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河蟹有哪些种类?

   2023-05-29 互联网艺莲园44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河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绒螯蟹属在我国有4种,即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图2-1)。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不但个体小,产量也小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河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绒螯蟹属在我国有4种,即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图2-1)。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不但个体小,产量也小,无经济价值;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即我们通常称其为河蟹、毛蟹、螃蟹、清水蟹和大闸蟹等,其个体大,肉质好,产量高。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图2-1 4种绒螯蟹的形态学比较

(1)中华绒螯蟹

头胸甲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齿,齿间缺刻深,居中1个最深,额角后方具有6个疣状突起,前侧缘具4齿,第4侧齿小而明显,最末端一对步足的趾节呈尖爪状。

(2)日本绒螯蟹

头胸甲不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齿,但中间两齿圆钝,外侧两齿较尖,齿间缺刻浅薄,居中1个最浅,额角后方具4个疣状突起,前侧缘具3齿,第4侧齿退化,最末端1对步足的趾节宽而扁。

中华绒螯蟹在我国渤海、黄海与东海沿岸诸省均有分布,它有两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辽河(黄河)水系蟹为代表,南方种群以长江(瓯江)水系为代表。日本绒螯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我国台湾沿海、日本沿岸、俄罗斯远东地区,它也分两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绥芬河水系为代表(当地称“俄罗斯大蟹”),南方种群以南流江水系为代表(俗称“合浦蟹”)。

研究表明:辽蟹移殖到长江水系后,不适应长江中下游的生长环境,商品蟹提早1个月性成熟(8月下旬),其蜕壳次数少,个体小,品质差。更为严重的是,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的混杂,遗憾的是,我国近十多年来的“大养蟹”,将不同水系或不同种群的蟹苗蟹种移殖到异地养殖,导致各水系绒螯蟹种质资源的混杂,其无形资产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生产上必须严禁不同水系的河蟹移殖到其他水系养殖。

怎么捕河蟹用什么饵

每年秋风凉爽的时候,都是螃蟹像潮水一样冲到舌尖的时候。王成辉说,螃蟹迁徙季节(寒露后至11月初)是吃螃蟹的最佳季节。这一时期的螃蟹厚、肥、嫩、香、艳,是一年中最美味的。这一时期是我国长江蟹的成熟食用期。

我们都遵循“九女十男”的原则。简单地说,9月份最好吃雌蟹,10月份最好吃雄蟹。

因为9月份,雌蟹中的螃蟹比较多,雄蟹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10月份,雄蟹长势良好,蟹膏丰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很多人对大闸蟹的认知,无非是一句谚语“秋风吹来,忙着吃螃蟹”。大多数人都热衷于在中秋节吃螃蟹,然后在这段时间买螃蟹。过了这段时间,他们觉得大闸蟹已经过了季节,热情下降了很多。

然而,当我去江苏的时候,我特意问了那里的蟹农。他们告诉我,他们刚刚知道中秋节大闸蟹才刚刚开始。真正发胖的时间是在中秋节后。天气越冷,螃蟹就越胖。

雄蟹和雌蟹的进食方法和时间也不同。九月和十月,吃雌蟹,十一月和十二月,吃雄蟹是最合适的时间。

当蟹农跟我谈起这件事时,他说很遗憾很多人暂时还不太了解这件事,所以很遗憾,在吃了刚上市的螃蟹之后,他们没能品尝到真正丰满的大闸蟹。除了时间,大闸蟹的选择也很特别。

一般来说,最简单的选择方法是称重量。大闸蟹越重,越丰满。

此外,还有其他细节。例如,大闸蟹比那些不吐的好。腹部肿大者好于腹部扁平者,腹部略黄者好。

稻田养蟹的背景介绍

如果是用蟹笼抓螃蟹,可以把放臭了的猪肝、鸡肝、泥鳅、黄鳝作为饵料,也可以使用鸡肠子或者其他水产的内脏,但是都要把放臭之后再作为饵料。

要记得不要将面食当作抓螃蟹的饵料,因为这会把小鱼引过来,而小鱼聚集的地方螃蟹是待不住的。螃蟹也喜欢小鱼、小虾的尸体或者昆虫,所以把这些当作饵料也是可以的。

扩展资料:

