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区别,有核无核珍珠的区别?

   2023-05-28 互联网艺莲园41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淡水珍珠是无核的,所有的成分都由珍珠质组成,因此若以淡水珍珠制成珍珠粉,不存在其它物质混杂。而海水珍珠是有核的,其核一般由猪蹄蚌的贝壳磨成,珍珠质仅覆盖于表面。因此海水珍珠外围的珍珠质较薄,若以海水珠全部磨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淡水珍珠是无核的,所有的成分都由珍珠质组成,因此若以淡水珍珠制成珍珠粉,不存在其它物质混杂。而海水珍珠是有核的,其核一般由猪蹄蚌的贝壳磨成,珍珠质仅覆盖于表面。

因此海水珍珠外围的珍珠质较薄,若以海水珠全部磨粉,则其中只有少量的珍珍珠珠质,大部分是贝壳粉,所以药用或美容效果不好,但如果海水珍珠要加工成100%的珍珠粉,必须先去掉内核,成本很高,也不易加工。

第一点:珍珠粉,是由珍珠的有效成分经过科学方法加工而成,而其中海水珍珠是在矿物质及各类营养物质非常天然,丰富的大海里孕育出来的,海水珍珠在冰凉的大海里里让海水珍珠更加清凉,滋润,消炎等功效;

淡水珍珠是在湖,或者人工池塘等浅水中生成的

二者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含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也肯定不同,其二者的功效也肯定不同了

第二点:海水珍珠的产量极低,一般平均三只贝才可产一粒海水珍珠;

淡水珍珠的产量倒是比较高,据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湖南岳阳的介绍,平均每一贝可产淡水珍珠6--8粒,所以可以想象,海水珍珠的价格比淡水珍珠的价格相对高得多;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由于中国近十多年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严重,加上淡水养殖主要靠饲料饲养,产量高但其产品无机物质含量较高,而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有机物质含量很低

海水有天然矿物质和营养成份,海水污染相对较少(特别是北海的海域污染更加少,北海的空气也是全国最好的三个城市之一,全国最大的氧吧之称)浮生物也较多,珍珠比较天然(养殖的海水珍珠,也是靠大海的自身提供的营养,而不是用饲料另一养大的)经过大海的孕育,低产量的海水珍珠能保证其有机质含量,这对美容保健非常的关键的作用;

第四点:海水珍珠的开关比较正圆,光泽也好,而淡水珍珠的开关多呈椭圆形,米粒形等

海水珍珠的光泽更加晶莹剔透,光芒四射,淡水珍珠相对缺少这种柔美的光泽。

呵呵,谢谢你,也让我了解了珍珠粉

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区别

河蚌的人工育苗技术

我国用于培育淡珍珠的贝类最主要的是三角帆蚌。

1、在河蚌繁殖期到来时,一般直接从成熟的珠蚌中挑选怀卵的雌蚌,待其受精卵发育到钩介幼虫时,及时地用黄颡鱼采集(寄苗)。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钩介幼虫的小鱼20-30尾。育苗池要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过快。

每天要给寄苗鱼投喂饵料,让其正常生长,在水温30℃以上,钩介幼虫只需4-7天便可成熟,25-30℃则需7-9天。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脱落后即开始营自由生活,称为稚蚌,这个过程叫脱苗。稚蚌(1-2毫米)在育苗棚的浅水池中进行流水培育直到1厘米左右的幼蚌。

2、从幼蚌培育到手术蚌有很多方法,但浙江的养蚌户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大水面小网箱培育手术蚌的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将1厘米的幼蚌直接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手术蚌,时间缩短到3个月左右。这项改革使当年繁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

这种木框小网箱一般规格为(40-45)厘米×(40-60)厘米×10厘米,用杉木(或毛竹)条钉制,杉木条规格一般在(15-2)厘米×(3-4)厘米。木框钉好后用2厘米网目的网片封闭,上部留缝合口。

