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商品海兰白蛋鸡具有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商品海兰白蛋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商品海兰白蛋鸡的饲养方法饲料管理
定期对料槽进行清空、打扫、消毒,避免饲喂一些霉败、变质和适口性差的饲料。时常让鸡清空一下料槽以防饲料在里面堆积。饲料要避免过期。加料之前,确保所加之料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确认传送到正确的料槽之内。加料的过程中,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标记清楚后储存于-20℃至少4周时间。从感官上检查料的颗粒大小、颜色、气味以及同前期样本的比较情况,如发现与正常料样差别明显的话,要立即通报给饲料供应部门。如考虑到撤料所造成的麻烦,可以送交样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认料的可疑之处。应当定期的把料送往实验室进行营养成分的检验(例如,含水量、氨基酸、脂类、粗蛋白等指标),并与供料商所提供的营养价值表进行比对。
能量
能量是由日粮中营养素(脂类、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所提供的,是生长和产蛋所必须的成分。对于禽类而言,代谢能(食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尿排泄物中的总能即为代谢能)是用来反映饲料原料和全价料中可利用能量的指标。然而,同一种饲料原料其代谢能值的差异却有很大的不同(下表所示)。部分差异可能是由于饲料原料中含水量的不同造成的,但是,即便是以干物质为基础所表示的代谢能值也有所差异。因而,给定日粮成分能值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单一饲料成分中指定的能值。
建议的日粮代谢能是以美国通用的表观代谢能测定的饲料原料能值为依据。这些饲料成分营养价值表见手册附录。当所用饲料原料中能量值与本手册有差异时,建议把能值作相应的调整。无论采用何种能值系统或使用不同能量含量的饲料原料,其日粮中的能量要必须满足鸡群的维持、生长和产蛋需要。如果摄入的能量不足,蛋鸡就会动用体内储备首先满足产蛋的需要,接着是蛋重减轻,产蛋量下降和体重减小。
蛋白和氨基酸
禽类需要的不是蛋白质而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尽管日粮中粗蛋白含量的最小量在附表中已经给出,但是我们强烈建议不以最小粗蛋白量而以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合日粮。然而,在没有具体的最小粗蛋白要求的情况下,考虑总氨基酸的含量以避免氨基酸缺乏。在多数日粮中要添加人工合成的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缬氨酸或异亮氨酸。因而,日粮成分只考虑蛋氨酸(胱氨酸)和赖氨酸的话,就应该考虑粗蛋白的含量,以避免其他氨基酸的缺乏。
日粮中部分氨基酸(通常10%-15%)不能消化,而是随粪便排出。由于不同的饲料原料可消化部分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强烈建议以可消化氨基酸为依据设计日粮配方。例如,大豆粕,肉骨粉和棉籽粕的蛋氨酸含量大至相同,但他们所含蛋氨酸的可消化能力却大不相同。
大豆粕(48%)064%蛋氨酸×91%消化率=058%可消化蛋氨酸
肉骨粉(48%)064%蛋氨酸×85%消化率=054%可消化蛋氨酸
棉籽粕(46%)064%蛋氨酸×72%消化率=046%可消化蛋氨酸
以总氨基酸需求为依据设计日粮配方时,由于不同饲料原料中含有的可消化氨基酸的量不同,日粮配方必须要有较大的安全边际。以可消化氨基酸为依据设计日粮配方,不但可以减小这种安全边际,而且可以根据饲料原料的氨基酸生物利用率来更加准确的估计原料的优劣。以可消化氨基酸为依据设计的日粮配方越准确,日粮就越经济实用。同时,和以总氨基酸或粗蛋白为依据设计的配方相比,此种方法还可以减小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见本手册后面的附表。
外源性饲料酶的使用
外源性饲料酶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原料中营养素和能量的消化利用率,因而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植酸酶可以有效提高诸如玉米和豆粕等含植酸盐原料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而糖酶,如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可有效的提高饲料中能量的利用率。配置全价料必须关注有足够的与酶相作用的原料底物,例如,植酸酶只有在原料中含有足够的植酸盐结合的磷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植酸酶与玉米-豆粕型日粮作用所释放的有效磷高于小麦-豆粕-肉骨粉型日粮所释放的有效磷。如不考虑饲料中植酸酶的含量,而仅靠植酸酶来增加有效磷的释放,就可能导致磷缺乏,从而影响产蛋率,产生痛风和骨软化症等问题。同样,不考虑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作用底物存在的话,就可能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出现发育迟缓、蛋重变小和产蛋减少。
