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如何养殖牛蛙

   2023-05-27 互联网艺莲园40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蝌蚪时期,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蝌蚪时期,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2、幼蛙时期,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3、成蛙时期,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如何养殖

  青蛙是一种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而且普遍的农业养殖专案,青蛙的养殖方式很多,稻田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法,那么,稻田怎么养殖青蛙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一、稻田基础工程的建设

选择地势低洼、排灌方便、洪水不氾滥、天旱不干涸的稻田,面积控制在0067-0134公顷为宜。每0067公顷稻田一般建宽在1米左右、高在50厘米以上的埂堤多条,埂堤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创造符合青蛙水陆两栖习性的环境。

埂与埂之间宽4-5米,便于插稻。稻田周边用聚乙烯网进行拦围、网高1米左右,以防蛙逃逸。在埂堤边上用竹杆和芦苇帘子架设高出地面50厘米的遮阳棚,作为蛙休息和摄食的场所,规格为2米×15米,田埂上每10米左右设一个遮阳棚。

每个遮阳棚下放置3个食台,规格为50厘米×30厘米。为了确保稻田有充足的水源,每个养殖框口要单独设立进、排水渠。进、排水渠成对角线设立,促进水流的旋转使得换水充分。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二、种苗投放

稻田养殖青蛙中,一般4月初放养幼蛙。放养前,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20公斤对埂间水沟进行撒施消毒,一个星期后放水养蛙。刚变态的幼蛙每0067公顷放养2万-25万只,30天后的幼蛙每0067公顷放养15万-2万只。切忌规格差异较大的青蛙同时放养。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三、饲养管理

1、食物驯化。具体办法是:先把活体饵料如面包虫、蝇蛆、小蚯蚓等均匀撒放在埂堤边上,让幼蛙捕食,每天分早晚2次投喂;5天后,幼蛙已习惯了捕食上述活体饵料,这时再将这些活饵投放到食台上;一个星期后,将鱼、动物内脏等"死饲"做成与活体饵料大小相似的配饲与活体饵料一起投喂,逐渐增加"死饲"的份额,最后完全过渡到"死饲"投喂。

另外可用模拟活饵办法,在饲料中放入数条活泥鳅,活泥鳅在饲料盘中游动带动盘中的饲料,幼蛙一见盘中饲料全部震动,以为是活饵,便会抢著吃,同样也可达到驯化目的。驯化时间一般在20天左右。

2、饲料及其投喂。刚变态的幼蛙饲料以蝇蛆、面包虫、小蚯蚓等小型动物为主,平均每100只幼蛙每天投饲100-150克。待幼蛙长到15克左右时,投喂小杂鱼、小虾和个体较大的蚯蚓、螺蚌肉以及动物内脏切碎等,每天的投饲量相当于幼蛙体重的10%-15%。另外在稻田中要装置诱虫灯,以诱集昆虫作蛙的饵料。待蛙长到50克以上,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直径为4-6毫米,投饲量控制在蛙体重的3%-5%,分上、下午各投喂1次。

3、日常管理。稻田养殖青蛙,夏季在埂堤上种黄豆,豆株可遮荫,利于青蛙避凉;夏季稻田要适当加注些新水,并保持水位在40厘米左右;每天要清洗食台,并定期消毒、晾晒;每日巡田,观察蛙的生长状况。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四、病害防治

稻田养蛙可以吃掉一些害虫,但不能完全替代农药治虫,严重的水稻病虫害仍需对症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为了确保稻田中美国青蛙的安全,施药前应注意清理疏通水沟,将稻田水位加深到6-10cm。喷洒药物时应尽量减少药物落入水中。乳剂农药在露水干后喷洒,粉剂农药在有露水时喷洒,也可每半块田轮流喷洒。喷药后,如果发现蛙类不适应,要立即向田中加灌新水。

另外,雨前不要施药,以免药物落入水中。蛙病防治应从提高蛙的体质,改善稻田环境人手,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道路:

①幼蛙放养时,用20X10-6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幼蛙叨分或用3%-4%的食盐溶液浸洗幼蛙10分钟。

②饲养管理中坚持对蛙沟池、工具、蛙体和食物经常消毒,投饵时坚持定时、定位足质、定量。

③运输、放苗等操作中要小心。在蛙病盛发季节之前或流行期,每隔10天一15天在稻田沟池中泼洒20X10-6的生石灰或1X10-6的漂白粉,亦可在配合饲料中新增不同药物进行投饵防治。

④巡田时,发现敌害、污物、残饵及时清除;对行动迟缓、伏卧不动、厌食或有其他异常表现的蛙,应及时捕捉检查,有病则应隔离治疗,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病情的发展与蔓延。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五、稻田养殖青蛙注意事项

①稻田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

②将稻田分隔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

③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米、深05-06米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接处筑一条高、宽各03米的小田埂。

④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米、面宽03-05米。

⑤建好防逃设施。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08-1米,埋入土中10厘米。

⑥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⑦搭好遮荫棚。在每条蛙沟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荫,宽15-2米,长与蛙沟相同。

⑧蛙田外围开挖排洪沟,防止洪水入蛙田。

通过以上关于青蛙稻田养殖技术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稻田怎么养殖青蛙,稻田养殖青蛙是青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个模式,其中美国青蛙可采用稻田来进行养殖,不仅生态绿色,而且也可充分利用稻田的空间,使稻田的产出率增高。

看过的人还:

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1、野外进行粗养:是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的,常见的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这是可以比较充分利用到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自然条件,从而去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的种苗,适当的来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采收和捕捉。

2、集约进行精养:我们也可以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去采取人工方法来进行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的一个养殖方式。再根据饲养场地的差别,我们也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等的几种方式。

3、建造蛙池:养殖场我们是应该要在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这样是以方便进行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可以说是养蛙成败的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定要水源充足,排灌比较方便,水质的要求则是需要没有污染,从而会达到渔业的水质标准。

4、巡池查看:每天早、中、晚都是需要进行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会出现一些破洞,如果有破损的话,一定要马上进行修复才可以,因为这样是可以防止牛蛙的外逃,从而可以保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换水率才可以。

5、饲料的投喂:其实饲料主要还是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的,饵料的投喂也应该要做到“四定”,那就是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之前的半个小时是需要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进行泡湿,这样是可以使饲料稍微的进行软化膨胀,也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一些污水,避免牛蛙在进食以后,它们的肠胃会发生一些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于营养方面的吸收。

6、分级来进行饲养:大家在牛蛙的饲养当中,为了防止牛蛙会出现互相残食的一些现象,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及时的去将规格相差比较大的一些个体来进行筛选的分级哦,然后再规格一样的牛蛙进行同一口池来进行饲养,这样完全可以防止出现大蛙吃小蛙,也可以注意控制一些养殖密度。

  1、林蛙概况

  林蛙是集食、药、补三用为一体的珍贵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雌蛙输卵管制成的田鸡油(林蛙油)素有软黄金之称,是世界公认的滋补品之王,《本草纲目》、《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和《本草图经》及日本的《本草》中均有记载。林蛙油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补脑益智”、“补气血”、“抗衰老”、“抗癌”、“消炎”、“美容”等特殊功效,常应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用其给手术后病人口服可促进手术伤口愈合,效果极佳,抗疲劳效果明显,人服用后可提高记忆力等。林蛙油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总量的563%,纯蛋白质含量为407%,另外,还含有蛙醇、多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等林蛙油还含有17-雌二醇、17-羟甾醇脱氢酶、胆固醇、维生素A及少量胡萝卜素等,其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铁、钾、钠、镁、锌、锰、硒等。

  从林蛙皮肤中提取保湿因子,将其添加到化妆品中,保湿效果极佳。从林蛙卵中提取低分子活性物质,用其生产美容产品,可抑制人体皮肤老化作用。蛙头、蛙肝、蛙皮等部位是制造美容、保健食品的上好原料。