网箱底部用塑料薄膜垫底,以放置肥泥。每只网相投放幼蚌150-200只左右为宜,这样在当年入秋有望60%以上幼蚌培育成手术蚌。

培育水体面积应在10亩以上,水位15-25米。稚蚌入箱前3-5天,应根据水体环境(新塘或老塘)、鱼类放养量(有一定比例的花、白鲢50-200尾/亩),先施基肥,培肥水质。

使水色呈淡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稚蚌在3厘米前,水质不能过肥,否则稍高的氨、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就会抑制其生长。

3、培育过程中,应根据透明度和水色变化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一次,每次150-250千克/亩湿猪粪,肥料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最好不要用鸡鸭粪肥,建议使用专业复合肥料(用量可按说明书),这样既安全,肥效又高。

稚蚌长到了3-5厘米时,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水体肥度(透明度30厘米)。另外,每隔10-15天应施生石灰一次(10千克/亩)。整个培育期间,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时应及时追肥。但切不可让蓝绿藻繁盛,或透明度降至25厘米以下。

如能按要求科学管理,不到3个月60%的幼蚌即可达到手术规格。

淡水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后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

扩展资料

蚌的养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场址的选择

1、池塘 

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生态环境的选择

1、水质条件 

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2、营养盐类 

钙盐是育珠蚌最需要的盐类。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的合成依赖于钙的吸收,保持水体中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可通过施加钙肥来补充钙源。镁、硅、锰、铁等不仅是育珠蚌生长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饵料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来补充这些营养元素。

稀土能促进育珠蚌分泌珍珠质,加快珍珠的形成。在稀土营养源中,以硝酸型稀土效果为最佳,珍珠增长速度最快。在育珠蚌生长旺季每月施加稀土营养源一次,使池水呈01毫克/升的浓度。

3、饵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

-蚌

-珍珠养殖

珍珠养殖方法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珍珠品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三类:养殖珍珠、天然珍珠和珍珠膺品。养殖珍珠又分为淡水养殖珠和海水养殖珠两种。淡水养殖珠无核,是在湖泊、池塘等水深不超过4米的环境中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的形状多不规则,即使是上等珠也呈椭圆形或扁形较圆的极少;海水养殖珠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浅海水域中,均采用有核培殖法(如果您看到海水珍珠里面的珠核,千万别以为是塑料,珠核是由河蚌贝制作而成的)海水珠的外形一般呈正圆形。天然珍珠多呈圆粒状,核极小,通常肉眼看不到。确切地区别天然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一直是珠宝鉴定中的难题,但专家根据珍珠层的结构、珍珠的密度、荧光和透明度等特征,可准确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对于消费者来说,简易的识别办法是:天然珍珠因核极小,肉眼下无核;海水养殖珠有核、核较大;淡水养殖珠无核。人工养殖珠(淡水珠、海水珠)透明度好,具半透明的凝胶状外表,而天然珠透明度较差,外观凝重;人工养殖珠表面常有突起和凹坑,天然珠外表光滑。珍珠膺品又称仿珠,最常见的仿珠有三种———充蜡玻璃仿制珠:在空心的圆形乳白色小球中充满石蜡,这种珠密度小重量轻,用手一掂即可区别,用针探测珠的内部有软感。其外表光滑,用针刻不动;实心玻璃仿制珠:将白色实心玻璃球浸泡在“真珠液”中而成,用针从钻孔处拨动,其外表会成片地脱落,不见细小鳞片状粉末;塑料镀层仿制珠:在乳白色塑料珠外镀一层“真珠液”,用针挑拨钻孔处,外表亦会成片脱落,不见细小鳞片状粉末,用针刺外表可感觉出表皮下非玻璃材料。通常,将两粒珍珠相互摩擦,其表面有砂感,而仿珠之间相互摩擦,感觉很光滑,没有砂感———这是鉴别珍珠真伪的一个最简易的方法。

珍珠养殖的现状

  珍珠是一种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由软体动物(主要是牡蛎)生产的硬的、圆滑的产物。那么,珍珠在养殖上需要什么问题呢?

