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池塘选择:要求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坡比1:3,池塘底质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根据螺蛳生物学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池滩、池埂可用网片铺一下,增加螺蛳养殖的适应面积。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鱼池四周,进一步提高螺蛳养殖面积。
2、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3、池塘消毒: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
山坑螺能与什么鱼类一起养?
1、池塘选择:要求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坡比1:3,池塘底质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根据螺蛳生物学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池滩、池埂可用网片铺一下,增加螺蛳养殖的适应面积。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鱼池四周,进一步提高螺蛳养殖面积。
2、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3、池塘消毒: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
有哪位大神知道山坑螺(石螺)详细点的养殖技术?我想养但知道的资料不多,在此谢谢了。
从你的描述上看,山坑螺可以和一些食草类的淡水冷水鱼混养。山坑螺属于淡水螺类,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人工养殖的很少,一般都是捕捞的,如果要人工饲养的话,只能和食草的淡水鱼类混养。 山坑螺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
山坑螺最大可达18厘米,平均大小7至10厘米。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壳口宽大,壳内面光滑呈红色或灰**,主要用于水产捕捞也可做工艺品。
山坑螺如何饲养
一、池塘选择:要求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坡比1:3,池塘底质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根据螺蛳生物学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池滩、池埂可用网片铺一下,增加螺蛳养殖的适应面积。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鱼池四周,进一步提高螺蛳养殖面积。
二、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三、池塘消毒: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用量是有水(30-50cm)100-150kg/亩,无水50-75kg/亩。生石灰清塘有以下好处:①增加PH值;②增加Ca质;③可以调节水质;④可以进行杀毒杀菌。
四、螺种选择:①外观要求:螺蛳尖短小膨大,壳质带微刺,魇略带红色;②规格要求:60-100粒/斤;③质量要求:受惊时螺体快速收回壳中,无病,无伤,无虫。
五、放养时间:待药性消失后,在清明前15天开始放养,也就3月20日左右放养结束。
六、放养密度:一般池塘放养20-30kg/亩,最好每亩套养2-3斤田螺,培养出的螺蛳壳质特别嫩,肉质特别肥厚。
七、夏片放养:以吃食鱼为主(草、鲫、鳊)池塘放养,05-08万尾/亩。另外配养3-5尾/亩青鱼,规格10尾/斤,控制螺蛳数量。
八、投喂饲料及水质管理
一般螺蛳属多次产卵,一年有两个排卵期,一是春季清明前后,二是秋季。我们螺蛳养殖主要以管理清明前后排的一批螺蛳,它排卵与鲫鱼一样,是分次分批排卵的,成熟一批排一批。一般仔螺经过2-3周后开始吃食。我们此时投喂饵料可以与夏花培育同时进行。根据螺蛳生物学食性,螺蛳与白鲢一样主要食水中浮游植物及水中的腐植质(包括豆浆豆饼菜饼屑),是通过水的过滤达到摄食作用。大家知道螺蛳过多,水质就会变清,甚至还会出现乳白色的水色,此时说明水质变坏,出现这种情况后,特别是发夏阶段,第一要换水;第二要多投喂豆浆、豆饼浆或者全池泼洒发酵的有机肥料。在投饲施肥上要实行少量多次原则。如浮游动物过多,可以使用少量的晶片敌百虫控制。夏花培育结束后,在投喂饲料上,用菜饼或豆饼作为最佳饲料,在水质管理上,一定要保持水质肥活爽嫩,进行看水施肥,看水投饵。
九、实行捕大留小原则。在养殖期间,要提高螺蛳产量,要实行捕大留小原则。到5-6月份后,可以先把大螺蛳捕出(种螺),至8月份后,逐步起捕上标准的螺蛳,今后看螺蛳生长情况10-15天依次起捕。
十、日常管理
⑴巡塘:每天看鱼吃食情况,看水中是否缺氧。如缺氧要及时开动增氧泵或换水,因为水中含氧低于15mg/l,螺蛳就开始死亡,另外水温超过40℃螺蛳也会死亡。
⑵看水色:看水好坏、肥瘦程度,及时调节水质。
⑶防病:主要防鱼病,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因为硫酸铜对螺蛳有杀伤作用。一般用生石灰和杀菌药物或内服药物,进行防治鱼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经常使用生石灰,既可防病又可增加Ca质及调节水质,一般15天使用一次为好。
山坑螺可以跟石螺混养吗
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养殖螺的稻田至少需要667m2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联合饲养,共同投入,由专人管理,利润平分。
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由于稻田泥土松软,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铺上田基必须大力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水泥抹面,这样保水性较强,也更利于今后的养殖管理。
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cm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子及杀灭寄生虫等,顺便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况。生石灰消毒保持7d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后重新注入20cm深的新水。
扩展资料:
螺放养前3~4d先在池子里投入适量已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等,每667m2施有机肥30~50kg,主要是培养池子里的有机微生物,有利于螺的生长及食物饵料的供应。
第5天可以投放500~1000尾/667m2小规格的泥鳅苗,作为试水鱼和搭配养殖鱼类。以后视螺的生长及池塘水质情况继续施用有机肥。
螺种可以从农贸批发市场或专业的种苗供应场选购。应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
山坑螺吃什么?
可以。山坑螺属于淡水螺类,又名石螺,是一个品种,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人工养殖的很少,一般都是捕捞的,如果要人工饲养的话,只能和食草的淡水鱼类混养。山坑螺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
土茯苓,山坑螺具有清热去湿的作用。以”土茯苓山坑螺煲骨头“为例,做法如下:
主料:骨头500g,土茯苓适量,山坑螺半斤
辅料:姜2片,盐少许
步骤:
1 骨头洗净飞水,备用
2 土茯苓去皮,切块,山坑螺剪掉尾巴,洗净
3 所有材料放进锅里加水大火煮开,调小火煮2小时。喝时再加盐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