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东北三省是可以养殖小龙虾的,但是在东北三省养殖小龙虾的经济效益不高,主要是气候决定了这样的现状。小龙虾可以在零下11度到零上44度的气温下生存,但是最适宜他生长的温度在20度到30度之间,当平均气温低于10度的时候,小龙虾就进洞过冬,不再进食了。而在东北三省,20度到30度的气温天气比较短暂,也就是说适合养殖小龙虾的时间比较短,尤其是在冬季,还要进行清塘,不然池塘里面的虾就会冻死(这个也是为什么东北没有野生小龙虾的主要原因)更显得麻烦,所以在东北三省,很少看到养殖小龙虾的。
养殖大龙虾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中国没有人养大龙虾
1、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以壤粘土为好,池埂宽3米以上,坡度1∶25-3米,水深08~15米,PH值为75~85,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8亩为宜,长方形,东西向。向池中注入新水时,要用20-4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池中。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2、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池中的敌害生物(鲶鱼、泥鳅、乌鳢、蛇、鼠等)、与之争食的野杂鱼类(鲤、鲫鱼等)、以及病原体。可以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经济、实惠、安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1)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有条件的再用钉耙搂一搂,经过一周晒塘后,注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水面按水深1米计算,用生石灰130公斤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
(2)漂白粉消毒。将含有效氯30%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25公斤。
3、水草在龙虾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水草可填补龙虾饵料摄食不足,补充大量维生素;第二可以防风浪,,吸收水体中部分有害物,净化水质,平衡水体环境;第三能为幼虾、脱壳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减少以强欺弱。一般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一半为宜。品种可选:低杆芦苇、菹草、苦草、金鱼藻、野棱角、茭白、黄草、马来眼子菜、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水体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竹筒、树根等废弃物,这些都是小龙虾最喜爱的栖息场所。
4、龙虾放养前往虾池中施适量有机肥,培育饵料生物,能为虾入池后直接提供天然饵料。选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料400公斤/亩,保持池水相应的肥度。在饲养的过程中,随着水位逐渐加深,要追施腐熟有机肥,量和时间的选择要视水的肥瘦而定,一般每次以不超过80公斤为宜。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
5、龙虾苗种投放分为春季投放和秋季投放。要求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一次放足。放养前用5%食盐水浴洗5-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外购的虾种,因离水长途运输,入塘前应将苗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可以提高成活率。
6、春季投放养成虾:3月中旬投放体长3~5厘米的幼虾5000-6000尾;秋季投放育亲虾:9月前后每亩投放500只经人工挑选的龙虾亲虾,雌雄比例3∶1。
7、龙虾为杂食性,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及各种人工饲料在不同阶段应配合使用。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鱼碎块、干鱼粉、螺蚌肉及各种动物内脏下脚料等;植物性饲料主要有菜籽饼、豆粕、麸皮、小麦、玉米、南瓜及各种蔬菜和水旱草等。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龙虾的适应能力很强,从调查情况看,无论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存活。龙虾对水体溶氧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飘浮植物或水草将身体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鳃呼吸以维持生存。
龙虾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可以爬上岸进行鳃呼吸以维持生存。水质的pH值在58~9范围内,溶氧低于15mg/L时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进水口周围。下大雨天,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因此养殖场地要有防逃的围栏设施。
参考资料:
小龙虾和蝲蛄有什么不同?都是外来的吗?
