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饲养肉牛的青储饲料如何制作?

   2023-05-29 互联网艺莲园21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山东鲁嘉牧业肉牛养殖场,回答饲养肉牛的青储饲料如何制作,买牛先看相如到集市上买肉牛,首先应选购嘴大、鼻孔大、眼有神、体形较长、腿粗、尾巴有力的牛,这样的牛食欲旺盛,健康无病。另外,还要求皮肤有弹性,臀部毛皮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山东鲁嘉牧业肉牛养殖场,回答饲养肉牛的青储饲料如何制作,买牛先看相如到集市上买肉牛,首先应选购嘴大、鼻孔大、眼有神、体形较长、腿粗、尾巴有力的牛,这样的牛食欲旺盛,健康无病。另外,还要求皮肤有弹性,臀部毛皮多而软,这样的牛育肥快,经济效益高。

“三看”是指看吃食状况、看排便情况和看反刍情况。抓好三项管理措施一是夏季喂完牛后,要把牛拴在通风的树荫下或背阴处、凉棚下,,以利增重育肥。粗粮细喂盛产玉米的地区,牛的主要饲草多为玉米秸,非玉米产区可因地制宜。铡草时要求寸草铡三刀,铡得越细越好,牛爱吃,易消化。精料的喂量和品种比例要因时适当掌握。对新购的架子牛,一般应长时间少喂或不喂精料,如果精料突然饲喂过多,牛容易消化不良,长膘慢,一般日喂精料量控制在15~2公斤为宜。各种料的比例为玉米面30%,麦麸60%,豆饼面10%,另加食盐5~10克,用水化开后拌在料内。10天后再逐渐加精料,出栏前15天,日喂精料量为每头牛5~7公斤。冬春两季精料各成分间的比例可适当调剂。山东鲁嘉牧业万头肉牛肉羊肉驴养殖基地

微生物em菌发酵青贮饲料有什么好处

首先,青绿饲料含水量高,一般都高于50%,有的甚至会达到7-80%,禽畜吃得多会腹胀,但能量及其他营养价值不高,不耐饿。

其次猪鸡都是杂食动物,其消化系统并不适合对大量的植物(高纤维)进行消化吸收,高比例青绿饲料喂杂食性动物,很常见的就是吃得多但生长缓慢,营养跟不上。

所以要高效养殖杂食动物的饲喂应以低纤维含量的干饲料为主,而每天添喂适量青绿饲料(比如日粮的1-20%)可有效促进动物消化吸收,补充维生素,降低成本。不过青绿饲料的标准化操作难度大,人力成本高,所以目前并不适合大规模养殖场推广使用。

肉牛养殖喂青贮饲料有没有必要,只喂玉米秸秆和玉米粉效果怎么样?

1、改善冬春季青饲料供应不足。夏秋季节植物生长繁茂,有丰富的青绿饲料,尤其在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推行退耕还林还草,人工种植大量牧草,这些牧草在夏季用于喂牲畜多有剩余,而冬季和早春则缺乏青饲料,如果在夏秋季节把牧草等青绿物料使用生物发酵技术青贮起来,留到冬春喂,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冬春季牲畜的饲料供应状况,起到全年饲草平衡供应的调节作用。

2、能保存青饲料的口感和营养。微生物发酵技术青贮饲料在青贮中营养损失一般不超过10%,如将牧草晒干营养要损失20%~30%,甚至40%以上。采用青贮法,饲料草的叶和叶柄基本都能保存下来,在青贮饲料时,加入惠民青贮饲料发酵剂(纯微生物制品),效果会更好,青贮好的饲料味道香浓,口感好,营养也更高,与其他不使用生物发酵剂青贮饲料相比,能更好的保存青贮后的饲料,不仅营养损失少,而且更易消化。

3、提高饲料利用率。用惠民生物发酵剂青贮的饲料,质地柔软,酸香适口,牲畜爱吃、易消化,有些杂草及马铃薯、草木犀、萝卜叶等,在新鲜时有特殊气味且质地粗硬,畜禽不能很好的利用,但若使用生物发酵剂混合青贮以后,质地变软,适口性改善,是良好的饲料。

4、能使青饲料长期保存不变质。鲜嫩的青饲料一般含水量很高,不易晒干,容易霉烂,块根、块茎饲料窖贮易腐烂,养分损失也多,如果采用生物发酵技术青贮饲料,则简便省事,损失也少,可使青绿饲料长期保存,不会变质。

5、饲喂牲畜更安全放心。青饲料在鲜喂或晒干喂牲畜时,由于没有经过消毒,病菌、害虫卵也会被牲畜食入,从而影响牲畜的健康。但经过生物发酵青贮后,植物中的病菌、害虫卵会在高温发酵时(发酵时最高温度可达70多度)被杀死,饲料更安全。

6、改善动物食不长肉的现象。惠民饲料发酵剂含有强大的微生物菌群能捣毁饲料原料中坚韧的植物细胞壁,将部分纤维素、果胶质等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单糖和寡糖等“小分子”物质,并生成多种有机酸、微生素、生物酶、及其他多种未知生长因子,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利用率,能使动物“食而不化”,“食不长肉”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大大提高了养殖用户的养殖效益。

