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盐碱地池塘养殖淡水白鲳要注意哪些生物学特性?

   2023-05-27 互联网艺莲园54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隶属脂鲤目(鲤亚目)、脂鲤科、巨脂鲤属。该鱼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易捕捞、肉厚刺少和味道鲜美等特点,是目前池塘养殖的品种,尤其在盐碱水质养殖的白鲳,口味和品质均较淡水里养殖的好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隶属脂鲤目(鲤亚目)、脂鲤科、巨脂鲤属。该鱼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易捕捞、肉厚刺少和味道鲜美等特点,是目前池塘养殖的品种,尤其在盐碱水质养殖的白鲳,口味和品质均较淡水里养殖的好。

(1)盐度淡水白鲳可以在盐度为10的盐碱水质中正常生长,但在放养前必须进行水质过渡。淡水白鲳在较高盐度的盐碱水质中,可以提高鱼的耐寒性。

(2)温度淡水白鲳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1~32℃,最适温度为28~30℃。当水温降到12℃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低温临界水温为16℃以上时,开始摄食。

(3)碳酸盐碱度及pH淡水白鲳喜微酸水质,但通过驯化,对碳酸盐碱度和pH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碳酸盐碱度4毫摩尔/升、pH为85水质中正常生长,但较高的碳酸盐碱度的盐碱水质中不适宜养殖。

(4)溶解氧对于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生长溶氧范围为4~6毫克/升。低于3毫克/升时,食欲受到影响。

(5)食性淡水白鲳食性杂,仔鱼阶段以浮游生物为主,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对人工饲料有广泛适应性。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

淡水白鲳自然环境下能够繁殖吗

白鲳鱼体瘦,鳃、体表无寄生虫。解剖:胃积水,胃壁略充血,肠壁薄,几乎透明,肠壁粘膜褶横纹不明显,后肠食物堆积发黑有异味。肝、脾、肾压片无明显异常。检查饲料加工所用原料,发现其所用鱼粉、酵母粉质量极差,鱼粉为国产的小杂鱼鱼粉,严重酸败、镜检细菌量大,镜检酵母粉中没有多少酵母菌,杂菌很多。

  建议客户把酸败的国产鱼粉换进口鱼粉,停用原来的酵母粉。饲料中添加“营养快线”4包/吨。结果吃食很快见好,消化道病变减轻。但是客户见吃食好就把剩下的低质国产鱼粉又加入配合饲料中,出现反复。反反复复一个月后白鲳鱼正常摄食,三个棚每天投喂接近四千斤料。且一直到出鱼,无明显病害发生。原来客户以为赔定了,结果当年收入颇丰。

  分析:1、自配料由于成本低,很多地区的客户都在自配料,但往往对饲料原料的质量把握不准,特别变质的原料会引起肠胃疾病,导致不摄食甚至死亡。

   2、本病例的淡水白鲳胃肠疾病很严重,但无死亡,是因为客户投喂抗菌药,控制了细菌感染。

   3、“营养快线”(多种维生素)用于辅助治疗疾病效果突出,特别是与营养有关的疾病,效果更加明显。

      4、用于添加在饲料中作为诱食剂,刺激鱼儿食欲增强。但大多数还是用于药饵投喂。治疗肠炎或烂鳃病的药饵中,拌入适量食盐,通常为10-15克/斤饲料,可提高药饵的治疗效果。每200斤鱼用食盐、大蒜各1斤做成药饵,连喂7天为一疗程,可防治烂鳃病、肠炎等。每200斤草鱼用大蒜头4斤,先剥去皮、捣烂,再加入20斤米糠、2斤面粉、2斤食盐,搅拌均匀后,每天投喂1次,连用5 天,可防治"老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

鲳鱼是否能养殖

淡水鲳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淡水鲳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19℃时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养殖淡水鲳成鱼,应该怎么喂养?