珍珠的养殖方法

  (一)河蚌的人工育苗技术

  目前我国用于培育淡珍珠的贝类最主要的是三角帆蚌。

  1、对于大多数养蚌户来说,一般不进行珍珠蚌的育苗工作。从产业化的发展来看,“人工育苗——手术蚌培育——育珠手术”这三个生产环节无需要专业公司来完成。一般养殖户只从事珠蚌养殖。从目前的生产现状看,大多数群众都购买稚蚌,自己培育手术蚌,再雇人手术。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蚌的育苗过程。

  在河蚌繁殖期到来时,一般直接从成熟的珠蚌中挑选怀卵的雌蚌,待其受精卵发育到钩介幼虫时,及时地用黄颡鱼采集(寄苗)。

  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钩介幼虫的小鱼20-30尾。育苗池要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过快。每天要给寄苗鱼投喂饵料,让其正常生长,在水温30℃以上,钩介幼虫只需4-7天便可成熟,25-30℃则需7-9天。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脱落后即开始营自由生活,称为稚蚌,这个过程叫脱苗。稚蚌(1-2毫米)在育苗棚的浅水池中进行流水培育直到1厘米左右的幼蚌。生产流程是:怀卵雌蚌→钩介幼虫→用黄颡鱼寄苗→稚蚌培育→幼蚌。

  2、从幼蚌培育到手术蚌有很多方法,但浙江的养蚌户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大水面小网箱培育手术蚌的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将1厘米的幼蚌直接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手术蚌,时间缩短到3个月左右。这项改革使当年繁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

  这种木框小网箱一般规格为(40-45)厘米×(40-60)厘米×10厘米,用杉木(或毛竹)条钉制,杉木条规格一般在(15-2)厘米×(3-4)厘米。木框钉好后用2厘米网目的网片封闭,上部留缝合口。网箱底部用塑料薄膜垫底,以放置肥泥。每只网相投放幼蚌150-200只左右为宜,这样在当年入秋有望60%以上幼蚌培育成手术蚌。

  培育水体面积应在10亩以上,水位15-25米。稚蚌入箱前3-5天,应根据水体环境(新塘或老塘)、鱼类放养量(有一定比例的花、白鲢50-200尾/亩),先施基肥,培肥水质。使水色呈淡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稚蚌在3厘米前,水质不能过肥,否则稍高的氨、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就会抑制其生长。

  培育过程中,应根据透明度和水色变化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一次,每次150-250千克/亩湿猪粪,肥料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最好不要用鸡鸭粪肥,建议使用专业复合肥料(用量可按说明书),这样既安全,肥效又高。

  稚蚌长到了3-5厘米时,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水体肥度(透明度30厘米)。另外,每隔10-15天应施生石灰一次(10千克/亩)。整个培育期间,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时应及时追肥。但切不可让蓝绿藻繁盛,或透明度降至25厘米以下。

  如能按要求科学管理,不到3个月60%的幼蚌即可达到手术规格。

  (二)淡水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后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

  珍珠的鉴别技巧

  ①如是成串珍珠,其颜色、大小、形状、光泽等完全一致,即为人造珍珠。因为真珍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致。

  ②真珍珠的光泽似彩虹,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假珍珠因其表面是涂料,故光泽单调,没有五光十色的彩虹色调。

  ③迎光透视,真珍珠透明度好,假珍珠透明度差。

  ④通过手感,真珍珠有滑爽凉感,而假珍珠则往往温腻。

  ⑤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珍珠表面能见到其生长纹理,假珍珠没有生长纹理,仅见涂层。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8亿只。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珍珠养殖的品种

  南洋珍珠

  南洋珍珠是指产于南太平洋海域沿岸国家的天然或养殖的海水珍珠,其产珠贝主要为大珠母贝或马氏贝,主要出产国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等。

  南海珍珠

  南海珍珠

  中国南海海水养殖珍珠

  中国南海海水养殖珍珠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是20世纪80年代,产量已接近日本海水珍珠的水平。中国海水养殖珍珠主要来自广西的合浦和北海、广东的雷州半岛以及海南的三亚等地。

