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蜜蜂繁殖速度最快的是春季,主要受蜜源、群势、气候等条件影响。其实,蜜蜂的蜂王只要有工蜂便会一刻不停的产卵,蜂群内所有的个体(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它产卵发育而成,一只交配后的中华蜜蜂蜂王在受精囊内充满了500~700万的精子,一昼夜可产800~1300粒卵,一只优良的中华蜜蜂蜂王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

蜜蜂怎么养繁殖才快?
1、适量飞行:春天是蜜蜂繁殖的关键时期,而这时的蜜蜂在经历冬天的时候会在肠道内沉积大理的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不利于蜜蜂的生长与繁殖,可以让适量飞行排泄体内垃圾。
2、蜂巢保温:春天是一个天气与气温多变的时候,特别是早春时节外界气温比较低,根本达不到蜜蜂幼虫生长所需温度,这时就需要养殖户对自己的蜂巢进行加温处理。
3、育王分蜂:春季蜂群之中的蜂王大多是前一年培育出的老蜂王,老蜂王在经过两个季节的产卵之后产卵高峰期基本上已经要结束了,因此最好早做育王与分蜂处理。

蜜蜂如何能快速分蜂?
1、同群同箱分蜂:提前一个星期增开一个巢门,根据蜂群情况把两边子脾、蜜粉脾调均等,用中隔板从中间一分为二,次日在无王的一边介绍入1只产卵蜂王或处女王台即可。
2、继箱底箱分蜂:把底箱摆好,继箱放在平箱上摆好。然后从蜂群里提出连蜂带子脾2~3脾,提入摆好的底箱或继箱里,次日介绍入1只产卵的蜂王或处女王台。
3、转地落场分蜂:在蜂场转地前先把产卵蜂王预备好,然后在转地落场后在蜜蜂还没有试飞前连蜂带脾提入到摆好的空蜂箱里,最少2~3脾,次日介绍入1只产卵王或处女王台。
4、换王季节分蜂:王台出房前2~3天把原蜂王连蜂带子脾提出2~3脾,作为繁殖群继续繁殖,原群介入1只处女王让其交尾,分出群作为繁殖群可拉离原蜂场,也可摆在原蜂场一、马蜂种类
1、金环胡蜂:此蜂属于膜翅目、胡蜂科,体长可达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它主要生活在1000-2000海拔山区。由于它可以捕食多种昆虫,所以在生物防治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同时它也会吸食成熟水果,这给农业作物带来了一定害处。
2、黑尾胡蜂:此蜂是比较常见的较大蜂种,它身上花纹和个头也不相同。此蜂主要分为两大类,勤黑尾及懒黑尾,懒黑尾蜂巢最多可达3公斤,勤黑尾可达到20-30公斤左右。
3、黑盾胡蜂:此蜂一般在南方常筑巢于地洞、树洞中,但也有一些筑巢于密集的灌木丛中,在北方此蜂主要筑巢于树上或者岩石上,蜂巢外形跟黄脚蜂相同,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
4、黄腰胡蜂:此蜂筑巢方式与金环黑尾相似,比较喜欢灌木丛多的地方,它的巢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但是此蜂胆子特别小,多数出巢都是飞行较低矮,而且呈S形,速度特别快。
5、黄脚胡蜂:此蜂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的地区,黄脚胡蜂会将巢穴筑于洞中,等到端午节前后会将巢穴搬到树上、草丛、房屋、等地方,蜂巢最大可达40公斤左右。黄脚胡蜂性情温顺、适应能力强、捕食能力强,是比较可观的养殖蜂种。
二、马蜂什么时候开始冬眠
1、马蜂会进入冬眠状态主要由于温度因素的刺激。比如气温持续低于10℃时,与雄蜂完成交尾的蜂王会单独,或成小群在石缝、树洞等遮挡区中避风越冬。
2、马蜂主要以孤王的方式进行越冬。越冬期来临时除已交尾的蜂王外,其它马蜂全部都会死亡,而且整个越冬期蜂王都会在避风处蛰伏起来。
