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麝香酒的泡制方法

   2023-05-28 互联网艺莲园27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材料:玻璃器皿数个,麝香100克,曲酒1250克。1、首先准备玻璃器皿,玻璃器皿为玻璃瓶子或者玻璃桶即可,不能太小。2、然后准备好麝香,挑选优质麝香,准备待用,放在一边。3、准备好纯粮食的曲酒适量,根据自己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材料:玻璃器皿数个,麝香100克,曲酒1250克。

1、首先准备玻璃器皿,玻璃器皿为玻璃瓶子或者玻璃桶即可,不能太小。

2、然后准备好麝香,挑选优质麝香,准备待用,放在一边。

3、准备好纯粮食的曲酒适量,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就行,不一定拘泥于形式。

4、麝香和纯粮食曲酒的配合比例为1250毫克曲酒对一克麝香即可。

5、麝香和纯粮食曲酒混合在一起,密封上口,等待两个月即可成功。

四大名贵动物药香料是什么

过年什么最有面子?很多人会认为是喝一杯好酒。但是在南方沿海地区,矿泉水里泡一颗片仔癀才是最有面子的。目前有着400年历史的片仔癀价格已经涨到了590元每颗,究竟是何原因让其如此疯狂呢?

流传400年,南方家喻户晓的片仔癀

福建有三宝名扬天下、分别是寿山石、片仔癀、乌龙茶。寿山石和乌龙茶绝对是人尽皆知,但是很多北方的朋友可能并不知道片仔癀是什么东西。在福建,片仔癀可谓是家家必备良药,类似板蓝根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对于片仔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相传在嘉靖年间,太医院内有位御医因为得罪了权臣严嵩,不得不逃出京城,辗转之下来到了福建漳州府。在璞苑山上一座小庙内隐姓埋名,削发为僧。

闽南地区民风素来彪悍,再加上当地民众崇尚武术,常有跌打损伤发生。那时候乡下医术高深的郎中十分缺乏,百姓们有了难以解决的疾病便会到璞苑山寺院内求医问药。

太医根据宫廷秘方,精心炮制了“璞苑八宝丹”赠予百姓,并把药方传授给寺庙历代主持。

八宝丹是由八味名贵药材炼制而成,附近的百姓们服用后效果显著,一时间声名鹊起。此后八宝丹也开始批量生产,置于山下茶庄寄售,但是药方仍一直流传在寺庙历代主持手中。

直到清末民初,寺庙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寺中僧人们也各寻他路。当时的主持释延侯还俗后,带着药方来到了山下一家茶庄,开始生产生产僧帽牌片仔癀八宝丹。

到解放后,茶庄被合并进了漳州制药厂,释延侯的后人也把秘方贡献给了政府。片仔癀成为了漳州制药厂特色产品,片仔癀的名声也随着人员流动,传播到了海内外各地。

一颗590元,片仔癀为何如此昂贵

片仔癀现在网络上售价为590元一粒,仅重3克,近200元每克。而飞天茅台官方价格为1499元每瓶,每毫升3元。如果说茅台是印钞机,和片仔癀比起来茅台就是自来水了。

片仔癀之所以这么贵,与其成分有很大关系。传统八宝丸由八种名贵药材组成,现在的片仔癀说明书中标注有三七、蛇胆、牛黄、天然麝香四种成分。

其中天然麝香是片仔癀天价的主要原因,麝香主要来源于麝类动物。麝香是雄麝腹部下方生长的香腺和香囊中分泌并贮存的一种外激素或信息化合物,每只麝鹿只可分泌50g左右,异常珍贵。

片仔癀每年生产量大概在220万粒左右,需要天然麝香225千克。减去损耗和不满足生产需求的麝香,假设每只麝鹿可生产20克麝香,那么11000头麝鹿才能满足片仔癀的产能需求。

牛黄与蛇胆也是名贵中药材,牛黄是牛的胆囊结石,也很稀有,一克天然牛黄可以卖到两百多元。当然现在大部分药物使用的都是人工牛黄,天然牛黄已经十分少见了。

物以稀为贵,正是这些昂贵的成分,决定了片仔癀价格之高。另外,加上一些有心之人从中炒作,也助长了片仔癀价格的走高。

片仔癀到底有何疗效?