  提取林蛙油后的副产品,如肌肉、内脏、骨骼等又可作为珍贵毛皮动物的精饲料,也可浸后入药。

  林蛙除药用,保健、美容,饲料价值外,在东南亚及中国东三省地区又被人们充分认可,具有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由于林蛙营养价值高,俗称“大补品”;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和“农林卫士”,近几年市场显现出巨大的需求商机。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及保键价值和特有的纯绿色野味食用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利用,致使林蛙产区的人们无限制对这一野生资源采取各种灭绝式的捕杀,使这一珍惜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日趋枯竭,产需失衡,成为濒危物种。

  2、中国林蛙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940年波进和宫林将我国东北、华北和华西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欧洲林蛙,中国亚种。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在安徽、江苏、四川、湖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产区。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林蛙人工养殖管理和围栏养殖试验,到80年代末期,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半人工养殖体系,90年代以来,对全人工养殖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从而使林蛙生产进入了集约化、产业化、高密度、短周期的新阶段。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蛤蟆油的需求,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林蛙的价值

  ● 药用价值

  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 ”,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 营养价值

  林蛙油的蛋白质含量为76%,其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钙575%、磷00525%、铁1465%、钾 1652%、钠356%;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林蛙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实为经济很高的食兼用动物资源。蛙肉、蛙籽为餐桌上的佳肴;蛙皮富含质酸,其是良好的保湿因子,在养生、美容保健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

  ● 经济价值

  雄性成蛙的价格为1元/ 只;雌性成蛙的价格为7—15元/只。目前,在黑龙江铁力市,林蛙油价格为2800~4200元/kg,在南方市场,其价格更高;林蛙油在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价格已达1500美元/kg。

  ● 社会价值

  我国东北地区是林蛙的天然分布区,而且森林资源丰富,因此东北的林蛙是哈士蟆中最优质的品种,尤其是林蛙油,更是纯天然的名贵药材。东北森林资源丰富,适宜林蛙养殖的林分50%以上,在林蛙资源日益锐减,林蛙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开发林区林蛙资源,培养、扶持林蛙养殖业,对于繁荣林区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人员分流渠道,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 生态效益

  据统计,1只林蛙1年能捕食各种害虫3万多只。它专食活动的昆虫活蠕虫,通过胃检发现,林蛙胃中出现的食物种类达6纲13目近60种,其中以昆虫纲为主。主要为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其次为蛛形纲蜘蛛目,软体类的田螺和蜗牛。林蛙主要生活在针阔混交林下,林区害虫可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大量食物。林蛙几乎不加选择地捕获力所能及的所有昆虫,因此林蛙又有著名的“森林卫士”之称,尤其对于林区森林虫害的防治来说,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4、中国林蛙养殖前景

  ● 技术方面

  我国林蛙养殖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人们对林蛙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以及野生林蛙数量的急剧减少,林蛙在国内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于是人工养殖在各地逐渐兴起,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兴起了两次养殖高潮。在林蛙养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养蛙户技术经验缺乏,以及一些人的盲目炒种等原因,养殖失败例子不断出现。于是,许多人纷纷怀疑林蛙人工养殖,甚至有些人一谈林蛙养殖,就称人工养殖全是骗子。但是,从我们铁力的实际养殖情况来看,以上看法都是片面的,甚至有些偏激。

  最近几年,铁力市在东北林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摸索试验,已基本解决了林蛙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截止至2004年底,铁力市有全人工林蛙养殖场103户,2004年铁力市各养殖户一共投放卵团48000余团,孵化出的蝌蚪2900万尾,平均孵化率60%,变态幼蛙约为2000万只,平均变态率约为70%,一龄幼蛙总数约为2160万只,到2005年秋季,二龄成蛙存活1000万只,存活率为46%。与半人工养殖3%的回捕率相比,全人工养殖回收率提高了近15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林蛙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亡的情况,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主要都是由于养蛙户经验不足,或人工管理措施不周全,以及疾病预防不及时造成的。因此,从铁力的实际情况来看,林蛙全人工养殖在技术环节是完全可行。