可以的

白鲳鱼是近些年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新品种。它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亚热带食用观赏鱼类的一种。它的学名叫“短盖巨脂鲤”。形状很似海水中的鲳鱼(瓶子鱼),它体色鲜艳,嘴的下面直到腹部带有红色,形状又似观赏鱼中的热带鱼-燕鱼,颇剧观赏性。

1982年我国台湾省开始引进,1985年引入大陆,目前全国各地从南到北都在养殖。这种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又具有生长快,食性广,个头大、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故受养殖者与垂钓者的青睐。

“LY-生命素”使用成功案例分享

育苗池的条件应为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源充足,灌溉排水方便的池塘。由于淡水鲳鱼很容易捕获,因此池塘的大小并不严格。面积约5亩,水深12〜15m,池底平坦,无杂物。保持6〜10cm的淤泥。放养前,应用生石灰彻底清洗池塘,并使用分解的有机肥料作为肥料。花草放养池塘施肥后,轮虫繁殖高峰时可以放养花草。在重新放养花草之前,应对水进行测试,以确保在正式放养之前清除池塘药物的毒性。放养时,要注意平衡炸鱼袋和池塘中的水温,温度差不得超过2℃。下塘飞溅的水需要明显的腰部,强壮的体形和统一的规格。每英亩水储备100,000至200,000淡水鱼。

饵料的喂食水溅入池塘后,喂豆浆并将其沿侧面撒入池塘,每天约4次,每10,000份油炸使用50-100g大豆,浸泡6小时,然后研磨并喂养。 10天后,添加豆饼酱并沿侧面撒上。在栽培的后期,增加粉碎的人工复合饲料的投资。日常管理分阶段注水,最终将水位稳定在12〜15m。坚持观察鱼的食物摄入和生长,并及时调整诱饵。如果水质稀薄,应适量施肥,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及时划分池塘。通常,经过约20天的养殖,鱼苗的大小可以达到25〜3cm,并且池塘可以分为成年鱼繁殖场或大型鱼繁殖场。您需要选择一个晴天以拉网,然后再划分池塘。

养殖鱼种。淡水白po的繁殖与鱼苗的繁殖相同。加水并施肥,当出现大量大型浮游动物时,可以放约3cm的幼苗进行种植。放养时应将鱼苗消毒。每亩放养20,000条鱼后,经过约70天的繁殖,每条鱼可达到约25g。

池塘条件。淡水白m成鱼繁殖池的适宜面积为6〜15亩,水深为18〜2m。要求池塘有足够的水源,淡水水质且无污染,池塘底部平坦,淤泥少,注入和排水方便。年底,将干燥的池塘暴露在阳光下以去除多余的淤泥,然后使用生石灰干燥方法清洁池塘,以杀死病原细菌和其他有害生物。放养鱼种。通常,在春季之后,当水温高于18℃时,放养淡水白色的f鱼鱼种。

一亩鱼塘能养多少白鲳鱼

        案例一: 养殖鳗鱼出现“老头鳗”是养鳗生产中常见的情况,这与鳗鱼的投饵方式有关,养鳗一般多投喂粉状饲料,并做成糊状成团投喂,因投料集中,小鳗鱼抢食能力较差,养殖一阶段后常有少部分鳗苗生长较慢或几乎不生长,俗称“老头苗”,或称“尾苗”,体瘦小,发黑,摄食少,生长慢。实质就是营养不良,严重的鳗苗消化器官萎缩。97年,我们就用“LY-生命素”的相同产品改善“老头鳗”,现在用“LY-生命素”,效果非常突出,通常一星期内就会出现部分鳗鱼体色变蓝,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然后数量逐渐增多,最后基本恢复正常,达到正常鳗鱼水平。

        案例二: 广东惠州一养鳗场,2007年鳗鱼出现吃料不好,体色变为茶色,后坚持内服“LY-生命素”+“鱼大四号”,一个月后,鳗鱼体色明显变蓝,吃料增加。

        案例一: 石斑鱼是深海鱼类,喜欢环境稳定,而海水网箱养殖多在浅水区,又因台风、涨落潮等影响,环境反而更不稳定,因此网箱养殖石斑鱼成活率非常低。2002~2003年,厦门杏林湾等处还有大量网箱养殖,一老板养殖云纹石斑鱼,苗种自越南引进,湾内也有多家养殖,其他很少成功,而此老板连续2年养成,当时养殖户间沟通较少,直到后来一养殖户拿着一瓶“清毒散”(主要成分同“LY-生命素”)找到我们,我们才得知此老板一直内服这种药。后来我们用来推广在黄花鱼、鲈鱼等海水鱼上,效果都很突出,如:预防“翻肚”(天气突变后应激造成)等症,效果很好。可以肯定“LY-生命素”的抗应激功能。

        案例二: 海南省会文宝寺村王老板水泥池标粗石斑鱼,驯料后坚持每餐内服以“LY-生命素”(5克/斤料)为主的营养保健套餐,平时很少用抗菌药,今年连续标了十几批珍珠龙胆全部成功。王老板说:“平时多用营养套餐,鱼的体色亮、金**,活力也好,吃料猛,不容易生病。”