三、马蜂什么时候取蜂蛹多
1、马蜂一般在3-10月取蜂蛹最多。一般在春季时,雌蜂会外出活动,寻找适宜场所建巢产卵,这时它们所产的受精卵会逐渐形成雌蜂,未受精卵会形成雄蜂。
2、如果在巢穴里面职蜂数量已达到上限,蜂巢就会逐渐扩大。职蜂主要工作是筑巢和饲育幼虫,在入秋后,一般巢中雄蜂大约会占总数1/3,这是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时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马蜂品种说明
野生大黄蜂的捕捉和养殖:
一、黄蜂驯养笼的建造
一般黄蜂驯养笼,采用木质框架,顶部和四周均为尼龙纱网,笼的一边备有加厚的尼龙拉链开口(供管理人员进出)。笼子一般无底,将笼子的下面埋在土中,并用木桩和铁丝把笼子固定住,防止被风刮倒,在笼内培育大量的十字花科植物及小灌木丛。
二、黄蜂饲料的培育
一般驯养黄蜂时,培育菜青虫最简单易行,其方法是用十字花科的植物叶片捣碎(最好用甘蓝叶片),将捣得的叶汁涂在一张清洁的纸上,然后将涂好的纸放在田野里,不久就会有许多白色的菜粉蝶争先恐后飞来,很快落在纸上产卵,待产到一定数量时,即可把纸拿到蜂笼内的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让其自然孵化生长,供黄蜂捕食。
三、黄蜂捕捉工具的制作
捕捉野生雌蜂驯养,可用自制的捕蜂网。该网由网柄、网圈和网袋三部分组成。网柄的长度约与自身的身高相等,用直径2厘米的竹竿或木棍均可;网圈直径35厘米,用粗铁丝弯成,两端折成直角,固定在网柄上;网柄用深色的尼龙薄纱做成,网袋的长度是网圈直径的两倍左右。如果方便,也可直接去渔具商店买一个抄网,更换尼龙薄纱。
四、黄蜂的捕捉方法
在春天野外活动的黄蜂,都是在冬天越冬前交配过的,捕回即可驯养,捕捉方法如下。1.如果发现黄蜂在空中飞舞,只要挥动捕蜂网,待蜂入网后,迅速将网底向上甩,连同蜂倒翻在上面来,然后放入驯养笼内,让其自已飞出即可。2.如见到黄蜂在花朵上,应轻轻地走过去,再惊动它,待黄蜂飞起时,猛挥蜂网,就能准确地把黄蜂捕入网内。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花朵受损。3.如果遇黄蜂停落在有刺的植物上,必须等黄蜂飞起后再捕,否则植物上的刺会将蜂网拉破。
五、黄蜂的驯养
将捕得的雄蜂放进驯养笼,笼内即放朽木等纤维性物质(供雄蜂建巢用),并投喂清洁的水及液体饲料。一般投喂方法,是用吸水滤纸或脱脂棉花浸沾液体饲料成饱和状态,放入玻璃器皿供食,这样供给方法的缺点是:极易蒸发、干燥、污染、霉坏等。最理想的方法,是将水和液体饲料先装入瓶中,再将瓶倒置在铺有吸水滤纸及脱脂棉花的玻璃皿中,通过渗透作用来供给黄蜂觅食,可避免上述缺点。在笼内,根据捕得的雌蜂数,悬挂空蜂箱(供黄蜂建巢用)。一般当温度恒定在17℃以上时,黄蜂开始飞入悬挂在驯养笼中的空蜂箱内建巢产卵,此时的雌蜂除建巢产卵外,还得负担捕食饲喂幼虫任务,幼虫变成蛹后,约再经15天左右,即可羽化成蜂,第一代成蜂即承担建巢哺育幼虫的工作,原来的雄蜂只负担产卵任务,此时的黄蜂恋巢性极强,一般不甘脱巢飞出。随着巢上的蜂群及幼虫陆续增加,要有足够的菜青虫,确保充足的饲料供应。如果饲料不足,会引起黄蜂残食幼虫危险。
六、黄蜂的田野放养
当第一代成蜂羽化后,蜂箱可直接移到田野,不需要人去管理,也不必投喂任何饲料,会靠成蜂自己捕捉各类害虫为食。一般管理在黄尾巢螟发生期,注意夜间将蜂箱的门关好,以防黄尾巢螟夜间进入蜂巢产卵,危害黄蜂幼虫。
七、黄蜂的越冬管理
在10月初,将田间的蜂箱拿进蜂笼,喂以鳞翅目昆虫及糖类,使蜂体营养增加,体力充沛。当气温下降到6℃以下时,黄蜂会进入蜂箱成抱团越冬状态,不食不动,此时应将蜂箱放进干燥通风的空房中。当气温回升到6℃以上时,黄蜂开始散团。气温恒定在13℃以上时,黄蜂开始陆续外出活动,此时应放进蜂笼喂食。当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黄蜂进入建巢状态。
