000万只肉鸭,引进温氏集团打造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并着力创立厘竹、青山羊、粟米鸡三大农业品牌。
该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立足于农户、种养业与加工业相配套、产供销一条龙,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村经济。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05亿元,增长77%,农村人均纯收入3512元。2005年1—5月份,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23亿元,增长712%。
该县准备加强“三农”工作,推进产业化经营,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一是全力打造养殖、林产、优质谷大县。充分发挥穗深、基良、温氏等养殖龙头公司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发展粟米鸡、优质肉鸭、生猪养殖,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壮大龙头企业和以绿洋、颐昌等七大造林公司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增强中科天伦、威通公司等农林产品加工企业活力。三是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免征农业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特色旅游旺县
怀集县的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该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和国际攀岩邀请赛的效应,努力打造“燕之旅”品牌,大力实施旅游旺县。
近年来,该县通过引进南湖国旅等外资企业,成功开发了燕岩省级风景名胜区、世外桃源景区、燕峰峡温泉漂流度假_等旅游项目,启动了两广六市无障碍旅游区自驾车旅游团怀集站,加快融入“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网络进程。怀集旅游热潮迅速升温,品牌日益响亮,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2004年共接待游客10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亿元,分别增长308倍、301倍,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增长148%。2005年1—5月份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达655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158%,旅游总收入23亿元,增长162%。
进一步培育特色旅游市场,继续打好“燕之旅”品牌。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重点抓好燕岩景区、世外桃源景区、燕峰峡漂流温泉度假_的旅游设施完善和宣传推介工作,加快外商投资2620万美元的蓝钟燕岳森林温泉休闲度假区大型综合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
招商引资壮县
怀集将进一步营造和发挥比较优势。该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包括土地、矿产、水力、旅游、农林、文化、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能源优势,基础设施完善的发展环境优势,加上良好的服务优势,强化本县“东引西连、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增强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和信心。
同时,全面宣传推介怀集的投资环境,提高怀集知名度和美誉度;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会、推介会等。该县2004年举办的国际攀岩邀请赛和“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上共有59个项目签约、奠基和剪彩,其中签订合同项目35个,金额达2503亿元。
为了发挥“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功能作用,为招商引资工作推波助澜,该县通过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暨怀集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泛珠三角与燕都文化论坛”,广东省首届漂流大赛等活动,将促进该县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乃至经济全面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
