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蜜蜂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2023-05-28 互联网艺莲园533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蜜蜂是一种可以被人工养殖的益虫,它能够生产蜂蜜,而且对人类的危害并不大,而且从经济价值、实用价值、药用价值等多方面考虑,蜜蜂是一种很好的动物。在风水学中,蜜蜂也是一种吉祥的昆虫,它能够为我们带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蜜蜂是一种可以被人工养殖的益虫,它能够生产蜂蜜,而且对人类的危害并不大,而且从经济价值、实用价值、药用价值等多方面考虑,

蜜蜂是一种很好的动物。在风水学中,蜜蜂也是一种吉祥的昆虫,它能够为我们带来财运和喜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蜜蜂。

蜜蜂入屋征兆吉凶祸福判断

首先我们知道蜜蜂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它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风水学中的寓意都是不错的,所以蜜蜂入屋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这是非常吉利的福事,但是蜜蜂长期在家中筑巢还是会危害到家人的健康的,所以要尽早处理。

1、家中风水:蜜蜂的生存条件是很苛刻的,首先要采光好,其次要保证空气中湿气足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通风好但是风不大。所以蜜蜂入屋就说明屋子里很适合它们停留,预示着家中的风水是很好的。

2、个人运势:对于个人运势而言,蜜蜂入屋在风水学中有着招财转运的寓意,也就是说蜜蜂能够为我们招来财运,除此之外,蜜蜂入屋还能够为我们带来喜事,预示着家中即将要增添人口,这是一种报喜的寓意。

一、迷信说法

黄蜂进家里在迷信说法中预兆着福运,事实上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蜂来富,燕来贵”的说法,加之蜂和凤的读音相似,而凤凰又是民间传说中的神鸟,因此黄蜂进家里在迷信说法中预示着福气和财运,例如周公解梦中说“梦见被大黄蜂蛰,预示目前进行的事情将获得成功”。

黄蜂

二、科学解释

黄蜂进家里预兆着福运只是迷信说法,从科学的角度看黄蜂进家里无非四种情况,其一是黄蜂因迷巢而误闯入家里,其二是黄蜂进家里可能是在搜寻食物,其三是黄蜂进家里可能是在搜寻筑巢位置,其四是家里可能有已修筑好的黄蜂窝,不管是哪种情况黄蜂进家里都无关祸福。

黄蜂

三、正确处理

黄蜂在遇到不友善的惊扰时便会蛰人,因此单只黄蜂误闯入家里时可打开窗户让黄蜂自行飞走,此时切勿扑打或追逐,否则可能会被慌乱的黄蜂蛰伤,若黄蜂已在家里筑巢则要做好防蛰措施后及时将蜂巢捣毁掉,但若是大型黄蜂或蜂巢已成规模最好是找专业人士或消防员处理。

越南蜜蜂在蜂巢的入口涂满了动物粪便,它们是怎么涂的?

黄蜂鱼是一种鱼刺少的鱼类,夏天人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煲汤和清蒸。那么,黄蜂鱼怎么做好吃?黄蜂鱼怎么钓?

黄蜂鱼怎么做好吃

黄蜂鱼也叫黄骨鱼,一般做法是蒸和做汤。

清蒸黄骨鱼

材料:黄骨鱼2条,葱,蒜,姜,料酒,盐,蒸鱼豉油,油,麻油

做法:

1黄骨鱼洗干净晾干水,表面抹上少许盐,撒少许料酒后隔水清蒸5-8分钟。

2适量的葱、姜、蒜切碎。

3倒掉碟内水分,滴适量的蒸鱼豉油、撒葱花、姜、蒜。

4适量的油和麻油混合后烧至滚烫,浇在鱼上即可。

黄骨鱼炖海鲜菇

材料:黄骨鱼1000克、海鲜菇800克。

调料:盐、生抽、料酒、姜适量。

做法:

1黄骨鱼宰杀去内脏后洗净待用。

2生姜切片。

3锅上火入油,爆香姜片,加水烧开,依次放入黄骨鱼、海鲜菇,调入盐、生抽、料酒炖40分钟即可。

黄蜂鱼怎么钓

用鸡内脏或者大蚯蚓弄碎打窝,在晚上好钓,钓位是石底,有流水,取钩要注意,别让它扎到手。

黄蜂鱼体适度延长,头部略微平扁,躯干部、尾部侧扁,背部隆起,像吻端逐渐低斜。

头大,吻长,背视呈圆锥形。口前吻端突出,眼小,眼间隔宽,中央凸起。

口腹位,浅弧形,口裂大。体无鳞,皮肤裸露,侧线完全,伸达尾部末端。

如何分辨真假黄蜂鱼

首先,千万不要看颜值了。正常喂养的黄蜂鱼背部呈黑褐色,侧面是淡**底黑色斑,肚子是浅**的。人工养殖的黄蜂鱼多为黑色的,野生的黄蜂鱼为**,并不是越黄越好哦!正常的黄蜂鱼身长不会超过15CM,所以在挑选黄蜂鱼的时候,选稍微小一点的,防止不良商贩喂食了含有快速成长激素的饲料。

我想养蜈蚣,可是又没有技术,望有经验的老师帮下,谢谢!

蜜蜂在国内似乎就是普通的昆虫类,可以用来花粉传播和制造蜂蜜,对人类没有带来多大伤害。但是蜜蜂中有个种族,跟随花卉出国,混成了国外”蜂界霸王"变得臭名远扬。它是蜜蜂属胡蜂科里面个头最大的一种,在中国一般都会称它为大黄蜂,或者黄蜜蜂。在国外有一个正经的学名:金环胡蜂或者金环虎头蜂。因为它身体有一圈圈的黄金纹而得名。

在国外它干了哪些丧尽天良的事情,让越南蜜蜂不得不在巢穴口涂粪便防御?

金环胡蜂因为个头巨大,除了花粉以外还吃肉。在中国物种丰富,天敌也不少。所以金环胡蜂大多都是猎杀蚊子,苍蝇或者各种害虫,食物来源非常丰富。在国内很多文字都把蜜蜂归类为益虫,名声好的不得了。

可能在国内的大佬比较多,金环胡蜂只能夹紧尾巴做蜂,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不敢放肆半分。到了国外之后,这家伙因为属于外来入侵物种,没有天敌压制,这可是飘了。开始在国外蜂界做起了流氓杀手。为啥这么说呢。古代的土匪流氓,虽然坏但讲义气,同类一般不会互相残杀。而这金环胡蜂呢,专门祸害别的小蜜蜂,看见比它弱的都被吃了。、

看着食物来源这么稳定,金环胡蜂直接打起了人工养殖蜜蜂的主意。经常以一个小团体去,灭了整个养殖场,让当地养殖工人头疼不已。蜜蜂一看这不行,动不动给团灭,日子没法过了。这不越南蜜蜂就想出来的招式:“发粪图墙”。没错就是没事干派出公蜂去收集动物粪便,然后一口口涂在蜂巢进口,金环胡蜂一看,这么埋汰,穷困潦倒的就走了。

还有日本的蜜蜂为了自救,集体围攻落单的金环胡蜂,以集体闷杀的方式自救,真的是丧尽天良啊。

蜜蜂伤人怎样处理?