八、黄蜂产品采集
1.成虫及幼虫采集。对于人工饲养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黄蜂,采集时应考虑在害虫防治将结束时期为宜。一般采集在10月份,将烽箱从田间取回蜂笼时进行,并可保证来年有足够的雌蜂数量,然后将多余的成蜂和幼蜂采集起来,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即成中药的大黄蜂与大黄蜂子,放于干燥的瓷或坛内保存。2.蜂巢的采集。蜂巢采集比较方便易行。采集应在黄蜂抱团越冬时进行,将蜂箱里的蜂巢摘下,晒干,即成中药露蜂房。3.黄蜂毒的采集。黄蜂毒,是该蜂贮存在毒囊中的一种毒液,是一种药理和生化活性高度复杂的混合物,可用电刺激取得。在采毒前,首先在夜间将田间的蜂箱拿进蜂笼,天亮后将采毒器置于蜂箱口,当黄蜂接触采毒器的刺激器时,受电打击,即排放胡蜂毒液,收集后用蒸溜水溶解,离心去尘,再冷冻干燥,即得胡蜂毒干粉,置于冰箱冷藏保存。
九、药用胡峰的天敌防治
1黄尾巢螟。黄尾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第一代成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成虫体长7.5毫米,展翅17毫米左右,雄蛾略小于雌蛾,成虫羽化后迅速交配,夜间飞到黄蜂巢上即可产卵,成蛾3天后即死亡。黄尾巢螟卵在5天左右孵化出幼虫,灰白色,灵活地在蜂巢内穿行,蛀食黄蜂幼虫。黄尾巢螟的幼虫,在12天左右即化蛹,11天左右蛹期,羽化出第二代黄尾巢螟成虫。黄尾巢螟30天左右为一世代,繁殖率极强,并在夜间活动,而黄蜂是在白天活动,夜间伏于巢上休息,任凭黄尾巢螟将卵产于蜂巢内。可见,一旦黄尾巢螟侵入蜂巢,很有可能使大量蜂巢有覆灭的危险。防治方法:根据黄尾巢螟不善飞高的特点,一般将黄蜂的蜂箱离地面高一点,并每晚将蜂门关好,就可避免黄尾巢螟进入蜂箱产卵,到次日早晨再将风门打开,让黄蜂外出活动。2老鼠。老鼠主要危害抱团越冬的黄蜂。如果越冬蜂箱内有了老鼠,往往把整箱的越冬抱团蜂吃光,必须尽早加于防范。
十、黄蜂的经济价值
露蜂房是传统的中药材,国家收购价每千克17元,每个露蜂房一般直径50厘米左右,一个普通劳动力放养几千窝黄蜂是不成问题的,平均每窝采集到250克露蜂房,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近年来,国内外报导,胡蜂毒有消炎、抗癌及抗辐射的效果,因而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在全球最大的毒素公司——美国西格玛公司,每盎司胡蜂毒价格高达30美元左右。黄蜂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可用于生物防治来消灭害虫,在粮棉及经济作物田里,放养一定量的黄蜂,可以节省用于治虫农药的成本,并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将黄蜂放养于菜园,可减少农药对蔬菜的污染。
十一、养殖黄蜂注意事项
l.在采集黄蜂的蜂毒时,黄蜂的性子极暴躁,最易蜇人。必须在夜间,将蜂门关好后,再将蜂箱拿进蜂笼内,到天亮后,打开蜂箱门,进行通电采毒。人必须在蜂笼外面观察,待晚间天黑后,取出所采集的毒液,并将蜂箱门关好,再将蜂箱放回田间。
2.两种不宜养殖的胡蜂。
①金环胡蜂。该蜂性子机暴,往往会巢群攻击人畜,毒性极大,蛰一下水牛,能使水牛麻醉卧地不起。如果人不慎捅了金环胡蜂窝,就会有一大群金环胡蜂纷纷飞来集中攻击,会使人重伤,甚至会死亡。
②柞蚕马蜂。该蜂专门捕食柞蚕幼虫,属害虫,不宜养殖,应捕杀。