怀集县认真把握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珠三角地区与山区共建产业转移基地的有关政策,正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和吸纳珠三角产业转移。目前已规划好10万亩产业转移基地,大力吸引资源型、能源型、金属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争取更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落户,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科学规划建县
城镇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怀集置身其中让人惊叹其作为山区县罕有的现代气息。
近年来,该县投资6亿多元建设、改造了县城一江两岸、主要街道巷道硬底化及巷灯亮化工程,使县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总投资12亿元,全省50个山区县(市)中建设规模最大、设计最先进的商业步行街及时代广场,2005年初已投入使用。雅豪居、怀集新城、海景花园、燕鸣居等7个房地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或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塔山公园等十大市政工程将于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放眼怀集县城,环望绥江两岸,可见一江春水往东流,两岸美景看不尽,尽显一派现代化山水城市风貌。
自然地理
怀集县处于粤西隆起带,北部高南部低、自西北至北向东南倾斜的山地。经河水的长期侵蚀,中南部形成丘陵。西中部的石灰岩均被白垩纪红色岩系和第四纪沉积岩覆盖而形成盆地。
怀集县地势自北部和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地貌大致分为西部盆地,中部、南部低、高丘,东北、西北部山地等3部分。西部的盆地平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乃广东省山区县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乡。 中部、东南部是丘陵,是农林两业并举之区。东部至北部是山区,是盛产竹林所在。西南部的桥头镇是岩溶地貌地区,峰秀岩幽,溪清流碧,乃广东省省级旅游风景区。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全县1000米以上山峰60座,北部占53座,其中洽水镇与阳山县交界的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全县最高峰。地处中部低丘的县城海拔524~54l米,南郊最高的塔山海拔也只有253米,比东北部洽水镇石莹乡的水田还低200多米。
怀集县千山耸翠、万岭泛绿,林木种类繁多。坳仔、大坑山等镇出产的茶秆竹(俗名厘竹)驰名海外,解放以来一直占全国该项产品出口量的50%以上。在广阔的山地上,有500亩以上连片天然草场18幅,31310亩;森林中有众多的珍贵禽兽,有丰富的四时均可采集的中草药材资源,其中草本类280多种。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22万多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高温矿泉多处。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少,其中以品位高达42%~68%的磁铁矿和石灰石最有名,已探明且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银、铜、铁、锡、钨等矿藏30多种。
动物资源
怀集县山高林密,解放前豺、狼、虎、豹4种猛兽多而猖獗,常进村入屋觅食,伤人、伤禽畜事件屡有发生;解放后,为保护生产和人畜安全,予以大力捕杀,到20世纪60年代初只有少量幸存,到了60年代末,即使在境内的深山老林也未发现这类野兽。只有果子狸、黑脚狸、木狗、步狗、白额狸、黄鼠狼、抓鸡虎(猫狸),此外还有猴子、石羊、山猪、黄_、箭猪、水獭、穿山甲、蝙蝙、老鼠。
植物资源
怀集生产水果,我中华猕猴桃、棠梨、豆梨、刺梨、山柿、桃金娘、酸藤果、金樱子、胡桃、山楂、板栗、香椽、枳壳、佛手、棉桃、梅、李、橄榄、山龙眼、酸枣、枇杷、金屏、金果、柠檬、菱角、荸荠、莲子、刺椎等。
山岭资源
怀集县广东省重点林业县,杉树、松树、杂树等源丰富,“怀集木”早已闻名遐迩。解放前,怀集木材已远销珠江三角洲十几个县市。解放后1950—1985年,目调国家木材57171万立方米 , 约占广东省木材产量的9%。
全县宜林山地259万公顷,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25% 。山地土壤有4个土类,大部份为红壤土和赤红壤土,其次是山地黄壤土和南方山地草甸土。土壤的分布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蓝钟现部一泰来北部一中洲南部一连麦北部一汶朗北部一甘洒北部一线以北是红壤土类,以南是赤红壤土类;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多南方山地草甸土,600—1200米为山地黄壤土,600米以下是红壤土、赤红壤土。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4%左右。