  一、准确把握蜈蚣生活习性,创造蜈蚣养殖最佳环境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据此习性,要求我们为蜈蚣所创造的生活环境必须同时满足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要求,我们的经验是:

  室内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20cm用瓦片筑起一个方形框体,瓦片一层正面朝上,另一层则反面朝上,正反交替摆放,使框体高30cm左右,内部填入专门配置的养土,瓦片与瓦片之间形成了大量小缝隙,蜈蚣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养土,在里面随心所欲的打洞造穴,营造自己喜欢的小天地。

  室外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0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40cm全部用瓦片摆放垛体,首先在地面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其上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再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再在垛提上面四周各向内收缩10cm左右,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继续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直至垛体升高至60cm以上,这样的垛体形状有点像金字塔。蜈蚣通过瓦片形成的缝隙进入垛体,初春时节与立秋以后,气温偏低,白天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偏高,蜈蚣自然向边缘移动;夏季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太高,蜈蚣自然向多提内部移动,寻找阴凉地方;冬季气温骤降,垛体内部因有厚厚的养土与瓦片保温,温暖适宜,成为蜈蚣冬眠的极好场所。

  二、准确把握蜈蚣活动特点,选择最佳投喂时机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以上特点,对蜈蚣投喂饲料要遵循一定规律,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遵循的规律是:一般在日落前夕定点投喂饲料,以便蜈蚣形成条件反射,培养进食的规律性,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雨后天气闷热的夜晚,蜈蚣活动加强,食欲较好,可适时增加投食量;大风或阴雨等不良天气应减少投喂量甚至不投食。总之,应充分考虑气象因子对蜈蚣活动的影响,合理投食。

  三、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预防蜈蚣自相残杀

  在蜈蚣生活密度过大或惊扰较多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够新鲜饲料和水源,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人工养殖蜈蚣的必备条件。除非培育种苗需要,尽可能避免将产于不同养殖池的幼蜈蚣混合饲养。

  四、掌握蜈蚣饮食规律,科学调配蜈蚣饲料

  野生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喜食的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鼠妇、蜘蛛、蜻蜓、地鳖虫、螳螂、蝗虫、蟋蟀、油葫芦、蝼蛄、知了、倒退虫、黄蜂、各种鱼类、青蛙、壁虎、羊肉、牛肉、兔肉、鸡蛋、鸡肉、麻雀肉、蛇肉、大头金蝇、蚰蜒、蚕蛹、羊奶、牛奶等,在动物性饲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食植物性饲料。为降低养殖成本,扩大饲料来源,喜旺药用动物养殖场特别重视植物性饲料的开发利用,并研究出几种蜈蚣十分欢迎的混合饲料配方,其中采用的植物性饲料包括:小麦粉、米粉、小米粉、玉米粉、高粱粉、麸皮、米糠、玉米皮、黑豆皮、豆饼、花生饼、菜籽饼(埋坑脱毒处理)、棉籽饼(用量不宜超过10%,药物脱毒后再用)、槐叶粉、黄豆皮等。

  蜈蚣的食源虽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为了便于饲料管理和保证饲料的新鲜与清洁,不要将饲料直接撒入蜈蚣活动场地或栖息的垛体上,以免剩余的饲料霉变,导致真菌性病蔓延,应该把饲料与饮用水放入专用的食盘或水盘里,食盘与水盘必须做到定时、定点投放,不要任意改变投放时间和地点。一般在下午日落前将食盘送入投放地点,翌日清晨取出清洗以备再用。

  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饥力强。饥饿时,一次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3/5。食饱后,十天半月不给食物也不会饿死,但蜈蚣不耐渴,每天需饮水。因此饲养场内必须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时换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清洁。

  五、掌握蜈蚣产卵规律,创造最佳孵化环境

  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

  孵卵期间,母体不进食、不饮水、不出窝活动,因此在整个孵卵期间,应保证蜈蚣附近湿度相对稳定,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蜈蚣的孵化,甚至造成母体吃掉卵或幼蜈蚣,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对于养殖经验不多的养殖户,可以在蜈蚣做窝产卵前,在蜈蚣养殖垛体上面放上一盆或多盆喜湿性的花草,如吊兰,每次给花草浇水的时候,水就通过花盆往下渗,只要花草始终茁壮成长,垛体的湿度就基本稳定,这样母体蜈蚣一旦在垛体上找到合适的地方做窝,你就必须始终保持花草茁壮成长,发现花草的叶子有萎缩现象,就及时浇水,发现有烂根现象,说明湿度过大,必须停止浇水。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六、蜕皮与生长发育