有医学专家做过临床试验,片仔癀对跌打损伤、烧伤烫伤以及急慢性肝炎有独特功效。1988年上海市爆发了甲肝,大约有30万人被感染。片仔癀变得一药难求,甚至有人拿17寸的彩色电视机换3粒片仔癀。

1972年中日建交时,片仔癀还被当作“国礼”赠送给了当时的日本首相。日本的医学组织,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片仔癀研究会,对这种神奇的东方丸药进行研究。以至于当时一粒片仔癀在日本黑市的价格,最少也要八九千元日元。                       

2014年著名影星刘亦菲也曾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得了泪腺炎后,被医生安排只需服用片仔癀的经历。片仔癀公司还为此注册了账号,与刘亦菲隔空互动,指导用药注意事项。

目前,全世界只有漳州片仔癀制药厂才能生产片仔癀,同时也只有3个人掌握着片仔癀的处方和制作工艺。

相信凭借着老字号几百年的积累,片仔癀还可以做的更大。不断革新,发展出颗粒或者汤剂版的片仔癀,甚至衍生出其他产品,让更多的人收益,让更多国人感受到中药国医的魅力。

麝鹿的物种状况

  四大动物香料 麝香,龙涎香,灵猫香,海狸香,为四大动物香料。 麝香麝香是成熟的雄麝肚脐下方的香腺和香囊中形成的一种有香物质,又称寸香、脐香、当门子。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雄性麝鹿的香囊是一个椭圆形的袋状物,位于肚脐下面,香腺包围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进入香囊之后形成麝香,再经过约两个月的熟化和贮存,才形成粉粒状和颗粒状的“麝香仁”。成熟的麝香呈咖啡色,干后为深褐色,其形状多呈粉末状,也有时为籽粒状、皮膜状或油脂状。 把香囊整个割下,晾干,就是“毛壳麝香”,其重量很小,一般只有5-10克。 毛壳麝香多为棕褐色,直径5厘米左右,呈椭圆形,带有密生的白色或灰棕色的毛,中间有一个小囊孔。剖开后可以看到一些粉末或小颗粒的“麝香仁”,还有一些少量的细毛和脱落的内皮,习称“银皮”。 野生麝香仁质软,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的麝香仁质量最好,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颗粒状,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粉末状者称为元寸、寸香,多呈棕褐或黄棕色。 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麝香仁使用不够方便,也不宜精细把握用量,所以调配香料时常把麝香仁制成麝香溶液。 麝属动物有5种:原麝、马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常称为麝鹿。麝虽然属于鹿科,但其体型很小,高度和长度都在1米以内,体重也只有几十斤,头顶没有角,雄兽还长有獠牙。 麝鹿喜欢生活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区,一般单独活动,嗅觉、视觉、听觉都很灵敏,胆怯,机警,行动轻捷,善于跳跃和奔越悬崖峭壁,是一种很“灵”的动物。一般凌晨开始活动觅食,天亮之后就休息;黄昏后又开始活动,直到午夜;喜欢吃松萝、苔草、杜鹃、高山柳、灌木的嫩枝叶、杂草等食物。麝鹿的活动、排便、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和场所,一般不轻易改变,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即使雨后惯行的道路受到阻碍,麝鹿也不会改寻捷径,而是尽力涉水而过。雄兽从1岁就开始分泌麝香,3—12岁是旺盛期,但要形成颗粒状的较好的麝香仁要8-10岁以上。麝香的形成和分泌是连续的过程,但在冬季和初春的交配期更为显著。所以,人们也在这些时候猎取野麝。 从生物学上看,麝香是一种外激素(外激素是动物腺体中分泌出来的, 能在同种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合物),其香味在平时是麝鹿相互辩认、增加交往、减少同竞争对手遭遇的通讯手段,在繁殖期间则有强烈的吸引异性的作用。 麝香不仅是高级的香料,也是最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很多著名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六神丸、苏合香丸、云南白药、苏合香丸、香桂丸等都含有麝香的成分。 麝香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麝香,味辛温,生川谷,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李时珍《本草纲目》云:“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通诸窈,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 麝香药效神奇,具有强烈的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能,对中风昏迷、惊厥、癫痫、心绞痛、痈疽肿毒、咽喉肿痛,难产等多种病症均有明显的疗效。