怀集县山林以亚热带丛林为主,混生着多种乔木和稠密灌木,构成稳定的山林植被群体,有用材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等几大类,各类都有许多树种。用材林 主要的树种是杉树和松树。杉树面积和蓄积量均占山林总数的30%左右;松树面积和蓄积量均占山林总数35%,大部分是马尾松,其次是70年代引种的美国湿地松和小量广东松;其次是杂木,有红 、白 、檫木(浪沙)、火力楠、香楠、荷木、重阳木、香椿、苦楝、银华、泡桐、黄柞、山乌桕、山龙眼、山枇杷、鸭脚木、金叶白兰、红豆树、石斑木(狗骨木)、枫香、酸枣、竹柏(铁甲树)、黑格木、樟树、三尖杉、山杉等40多个树种。经济林 有油茶、油桐、乌桕、茶树、山苍子和果树等。果树、茶树、油茶、油桐等主要为人工载培,其他则靠野生,混生于其他林木之中,数量不多。竹子 有茶秆竹、青皮竹、篙竹、粉单竹、勒竹、茅竹、吊丝竹、楠竹、观音竹等共60多种。灌木林 有茶络树、水团花、桃金娘、岗松、玉叶金花数十种灌木树,单独成林或混生于用材林中。随着人工和飞机播种育林面积增加。纯灌木林逐渐减少。此外还有风景树。解放前有榕树、桂花树、黄檀树、回椿树、相思树、按树、黄槐树、合欢树、秋枫树、凤凰树;解放后陆续引种木麻黄、南洋杉、银杏、天竺葵、柏木、女贞子、白千层、白玉兰、洋紫荆等。
矿产资源
怀集县藏有30多种,主要是磁铁矿,分布在洽水,甘洒、汶朗、中洲、凤岗、蓝钟等区,至1982年已查明储量约4438万吨,品位42—68%, 储量超过100万吨的矿点有9个,其中较大的将军头、东坑和汶塘,储量分别为800万吨、370万吨、270万吨。目前常年采矿山、连麦、中洲、坳仔、甘洒、洽水、凤岗、永固等区,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民间已经开始零星开采;钨矿主要分布在多罗山一带,品位WO3 06—13%, 连续开采已27年,据查储量今已无多。此外,钻、铋矿分布在洽水蒲屏岭,有开采价值。还有云母、石英、冰洲石分布在凤岗、洽水。石灰石主要分布于桥头、中洲、梁村。磷分布在汶朗。砷、锰、铜分布于中洲、桥头。铅、锌、钼、银、锡主要分布于罗山,为钨矿的伴生金属,作副产品回收。稀有金属铍、铌、钽等主要分布于在下帅、洽水。
水电资源
怀集县内河流众多,有“一江八河二十一水”之称,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量22万多千瓦。
行政区划
怀集县辖18个镇(怀城、连麦、中洲、洽水、凤岗、坳仔、诗洞、桥头、大岗、梁村、岗坪、马宁、冷坑、汶朗、甘洒、永固、闸岗、蓝钟)、1个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
历史沿革
南朝刘宋元嘉十三年(435年)置县。取招来之意。
2000年,怀集县辖20个镇、1个乡:怀城镇、坳仔镇、闸岗镇、甘洒镇、汶朗镇、凤岗镇、洽水镇、梁村镇、岗坪镇、大岗镇、冷坑镇、马宁镇、蓝钟镇、永固镇、诗洞镇、桥头镇、连麦镇、泰来镇、中洲镇、大坑山镇、下帅壮族瑶族乡。总人口736444人,各乡镇人口: 怀城镇 121066 闸岗镇 16164 坳仔镇 28997 汶朗镇 10557 甘洒镇 19236 凤岗镇 28285 洽水镇 23819 梁村镇 57695 大岗镇 53484 岗坪镇 27339 冷坑镇 85556 马宁镇 35251 蓝钟镇 16388 永固镇 38574 诗洞镇 52115 桥头镇 44958 中洲镇 25860 泰来镇 9764 连麦镇 27654 大坑山镇 6553 下帅壮族瑶族自治乡 712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怀集县辖20个镇(怀城、连麦、中洲、洽水、凤岗、坳仔、诗洞、桥头、大岗、梁村、岗坪、马宁、冷坑、汶朗、甘洒、永固、闸岗、蓝钟、泰来、大坑山)、1个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312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
2003年11月17日,撤销泰来镇并入中洲镇。全县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1个民族乡,设22个居委会和312个村委会。全县年末人口9310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怀集县辖18个镇(怀城、连麦、中洲、洽水、凤岗、坳仔、诗洞、桥头、大岗、梁村、岗坪、马宁、冷坑、汶朗、甘洒、永固、闸岗、蓝钟)、1个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泛珠三角”核心区(粤桂湘+港澳)中心,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是南延北拓、东引西连的枢纽。县城距广州180公里、离肇庆150公里。北江支流绥江上游。东接阳山、广宁、南连德庆,西界封开和广西贺州,北邻连山与连南。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是肇庆市县域最大的县。辖18个镇1个民族乡、2个国有林场;全县人口93万人。怀集县地理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四围环山,域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0多座,主要分布在北部。坐落在县域东北角的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肇庆市的最高峰。地势自北部和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西部是盆地平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乃广东省山区县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乡。中部、东南部是丘陵,是农林两业并举之区。东部至北部是山区,是盛产竹林所在。西南部的桥头镇是岩溶地貌地区,峰秀岩幽,溪清流碧,乃广东省省级旅游风景区。怀集县在古是百越之地,秦统一南方后,属于南海、桂林两郡。刘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分四会银屯乡置县,取名怀集,宜后有永固县之来属,存水县之并入。置县以来,800年属粤,700年属桂。1952年划归广东省,现属肇庆市管辖。怀集,自置县以来其名一直沿用不变,是两广为数不多的一千又数百年历史的大县之一。