        对虾病毒病发病率极高,一旦发病,很难控制,因而才逼出了目前我们推广的“可控生态养虾技术”,国内其他同仁也有同样看法。其中稳定环境,提高对虾的抗应激、抗病力是关键点。多年我们以“LY-生命素”或“清毒散”(含“LY-生命素”主要成分)作为提高对虾的抗应激、抗病力的药物效果确实,用过的养殖户几乎都能看出一定的效果。这里我们汇集几个例子给大家参考。

① 增强虾苗体质,提高抗“红体病”的能力

        案例: 广东珠海斗门,一南美白对虾池塘,放养的 “土苗”(非一代、二代虾苗) ,放苗15天开始内服“LY-生命素”+“利多精”,在周围虾池多数发病出现“红体”、“红尾”时,此塘虾的活力好,反而提前出现 “蓝尾”(自然体色) ,并较其他池提早20多天出虾。正常养殖“土苗”后期规格多不整齐,此塘虾出池的规格相对整齐,亩产1000斤,在当地养殖算成功的了。

② 配合治疗“红肝”

        案例: 广东珠海小林黄老板,放苗30天左右,虾出现肝肿大、发红,内服“LY-生命素”+“肝胆康”连续5天,虾肝脏恢复正常。肝脏发红、肿大,在白对虾养殖中很常见,现都在了解病毒、细菌、应激等原因都能引起此病症,本病例中是何原因,已无从证实,但从原理上,“LY-生命素”对上三种原因都有一定的效果,配合 “肝胆易康” 应该效果更明显。

③ 配合治疗细菌性“红须”、“红腿”

        案例: 广东顺德,一土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虾规格200~250头/斤。2008年11月12日,虾出现红须、断须、红眼,游泳足尖较红,水体浑浊、略显黑色。根据经验,本病应为细菌引起。内服“LY-生命素”50公斤料/瓶+“菌毒出血康” (已停产,可用“氟苯尼考粉”替代。) 20公斤料/包,混在一起连喂4天,同时外用“EM6” (同“利菌多Ⅱ”) 和“碧水安”调水,均按正常用量。11月16日,虾红须、红脚症状明显减少,水色渐渐转好。

④ 辅助治疗对虾肌肉发白

        案例: 广东斗门,一南美白对虾塘,放苗45天,虾体弱,提起料台,虾活力差,内有多个肌肉不透明发白的虾,并有死虾。内服“LY-生命素”+“菌毒出血康” (已停产,可用“氟苯尼考粉”替代。) 2天,后内服“LY-生命素”+“利多精”,7天后虾恢复正常,无死虾。

⑤ 促进虾摄食,减少发病

        案例: 广东珠海斗门,一口6亩的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2个月,虾吃料慢,肠道较正常的虾细(不饱满),粪便长。内服“LY-生命素”100斤料/瓶,配合“利多精”使用,2天后虾吃料明显增多,效果明显,一个月后依然稳定,最后反而比同一批苗大,其它池塘发病时,此塘没有。

⑥ “虾跳水”处理

        案例: 广东省大鳌钟老板虾塘10亩。“大水虾”(室外土塘养虾),放一代苗45万,50天,喂35斤一餐。该老板称塘头有虾跳,喂料时候跳的厉害,吃完料就不跳了。该情况是由于塘底缺氧,底脏,底层毒素增加引起的虾跳水。后经过改底、增氧,内服“LY-生命素+营养快线+利多精”(5:5:1)套餐5天后,无虾跳情况,吃料变快,虾体抗低氧能力增强。

⑦ 增强虾体质,防止“白便”

        案例: 广西省东兴市江平榕树头钟老板的虾塘,2012年至今一直坚持使用利洋营养套餐“LY-生命素+营养快线+利多精”拌料,每天至少拌料一餐,两年来虾没有发生过白便,体色透亮,活力十足,肠胃和肝脏饱满清晰可见,提罾时活蹦乱跳,水花四溅。

⑧ 促进摄食,缓解“偷死”

        案例: 广东省江门市沙堆镇陈老板虾塘,放苗40多天,发现增氧机下有100多条“偷死”,后抛网检查,虾90%以上活力差,“软身”、“红肠”、色素重,虾吃料慢。后少量多餐(5餐/天)并配合“利多精+营养快线+LY-生命素”,坚持一个礼拜后,发现虾活力增强,吃料快,“软身”、“红肠”等现象明显减轻,虾身透亮。