大龙虾,也叫 深海龙虾、锦绣龙虾、澳洲龙虾。大龙虾(真龙虾)均为海生,底栖(1,200英尺),多为夜出性。澳洲龙虾,属于名贵海水经济虾种,主要产地是大洋洲;无法人工养殖。
目前中国小龙虾(蝲蛄)分布最广,主要有: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蝲蛄)、东北螯虾(蝲蛄)。由于该物种没有天敌,属于食腐动物,无需投喂饵料,人工引种后在污水中便可以自动维持繁衍;并可携带和传播多种致病源(肺吸虫、血吸虫),且极易扩散,危害当地生态物种。2010年1月7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已将小龙虾列入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蝲蛄这个生物,现在是真的少见了,以前在农村经常看见,现在却很少觅其踪影,年轻人分不清蝲蛄和小龙虾,甚至将其当成同一个物种,确实正常。
提到“淡水龙虾”,大多数人马上就会想到那个,作为我国的入侵物种,却被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搬上餐桌的美味——小龙虾,然而,真正被冠于“淡水龙虾”一名的是一我国的本土物种,学名蝲蛄。
蝲蛄是什么?蝲蛄又称"大头虾",在动物分类学中,它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蝲蛄科。它的模样与生活在海洋里的龙虾十分相似,所以有"淡水龙虾"之称。现在,中国共有4种蝲蛄,有3种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川、湖泊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仅在深山中还有少数;蝲蛄科本科有不少种,但重要的有3个属:蝲蛄属、鳌虾属和拟鳌虾属。
我国蝲蛄虾主要分布在东北,有3个种类,东北蝲蛄虾,朝鲜蝲蛄虾和许郎蝲蛄虾,其中东北蝲蛄虾体型最大, 蛋白质含量为14%,营养丰富,东北蝲蛄虾易于养殖,成本低,是适于养殖的地区性品种。
近年来,农贸市场上许多商贩“挂羊头卖狗肉”,出售的所谓小龙虾,其实绝大部分是蝲蛄,, 它们多从市郊农村的水沟河浜中捕捉来的,由于许多人没见过真正的鲜活小龙虾,因此不懂识别,加上商贩的炒作,很容易受骗,实际上它与小龙虾相比,在大小、形状上迥然不同。
小龙虾和蝲蛄有什么区别?1、物种不同
蝲蛄隶属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十足目, 河虾科, 蛄属。而小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十足目, 螯虾科, 原螯虾属, 也称克氏原螯虾,虽说两者虽然是远亲,却也是全然不同的物种。
2、形态特征不同
小龙虾头胸部较大,头呈三角形,第2对步足粗壮呈蟹螯形,所以有群众称其为“蟹虾”。螯钳强有力,形状短而粗,其全身紫红,所以俗称红螯虾或红色沼泽螯虾,其胸部末节不具侧鳃,小龙虾的成年个体重约50~70g。
蝲蛄虾体型较小,头胸部很大,外被甲壳较厚,腹部分节明显,呈圆筒状,头部呈三角形,第1对步足粗大呈蟹螯状,第2、3对步足细小,前端双肢近螯状,第4、5对步足呈爪状,体色褐红,其胸部末节具一侧鳃,且成年个体重量仅能达到5~20g。
3、来源不同
众所周知,小龙虾为我国的入侵物种,原产于美洲。其学名为克氏螯虾, 1918年首次引进日本, 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移植到我国苏南一带, 现在长江下游各省如江苏、安徽和湖北等地的野外大量生长繁殖,克氏螯虾在生长期间会在堤埂上打洞造成多处洞穴, 使水肥流失, 对农田造成危害。当地群众称其为“耗水虾”。同时, 克氏螯虾还钳食水稻的幼嫩部分, 影响水稻生长, 严重的还会造成缺棵减产的现象,曾一度带来生态及生产上的破坏。
而蝲蛄为我国本土物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川、湖泊里。
农村的蝲蛄为什么越来越少了?蝲蛄作为我国本土物种,曾猖獗一时,如今却生存在窘迫的境遇中。这一方面由于蝲蛄不似虾蟹一般有着较高的食用价值,且因生存习性,不易大范围饲养,蝲蛄喜挖洞,也会对附近水土造成破坏,曾导致人们一度将其视为敌害,大肆捉捕。
另一方面,由于如今适宜蝲蛄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山川溪流污染严重,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身影。
其实不仅是蝲蛄,很多生物都在社会的高速发展的洪流中渐渐销声匿迹,我们很久都看不见夏夜中的萤火虫,在钢筋水泥构成的丛林中听不到清晨的鸟鸣,身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应当承统筹兼顾,再好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绿水青山。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