关于怀集人口的来源,就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全国处于一个人口大规模的迁徙阶段,怀集的先民就从湖广经过珠玑巷和粤西北地区进入怀集。刚迁入怀集时,怀集还是一片森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怀集终于变成一个适宜耕作的地区,土壤能够适宜稻禾的生长,于是怀集的农业就从稻禾的种植逐渐得到发展。先民的努力耕耘创造了现在这个繁荣的地方。
2018年8月16日,怀集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16日,怀集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福绵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建议不要杀生,野生动物是不可再生的,现在养殖的皮毛不必野生的差
在生皮市场上,可以看到各种皮张上市量减少,首先观察貂皮市场,早市皮张销售以高质量皮为主,价格坚挺,而中低质量皮张销售迟缓价格微落。其中成交的高质量山东公皮价格在330元左右,一般质量公皮价格在250-270元,特路短毛公皮价格在370元左右。
母皮中特路皮价格在230-250元。高质量母皮价格在200元左右,一般质量母皮价格在150-170元,低质量皮张中残次夏板等外皮张较好的价格仍在80-130元之间。
彩貂皮中少量的高质量白貂母皮价格在300-330元,一般价格在250-280元,公皮高质量价格在430元左右,一般价格在350-380元;灰貂高质量母皮价格在300元左右,公皮高质量价格在400-420元。
在狐皮市场上,上市以蓝白狐皮为主,早市蓝白狐皮要价高,成交量一般皮张销售迟缓。微量成交的特路干板蓝狐皮价格在780-830元,高质量蓝狐干板皮要价在680-730元,中路皮价格在580-630元,中低质量混皮价格在350-400元。
白狐皮价格偏高,东北特路皮要价在900-1000元,高质量皮张成交价格在800-830元,中等质量价格在650-700元。银狐皮上市量少要价高成交微量。少量的东北特路干板皮价格在900-950元,高质量银狐皮价格在800-850元,一般中等质量价格在650元左右。各种彩狐皮上市微量,要价偏高。
山狸子肉,下面我们就来对山狸子肉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别名豹猫、抓鸡虎、喷鸡虎、野猫、平头狸、豹狸、斑猫、钱猫
来源食肉目猫科 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chinensis Gray,以 肉 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甘肃、江苏、台湾、四川、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可治痔疮。
用法用量豹猫肉煮食。
什么叫猫科动物
建制沿革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岭南设定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珠崖郡、儋耳9郡,福绵区属合浦郡。
1949年12月,属鬰林县。
1950年3月, 属鬰林县。
1962年,属福绵区。
1966年4月,撤销区编制,全县共设南江、名山、茂林、新桥、沙田、樟木、成均、福绵、仁东、龙安、大平山、石南、葵阳、城隍、山心、沙塘、高峰、蒲塘、北市、小平山等20个公社和城关镇。
1997年4月22日,属玉州区。
2013年6月,国务院批覆同意设立玉林市福绵区。
行政区划截至2013年,福绵区辖福绵镇、成均镇、樟木镇、新桥镇、沙田镇、石和镇6个镇。
玉林市福绵区行政区划 镇名称 面积 人口 邮政编码 福绵镇 74平方千米 8万 537023 樟木镇 218平方千米 82万 537026 成均镇 208平方千米 71万人 537024 沙田镇 148平方千米 53万 537034 新桥镇 82平方千米 556万 537033 石和镇 85平方千米 3万 537033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福绵区中心位于北纬22°35′2″ 东经110°02′42″,玉林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北连玉州区,西北接兴业县, 南邻博白县,东南与陆川县接壤。全区总面积787平方千米。 (注:面积有差异,民政部查询面积为787平方千米,福绵区 网面积为829平方千米,以民政部为准。)
地质 地层境内地层除缺失奥陶系和三迭系外,寒武纪以来的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以泥盆--石炭系和白垩系出露最广;第三系、第四系主要分布沙田等盆地中。
构造玉林市自早古生代以来,属钦州残余地槽,东吴运动使地层发生强烈褶皱隆起,燕山和喜山运动,断裂构造发育,并形成了若干北东向断陷盆地,使其现今的构造格局复杂多样。 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且十分发育,不论境内主要的断裂带,还是大型的褶皱轴迹,都以北东向展布为主。北东向断裂和褶皱组成了市内基本构造骨架。中部以大容山--六万山复背斜为主体。西北侧为灵山--藤县深断裂带(腰古深断裂带),东南侧为博白--梧州深断带,两深断裂带间为灵山--容县大断裂(寨圩大断裂)。市内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为中生代--新生代红岩盆地。北西向构造亦较发育,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亦可见。相配套的次级北东、北东东向和北西、北西西向断裂相互交切,构成了市内菱形格状的构造特征。