  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

  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

  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容易受到成群蚂蚁对它的攻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蚁。①一旦发现蚂蚁,可立即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如果蚂蚁太多,则立即将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烫杀饲养池中的蚂蚁。②将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池四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③把培养土用开水烫过,再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培养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

  七、缩短冬眠时间,提高养殖收益

  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为了缩短蜈蚣养殖时间,创造更好养殖效益,一般采用升温保温等措施延长蜈蚣生长期、缩短甚至取消冬眠时间。常用的方法有恒温养殖和塑料大棚养殖。

  1、恒温养殖: 蜈蚣的恒温养殖又称无冬眠养殖,即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使其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

  恒温养殖最关键的设备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条件的暖房。这些暖房可以新建,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民房、塑料大棚改造,无论那种暖房都必须符合以下四项原则:第一,经济实用;第二,具备加温和保温条件;第三,能保持较好的通风;第四,结构科学合理,便于管理。

  2、塑料大棚养殖:白天充分利用太阳的照射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傍晚时分及时用草衫覆盖塑料大棚使之保温,尽可能缩小昼夜温差,显着缩短甚至取消蜈蚣的冬眠期,延长蜈蚣的生长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塑料大棚养殖由于依赖于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必须注意天气的变化:遇有雨雪天气,要及时采取临时的加温措施,尽量避免蜈蚣冬眠,如果蜈蚣一旦冬眠,就不要轻易把它唤醒,如果蜈蚣一个冬季里反复冬眠,则会造成较大伤亡;春天来临,气温升高,注意及时通风,一则补充新鲜空气,二则防止棚内超温;夏季需要及时揭开塑料布,换上遮阳布,或用草衫进行遮阳处理。

  八、天敌与病害防治

  1、蚂蚁的防治: 蚂蚁是蜈蚣蜕皮与孵化期的最大敌害,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蚂蚁:①一旦发现蚂蚁,可立即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如果蚂蚁太多,则立即将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烫杀饲养池中的蚂蚁。②将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池四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③把培养土用开水烫过,再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培养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

  2、粉螨的防治: 如果蜈蚣饲养池内湿度太大,在气温高的时候,蜈蚣就容易受粉螨危害,被粉螨寄生后,不但活动不便,而且蜈蚣会受粉螨产生的毒素刺激不得安宁,更严重的事,粉螨吸收蜈蚣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致使蜈蚣身体瘦弱而死亡。防治方法如下:①饲养池内一星期不要加水,降低养土的含水量。②处理好养土,采用热水泡、太阳下暴晒等方法杀灭其中的粉螨。③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粉螨,每天清除2~3次,效果很好。

  3、消化不良的防治: 平时切实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不利因素的刺激,提高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在早春和晚秋的低温季节,应做好保温工作,池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5℃。如果蜈蚣已经得了消化不良症,以下两种方法可以治疗:①用酵母片1克,溶于100毫升温水中投喂,每天一次,直至痊愈。②取山楂20克,白糖10克,水250克,拌合后煮20分钟,每天一次,喂至痊愈。

  4、胃肠炎的防治: 预防此病主要是加强管理。低温期间在池内挂上灯泡,补充光照,每10平方米池内安装20W灯泡一个。保持饲料新鲜和池水清洁,即使取出池内的病蜈蚣隔离治疗。病情严重时,饲养池中要用3%的福尔马林或02%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对已经染病的蜈蚣用以下方法治疗:取青霉素片2片,酵母片2片碾成粉末,均匀拌进500克饲料中,每日投喂一次,直至痊愈。