        案例: 甲鱼疾病最难治,一般都则这样认为,因为甲鱼抵抗力较强,很少发病,除稚甲鱼阶段,又很少急性死亡。病甲鱼症状相似,陆续死亡,多呈慢性发病过程,因而治疗也很困难。

        东莞博罗黄老板养甲鱼十多年,6口池塘,自养亲鳖,自繁自孵自养,多余的小苗卖掉,在甲鱼养殖多年的大浪淘沙中,还活了下来,实属不易。黄老板年年养的亲鳖都有一病,越冬后陆续死亡,日死亡量多在0~3只,多年都用抗菌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每年也有几百只死亡,后改用以内服“LY-生命素”(4g/kg料)为主的方案,同时少量多次用“福地安”改底,结果半月内死亡看不出变化,20天后感觉死亡减少,1个月后极少死亡。以后也采取这种方法,效果都很稳定。可见,这种“用保健当作治疗”的方法对慢性病还是很有效的。

        案例: 2007年,我们在广东惠州泰龙鳗鱼养殖场推广可控生态养鳗技术,该厂养殖水面350亩,池塘共计24个,07年投苗50万尾。06年本场烂鳃、指环虫病严重,治疗困难,以致老技术员偷偷跑掉,无奈原场会计接手负责技术及管理,在公司的帮助下,07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个养殖过程中未发生虫害,150天未杀过虫;发病率低,除细菌性烂鳃外,未见有大规模发病,死亡率低;吃料稳定,吃食快,高温期不退食;生长速度快,26P到42P生长时间为150天;饵料系数低,饲料浪费少;回池率低,规格比较齐整。

        以3号养殖池塘为例,面积118亩,平均养殖水深12米。6月18日放苗1239kg,26P,共32214尾,养殖5个月共计投饵9695kg。11月17日出售5896kg,抽样为42P,回池1243kg(包括能销售的25P、3P的鱼),平均58P,养殖150天,净增重5900g,成活率99%,出成率77%,饵料系数16,饲料利用率61%。

        养殖过程除不换水、改水、改底等稳定环境措施外,主要是内服保健,长期坚持内服“LY-生命素”25克/公斤饲料+“利多精”25千克/公斤饲料,应该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案例一: 山东莱州大棚养殖海参(原来养大菱鲆池),半夏眠期间海参经常出现发黑、发硬现象,使用“LY-生命素”5克/立方水+“营养快线”5克/立方水,连续药浴5~7天,海参发黑、发硬情况减少。

        案例二: 辽宁大连交流岛地区总结,海参网箱保苗过程中,饲料添加“LY-生命素”5克/公斤料+“利多精”5克/公斤料+“营养快线”5克/公斤料,在整个保苗过程中参苗成活率明显提高,且生长速度快,苗光泽度好,体质健壮。

        案例三: 2013年山东即墨田横,“北参南养”模式。使用水车运输参苗到福建,需要20多个小时,海参经常出现“排脏”(吐肠)、僵直、死亡现象,运输成活率较低,而在运输前使用“LY-生命素”1~2ppm+“营养快线”1~2ppm,强化营养、增强体质的参苗,运输成活率明显提高,用没用过“LY-生命素”的苗都能看出来。

        案例四: 山东省莱州崔家张老板大棚养殖海参,25平米的池子放苗50斤,海参苗从抓回后就使用“LY-生命素”10克/池,连续使用了一个月后,海参状态非常好,基本没“吐肠”(排脏)现象,刺很坚挺,摄食量大,排出的粪便较好,个头大小与不用“LY-生命素”的对比也有所增长。

        案例五: 山东莱州市海参养殖出现“老头苗”,使用“LY-生命素”5g/方水+“营养快线”5g/方水,1周开始吃食,半个月能与其它苗规格差不多。

        案例一: 江苏省高淳县团结圩杨老板30亩蟹塘,长期投喂“LY-生命素+利多精”保健套餐。6月中旬池塘暴发蓝藻,多次杀蓝藻后,也没控制住,但是塘里河蟹没有出现伤亡,活力还挺好,之后一直坚持投喂营养套餐至上市。螃蟹成活率75成,规格平均35两。