地形福绵区地处桂东南丘陵盆地,西南有六万大山,主峰1118米。作东北-西南走向,长约70千米,宽30-40千米。
气候福绵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一岁之间,暑热过半;冬寒无雪,偶有低温霜冻,六万大山可有冰冻。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夏湿冬乾,春雨连绵,夏季台风暴雨较多,易造成局部洪涝,春秋常有干阜;雨水山区多,平地少,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按气候学标准划分,各季持续时间夏季最长,春秋季次之,冬季最短。春季平均始于2月6日,结束于4月22日,持续76天;夏季平均始于4月23日,结束于10月20日,持续181天;秋季平均始于10月21日,结束于次年1月8日,持续80天;冬季平均始于1月9日,结束于2月5日,持续28天。
机场蓝图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兽类:黄猄、狸猫、笼狗、抓鸡虎、狗狸、野猪、毫猪、鼠类、穿山甲、蝙蝠等。禽类:候鸟主要有燕子、杜鹘、催耕、凫(野鸭)。其他野禽有猫头鹰、鹧鸪、锦鸡、毛鸡、鸡、乌鸦、吊丝鸟、画眉、白露、青翠、麻雀、了哥、伯劳、山胡鸟、黄莺、夜狐雀、白燕、山麻雀、鸬鹚、禾花雀、白面水鸡、米鸡、鹦鹆、鹧[票鸟]、花了、伽(娄鸟)、鹌鹁、斑鸠、过山狼、灰鹤、黄牛鹤、喜鹊、鹞鹰等。
鱼类:品种有50多种,数量较多的品种有青鲢、[鱼用] 、鲩、鲤、鲮、鲫、鲇、鳝(有黄、白之分)、(鱼咸)鱼、塘角鱼(、餐条鱼、马口鱼、黄颡鱼、花星鱼、生鱼(斑鱼)、泥鳅鱼、沙膏鱼、[鱼肙]鱼、骨钳鱼、河咀鱼、桂花鱼、镰刀鱼、菩萨鱼、黄虾角鱼、沙黄鱼、石蛤鱼、白漂鱼、大眼鱼、赤眼鱼、淡水白鲳等。
节肢、两栖、爬行类节肢动物有虾、蟹、蜈蚣。
两栖动物有青蛙、马蜴、石蛤、蟾蜍。
爬行动物有龟(山瑞)、金钱龟、鳖、蛇(有南蛇、蟒蛇、赤练蛇、黄梢蛇、眼镜蛇、金银蛇、草花蛇、泥蛇、水浪蛇、青竹蛇、七寸枕、过风蛇等) 、蛤蚧、晰蜴、壁虎等。
软体动物有螺(田螺、石螺)、河蚌(分三角、长条形)、蚬、蜗牛(分人工养殖、野生)等。
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蝗(分水蚂蝗、山蚂蝗)等。
昆虫类:有益的昆虫主要有蚕(分家养、野生种) 、蜂(种类较多,有益的有寄生蜂、家养蜜蜂)、紫胶虫、七星瓢虫等。一般昆虫有蝉(分青、黄、黑各色)、蝼蛄、蟋蟀、斑[]、灶鸡、纺织娘、蚁(有红、白、黑之分,白蚁为害最大)、萤火虫、蝴虫、地龟虫、天牛、金龟子、牛粪虫、竹笋虫、蜘蛛、露虫、竹虾、禾虾等。
植物资源树木类:有马尾松、大叶樟、香樟、泡松、栎、大叶栎、华栲、格木、野山楂、棕榈树、无患子、人面子、狗骨、枫荷桂、朴树、荷木、大白玉兰、红藜、白藜、楠木、稠木、青椽木、铁屎木、鸭脚木、熊胆木、鹤木、黄桑木、乌臼木、苦楝木、木棉树、野漆木、五倍子、灯檠木、重阳木、柳、柏、黄榄、黑榄、柿子木、黄杨木、大叶榕、细叶榕、枫木、枫杨、楹树、黄檀、牛肋巴、沙构椎、桐木、黄杞、麻轧木、牛尾木、构树、天竺桂、黄梁等。
竹类:野生的主要有泥竹、簕竹、鸡簕竹、山竹笋、排竹笋、篱竹、蒲竹、黄京竹、苦竹、扫把竹、笔杆竹、大眼竹等,人工栽培的有单竹、黄竹、撑篙竹、沙箩竹、大头竹、马蹄竹、青皮竹、甜笋竹、吊丝竹、宁竹、毛竹等。
药材类:有何首乌、黄精、菖蒲、五茄皮、石灵芝、天冬、南星、使君子、紫苏、荆芥、菊花、香苏、夏枯草、木贼草、车前草、蒲公英、益母草、鱼腥草、苍耳子、排前草、千斤拔、金银花、葛根、黄枝子、野山楂、艾、鹅不吃草、半边莲、七叶一枝花、黎头草、了刁竹、淡竹叶、苦参、勾藤、虫蜕、过山龙、茅根、野百合、金樱子、香付、马齿苋、狗脊、一包针、两面针、山菊花、地稔、草决明、大茶藤、屈头鸡、五色花、玉桂、天花粉、川古、枇杷叶、三棱、莪术、红花、射干、苦楝子、灵仙、凤仙子、大黄、红杜仲、地丁、石香、石艾、地榆、火麻仁:黄连、常山、竹茹、葫芦茶、九星明、沙姜、姜黄、茵陈、百解薯、木通、薄荷、苦丁茶、吴朱萸、冬虫草、土茯苓、天门冬、独活、赤小豆、沙仁、罗汉果、生地、鸡血藤、淮山、巴戟等。
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较高的有禾本科药用野生稻、葡萄型野生稻。
麻类有舌兰麻。
水果类:有山蕉、藤梨、牛甘子、桃金娘、金樱子(兼药用)、无花果、金刚子、盐夫子、酒饼子、合欢子等。
牧草类 :有五节芒、鸭咀草、鸬鸪草、画眉草、雀稗、牛筋草、马塘、黄茅、金茅、荩草、蜈蚣草、三棱草(兼药用)、蟋蟀草、秀草、铁线草、狗尾草、粘人草、铁线蕨、马毛蕨、淡竹叶(兼药用)、野碗豆、小叶野花生等。
人口2013年末,福绵区总人口42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29‰。
经济概况 综述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81万美元。财政收入37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31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14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57元。
201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231%;实现外贸出口581万美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新引进工业项目48个,投资总额1914亿元。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35个,完成投资176亿元;续建项目46个,完成投资271亿元。