青年鸡的饲粮
青年鸡的饲养和管理对产蛋期的蛋重和产蛋量影响极大。若在此期间有所偏差,可造成产蛋期产蛋性能下降,并且无法在产蛋期进行弥补。因此,必须灵活掌握青年鸡的饲料营养供给,达到目标体重后才可更换下一阶段的饲料。育雏早期应采用颗粒破碎料,可提高雏鸡的采食量和避免挑食,有助于机体的发育和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饲料的更换取决于体重是否达标,而不是日龄。密切关注青年鸡的体重变化是换料的关键。如果3周龄没有达到标准体重(此时已经到了由颗粒料转换为生长期料的时候),应继续使用颗粒料,直到达到相应的体重标准。如果鸡群体重与标准差距过大,应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与成年鸡不同,青年鸡不以能量的摄入量为依据来规定其饲料耗量,而是以促进其机体的发育为目的,为其提供高能量的饲料。与寒冷的环境不同,高热的环境不能通过提高饲料能量水平来促进鸡的增重。因而,在热的环境下以提高饲料中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尽管高营养水平的饲粮能够促进鸡群的机体发育,但是持续给予高能量水平的日粮或低粗纤维水平的日粮会减弱鸡的消化能力,导致产蛋期采食量下降,产蛋量性能较差。
开产前的饲粮
建议青年鸡的饲料含钙量在1%左右,以确保钙的摄入量,使骨骼发育良好。开产前鸡的饲料,即产第一枚蛋前2周的时间(从未早过15周龄),要比生长期的饲料中含有更高的钙(25%)和磷,以利于髓质骨的发育。髓质骨是钙的储存库,成年鸡能够迅速动用其中的钙来形成蛋壳。髓质骨的正常发育可为避免产蛋期出现骨质疏松及保障蛋壳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尽管如此,由于时间短暂的原因,开产前期这段时间的管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我们不建议在性成熟之前用高钙的饲料(4%-5%)代替开产前饲料,因为这样的话这会导致粪便过稀,并会持续于整个产蛋期。另一方面,生长期饲料和开产前的饲料不要延续使用到产蛋阶段,因为这两个时期的料中含有的钙量不足以满足产蛋需要。
产蛋期的饲粮
为使鸡群在整个产蛋期中有良好的生产表现和适宜的蛋重,应该制定一个阶段性饲喂程序以确保适宜的营养摄入。设计的配方要以鸡群的实际采食量和希望鸡群要达到的生产水平为依据。掌握鸡群每天的耗料量是饲喂管理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给料的厚度,以避免浪费。母鸡应当随时有料可食,尤其是在熄灯之前。
鸡群的饲料消耗量决定于几个因素,包括体重(日龄)、产蛋率、蛋重、环境温度、饲料的质地、日粮营养素的不平衡,日粮中能量的含量。饲料中的能量含量是尤为重要的,因为鸡会通过减少或增加饲料的摄入来维持能量的摄入量。换句话说,能量低时鸡的采食量就会增大,能量高时鸡的采食量就会降低。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营养不平衡或食盐缺乏时)鸡会调整其采食量以满足相应营养素的需要,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为了能适应不同能量水平日粮的要求或能适应能量饲料的成本变化,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能量浓度范围。通常的原则是,能量水平低耗料量增加。有些时候,提高饲料能量和营养水平是有益的,尤其在能量消耗成为限制因素的时候,诸如如产蛋舍初期和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时,每只鸡的能耗少于270~280千卡/天,就会造成高峰结束后产蛋率和蛋重的降低。热应激也会引起采食量的降低和能量摄入减少。提供饲料中能量的水平,可以保持鸡群较好的体重增长、产蛋能力、蛋重,尤其是在环境温度高时效果更加显著。脂肪和油脂含高浓度的能量,可以用来提高日粮中能量的水平。脂肪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体增热较低(即脂肪有相对较低的热增耗),这对热应激时非常有益。尽管可以将植物油和动物油混用,但植物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亚油酸,这有利于蛋重的增加。
采食量的计算
从配方实用性方面来讲,定期而准确的估测鸡群实际的采食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鸡群的耗料率是随着日龄、环境温度、日粮中能量的含量和日粮能量浓度的不同而变化的。要仔细斟酌各营养素,其配成的日粮才可以提供建议性的营养摄入量。例如,观察到鸡群的实际采食量为95克/日,建议的钙含量是41克/日,则饲料中钙的含量是432%。同样是采食量为95克/日,建议每只鸡每日摄入750毫克/日赖氨酸,,则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为0789%。如果把鸡群采食量降到85克/日(比如提高了环境温度和饲料能量水平),鸡的营养素摄入量则为85克×432%=325克的钙,85克×0789=671毫克的可消化赖氨酸,这就低于推荐的营养摄入量。结果是蛋壳质量、蛋重和产蛋量等指标均有所下降。因而,随着采食量降到85克/日,则饲料中钙的含量和可消化氨基酸的比例应该相应调整到是482%和0889%的水平,以确保摄入钙量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量为是建议的410克/日和750毫克/日。
营养与蛋重