挑螃蟹注意事项:

1、用户挑选大闸蟹首先要了解特点,那就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了。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看蟹壳壳贝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通常都体厚坚实。肚脐突出来的是脂肥膏满。

2、当用户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这才挑到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蟹足上的脚毛丛生,一般都膘足老健。

3、用户可以将大闸蟹翻转身来,能迅速用蟹足弹转翻回的,说明活力强,这样买回后也有利于保存。还可以看大闸蟹是否反应灵敏,若用手或枝条触动其眼睛旁边时,眼珠子会灵活闪动,反应敏捷,或者会口喷白泡者,还是够生猛和新鲜的。

大闸蟹和河蟹能一起养殖么

“盘山模式”是一种“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水稻种植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测土施肥、生物防虫害等技术方法,实现了水稻种植“一行不少、一穴不缺”,使养蟹稻田光照充足、病害减少,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又生产出优质水稻;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加大田间工程、稀放精养、测水调控、生态防病等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河蟹养殖规格,又保证了河蟹质量安全。稻田埝埂上再种上大豆,稻、蟹、豆三位一体,并存共生,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盘山县委书记杨建军说,“盘山模式”可实现养蟹稻田水稻亩产量650公斤,亩产值1950元,亩利润1100元;河蟹亩产量30公斤,亩产值1800元,亩利润1050元;埝埂豆亩产量18公斤,亩产值65元,亩利润50元。稻蟹豆综合效益合计2200元。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水稻亩增产8%,亩增效400元,河蟹亩增产20%,亩增效350元,埝埂豆亩增效50元,稻蟹豆每亩综合效益提高800元。国家首席水产专家王武教授评价“盘山模式”: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即“1+1=5”。

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盘山模式”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总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认可和高度重视下,“盘山模式”作为全国首推稻田渔业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盘山模式”在中国北方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130多万亩。其中:在辽宁省内大洼县、台安县、法库县、辽阳县及沈阳市、东港市、辽阳市等市县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 另外,还通过技术输出,向省外推广到了河南省兰考县,河北省唐海县,黑龙江的佳木斯市和齐齐哈尔及吉林省九台市、内蒙古通辽市和乌兰浩特市、新疆建设兵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等20余个省市和地区。 建立十多个示范试点,使外省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余万亩。同时,为这些示范试点单位提供优质大规格扣蟹100万公斤,并选派10多名技术骨干常年入驻这些试点单位现场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到各个试点开展巡回指导,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应该说“盘山模式”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

凭借“盘山模式”,2011年9月15日 ,盘山县一举成为“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

二力河蟹总结“盘山模式”的技术要点是:

1 水稻栽种模式 即大垄双行,把常规的9寸一垄改为6寸和12寸两垄间隔插秧。

2 田间工程 暂养池10米x25米x10米;环沟梯形,上开口12米,底宽06米,深05米。

3 放养规格密度 亩投放70~80只/斤扣蟹500只左右。

4 放养时间 每年四月下旬环沟内培植少量伊乐藻,将越冬扣蟹投放到生石灰消毒后的暂养池中,按时按量观察投喂精细料,插秧后15~20天及时放入大田。

5 埝埂株距7寸种植非转基因大豆。

6 日常管理

(1) 水质调控:河蟹每次脱壳施用生石灰5千克/亩,48小时后泼洒活化光合细菌06~08千克/亩;在水稻允许情况下尽量加深水层。

(2) 饵料投喂:暂养池撒开扣蟹苗至7月上旬投喂优质全价饲料、小鱼虾为主;7月中至8月中投喂以青饲料为主,兼小鱼虾田螺河蚌等;8月中旬后改投高蛋白精饲料为主,同时搭配新玉米、新高粱等。