第一产业福绵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盛产黑皮冬瓜、八角、肉桂、荔枝、龙眼等农副产品,还是优质谷、禽蛋、瘦肉型猪、甲鱼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素有玉林市"粮仓"之称,还是玉林城区"米袋子"和"菜篮子"的重要来源。
2013年新增耕地流转面积1万亩,流转率49%。全年播种粮食4056万亩,总产粮食1614万吨;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1万亩,产值达11亿元。全年出栏家禽2828万羽;出栏生猪275万头,增长25%。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1家。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8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福绵区形成了成衣、羽绒、皮革、精米、芒编加工和建材、饲料、兽药、养殖等龙头企业,其中皮革、羽绒、芒编制品年出口创汇近2亿元,年加工销售中高档西裤4000万条,人称"世界裤都"。
世界裤都201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23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新引进工业项目48个,投资总额1914亿元。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35个,完成投资176亿元;续建项目46个,完成投资271亿元。
第三产业2013年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增长3311%;旅游总收入1亿元,增长138%。
201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81万美元。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2013年,完成通行政村硬化道路276公里,硬化率905%;完成村屯硬化道路169条共1177公里。
2013年,全区森林覆盖率5167%。南流江福绵段、车陂江、丽江、沙田河等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提升。
文化事业2014年福绵区共建成社会敬老院1个,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站1个,影剧院1个,镇级文化站6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心39个,农家书屋116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村级篮球场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6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16个。
医疗卫生福绵区先后投入928万元对辖区116个行政村的村级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改建,区、镇、村三级基本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路体系。
2013年,该区已有3525万多人参合,参合率9809%。
社会保障201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63%,新农合参合率98%以上;全区有475名城镇居民和3万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1987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新建五保村1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个,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00套,360户。
教育事业2013年,福绵区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118所,其中国中12所,国小106所(其中中心校6所,村总校100所),另有村级以下教学点42个。义务教育在校生42102人,其中国中在校生13612 人,小学生28490人。义务教育在校生共编设1323个教学班,其中国小1080个教学班,国中243个教学班。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专任教师2234人,其中国中962人,国小1272人。
高中 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这是什么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是哺乳纲一科动物统称。
猫科动物的特征:
1、听力:猫科动物有敏锐的听力,能听到人类很多听不到的声音。而当声音传来时它们通常会将头转到声音来源的方向,这有助于听觉和视觉。和人一样,猫科动物的内耳由骨性的、充满淋巴液的半圆型通道构成,它通过复杂的机制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尾巴使得它们在下落时安然落地。
2、眼睛:猫科动物的眼睛大而突出,位于头部的正前方,并和人类的眼睛一样,面向前方。除了猫头鹰和猿以外, 猫科动物比其他动物更接近人类的双目视野。猫科动物的视角很宽阔,也是彩色视觉。在不同的光线下,它们眼睛的瞳孔可以迅速变换大小,但在全黑的环境中它们依然无法看见物体。