马蜂是胡蜂的别称,它的常见品种为:1、金环胡蜂,此蜂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2000左右的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2、黑尾胡蜂,此蜂一般生活在海拔500-1500左右的山区,分为勤黑尾和懒黑尾两大类。3、黑盾胡蜂,一般分布在海拔500-1500左右的山区,南北方的蜂群筑巢的习性不同。
一、金环胡蜂
1、金环胡蜂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华大胡蜂等,属东洋、古北区系共有品种。
2、金环胡蜂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2000左右的山区,呈现高、底零星分布,属于膜翅目,胡蜂科,体长达到了40毫米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
3、金环胡蜂的头部较宽,胸部窄但略宽于前缘,前胸背板前缘中央略隆起,中胸背板端部分开,肩角明显,前缘两侧黄棕色,其余均呈黑褐色,但有的个体肩角处各有1个棕色斑,刻点几无,但布有棕色毛。它的腹部除第6节背、腹板全呈橙**外,其余各节背板均为棕**与黑褐色相间。
4、金环胡蜂捕食多种昆虫,在害虫防治上有很大的价值,但它也会吸食成熟的水果,带来一定害处。
5、此蜂的筑巢方式是先找到一个大小合适的白蚁洞穴,然后进行扩张,把挖的泥土搬出洞穴。一般来说,它们筑的巢穴最大可达200多斤左右。
二、黑尾胡蜂
1、黑尾胡蜂又称为双金环虎头蜂,黄腰蜂。它们一般生长在海拔为500-1500左右的高海拔山区,零星分布。
2、该品种一般雌蜂长度约为38-44厘米,雄蜂长度约为34-38厘米,工蜂长度约为33-40厘米。
3、此蜂的筑巢习性筑巢跟金环胡蜂类似,但没有金环胡蜂凶猛,有的黑尾胡蜂的性格甚至很胆小。
4、此蜂属于较为常见的大蜂种,亚种相对较多,花纹及个头各异。其中主要分为勤黑尾和懒黑尾两大类,懒黑尾蜂巢一般最多为3公斤左右,勤黑尾一般可达20-30公斤左右。
三、黑盾胡蜂
1、黑盾毒蜂又称为黄胡蜂、洋鬼子、黄蜂等。它们一般分布在海拔500-1500左右的山区,高海拔地区也会有少许分布。
2、此蜂的雌蜂体长一般为28-30厘米左右,雄蜂体长一般为18-25厘米左右,工蜂体长一般为21-26厘米左右。此蜂全身金黄极好辨认,且飞行速度快,是最迟冬眠的物种。
3、南方的黑盾毒蜂经常把巢建在地洞、树洞当中,也有的把巢建于密集的灌木丛等矮处。它们挑土的方式与金环等蜂不同,是把土叼着飞出洞外一段距离扔掉后再去找食,来回都叼着东西。
4、北方的黑盾毒蜂主要筑巢于树、岩石上,蜂巢外形跟黄脚胡蜂相同,一般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
四、黄腰胡蜂
1、此蜂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000左右的山区。
2、此蜂的雌蜂体长一般为35-4厘米,雄蜂体长一般为25-29厘米,工蜂体长一般为26-35厘米。
3、此蜂的筑巢方式与金环黑尾相似,但较为喜欢灌木丛多的地方,它们的巢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
4、此蜂胆小如鼠,一般蜂群出巢时都是飞行低矮,飞行轨迹呈S形,且速度较快。
五、黄脚胡蜂
1、此蜂又名为葫芦蜂,花脚仔,凹纹胡蜂,赤尾胡蜂,黄脚仔,黑胸胡蜂,白脚胡蜂,墨胸胡蜂等。它们在高低海拔地区都有分布,是较为常见胡蜂物种。
2、此蜂的雌蜂体长约为28-32厘米,雄蜂体长约为22-26厘米,工蜂体长约为20-28厘米。
3、此蜂的筑巢习性是蜂王先筑巢于洞中,等到端午节前后再把巢搬到树上、草丛、房屋等地方,一般蜂巢最大可达40公斤左右。
4、黄脚胡蜂性情温顺,适应和捕食能力都很强,属于较为合适的养殖蜂种。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