(3) 科学施肥 养蟹稻田旋耕前亩施有机肥100千克;缓青肥和追肥少用勤施,每次施肥量不超过3千克/亩。

(4) 病害防治 扣蟹放养前用生石灰(70千克/亩)带水10厘米消毒,以补钙为目的大田每亩泼洒20千克生石灰。扣蟹入池前用3%盐水或者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消毒。

(5) 养殖各阶段按时监测水氨氮值、溶解氧含量、ph值、亚硝酸盐,采取换水等措施调节适合水稻生长与河蟹生长脱壳的数值区间。

河蟹的自然分布是有什么规律吗?

  大闸蟹就是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长江流域熟称大闸蟹,北方叫做河蟹。

  中华绒螯蟹的汛期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寒露至立冬前),约40天左右。主要捕捞工具为簖丝网、定置张网、地拉网、罾网等。河口浅海捕捞季节在11月上旬至3月下旬(立冬至春分),其中分2月初(立春)以前的冬蟹和2月初(立春)以后的春蟹2个汛期,主要捕捞工具为蟹拖网。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由于河口沿海一带开始大量兴建水闸,导致亲蟹生殖洄游和幼蟹上溯通道受阻,60年代起资源量骤减。1969年在长江口的崇明岛附近发现了规模巨大的中华绒螯蟹天然产苗场。该处一年出现1~2个汛期,汛期高峰多在6月上旬。全国许多地方来此捕捞蟹苗运回放养,成活率为1~5%,取得一定增殖效果。但由于蟹苗资源量波动幅度很大(产量少时仅为正常年份的1/10~1/50),故生产不能稳定。

  70年代起中国开始利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进行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均获成功。采用天然海水育苗年前收集健壮亲蟹,按一定雌雄比例投入海水(半咸水)养蟹池中进行笼养或散养,使其交配抱卵。次年4月中即可孵化出溞状幼体。如能保持水质新鲜,溶氧充足、盐度适宜(9~15)、温度稳定、敌害少及丰富的饵料,约经3周左右即可孵出蟹苗。人工海水育苗的技术条件和措施与天然海水育苗相似。其主要技术关键在于配制高效低价的人工海水(半咸水),难度较大,但产量稳定,占地面积也小,并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已在一些内陆地区推广应用。

  

现在搞养殖业有没有前景请分析谢谢

河蟹,是我国特产,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螃蟹、大闸蟹、胜芳蟹。河蟹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部、方蟹科、绒螯蟹属。河蟹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唯有中国才形成其特有的种群和特定的产量。它在我国的分布较广,从北方辽宁省的辽河口到南方福建省的闽江口,各省通海河流中均有其踪迹,加上现在人工放流、池塘养蟹、大水面围拦网养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河蟹已遍布全国。但是许多地方只能靠人工提供苗种而形成产蟹地区,却由于其不能自然繁殖,故又不能形成新的分布区。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河蟹分布区域主要有三处:第一处是以长江水系为主干,包括崇明、启东、海门、太仓、常熟、苏州等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的河蟹,通常称为长江蟹;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上海阳澄湖大闸蟹,个头最大、最受市场欢迎、养殖经济效益最好的河蟹种群,每年中秋前后上市河蟹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方蟹科共有250余种,其中绒螯蟹属有4个种类,河蟹常见的品种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螫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最为常见的,也是我们养殖的河蟹为中华绒螯蟹。螯足密生绒毛是4种绒螯蟹的共同特征,但绒毛着生部位的不同成为区分的主要依据。中华绒螫蟹和日本绒螯蟹螯足掌节及指节基部内外表面均生绒毛;直额绒螫蟹螫足狭小,仅外表面有绒毛,内表面无毛;狭额绒螯蟹螯足掌部仅内表面有绒毛,外表面光滑无毛。额齿也是区分品种主要依据之一。中华绒螯蟹有4个额齿,尖锐,中间齿沟最深;日本绒螯蟹的4个额齿中,中间2个齿较钝圆,两边的2个齿尖锐,最中间的1个齿沟不及中华绒螯蟹深;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的额齿均不明显。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个体较大,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个体较小。直额绒螯蟹具有独特的春季降海习性(其他毛蟹在秋季降海),在台湾省于每年5月有性成熟的黄满膏肥的蟹上市,因而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我说有啊,呵呵