  5、绿僵菌病的防治: 平时加强管理,经常刷洗食盘和水槽,改善通风条件,掌握好饲养池的温度,一旦发现感染绿僵菌病的蜈蚣,应迅速捉出来另行饲养,同时将感染的饲养土全部清除,换进新饲养土,将池内的瓦片用3%福尔马林溶液清洗,待其晾干后,再放进池内,以杀灭瓦片上的绿僵菌。饲养池周围用05%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杀灭绿僵菌,确保环境的清洁,防治绿僵菌的孢子传播扩散,引起再感染。用氯霉素025克溶于150毫升温开水中,然后让蜈蚣吸吮,每天一次,直至病愈为止。蜈蚣康复期间,同时喂些活性高蛋白饲料,如黄粉虫、土元等,提高蜈蚣免疫力。

养殖了一些蜜蜂,如何能够防止马蜂来骚扰?

不知道你问的是法律问题还是医学问题?

医学;

被蜜蜂蜇伤,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体内,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性反应,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局部应立即用肥皂水擦洗,用3%的氨水或5%~10%的碳酸氢钠液(小苏打)湿敷伤口。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发现病人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等症状,应警惕发生过敏性休克,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急救。

律师提醒: 如果是蜜蜂是人工养殖的,由蜜蜂的管理人或者所有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蜜蜂蜇人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引起的,管理人或者所有人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由其他第三人引起的,由第三人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七十九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活,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八十四条 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

繁殖大黄蜂来吃和养蜂是相对简单的。通常,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人工殴打,寻找破坏蜂巢的方法以及中毒。从这些方法来看,治疗黄蜂的最佳方法实际上是毒药,因为中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不利于生态学的发展,尤其是现在黄蜂的数量正在减少。甚至在许多地方都已灭绝。尽管黄蜂在我们的养蜂过程中是一个巨大的危害,但它仍然对农业具有一定的好处。

打耳光

这种方法比较普遍,可以很好地防止蜜蜂飞散。您可以准备小木板等。当您看到黄蜂进来时,您可以轻松地眩晕。黄蜂很大,一按就晕倒了。然后我们抓取它进行加工,践踏致死或浸泡葡萄酒。相对而言,这种方法对黄蜂无害。只是有些零散的黄蜂死亡而不会消灭黄蜂。对于黄蜂不多的地方,仍可以使用。

中毒

中毒的方法是在不杀死黄蜂的情况下捕获黄蜂,将蜂蜜涂在黄蜂上,然后让黄蜂返回巢穴以毒害其他黄蜂。这种方法更加恶毒,可以达到消灭黄蜂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当地的黄蜂数量不多,则不应使用此方法。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黄蜂的灭绝。特别是在附近有人工黄蜂繁殖的地方,这种方法绝对不可用,否则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增加屏障法

蜜蜂部落认为此方法更好。如果黄蜂数量不多,它将保护黄蜂,而不会让黄蜂伤害殖民地。该方法是使用网眼尺寸为1平方厘米的带刺铁丝网将所有蜂箱封闭在巢门的一侧。这等同于扩大蜜蜂的防御范围。蜜蜂在网中,黄蜂不能攻击蜜蜂,从而在不伤害黄蜂的情况下保护蜜蜂。

破坏性方法

此方法是查找大黄蜂巢,并找到破坏巢的方法。通常,大黄蜂的巢在高处或屋檐下和土洞中。关于如何销毁它的问题,实际上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到,这取决于我们是否可以看到蜂窝以及我们是否决心销毁它。

黄蜂具有重要的生态和食用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繁殖黄蜂。再加上养蜂人的有毒杀害和生态破坏,许多地方的黄蜂数量变得更加严重。少之又少,对于我们常用的中毒,返巢等方法,如果黄蜂的分布过多,蜂群认为可以适当使用,如果黄蜂不分布,仍然采用防御方法让黄蜂继续存在。同时,在养蜂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强大的群体来增强蜜蜂对黄蜂的抵抗力,并避免黄蜂对殖民地的巨大和严重的后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益虫 害虫 蜜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