(麝香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孕妇忌用。)现代的药理学研究也证明,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脉搏、血压等有极为明显的影响,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有抑制作用,对治疗冠心病、小儿麻痹症引起的瘫痪淋巴结核等诸多病症均有疗效。西药常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麝香气味浓郁且迥异于其他的香味。单用麝香,无论量大量小,气味都不怡人,但若微量使用,并于其它香料搭配起来,却可以使整体香气更加稳定,而且其强烈的开窍醒神作用可以使香气具有一种特殊的灵动感和“动情感”。 麝香是中国的著名特产,不仅质量居世界之首,产量也占世界的70%以上。“西藏麝香”自古以来就是西方人士梦寐以求的天然宝物,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就有了来自西藏的麝香。(中国古代有四大对外通商渠道,北丝绸之路、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经过西藏的“麝香之路”。) 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要捕杀160头麝,由于世世代代都采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资源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已很少见到麝的踪迹。目前我国麝类动物的估计约有60万头,仅为50年代的五分之一。无论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出产优质麝香的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还是分布地区较广的林麝和原麝,都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均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现在的麝类养殖业,不再像以往那样杀麝取香,而是活体取香,从香囊口直接掏取麝香仁,不仅可多次获取,提高麝香产量,也大大减少了对野生种群的破坏。 龙涎香 龙涎香:龙涎香(Ambergris)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取自需宰杀的抹香鲸,从其肠内取其分泌物(即鲸鱼的粪便,它是抹香鲸吞食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黑色的蜡状排泄物)。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本品系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名贵的中药,极为难得。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延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延香。从几 Kg 到几十 Kg 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个自然之迷被揭开,大家认为龙涎香是“龙”的口水的说法不科学,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认为它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有的说是海岛上和鸟粪飘入水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而成的;有的说这是蜂蜡,在海水中经过漫长的漂浮生成;还有的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真菌。龙涎香也激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兴趣,经过不断的研究,大家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动物肠道分泌物,至于是什么动物分泌的,一直没有弄清楚。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这个岛屿上的渔民主要以捕抹香鲸为生。龙延香其实是抹香鲸的排泄物,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它的头部之大,任何生物都没法比!