  欧卡娅珍珠

  欧卡娅(Akoya)珍珠产自日本南部沿海港湾地区。珍珠母贝名为欧卡娅(Akoya),该品种颗颗精圆,光泽强烈,颜色多为粉红色,银白色,一般直径为6-9毫米。

  欧卡娅珍珠是日本珍珠种植场专产珍珠。出产的第一批人工培植珍珠是在20世纪20年代,白色、玫瑰色的折光色彩使珍珠呈现美丽的外表。欧卡娅族珍珠是高质量的珍珠,配置18K黄金做成首饰,您将发现无论他们的搭配非常完美。您也会发现这一系列珍珠很少有瑕疵,并且拥有浓重、美丽的光泽。

  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产量占全世界的80%,每年中国都举办中国(国际)珍珠节。淡水珍珠的珍珠母贝为马氏珠母杂交贝或河蚌,淡水珍珠的圆度和光泽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

  淡水珍珠看起来非常接近于欧卡娅族珍珠,但是其价格仅是欧卡娅族珍珠的1/5。需要权衡的是淡水珍珠一般来说比较小,不太对称,当串成链时,相称效果不是那么好。当然但权衡价格之后,淡水珍珠亦不失为完美的礼物。

  塔希提黑珍珠

  塔希提黑珍珠(Tahitian,又称大溪地黑珍珠)产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希亚群岛的珊瑚环礁。珍珠母是一种会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黑珍珠的美在于它浑然天色的黑色基调上具有各种缤纷的色彩,最被欣赏的是孔雀,浓紫,海蓝等彩虹色,她强烈的金属光泽随珍珠的转动而变幻,远非其它改色珍珠可比拟。一般黑珍珠的直径为8至16毫米。从圆形到梨形甚至环带状都有。

  塔希提黑珍珠给人一种生动的格调。

  这种珍珠传统上称为黑珍珠,但是他们的颜色系列由金属银色——铅笔铅的颜色组成。在这一系列颜色里,他们还伴有在光的折射下有不同颜色的泛光(overtones),如绿色、浓紫色或海蓝色。

什么是养殖珍珠/怎么养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8亿只。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1、技术进步

中国珍珠产量的飞速增加,首先得益于钩介幼虫人工采集技术的突破和稚、幼蚌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河蚌的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技术尚未解决,河蚌在生产中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繁殖。但在生产中已能从钩介幼虫的采集开始进行大规模培育稚、幼蚌,从而使手术蚌的来源有了根本保证。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大江南北的农民很快掌握,而且已经完全做到了规模化生产。

其次,专业从事手术操作的女工队伍已经形成。在湖南汉寿、安徽贵池、芜湖等地的有此乡镇已成了手术操作工的产地,每个乡镇的手术操作工就可达上万人。育珠手术已成了当地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通过师傅教徒弟式的发展,手术操作工队伍稳定、壮大,并得以延续,使手术操作环节的人力有了保障。

第三,蚌病控制技术已经突破,育珠蚌养殖技术有了一定提高。培育浮游生物、肥水养殖育珠蚌的技术借鉴了“施肥养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在生产管理上,主要是改穿孔吊养方式为“网袋、网夹”的笼养方式。在大规模生产中,网箱培育手术蚌技术的改革进步,使当年育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缩短了珍珠育成周期。

2、存在的问题

河蚌育珠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目前,珍珠生产已不再是获得巨额利润的项目,暴利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多年育珠生产的高盈利性,使从业者无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盲目生产仍在继续。

⑴中国的珍珠产业协会还不健全,有些地方或成了半官方的组织,缺乏行业协调和自律,珍珠的生产完全无序化,限制产量和提高质量任重而道远。

⑵由于珍珠产量的不断增加,整个市场对珍珠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虽然珍珠深加工技术也在进步,珍珠产品的用途更加广泛,但是低档珍珠仍会面临过剩。“大、光、圆、艳”的标准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在群众性生产中,通过延长养殖周期来提高优质珠的比例,是适应市场的唯一途径,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限制年产量的效果。但是珍珠业界尚未做到主动地、自觉地限制珍珠产量。