  ● 质量方面

  目前,许多人对全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质量提出疑义,他们指出,由于人工养殖林蛙的饵料单一,其营养成分不如野生林蛙。有的人甚至提出,人工养殖的林蛙仅仅适合于食用。但是,根据野生林蛙与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营养成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在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另外,我们还发现,部分地区野生林蛙蛙油含铅量超标。因此,与野生林蛙油相比,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不但在质量上不差,而且,是无污染的,更安全。

  ● 市场方面

  目前,中国林蛙的深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现研制出的产品,仅有“哈士蟆口服液”、“冰糖哈士蟆饮料”、“虫草哈士蟆胶囊”等。于是,有人担心,如果林蛙人工养殖进入工厂化阶段,人工养殖林蛙数量急剧增加,林蛙的市场需求是否会达到饱和。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没必要的。

  随着林蛙产品深加工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林蛙将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对其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其将成为营养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近年来,东北林业大学铁力中国林蛙研究所采用生物提取技术相继开发出养生养颜中国林蛙酒,中国林蛙儿童营养液,中国林蛙速溶口嚼片等。这表明,林蛙在以上各个行业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林蛙具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 效益方面

  林蛙养殖的投资少,效益高。以每年生产5万只林蛙的小型全人工养殖场为例,生产周期为2~3年,需种蛙80对,建5个100平方米的蛙圈,以黄粉虫、蝇蛆为主要饵料,以天然昆虫为辅料,总投入只需4万元,可出售商品蛙2~3万只,可获利6~9万元。

  ● 政策方面

  目前,国家已经公布了允许放开经营的54种野生动,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林蛙,这为中国林蛙的养殖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此外,针对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养殖、贸易现状,国家林业总局又出台了《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野外资源保护、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和合理开发经营,及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等指导措施,给林蛙等野生动植物的合理开发经营指明了方向。

  因此,中国林蛙的发展潜力巨大,养殖前景可观。

  5、林蛙的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Dabid)地方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油蛤蟆等。在动物分类学上中国林蛙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中国林蛙体较宽短,头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一对,为于吻部背面,距吻端较近。鼓膜圆形,显著。前肢短而细:指端略尖,指较细长,指长顺序为3、1、4、2:关节下瘤明显:第3、4指基部有指基下瘤:内掌突圆而大,外掌突小而狭长。后肢较发达,拉直前伸,胫跗关节超过眼部;内跖突明显; 趾间蹼呈薄膜状,蹼缘凹;趾长顺序为4、3、5、2、1;第3和第5 趾几乎等长。

  中国林蛙皮肤略粗糙,背部及体侧有小疣粒,排列不规则;口角后部有一明显的长形颌腺向后延伸至前肢基部;背侧褶不平直,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随即又略折向中线,然后再向后延伸达胯部,在颞部形成曲折状。腹面皮肤光滑。

  中国林蛙体色变异较大,在不同季节和不同产区其体色有所区别。典型体色,在冬眠和产卵期间体背及体侧为黑褐色,有些个体为土**或灰色,夹杂褐斑。鼓膜处有三角黑斑;两眼之间常有一黑横纹,或在头后方有“八”形黑斑;背侧褶有的呈棕红色;背部及体侧的疣粒上有的围以黑色;四肢背面有显著的黑横纹,有些个体不明显;前臂基部腹面,通常有一块长形黑斑。腹面乳白色,腹后部及大腿腹面为浅黄绿色。雄性腹面的典型颜色为白色带褐斑,有的褐斑多些,有的褐少些。雄性个体还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

  卵群团状,卵径为15-18mm,动物极棕黑色,约占卵表面的2/3,植物极为灰白色或白色。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牛蛙 方法 技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