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在剖开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当时,渔民们认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没有当着一回事。但这消息不径而走,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解开了龙涎香之迷。原来,大乌贼和章鱼口中有坚韧的角质颚和舌齿,很不容易消化,当抹香鲸吞食大型软体动物后,颚和舌齿在胃肠内积聚,刺激了肠道,肠道就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蜡状物,将食物的残核包起来,慢慢地就形成了龙涎香。科学家曾在一头 18 米长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发现了肠液与异物的凝结块,认为这是龙涎香的开端。科学家们认为,有的抹香鲸会将凝结物呕叶出来,有的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龙涎香留在体内。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它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不会下沉)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长达百年以上。身价最高的是白色的龙涎香;价值最低的是褐色的,它在海水中只浸泡了十来年。 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将收购来的龙涎香分级后,磨成极细的粉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 5% 浓度的龙涎香溶液,用于配置香水,或作为定香剂使用。所以,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1912年12月3日,一家挪威捕鲸公司在澳大利亚水域里捕到一头抹香鲸,从它的肠子里获得一块455千克重的龙涎香,并以23000英镑的巨价出售。1955 年,一位新西兰人在海滩上检到一块重 7Kg 的灰色龙涎香,卖了 26 万美元,如果检到白色的龙涎香,更是无价之宝。但是,要识别龙涎香,必须具备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代化学实验表明,龙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合体,它们大多有诱人的香味,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由于人类对各种香味的特殊爱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早在 19 世纪,化学家就测定了大部分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从天然香精油中分离出香叶醇、芳樟醇、茴脑、檀香醇、龙脑等,并进行了工业生产。从苯环衍生出的人工合成香料,如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开始生产。 1920 年,瑞士化学家发现麝香和香猫酮的分子结构,接着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合成大环酯的方法,合成了人工麝香。现在,龙涎香中的各种成分均能人工合成,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赠与人类的龙涎香,因为目前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特别是天然龙涎香中的龙涎甾,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经久不散。 当前,天然龙涎香的国际市场,完全由香水大国法国控制,每 Kg 的收购价在 1~45 万法郎之间,香料公司加工后的售价为每 Kg6~10 万法郎。据商业资料显示,世界龙涎香交易最盛时每年在 600Kg ,随着人类对抹香鲸的大量捕杀,龙涎香的资源逐年减少,现在每年的贸易额已经减少到 100Kg ,这对喜爱香水的女性和男士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奇妙的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精华,大海馈赠给人的礼物,为了让龙涎香的芳芬世世代代永存,我们必须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抹香鲸,让它们在大海中繁衍生长,不断地为人类贡献香中极品——龙涎香。 抹香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是鲸类家族的潜水冠军。