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肥水为虾田(塘口)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最直接的变现就是肥水生成大量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有氧条件下生成大量氨氮磷钾元素和硝酸盐等等矿物质营养源。小分子生物肥肥水 这种肥既可以当做冬季虾苗的饲料投喂,也可以当做粪肥肥水,它的优势就是从粪肥中提炼,但是比普通大分子粪肥溶解速度更快,沉淀杂志少,营养元素丰富
肥水的水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一般肥水的水色为青绿色、墨绿色或者酱色,而且良好的肥水在一天之中水色还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样水体就是比较活的,是很适合养殖水产的。
一般若是用发酵好的有机肥,池塘消毒好后可立即施肥下去,这样可将有机肥中的一些细菌杀死掉,如果是用无机肥,可在消毒后一周或是放苗前3-4天施肥,必须肥水培藻,这是为了让种虾和幼虾(虾苗)在开春和冬季的时候,有藻类和浮游动物可以当做天然饵料,另外,丰富的藻类和适量的浮游动物能够有效降低水体透明度,
初次肥水,选择晴天的上午,补充商品生物肥,保证在短时间内达到肥水的效果。以后每隔半个月每亩施用磷肥10斤左右。一般虾塘由于缺氮情况较少,在中后期少量施用氨基酸如果是新塘,每亩建议使用尿素5-7斤,一般不超过8斤,同时配合施加1-2斤过磷酸钙,撒施在虾池里,这样就可以给伊乐藻快速的营养促进伊乐藻正常生长
通过营养的补充,硅藻与绿藻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一方面可以给水产动物提供天然的食物,另一方面,这些益藻也会抑制有害蓝藻的生长。春季低温时,选择在6℃以上的晴天使用浓缩氨基酸或膏肥,正常施肥标准每12~15天使用一次;
水产养殖怎么改善水质肥水?
肥水的本质是培养水中的浮游藻类,从而促进水体各种物质循环变废为宝,给龙虾提供天然的饵料,充足的水体溶氧,稳定水体环境,使水体达到肥活嫩爽,从而更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繁殖。
藻类的生活和生长环境要素--光照、温度、营养物质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由于种种原因,受到限制导致水很难肥起来。
(一)藻类原因
(1)藻种缺乏:消毒药用量过大致使藻种大量死亡;进水时过度过滤(沙滤井、滤网超过80目);池水放置时间过长;杀虫剂使用不当等都会导致藻种缺乏。只能重新引进至少20厘米有新鲜藻种的水。
(2)藻种抑制:消毒剂选用不当,药物长时间残留。可用碧水解毒120解毒后再培菌补肥。
(二)营养原因
(1)缺乏营养:使用肥料太少,水色一般呈现浑浊偏黄状态。直接用氨基酸肥水膏即可。
(2)营养失衡:使用肥料不当或病害多发的老塘常见。须先用过硫酸氢钾底改片或留根生(底改1号)氧化改良池底过剩营养。再用碧水解毒120配合氨基酸肥水膏培菌肥水。
(3)营养流失;营养被土壤吸附络合(固体难溶性肥水产品常见):可先用过硫酸氢钾底改片或留根生氧化降解,矿化底泥释放营养元素,再用强力乳酸菌配合氨基酸肥水膏培藻。
(三)环境原因
(1)天气差,光照不足:应等天气好转后再肥。
(2)水位过低(低于80厘米):藻类生长空间不足,氧机打水容易浑浊影响藻类生长。缓慢加深水位即可。
(3)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过高:会抑制藻类生长。使用调水解毒安,先行调水之后再进行肥水
(4)硬度过低:水体缺乏钙、镁离子会导致藻类很难正常生长。可在肥水前泼洒粒粒离子钙调节水体碱度和硬度。
(5)污染过重:如硫化氢、可溶性有机质、碱度过高等。过硫酸氢钾连用两次后,用沸石粉一亩20斤+菌工厂,两天后再追肥。
(6)死藻过多:死藻及其藻毒素对于藻类是最致命的,所以在藻类大量死亡之后如不先行处理死藻及其毒素,直接肥水往往效果不佳。可先连用过硫酸氢钾或留根生两次后,用碧水解毒120+菌工厂。两天后再用虾大壮发酵红糖水+氨基酸肥水膏补菌追肥
(四)生物原因
(1)丝状藻类(青苔)过多:水绵、刚毛藻、水网藻(这三种俗称都叫青苔,同属绿藻门)属于附着类绿藻,会抢夺其他藻类所需营养,导致浮游藻类缺乏营养而消亡或无法生长。可于青苔多处干洒青苔灵,杀灭青苔后,使用碧水解毒120解毒调水,之后再用氨基酸肥水膏肥水
(2)水生植物过多:水草(如轮藻、浮萍、水浮莲、席草、金鱼藻、黑藻等等)大量滋生会吸收水体营养,导致藻类缺乏营养死亡或无法生长。一般先割草,再进水培藻。
(3)浮游类水生动物(水蛛、浮游类纤毛虫、水昆虫等)过多:水蛛(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类纤毛虫、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会大量摄食藻类及水体营养。可用克虫威将浮游生物杀死,三天后再肥水。
(4)敌害生物(杂鱼):会大量摄食藻类,争抢饲料。可以用清塘灵来杀灭。
(五)操作原因
(1)下肥过多:天气不佳或使用劣质产品无效时养殖户常会反复下肥导致营养过剩或失衡,反而更严重的抑制藻类繁殖。
(2)用菌过量:活菌制剂使用过多,会大量消耗藻类所需营养。直接使用氨基酸肥水膏追肥即可。
(3)氧机搅水:早期水温不足时,如果肥水时开太久的增氧机,就会因严重搅水导致水温偏低、水质浑浊、从而影响类生长,停开氧机,同时用调水解毒安+肥水膏培水。
(4)消毒过量:(消毒剂、杀虫剂、除草剂)用药不当,导致藻类死亡或被抑制。可用碧水解毒120解毒之后进水追肥。
鱼池肥水撒什么肥料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和完整的养鱼技术。在淡水养鱼过程中,对于池塘内水质的把握是至关重要好的,如果不是活水养鱼,很多都会出现水质上的问题,因为水不流通,有些废料或者杂菌会不断堆积,容易起来水质方面的变化。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1.红水 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精等泼洒1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