⑶通过成熟珠蚌采集钩介幼虫以培育稚、幼蚌的方法沿用多年,导致三角帆蚌种质退化日趋严重。珍珠蚌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不断下降。

⑷手术操作工缺乏正规培训,新技术、新工艺难以推广应用。操作工队伍劳动、用工等管理更无从谈起。育珠手术操作的季节性,使操作工队伍保持“候鸟式”的流动性,这是育珠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又一集中表现。

⑸养殖生产中,不仅仅是普通农民和中小养殖场,即使是大公司,落后的生产管理仍十分普遍。珍珠企业和大多数养蚌农民一样缺乏科技意识,“广种薄收、听天由命”仍然是育珠生产管理的主导思想。河蚌育珠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刚刚开始,工作还相当艰巨。

3、解决问题的途径

淡水珍珠生产尚未进入“微利时代”,但我们也要防患未然,使该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①应从种质资源抓起,加强蚌种选育工作。②应从操作工队伍管理入手,积极推广手术新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③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等途径宣传、培训,提高河蚌育珠业主的科技意识。推广普及科学的养蚌育珠技术理论和知识。④推广群体控制技术,使河蚌育珠业整体成活率有所提高。⑤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自觉限制珍珠年产量、努力提高珍珠质量。⑥进一步开展大直径正圆淡水有核珍珠的应用性研究。⑦进一步开发利用低档珍珠,拓宽用途。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地?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之分,养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

天然珍珠产量少,价格贵;而养殖珍珠可大批量产出,故价格要低得多。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天然珍珠的内核往往只是一些砂粒或寄生虫等物,甚至没有核;而养殖珍珠的内核是人工制作的较大的圆珠,故外面的包裹层较薄。表现在体表上,天然珍珠因其生长环境是随机的,核中异物很少滚动,其外形圆度差;养殖珍珠内核滚圆,因此成珠后圆度较好。天然珍珠由于生长时间长,因此成珠后质地细腻,珠层厚实,表皮光滑,很少有“凸泡”,且较透明;养殖珍珠则因成珠时间短,因而珠层薄,质地较粗糙,光泽带“蜡”状,且表面往往有一些凹凸的“小泡”,透明度亦较差。如果是已穿孔的珍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孔内,如是养殖珍珠,一般能看到珠内有一条褐色界线,这是放入的内核和后来生长出来的珍珠层之间的分界线。

目前,市场上还经常出现仿制珍珠,一般是以玻璃小珠涂带鱼鳞粉或银粉制成,其光泽与真珍珠明显不同,重量也不一样,稍有经验者即可识别。如有指甲或小刀刮后,立即露出庐山真面目。

鉴别珍珠,珠宝界有一些经验之谈,兹介绍如下:

①如是成串珍珠,其颜色、大小、形状、光泽等完全一致,即为人造珍珠。因为真珍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致。

②真珍珠的光泽似彩虹,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假珍珠因其表面是涂料,故光泽单调,没有五光十色的彩虹色调。

③迎光透视,真珍珠透明度好,假珍珠透明度差。

④通过手感,真珍珠有滑爽凉感,而假珍珠则往往温腻。

⑤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珍珠表面能见到其生长纹理,假珍珠没有生长纹理,仅见涂层。

中国的淡水珠主要养殖区在诸暨、常德、苏州、江西、湖北、安徽,产淡水珍珠的目前多采用三角帆蚌。

中国是淡水珍珠的生产大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5%,其中浙江省诸暨市是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最大基地,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被誉为“中国珍珠之乡”。珍珠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珍珠深加工提供了机遇。

扩展资料

育珠特点:在天然水体的蚌生长较慢,但在人工育珠中,三角帆蚌生长速度快,1龄蚌体长可达50-70mm , 2龄蚌可达80-100mm 。

因此,1-2龄的幼蚌可以进行植珠手术操作,所育珍珠生长速度也较快。成年的三角帆蚌,体长为160-200mm ,在其外套膜上往往可插植2mm 以上的大珠核,可培育出8mm以上的大型有核珍珠。

-淡水珍珠

-三角帆蚌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区别 淡水 海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