你是作宏观分析还是微观的呢?老大,5分太好笑了吧

500分你也难得这样的分析啊

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名大闸蟹,是我国的名贵淡水水产珍品之一。我国长江流域、沿海地区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喜欢食蟹,每年9月上旬至12月上旬是食蟹的高峰期。产自我国各个地方的河蟹,因其生长的地域环境及气候条件不同,在形态与生态上略有差异,形成所谓的“长江蟹、辽河蟹、闽江蟹、瓯江蟹、福蟹”等地理名称,其中以江苏昆山阳澄湖和太湖的清水大闸蟹及天津的胜芳蟹最负盛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河蟹的需求量从80年代开始逐年上升,河蟹价格也越攀越高,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出现全国性的“养蟹热”,导致河蟹产量急剧上升,而市场价格与养殖利润却一路下滑,到2000年,全国已有近60%以上的养蟹户出现大面积亏本,给河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笔者通过多年的市场调查及对养殖户生产销售的追踪记录,并参考部分文献资料,加以总结分析,从河蟹价格的涨落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预测我国河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为广大蟹农及市场营销者提供参考价值,为促进河蟹产业走上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奉献绵薄之力。

一、河蟹价格区位的规律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河蟹跌幅较大,但不同区位的河蟹价格又有很大差别,养殖者和市场经纪人要充分利用商品的区位差(即价格的地区差)开拓自己的市场,寻求最大的利润,因此分析河蟹的价格区位、发现潜在市场地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一环。我国河蟹产区主要有南北两处,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要产地。北方则以辽河为主要产地,与之相适应河蟹的价格区位分布比较明显:

1、高价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部分边远城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河蟹集散地,享誉世界的阳澄湖大闸蟹离批发市场不足百里之遥,地域的优势造成上海成为河蟹的高价区,尤其是大规格河蟹更受青睐;香港是国内河蟹最大的消费城市之一,加上长途运输的影响,也形成了特高价区;近年新疆的乌鲁木齐、西藏拉萨的河蟹市场也已开辟,这里的河蟹尚属奢侈品,价格自然昂贵。

2、中价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尤其是江苏省的几座中型城市已形成河蟹的最主要中价区,南京、无锡、常州、杭州等城市及辽宁的盘锦、大洼等地均形成中价区,中价区的变化较大,变动辐度有时可在10-25%左右。由于梭子蟹、青蟹等海水蟹已难吸引沿海食客,福州等地的淡水蟹类需求量逐年上升,价格一路上扬,进入中价区行列。

3、低价区:主要分布在一些小型城市及部分养殖区,产量较多,营销不畅,滞销严重,价格自然下跌。宁波、绍兴、扬州等地以小规格河蟹畅销著称于业内,安徽的合肥、天长、当涂、明光、江苏的洪泽、金湖、盱眙等地的价格比较低,同等规格的售价比高价区低25-35%左右。

不同区域的价格差很大,今后随着加强商品流通和城市企业参与营销,区位的价格差将逐渐缩小,高价区与低价区的差价将趋于平稳。

二、盈利的区位规律分析

从市场而言:由于消费习惯不同,生产经营方式各异,造成各养殖区及市场的盈利区位也略有差异,根据1999年到2000年的盈利区位来看:

1、盈利高价区:主要有上海(尤其是每只重达250g以上的雄蟹,175g以是的雌蟹盈利最丰)、香港、乌鲁木齐等地。

2、盈利中价区:主要有南京、福州、常州、武汉、长沙、盘锦等地。

3、盈利低价区:主要有扬州、无锡、宁波、合肥、绍兴等地。

从河蟹本身而言:不同的规格决定了不同的盈利区位。

1、盈利高价区:主要是供出口且质量上乘的大规格河蟹,尤以大中型湖泊水库的天然蟹最受欢迎,规格要求是雌蟹达150g,尤其是规格达175g以上为佳,雄蟹达200g以上为佳。

2、盈利中价区:主要是大中城市居民的食用蟹,价格较高,但居民有一定的购买力和经济承受力,一般要求雄蟹规格达125g/只左右,雌蟹100g/左右。

3、盈利低价区:主要是农村婚丧嫁娶用于置办筵席用,肉质、口感极差,规格较小,价格低廉。一般雄蟹低于75g,雌蟹在50g左右。

三、市场的变化趋势分析

自八十年代安徽滁州河蟹研究所赵乃刚先生的人工配制半咸水育苗技术及浙江省河蟹研究所许步劭先生的海水河蟹育苗技术的相继成功并得到推广普及后,到90年代已形成大规模、工厂化的蟹苗生产,全国河蟹增养殖规模和产量得到迅速提高。十几年来,随着河蟹产业化的迅速推进,河蟹产量由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再到供大于求,河蟹的价格也由低价上升到顶点并迅速回落。虽然各大城市河蟹市场的变化及不同规格成蟹价格的降幅略有不同,但市场与价格的变化仍有规律可循:

1、产量决定价格:

就价格总趋势而言,在1994年前,一年比一年高。据统计,以上海铜川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例,每公斤成蟹(规格为125g/只)的平均售价为:1988年40元、1989年45元、1990年60元、1991年70元、1992年105元、1993年180元、1994年230元、到1994年河蟹价格达到最高峰。由于河蟹高利润的刺激,1993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现“千家万户齐养蟹”的热潮,产量急剧上升,每年以15-2万吨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全国河蟹产量已超20万吨,仅安徽省河蟹产量就超32万吨,市场已经呈现过饱满状态,因此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1995年河蟹价格迅速降至200元,1996年进一步降至150元,1997年-1998年尚可维持在60-80元之间,2000年则跌至30-40元左右。

2、市场竞争力加剧导致价格下跌

在90年代以前,河蟹以捕捞为主,进入90年代后,则以人工养殖为主,每年 8-11月份是河蟹上市最集中的时候,来自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湖北、辽宁等地的河蟹一齐云集几个主要的河蟹交易市场,如上海、南京、绍兴等批发市场。据统计,2000年上海的河蟹日上市量超过60吨,双休日及节假日可达百吨,常州、绍兴、宁波、南京等地也不甘示弱,每天的吞吐量超过30-40吨,由于河蟹的仓储、贩运及中介等问题,一旦大量的河蟹集中贸易时,便相互降价促销以求自保。

3、河蟹的价值与价格逐渐相适应

1994年前后的河蟹天价一方面是物以稀为贵的人为炒作,另一方面是政府机关贪污腐败之风的产物,随着河蟹大量上市及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强,河蟹的价格逐渐回落,其价值逐渐与价格相适应,河蟹养殖业也从暴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据笔者1996年在安徽省滁州地区的调查表明:养殖扣蟹(即一龄蟹种),一只蟹种成本与投饲、管理、塘租的总投入(成活率已折算在内)约为5-7元,经6-7个月的养殖后,中大规格的河蟹价格每只可卖到20-40元;养殖仔蟹(即当年早繁苗),一只河蟹养成的所有成本约为2-5元左右,经7个月的养成,小规格河蟹的价格为每只8-10元,河蟹的价值与价格严重偏离,因此随着河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价格回落、利润平稳是客观的、合理的。