2.黑水 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一旦发现此种黑水时,第1天~第2天分别施用1次双氧氯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待3天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1次。
3.白浊水 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出现浮头。发现池水为白浊色时,第1天施用“水宝加氧包”,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
4.氨氮含量过高的水 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塘,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每隔10天~15天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1次,及时降解氨氮。如果通过水质检测,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应及时向池中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第3天再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泼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
5.臭水 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如出现上述情况,每隔10天~15天要施用1次好旺农水产em菌,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加速沉入池底的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避免底泥发黑、发臭及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发现池塘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换水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泼洒池塘调节水质。
鱼塘如何肥水的?
鱼塘可以撒化肥氮素喂鱼。常用的化肥氮素肥主要有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等;磷素化肥主要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三料过磷酸钙等。碳酸氢铵、氯化铵的养殖效果较好。化肥具有肥料要素含量浓度高,成份确切,不含有机质、不消耗水中氧气,污染轻,而且肥效快、水质好,鱼病少,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我国绝大多数养殖水域适于施化肥养鱼,这种养殖方法不受饲料、成本的限制。而大水体施肥养鱼,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主要施用化肥。养殖水域施用化肥后,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提高水域的初级生产力。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加速有机物质分解,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生物,促进肥水鱼类生长,提高鱼塘生产力。
养虾塘肥水最经济的方法,都有哪几种办法?
鸡粪可用于池塘肥水,但前题是需要发酵处理一下哦,不然粪便中的寄生虫和其虫卵,还有大量的传染性的病菌对池塘是一种危害。
鸡粪是一种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机肥料,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铜、铁、锌和锰等微量元素,但鸡粪在使用前没有经过完全的处理,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让鸡粪在池塘中发挥堪比生物肥的肥水效用,需用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对鸡粪进行发酵处理。如果使水质达到净化改良目的,可用金宝贝鱼虾水质调理剂,能有效抑制水产动物病原菌繁殖,增强动物抗病力,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鱼池水肥不起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水温低、阴雨天、水体营养不足、光照弱、浑浊水、肥水困难:
处理方案:
A、北方养殖水温低,光照弱,天气变化无常,肥水困难,此时可以设置蓄水池(池水不要放满,在蓄水池上搭塑料棚,确保培育含藻丰富的水源),提前肥水,选择晴天上午9:00~11:00进行肥塘培水。有条件的添、换20~30公分的新鲜海(淡)水,引进藻种(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引进事先在蓄水池培肥的水);然后使用“生物肥水神”300~500g(每袋用2~3亩·米水体,视池底腐殖质情况适量增减)浸泡后泼洒。遇阴雨天,加开增氧机或者抛洒氧源200g/亩· 米水体(每袋可用5亩·米水体),让水流动、增加溶氧,隔2~3天再用一次“生物肥水神”300~500g(每袋用2~3亩·米水体,视池底腐殖质情况适量增减)。
B:每亩·米水体使用“复合枯草芽孢杆菌”300克(每袋使用3亩·米水体),用原池水活化5个小时,配合“生物底改”1kg或“澈底”200~300g(每袋可用3~5亩·米水体),全池泼洒;“生物肥水神”300~500g(每袋用2~3亩·米水体,视池底腐殖质情况适量增减)或“净爽肥水菌”100g(每袋可用10亩·米水体)全池泼洒,间隔1天再补施“生物肥水神”300~500g(视池底腐殖质情况适量增减)或“净爽肥水菌”100g(每袋可pan >用10亩·米水体),3天后水呈茶色或黄绿色,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养殖池塘如何培藻肥水?