3、鼻子:猫科动物鼻尖上的皮一般是黑色、红色、或是粉色的,它们通常冰凉而潮湿。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灵敏的嗅觉,可以在令人吃惊的距离上嗅出猎物或它们喜爱的食物。
4、胡须:猫科动物的胡须或触须是精密的触觉器官,在它们的鼻子两侧、眼睛的上方、面颊以及前脚的背面都有胡须或触须。如果剃除了须子,不仅会影响它们的外貌,而且会削弱它们的感觉能力。
5、牙齿:猫科动物的牙齿不仅用来攻击,也用来撕咬食物。它们的牙齿有30颗,其中四颗又大又锐利的弯曲犬齿最为锋利。因而猫科动物得以依靠这样的牙齿抓握并撕裂它们的食物或敌人。小一些的门牙(靠上的门牙)主要用来辅助撕咬,而它们的侧牙(前臼齿和后槽牙)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少。
6、舌头:猫科动物的舌头很粗糙。家猫的舌头就像粗糙的砂纸。而体型较大的野生猫科动物,比如老虎和狮子,则更粗糙。它们的舌头上布满了满是倒钩的舌突,方便它们从猎物的骨头上剥肉。当然所有的猫科动物也都把它们的舌头当作主要的清洁工具,来梳洗它们漂亮的毛发。
绝对是小豹猫。
中文名称:豹猫
拉丁学名:Felis bengalensis 命名:Kerr, 1792
俗名:山狸,野猫,狸猫,麻狸,铜钱猫,石虎,抓鸡虎
英文名:Leopard Cat
商品名:狸子
生态环境:山地林区或郊野灌丛等处。常居于近水地方, 而远离干燥区域
国内分布: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安徽,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国外分布: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及南亚各群岛, 相邻各国均有分布
[编辑本段]分类信息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真兽亚纲 Tber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猫科 Felidae → 猫亚科 Felinae → 豹猫属 Prionailurus →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下属分类:
| 豹猫指名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 | 豹猫北方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ilura | 豹猫华东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 豹猫川西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cripta | 豹猫海南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ainana
[编辑本段]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豹猫 是一种有着美丽皮毛的猫科动物,尾背有褐斑点半环,尾端黑色或暗棕色。它们的体型比家猫稍大,约45-95cm,腿也更长,尾巴大约是身长的一半左右。随着分布区域的不同,它们毛发的底色也分很多种,包括淡褐色、**、灰棕色或红棕色。在北方地区往往灰棕色偏多。它们的身上点缀着或大或小深棕或黑色的斑点,前额到颈部常有四条深色的纵向条纹,四肢和尾巴也各有斑纹环绕,此外在背部中央常有一条斑纹贯穿全身。它们的腹部、胸部是白色的。它们的毛发长短各异,如果在北方地区,毛发则显得长而密,到了南方就成了精神的短毛猫了,豹猫的头部比较小,吻部也窄。它们的下巴是白色的,眼窝内侧和两颊都有白色斑纹。豹猫的耳朵比较长,尖端呈圆形,黑色的耳背也同样印有白色斑点。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一、国外主要分布:
豹猫是亚洲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小型猫科动物,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地。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北部、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二、国内主要分布:
省份: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台湾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天堂寨 松山(北京) 牛姆林 武夷山(福建) 武夷山(福建) 戴云山 白水江(甘肃) 南岭 南昆山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 鼎湖山 大瑶山水源林(广西) 防城金花茶 道真大沙河 赤水桫椤 麻阳河 雷公山 习水 梵净山 茂兰 吊罗山 尖峰岭 坝王岭(昌江、白沙) 董寨鸟类 济源猕猴 鸡公山 宝天曼(内乡) 洪河 凉水 兴凯湖 九宫山 神农架 后河 桃源洞 壶瓶山 八大公山 索溪峪 莽山 长白山 鄱阳湖 武夷山(江西) 岩泉 桃红岭 桃红岭 井冈山 双台河口 老秃顶子 老秃顶子 白石砬子 六盘山(宁夏) 青海湖鸟岛 庞泉沟 太白山 佛坪 王朗 王朗 卧龙 缙云山 金佛山 珠穆朗玛峰 石林(云南) 哀牢山 大围山 金平分水岭 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 铜壁关 铜壁关 南麂列岛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 古田山 乌岩岭 三江(黑龙江) 瓦屋山 赛罕乌拉 朱家山 安溪云山 小溪 八仙山 梅花鹿铁布 黄河三角洲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阿尔金山 长白山 中条山 大别山 都庞岭 关帝山 昆仑山-东段 老爷岭 老爷岭 小兴安岭 五指山 五指山 五台山 完达山 六盘山 芦牙山 太行山 清凉峰 秦岭 千山 祁连山 祁连山 大兴安岭南段 张广才岭 张广才岭 伏牛山 河湟谷地 吊罗山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从低海拔海岸带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m高山林区。