4、季节时令与价格

河蟹是季节性较强的名贵水产品,每年秋末冬初,其性腺发育最饱满,口感最佳,口味最正,因此此时价格最高。就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在1999年之前,一年之内的蟹价变化规律基本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1)、9月之前河蟹上市少,人们购买力低,价格时高时低,没有规律。

2)、中秋、国庆将临,河蟹大量上市,市场受到冲击,价格出现10天左右的疲软期。

3)、“把酒临风,持蟹赏月”,中秋刚过,便是国庆,此时食蟹人大增,加上送礼风气日重,双节期间河蟹需求量是一个高峰期,蟹价也跃升。

4)、两节过后,尤其是10月1日-15日,食蟹家庭大都有囤养的河蟹,市场购买力较低,尤其是近年出现少数家庭将河蟹返销回市场,更对河蟹的价格造成冲击,蟹价降至全年最低点。

5)、10月下旬,西风渐响,膏腴黄肥,肉鲜味美,食蟹风大起,河蟹的需求量大增,蟹价又上扬。

6)、元旦以后一直到6月辽蟹上市前,由于蟹黄、蟹膏逐渐退化变稀,口感及味道极差,人们购买力极低,市场河蟹较少,价格稳定。

5、逆向需求与价格

这种情况是指蟹价在该升时不升,该降时不降,使销售具有不可确定性,十几年来,这种逆向需求仅出现在1996年和2000年。1995年后期受蟹价奇高的刺激,不少养殖户在1996年将大量的河蟹囤积至后期出售,导致市场积压过多,蟹价一路下滑,即使在蟹价应该上升的10中下旬,也止不住下滑势头,囤养者损失惨重。2000年中秋、国庆两节相邻较近,是全年价格最疲软时期,中秋节当天在扬州、宁波等地甚至出现了“烂市”现象,而10月5日左右,蟹价却昂首上升,使养殖户与营销者目瞪口呆。

四、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1、供求关系的变化

在1996年之前,河蟹的供求关系有明显的时间特点:3月上旬(元宵节后)--6月中旬,市场上基本没有河蟹供应;6月下旬开始出现小规格河蟹,多为辽蟹;8月下旬大量河蟹上市,大规格河蟹开始出口。1999年之后,由于产量太多,河蟹出现常年供应的情况,3月上旬-6月中旬,市场上仍有上年存塘成蟹继续供应,其中也有部分大规格的二龄蟹、三龄蟹,但价格飘摇不定;6 月中下旬,大量辽蟹集中上市,河蟹价格稳中有降,9月上旬,大水面河蟹大量冲击市场,出口价格较高;9月下旬-12月中下旬,精养塘河蟹疯狂上市,导致蟹价急剧下降。

从对外贸易出口创汇来看,1994年之前上海起点规格为雄蟹150g,雌蟹125g;而1998年出口起点普遍增大,雄蟹为175g,雌蟹为150g;到2000年出口规格更是让养殖户难以承受,雄蟹的规格不低于200g,雌蟹的规格不低于150g。

2、不同规格河蟹的价格变化情况

不同规格的河蟹价格变化不同:大规格河蟹的价格从上市起就一路攀升, 到11 月-12月为全年最高价格。平均规格为150-200大规格的河蟹,1988年价格为50元/kg,1992年为160元/kg,1994年为300元/kg、1996年为250元/kg、2000年为200元/kg;平均规格为125的中规格河蟹;1988年的价格为40元/kg、1992年为105元/kg、1994年为230元/kg、1996年为150元/kg、2000年为40元/kg;平均规格低于100g的小规格河蟹价格为:1998年为20元/kg、1992年为50元/kg、1994年为80元/kg、1996年为55元/kg、2000年为18元/kg、。从中可以看出:大规格河蟹的价格空间较大,其增幅与降幅比例的利润空间比小规格河蟹大,也就是说,大规格河蟹抗击市场的风险能力比小规格河蟹强。