林麝如何养殖

如果你能保证全年都可以给牛供应青绿饲料,那不喂青贮也可以。

青贮特点: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青饲料鲜嫩多汁,青贮使水分得以保存。青贮料含水量可达70%。同时在青贮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大量乳酸和芳香物质,更增强了其适口性和消化率。此外,青贮饲料对提高家畜日粮内其他饲料的消化性也有良好作用。

青贮可调济青饲料供应的不平衡,由于青饲料生长期短,老化快,受季节影响较大,很难做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而青贮饲料一旦做成可以长期保存,保存年限可达2--3年或更长,因而可以弥补青饲料利用的时差之缺,做到营养物质的全年均衡供应。

在冬季无青绿饲料的情况下,青贮饲料的饲喂效果是要好于干秸秆的。

青贮饲料应该从几月份开始

一、青饲料选择及精馈料的配制

1、青饲料的选择林麝养殖场一般多建在水草茂盛的山坡地,选用其喜食的植物种类采集进行日常喂养。也可以人工种植饲草,晾干贮存,以便在枯草季节作为青饲料的补充。

2、平常喂养主要选用的饲草种类有:杏树叶、桑树叶、梁子叶、刺槐叶、榆树叶、农作物叶以及其他一些草本植物的茎和叶等,另外还饲喂一些多汁的红白萝卜、南瓜、苹果、红薯等。

3、、精饲料的配制效果较好的两种配方是:①玉米粉、黄豆粉、麦麸、油渣、蛋壳粉可按50:30:10:5:5比例配制成精料;②玉米粉、黄豆粉、麦麸、骨粉、鱼粉、添加剂可按40:25:25:5:4:1比例配制成精料。精料的配制方法,可根据林麝不同发育时期适当调整各成分的配制比例。

二、饲料搭配和人工喂养

1、饲料搭配成年麝每日喂养草料1000克左右,精料100克左右,每次喂养饲草种类要多于5种以上。林麝在不同的生物学时期,对营养的需要亦有所不同。所以,在饲养过程中,饲料的搭配及其数量的多少,要及时加以调整,才能获取得良好的效果。

2、人工喂养林麝喂养通常一日3次,早晨6~7点钟、中午1~2点钟、晚上6~7点钟,夏季可稍有提前,冬季可稍有推后。日粮分喂的比例是早30%、午20%、晚50%。草、料分食,精料喂养时单个进行。下午一次喂完。精料喂养不宜过多,人工喂养要定时定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食物反射,增进麝体的消化机能。

3、另外还要重视麝的饮水。给水的时间、次数和质量,对其各种生理过程有直接的影响。实践证明,麝的饮水以天然泉水最佳。在不同季节更换饲料种类时,要逐渐替换。不能直接全部替代。如果突然大量地更换饲料,容易导致减食、腹泻等不良后果。

三、林麝养殖场的场址选择

1、建立林麝人工养殖场时,不论是圈养还是散养,都应选择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人烟稀少,环境安静、林草茂盛的山坡地,最好是有山泉流出的地方。

2、如果是围栏散养,要选择坡向朝南、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的缓坡地。围栏散养场地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围栏要坚固且有防护措施,避免林麝相互追逐时碰伤。

扩展资料:

林麝与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金钱豹共称“秦岭六宝”,其雄麝香囊分泌的麝香是传统中药的重要原料,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专控商品。

为了填补市场需求,保护野生林麝种群,饲养林麝是被允许的。考虑到林麝的保护级别和种群的濒危现状,任何捕获、饲养和运输林麝的行为,都必须得到林业部门审批。

国内林麝分布区东至安徽境内大别山区,西达四川、陕西。其中,四川是其主要分布区。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其价格昂贵,导致人为猎杀林麝的情况严重,盗猎行为致使野生林麝资源枯竭。

-林麝

一般密植青割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孕蕾期至开花初期,本科牧草在孕穗期至抽穗期,甘薯藤在霜降收割为好。

利用农作物秸秆青贮,要掌握好时机。过早会影响粮食生产;过晚会影响青贮质量。

玉米秸的收贮时间,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看籽实成熟程度,乳熟早,桔熟迟,蜡熟正当时;看青黄叶比例,黄叶差,青叶好,各占一半就嫌老;看玉米生长天数,一般中熟品种110天就基本成熟,就是说套播玉米9月10日左右,麦后直播的玉米9月20日左右,就应该收割青贮。

地瓜秧的青贮应采取霜前割秧,霜后出薯的办法。这样,既不影响地瓜产量,又能保证青贮质量。

青贮窖的要求

制作青贮饲料时, 对青贮窖的要求是不论其类型和形式如何,都必要达到下列要求。

1、选址:一般要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土质坚实、离牛舍较近、制作和取用青贮饲料方便的地方。

2、窖的形状与大小:窖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可建成地下、地上或半地下式;窖的深浅、 大小可根据所养牛的头数、 饲喂期的长短和需要贮存的饲草的数量进行设计。一般每立方米窖可贮玉米秸秆500公斤左右、贮地瓜秧700公斤左右。

3、青贮窖要能够密封,并能防止空气的进入,四壁要平直光滑,以防止空气的积聚, 并有利于饲草的装填压实。

4、窖底部从一端到另一端须形成一定的斜坡,或一端建成锅底形,以便使过多的汁液能够排除。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肉牛 饲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