抹香鲸善于深潜的目的,是在于寻找栖息在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和章鱼。人们在抹香鲸的体内曾经发现象小儿头颅一样大的大王乌贼的口器。由于乌贼口内有坚硬角质的颚和齿舌,不易消化,抹香鲸吞食乌贼后,肠道内受到刺激而分泌出龙涎香。迄今为止,龙涎香仅发现于抹香鲸腹内,这种灰色或黑色的病态分泌物,有时可以排出抹香鲸体外而浮于海面上,偶尔也会被海浪冲上沙滩。一般每块龙涎香不超过几千克,已知最大的龙涎香重达60千克。龙涎香是重要而极为珍贵的药材。龙涎香约含有25%的龙涎香素。龙涎香素是胆固醇衍生物,并且含有苯甲酸。《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中医用龙涎香作为"化痰、散结、利气、活血"药使用。可见,龙涎香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如果病人出现咳嗽气逆、神错气闷和心腹疼痛等病症,可以用龙涎香1道3份,研末冲服。龙涎香素是龙涎香香味的主要成份。这种极为名贵的龙涎香,因为在世界上产量很小而不能人工合成,所以它的价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值。龙涎香是香料中的极品,它是高级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制的香水香精,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灵猫香 草药名: 灵猫香内容介绍:灵猫香 (《国药的药理学》)异名灵猫阴(《本草拾遗》)。来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的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动物形态大灵猫,又名:类(《山海经》),文狸(《楚辞》),灵狸(杨孚《异物志》),灵猫(《本草拾遗》),香狸(《酉阳杂俎》),香猫(《丹铅杂录》),山狸(《坤舆图说》),九节狸、麝香猫、九江狸。体形细长,身长约83厘米,尾长约43厘米,体重8公斤左右。吻部略尖,口旁列生刚毛。四肢较短,足具5趾,爪弯曲而略具伸缩性。雌雄体的会阴部均具香腺囊,能分泌奇异的香味。全身灰棕色或浅**,头、额、唇均灰白色,颈侧至前肩有3条黑色横纹,其问夹有2条白色横纹;背中央一直到尾基有1条黑色纵纹,其两侧白背中部起各有1条白色狭纹;腹部毛色浅灰;四肢黑褐色;尾毛浓密而较软,为白色狭环与黑色宽环扣间,末端呈黑色。栖于灌木丛中。昼伏夜出,营独居生活,行动敏捷,听觉灵敏。杂食性,以小兽、小鸟、鱼、蛙、蟹为食,也食昆虫、野果及家禽。我国北自陕西秦岭,南至广东海南岛;东达江苏、浙江,西至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本动物的肉(灵猫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将灵猫缚住,用角制小匙插入会阴部的香腺囊中,刮出浓厚的液状分泌物,即灵猫香。每隔2~3日采取一次,每次可得一钱许。药材新鲜品为蜂蜜样的稠厚液,呈白色或黄白色;经久则色泽渐变,由**而终成褐色,呈软膏状。不溶于水,逢酒精仅能溶一部分,点火则燃烧而发明焰。气香,近嗅带尿臭,远嗅则类麝香;味苦。以气浓、白色或淡**、匀布纸上无粒块者为佳。灵猫香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小灵猫,又名:斑灵猫,其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亦同等入药。但小灵猫体型较小,香腺囊较不发达。化学成分含特殊酮香猫酮。又含吲哚、粪臭素 、乙胺、丙胺及几种未详的游离酸类。性味《本草拾遗》:辛,温,无毒。功用主治辟秽,行气,止痛。治心腹卒痛,疝痛。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卒痛,疟,疫气,镇心安神。②《坤舆图说》:疗耳病。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1~2分。外用:研末调敷。 海狸香 [外观]香囊中取出的分泌物,新鲜时乳白色,日晒久藏后变成棕褐色树脂状物。[主要成份]海狸香素,苯甲酸,苄醇,苯乙酮,式旋龙脑,对甲氧基苯乙酮,对乙基苯酚,十多种含氨化合物和内酯类等。[香气]强烈腥臭的动物香气,但逊于灵猫,介于灵猫与麝香之间,也有些“俄国皮革”样、格蓬样与成熟的无花果气息。 海狸栖息于小河岸或湖沼中,主要产地为加拿大、喜马拉雅高原、西伯利来等地。不论雌雄海狸,在生殖器附近均有2个梨状腺囊,内藏白色乳状粘稠液即为海狸香。干燥后的海狸香为褐色树脂状。海狸香稀释后有岩蔷薇样的龙涎香温暖香气,并带桦焦油样的焦熏气。这种焦熏气可能由于过去用火烘干整个香囊时造成的,因此成为海狸香气的特征之一,所以海狸香总是带着明显的焦熏气味,这也是海狸香与其他动物香料最大的不同之处。主要成分是由生物碱和吡嗪等含氮化合物构成,主要用于东方型香精的定香剂。 海狸香也是先被制成“海狸香酊”并“熟化”几个月再用于配制香精的。