五、前景展望

1、从整体来看;随着河蟹生产的区域化、产业化进一步增强,河蟹产量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将进一步回落,河蟹养殖从94年前后的暴利时代已进入微利时代,即每亩纯利润从1994年的1万元-15万元已迅速回落到目前的800元-1500元,稍有不慎,可能出现亏本经营。

2、蟹价下降程度与地区不同:随着WTO的加入,关税的下降,河蟹的价格将受到严重影响,出口国外的河蟹价格将下跌,而且跌幅可能在30%左右,上海、香港等高价区价格随之下调,降幅可达到20-30%左右,国内中价区的降幅相对较低,约在10%左右,低价区的价格降幅将达到40%左右。

3、盈利低价区价格更低:国内大规格河蟹的出口规格及口感、口味、肉质将受到严格限制,生态蟹、健康蟹、绿色蟹将成为抢手货,大蟹的价格降幅不会太大,中等蟹的降幅可达到25%左右,小规格河蟹将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每公斤价格将维持在成本价即8-10元/kg,降幅达40-50%。

4、生产趋于稳定:由于利润的刺激,全国河蟹养殖出现一哄而上的不正常热潮,最终导致价格下跌,这是市场的必然,随着市场调节功能的进一步增强,经过2-3年的调整,河蟹生产将趋于稳定,全国养殖面积将比目前减少10-15%左右,扣除单产上升因素,全国河蟹产量只能减少5%左右,市场趋于平稳仍显饱和。所以期待近2年内河蟹价格上扬是不现实的,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大规格河蟹的产量仍将维持现状,甚至略有下降,因此200g只以上的大规格河蟹价格仍将独领风骚,利润空间较大,中等河蟹的产量将提高35-50%左右,小规格河蟹将被逐渐淘汰。

六、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向市场要效益

A、推广商品蟹暂养技术,暂养的目的在于催肥、增重,变软壳蟹为硬壳蟹、变低价为高价、聚零星为批量,提高经济效益。

B、推广活蟹冷藏技术,目的是节省成本,便于仓储、运输,减少死亡率,提高时差效益和区位差效益。方法是把鲜活河蟹放在特定条件下的冷藏室,活贮一段时间再上市。

C、搞好市场调查研究。根据成蟹的时间、季节和地区差价变动的规律,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货畅其流,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高价区域销售。

D、加强协作生产,促进河蟹产业化的健全与完善,规范河蟹养殖操作规程,减少蟹农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与无序性。

E、建立良好的经营机制,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积极培植优秀的市场经纪人代表,及时和准确地判断市场行情,因时而变、因利势导,在科学指导下建立良好的经营运行机制,减少风险,争取更大的利润。在生产营销方式上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以企业方式经营河蟹业,创立种、养、销、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化的产业集团,发展蟹种培育基地、蟹苗生产基地、成蟹养殖基地、成蟹加工基地及其它相关产业链条,逐渐形成良好有序的运行机制。

2、以科技为中心,实行科学的养殖方式

A、改变思维,变“大养蟹”为“养大蟹”,淡化亩产量概念,强化纯收益的观念,向大规格河蟹要利润,要效益。

B、保护河蟹种质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各地地理种群,加强苗种培育及质量监控,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大规格河蟹,即所谓的“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以出口创汇为目的,千方百计增加收入。

C、坚持选择好亲蟹,以草型湖泊的天然亲蟹为最佳,实行常温繁殖、常温育苗和培育幼蟹,实现苗种自培自育、自给自足,提高苗种成活率、减少病源菌侵入机率。

D、改善河蟹生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池塘的养殖生态条件要满足河蟹生长的要求,实行科学的立体养殖方式,如稻田养蟹、茭白养蟹、莲田养蟹,坚持一年育扣蟹、两年养成的科学养殖方式,杜绝当年早繁苗、当年养成小规格河蟹的速成行为。

E、掌握科学的“四定”、“四看”投饲技术及生态预防为主的病害防治方法,实现生态养蟹、健康养蟹。 作者:紫佳 羊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河蟹 种类 有哪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