        案例二: 江苏宜兴高塍朱家渎村陈老板养蟹十年。2010年至今,养蟹全程内服“LY-生命素+营养快线+利多精”保健套餐。之前每年7、8月份塘中有螃蟹损伤现象,用保健套餐拌料后,连续三年河蟹吃料好,几乎无损伤。

        案例三: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阳军区圩陈老板养蟹面积50亩。2010年之后就开始投喂“LY-生命素+利多精”营养套餐,促进河蟹摄食及消化吸收,减少粪便、残饵对底质的污染。池塘底层淤泥发黑、发臭的慢,水质也一直都很好。

        案例: 江苏大丰东台,10~11月份易出现“牛奶病”(病蟹俗称“牙膏蟹”)。其症状主要为:折断梭子蟹步足后发现有乳白色液体流出,打开蟹壳以后,发现内脏及肌肉呈乳白色液体。出现该问题的池塘,一旦发现死亡,3~5天可达到死亡高峰期,死亡量大,用药治疗时,效果不明显。后来经过证实,长期内服“LY-生命素”(2~4克/公斤料)+“水产诱食酵母”(4克/公斤料)可以有效预防此病。据报道,这种“牙膏蟹”是由一种血涡鞭毛虫引起,这可能与“LY-生命素”的抗虫作用有关。

        案例一: 福建宁德地区大量养殖大黄鱼,是我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开始几年养殖成功率很高,近年因污染加重、病害严重,特别是隐核虫病泛滥成灾,隐核虫本来就难治,特别是网箱养殖更是无计可施,成活率越来越低。08~09年我们也推广以内服抗病为主的思路,内服“LY-生命素”+“营养快线”,效果突出,不仅隐核虫病少,其他病害也减少很多,同时吃食旺盛,饵料转化率高,体色漂亮。

        案例二: 福建东山土池养殖牙鲆,冬春经常发生隐核虫病,采取内服“LY-生命素”+“低聚糖-500”,并配合改底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案例三: 山东莱州叶家大菱鲆苗室,十几个池子,每池放55头/斤的苗一千尾左右。五月份,发现鱼苗活力差,脑袋、眼睛发白,到店检测,十条鱼有九条鱼的脑组织里检出盾纤毛虫,曾经用过甲醛药浴,效果不明显,鱼苗摄食情况和体质越来越差,养殖户都想放弃。使用“LY-生命素”5克/斤料+“利多精”5克/斤料,连续内服两个月,鱼苗状态逐渐恢复,吃的好,消化好,活力也好。

        案例: 天津汉沽大田镇温棚养殖白鲳鱼,吃食不好,消化不良,肠壁变薄,后肠粪便发黑、发臭,镜检粪便中含有大量六鞭毛虫。内服“LY-生命素”200斤/瓶,连续使用几天后,白鲳摄食情况好转,肠道内六鞭毛虫数量明显减少。

        案例一: 广东台山杜老板养殖鳗鱼,2007年2月8日,鳗鱼因药残建议内服“LY-生命素”5克/公斤料降解,用药期间周边场正流行爱德华氏病,其他场多数出现较高死亡。2个月后杜老板的鳗鱼药检合格售出,同时未发生爱德华氏病。事后分析未发生爱德华氏病的原因,认为既然“LY-生命素”解药残,而降解药残主要在肝脏,其保肝、解毒功能应该很强,后来果然证实此推断,“LY-生命素”的保肝功能非常突出。

        案例二: 2008年7月18日,福建福清林老板水泥池精养池养殖鳗鱼,出池时药检发现硝基呋喃类超标(047ppb),不能出售,发现后内服“LY-生命素”5克/公斤料,连用1个多月,后经多次抽样药检,未检出呋喃类,鳗鱼顺利出售。

        案例一: 福建龙海等地区也多次反映,长期投喂“LY-生命素”的虾池,虾的弹跳力强,虾壳光滑,光泽好,肉质鲜美,无土腥味,相当于海水虾的品质。

        案例二: 天津汉沽大田,地下热水温棚养殖白鲳鱼,面积2亩,水深35米。每年四月中旬出鱼,土腥味很重,换水(每天换30~40公分水)、清淤(半个月吸一次底)处理,效果不明显。据养殖户崔老板反映,使用LY—生命素“(1吨料拌8瓶,约250斤/瓶),连续投喂三个礼拜以上,土腥味能明显减轻。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

一般鱼种为每亩4万尾~5万尾,鱼种不宜超过每亩200公斤。

直接百度可得,百分百正确

满意请按答题先后采纳~

你的采纳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谢谢!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