在半开阔的稀树灌丛生境中数量最多,浓密的原始森林、垦殖的人工林(如橡胶林、茶林等)和空旷的平原农耕地数量较少,干旱荒漠、沙丘几无分布。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豹猫的巢域大小,根据Rabinowitz(1990)在泰国对3个雄性和1个雌性的无线电跟踪研究为15~75k㎡,核心区为07~20k㎡。豹猫主要为树栖,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为食,也吃浆果、榕树果和部分嫩叶、嫩草,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北方的豹猫繁殖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夏季繁殖,春节发情交配,妊娠期56天左右,5~6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2~4仔,以2仔居多。出生10天后的小猫睁开眼睛,23天后能够吃固体食物,如果小猫被杀死,母猫可能在当年内再次发情,并再次产下幼崽。南方地区的豹猫一年四季都可繁殖。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豹猫在我国分布广,资源数量大,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裘皮之一。60~70年代,我国豹猫毛皮年收购量约20~25万张,估计全国的豹猫资源量不少于100万只;70年代以后,豹猫在多数省区数量下降,有些省区(如北方和华东地区)豹猫几乎成为濒危物种;80年以后,年收购量约为60年代的1/3~1/2。陆厚基等曾统计过我国南方六省区(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的收购数,60年代中期1964、1965年六省区的年收购量分别为222万和172万张;1978、1979年分别为126万,141万张(Lu and Sheng, 1986)。在80年代中期,我国的豹猫皮张年收购数仍保持在15~20万张左右。据Yu(1991,in Litt)的资料,我国1989~1990年的豹猫皮库存量有80余万张。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1991~1992年我国豹猫皮的收购数约在10万张左右,其资源约为60年代的一半。在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是我国豹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收购量约占全国收购量的50%~60%。从1985年以来,没有有关豹猫的种群现状的科学报道(Yu, 1995)。
[编辑本段]饲养情况
国内有过少量养殖,在人工饲养下能够繁殖,性成熟年龄为2岁,动物园中饲养的寿命可达13年(寿振黄等,1962)。
[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1 致危因素主要是长期以来作为毛皮兽而大量捕杀和贸易。
2 经济林木(人工纯林)和作物的大面积垦植,使豹猫栖息地被破坏和恶化。
3 作野昧食用,在80年代,华南地区每年的消耗量约数千。
4 部分农区灭鼠后引起第二次中毒而造成豹猫死亡。
[编辑本段]现有保护措施
豹猫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大宗毛皮兽,资源较多,一直未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然而,在国际上被濒危物种公约(CITES)列入附录 II,指名亚种被列入附录 I,包括我国的种群。我国参加该公约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提案,经1985年该公约成员国大会通过,我国的指名亚种种群降为附录 II,多年的库存豹猫皮重新得以出口。但因管理不力,也带来大量捕杀和收购的负面影响。后经再次暂停出口多年,豹猫种群的威胁才有所减缓。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建议
1、建议把豹猫列入我国II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把豹猫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共同纳入我国法制轨道;
2、在豹猫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建立全国性的豹猫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库,收集和分析全国豹猫数量变动趋势,定期提出各省区每年的收购猎捕限额和出口限额的建议,实行对豹猫的监控和国际间的交流;
3、开展定期的豹猫资源数量变动调查,建立全国性的资源信息网络系统。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