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找到养殖蝗虫的销路并不困难。现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有吃蝗虫和其他昆虫的习惯。由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重视,蝗虫市场将越来越广阔。蝗虫养殖效果很高,可以说投资少,风险小,利润高。人工养殖蝗虫的条件很简单。食物充足的话,养的蝗虫很大,存活率很高。蝗虫适合在我国任何地方养殖,东亚飞蝗在北方一年可以生产2台,在南方一年可以生产3台,有些地区可以每年养殖。养殖面积要根据养殖数量来决定,养殖1亩的东亚飞蝗要种2亩牧草,1亩牧草也要喂1亩牧草。
养殖蝗虫的利益是否好取决于产量和销售。产量是技术问题,只有掌握全面的养殖技术才能提高产量。销售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养殖前必须联系收购者,只有及时的收购才能转化为利润。否则只能自己去餐厅销售,销售量和价格都不稳定。另一个是自己建有特色的餐厅,自己加工,自己销售。
养蝗虫很辛苦,每天喂食的草很多。当然,小规模培养一两个仓库会比较方便,但规模太小不会有好处,收购商也不会开门。养蝗虫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蝗虫对土质、温室、饲料有特殊要求,产卵期需要更加细心地饲养,因此劳动量仍然很大。
最经济实惠的是买种虫或幼虫。种虫和幼虫的价格比商品虫贵一些,但比买虫卵便宜得多。刚入门的新养殖户通常心不在焉,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怎么样了。事实上,目前人工养殖的蝗虫品种基本上是棉蝗、东亚飞蝗和欧亚杂交蝗虫,东亚飞蝗比较普遍,价格也最便宜。人工养殖蝗虫最重要的是喂食。食物要充足,才能健康,存活率高,增长快。东亚飞蝗每天至少要喂4次以上。有时间的话,最好随时观察他们的饮食情况,吃完再喂食。蝗虫属于直肠子,所以没有时间边吃边排队边吃饱。
蝗虫经济价值高,前景好,但销路仍然是重要问题。蝗虫是近年来比较热的野味,很多人难以接受,甚至害怕,蚱蜢很小,但养殖的话,大学会问。其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南方蝗虫养殖规模很小,北方蝗虫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张秀春认为掌握所学的技能就可以了。由于南北气候和湿度不同,移动北方的技术完全行不通,没想到蝗虫的死亡率数字会很高。后来张秀春仔细研究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激活了塑料大棚养殖。从此以后,蝗虫的存活率不断提高。
蝗虫养殖的销路只要是哪些渠道?
养殖任何以食草为主的禽畜都很有前景,不仅仅是蚂蚱。比如豚鼠、火鸡、兔子、牛、羊、蜗牛、鹅等等。一来,食草类的禽畜的肉大多比较有营养,二来,草料可以降低养殖的成本!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把他们养起来!
养蚂蚱赚钱吗
蝗虫销路渠道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作为上等食品供人食用,一个是作为特种养殖的饲料,比如野鸡、蜈蚣、蝎子等等。我记得河北有个地方是这种特养产品集约市场,具体是哪我不记得了。我刚才粗粗的在我回答的其他问题里找,也没有找到。你也自己查查吧。
饲养的蚂蚱市场上1公斤能卖多少
蚂蚱俗称飞蝗,是公认的害虫。然而河北内邱县高云龙等几户农民变害为宝却靠养殖和出售蚂蚱走上了致富路,年收入超过万元,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开展蚂蚱养殖。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刷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0~15天孵化出小蚂蚱。刚出土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蚂蚱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35天,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约产卵70~100粒。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蚂蚱有喜欢群居和迁飞性,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生长期的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要及时出售。
饲养的蚂蚱市场上1公斤能卖40元左右。
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蚂蚱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蚂蚱,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