虾塘肥水有什么作用?详细描述虾塘中最经济的肥水方法,肥水时间,施肥和浇水时间在放苗前20天左右。由于施肥和浇水的过程,池塘中的许多理化因子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是pH值的变化,呈现 "Λ "的变化规律。在初期,pH值持续上升,有时达到10。15天后逐渐下降,20天左右pH值可达到85左右,比较适合虾的生长。同时,水色、透明度和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状态,更适合放苗,所以应在放苗前20天左右安排肥水时间。
虾塘肥水有什么作用?详细描述虾塘肥水的最经济方法,肥水法,肥水的具体物质需要根据池塘的底质来确定。对于一般的泥质和沙质泥塘,使用无机肥的效果较好,而对于沙底、高位池和地膜池,使用肥水则比较困难。可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较好。大多数虾农反映,在虾塘施肥后,有些水不能施肥。如果施肥,很快又会变清,这样就很难培植藻类。据了解,很多养虾户都采取了全水体消毒的方法来预防虾病。养殖水体的深度是用来消毒的。
虾塘肥水有什么影响?详细描述虾塘中最经济的肥水方法。一般来说,毒塘和水体通过注水消毒,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会被杀死,但池塘中的各种有益生物,包括各种浮游生物和植物也会被杀死。这些生物被杀死后,水体将变得透明和清澈,可以看到池塘的底部。因此,在这样的水环境中,没有藻类物种,这也是施肥后水体难以施肥的原因。因为这种水体中的藻类种类少,即使培养出了一定的水色和透明度,也不能长期保持。因此,水色是
目前水产药品市场上有许多培水的肥料,虽然每个公司都称自己的产品能够定向培养有益藻,可以快速使水体转绿色,但据我所知,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其实他们所使用的都是很普通的有机肥加无机肥我查找国内文献,还没发现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也请教了一些藻类专家,他们也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肥水类产品在对虾养殖中是必用产品,有相当大市场通过调节水体中肥料组分,是否可以定向培养我们养殖所需要的藻类呢或者添加生力命强的藻种,能快速在养殖水体中繁殖成
藻类的定向培育问题在一些已经实施项目里已经有提到。如广东海大的“黄百万”的项目,主要就是针对虾池藻类的定向培育问题,已经找到了一些虾池里的优势藻类,并对定向培育问题做了探讨。藻类定向培育涉及面较大,不仅仅与藻类有关,还与细菌群有关,细菌群是水中数量最大的群体。总之,应该是个生态相关的问题吧。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当然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很多疑问还没有弄清楚。我们可以想想,这养殖水体中到底有些什么,它们之间的微观关系
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定向培养是相对的,因为很多藻类的营养差别不是很大,主要要看原来池塘中那种藻类占据优势种群,或者有潜力成为优势种群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在温度上考虑,如果说是从实际操作上,我这里有个池塘(流水)的水温稳定在14-18度,年平均气温在18-23度,山区,水是高山流水,根据我们的水质调查,微囊藻和蓝藻占大多数,而水绵之类的非常少,即使我们定向培养,好象一个星期水绵也长不了多少,而在气温23-28度的地下水养殖条件下,水绵的繁殖是惊人的我估计在沿海就是存在温度的问题,仅供参考^ ^藻类定向培养受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温度,水体理化因子、水体藻类生长所需物质的比例等等因素,在养殖池塘我们能控制的因素就 很少了,左右控制藻类的营养需求,尽量配合有益藻类生长所需求营养盐类,使其生长迅速,从而达到定向培养的目的。养殖水体的改造前景很好,只是有点难度啊。理化因子稍有变动之前所做的工作就全没了。好象我的实验里就是这样的情况哈哈。按目前水产养殖来讲,如果能通过添加化学成分(比如含某一元素的肥料),就可以达到定向培藻就最好不过啦要说调控水温吧,很难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养殖水体定向培养,难。这是个系统的问题。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