麝香是什么

由于各种麝类动物已经成为濒危物种,我国将它们均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格为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我国麝类动物资源的总蕴藏量估计约有60万头,仅为50年代的五分之一,其中林麝最多,以下依次为原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对麝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已经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不仅在其分布区内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麝类资源。而且早在50年代后期就发展了麝类养殖业,并改变了以往杀麝取香的方法,逐步摸索出了从香囊口直接掏取麝香的科学方法,3—8月麝腺分泌旺盛时,可以活体取香二次,为减少破坏野生种群、扩大饲养规模、提高麝香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科研部门还开展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工程的最新手段,培养麝香腺细胞,为早日解决商品麝香的供求矛盾打下基础。

麝共3种。分布于亚洲东部。林麝体小,色深,呈黑褐色。原麝和马麝体较大,浅褐色。只有原麝全身具白斑点。中国麝类资源丰富,麝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能平地起跳 2米的高度。雄麝利用发达的尾腺将分泌物涂抹在树桩、岩石上标记领域。在领域内活动常循一定路线,卧处和便溺均有固定场所。栖息在某一领域的麝不肯轻易离开,即使被迫逃走,也往往重返故地。夏末上高山避暑,每年垂直性迁徙约两个月,然后重返旧巢。

麝在历史上曾是个广布种,种群数量巨大。近两个世纪尤其是本世纪中叶以来,麝的分布区域逐渐缩小,资源下降很快,分布于亚洲部分地区(在十多个国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本世纪70年代俄罗斯麝种群数量在10-12万头之间,到90年代初则下降了50%。俄罗斯的麝种群在56-6万头之间,其中在远东的麝种群下降了60%;蒙古的麝类已罕见,1985年是44万头,在那之后未再进行过调查统计;北朝鲜半岛种群已濒于灭绝我国是世界麝的主要分布国,有记录的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资源量和麝香产量均占世界的约70%。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麝资源的估计量为300万只左右,到90年代估计量约为50-100万头。80年代后,由于钢丝套等猎具的使用和偷猎、走私现象日益严重,其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根据各方面数据分析,中国麝的资源量约在50万头左右。

人工繁殖的保护动物能买卖吗

麝香也是一种名贵的药材。《神农本草经》还将麝香列为上品,称为“诸香之冠”。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麝香是一种良好的强心剂和兴奋剂。中药六神丸、麝香膏以及其他名贵药物都用麝香来配制。国际市场上,我国是麝香原料的主要输出国,麝香的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麝鹿是生长在尼泊尔、西藏及我国西北高原的野生动物,雄性麝鹿从2 岁开始分泌麝香,自阴囊分泌的淡**、油膏状的分泌液存积于位于麝鹿脐部的香囊,并可由中央小孔排泄于体外。传统的方法是杀麝取香,即切取香囊,先行干燥,腺囊干燥后,分泌液变硬、呈棕色,成为一种很脆的固态物质,呈粒状及少量结晶。固态时麝香发出恶臭,用水或酒精高度稀释后才散发独特的动物香气。

扩展资料:

一般在十月到翌年3月为狩猎时期,但以11月间猎得者质量较佳,此时它的分泌物浓厚。将雄麝的脐部腺囊连皮割下,捡净皮毛等杂质,阴干,然后将毛剪短,即为整香,挖取内中香仁称散香。现四川马尔康饲养场试行了三种活麝取香的方法,有“捅槽取香”、“手术取香”及“等压法”等,取香后生长正常并能继续再生麝香,而且生长速度也较快。

麝在3岁以后产香最多,每年8~9月为泌香盛期,10月至翌年2月泌香较少。取香分猎麝取香和活麝取香两种。

参考资料来源:——麝香

涉案动物系人工繁育,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的。对所涉案件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近年来,深圳鹦鹉案、江西鹦鹉案、昆明鹦鹉案等多个涉及人工繁育动物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对此,曾经代理过相关案件的律师表示,解释的亮点是结束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与野外野生动物同等刑法保护的情况,将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案件与涉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野生动物的案件区别对待,这是一种进步。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范围、以食用为目的如何认定、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的处理规则等受到公众关注的问题都进行了规定。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上,以往司法解释按照涉案动物的数量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了规定,实践反映存在不能完全适应案件复杂情况的问题。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不再唯数量论,而改以价值作为基本定罪量刑标准。这里的“价值”不仅仅包括市场价值,而主要是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根据野生动物的珍贵、濒危程度、生态价值和市场价值等综合评估确定的价值。作此调整后,对于价值较小的野生动物不再是“一只入罪”,而是以价值为基准综合考量,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保护动物有哪些?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金丝猴、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雪豹、白暨豚、野骆驼、野牛、扬子鳄、朱红鸟。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哺乳动物:猴子,Aire先生,穿山甲鳞片,猴猴,豺,黑熊,棕熊(含medved),石貂,水獭(各种),小爪水獭,小斑点森林象,果子狸,果子狸,虎斑猫,草原,沙漠猫,丛林猫,山猫,曼,金猫,捕鱼和狩猎等鲸类动物,水獭,麝鹿(各种),一只马鹿(含颊鹿)、酸辣酱、驼鹿、羚羊、仓原绵羊、鹅颈羚、鬣蜥、黑斑羚、岩山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凭驯养繁殖许可证向政府指定的收购单位,按照规定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应当进行监督管理。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麝香 方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