开产体重影响蛋黄的大小,进而影响蛋重。因而,通过改变青年鸡饲喂和管理的方式增加其开产体重可以增加整个产蛋期的蛋的大小,反之亦然。产蛋期通过调整平衡蛋白质或单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中,蛋氨酸常用来改变蛋重)、亚油酸和添加脂肪或油脂等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控制蛋重。虽然能量的摄入可以影响蛋重,但此法很难实施,这是因为鸡会通过采食量的调节来满足它们自身的能量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利用营养策略来控制蛋重以避免蛋超重,那就应该在产蛋周期早期着手。一旦蛋重超标,就很难在不影响产蛋率的情况下予以纠正。
营养与蛋壳质量
充足的钙、磷、微量元素(如锌、镁、锰、铜)和维生素D3的供给,对于保证蛋壳质量至关重要。饲料原料中矿物质的生物可利用率不尽相同,设计日粮配方时予以注意。而且,饲料中添加钙(通常是碳酸钙)的颗粒大小也很重要。添加的碳酸钙中至少有65%的颗粒为2~4毫米,35%为小于2毫米。大颗粒碳酸钙的溶解速度较慢,这可以确保蛋鸡在熄灯之在不采食富含钙质饲料的情况下,肠道中仍有钙质可以利用。
商品海兰白蛋鸡的饲养管理特点(一)促进后备鸡体重的达标与控制
合格的后备鸡是充分发挥海兰鸡遗传性能,确保鸡群高产的基础,在后备鸡培育阶段,要合理的处理好营养、免疫、鸡舍环境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育成鸡的生长与蛋白质和能量两者的进食量都有关,但育成前期对蛋白质的反应较为明显,而后期对能量较为明显,就我国而言,能量进食量可能是影响生长期蛋鸡发育的最大因素。
(二)加强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产蛋期蛋鸡饲养管理是保证鸡群稳产的基础,特别对于高产蛋鸡鸡群而言,良好的料、水、光、温、风管理和避免应激,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和产蛋维持较高水平的基础。
怎样搞好蛋鸡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
新杨褐壳蛋鸡的是一种高质量的蛋鸡,具有高成活率、高孵化率、饲养综合效果高的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新杨褐壳蛋鸡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一、在大型种鸡场挑选鸡种鸡苗要在信誉好的大型正规种鸡场订购。大型正规种鸡场技术力量强,种鸡饲养管理好,通过卵垂直传播的一些疾病会定期进行筛查,所以雏鸡病少。同时,由于孵化规范,孵化出来的小鸡的毛干净光亮,体重适中,肚脐愈合良好,精神活跃,反应灵敏,叫声清脆,握在手里感到饱满,小腿有光泽,脚趾色泽明亮。此外,大型种鸡场运输适当,售后服务好。养殖户决不能眼前贪图利益,在没有资质的鸡场订购劣质鸡苗,否则后患无穷。
二、做好入笼的准备鸡场的设备对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很大影响。转群前,要对鸡场及设备进行保养,仔细检查供应系统、饮用水系统、电源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笼等设备,有异常就要及时修理。全面清洁和消毒鸡场的设备的步骤是,将鸡场地板、屋顶、墙壁上的排泄物、灰尘和设备的污物清洗干净,然后用高压水将鸡场的设备冲洗干净,干燥后喷洒消毒药液消毒,使用的物品也要消毒。另外,要准备必要的工具、药品、器具、记录表、饲料,并准备饲料。
三、做好环境控制养育幼崽最基本的条件是温度要适中,否则会影响小鸡的抵抗力,小鸡容易发生痢疾、感冒等疾病。幼崽的温度在第一周应保持在33度,以后每周下降2 ~ 3度,最后下降到20度,就不用再下降了。具体取决于小鸡的表现,小鸡张开嘴呼吸的话,可以看出温度很高。如果小鸡挤成一堆,温度就低了。幼崽的湿度应保持在50% ~ 60%为宜,要求通风良好,但要防风。
同时,要根据品种要求,清除体型太小鸡和没有饲养价值的残鸡,选择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中的优质鸡。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可能仍有小鸡和大鸡,如果全部淘汰,必然会增加成本,不能充分利用蛋鸡的笼养位置,因此在爬笼时,将小鸡和大鸡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养中,加强管理,采取特别措施,使它们均匀整齐。小鸡放在温度高、阳光充足的中层笼子里,适当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大鸡要适当限制饲料。根据鸡笼里鸡的数量,一次放入一个足够的数量,避免先进笼子的欺负后进笼子的鸡。
四、加强饲养管理产前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还影响产蛋量,要及时交换饲料。产前两周,鸡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母鸡要想产出高产量鸡蛋,降低鸡蛋的破损率,减少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就要从17周龄开始,将日粮中钙含量从09%提高到25%。当产卵率为20% ~ 30%时,钙含量变为35%的蛋鸡日粮。
此外,要保证素食量。要恢复产前素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每100只鸡每周补充500 ~ 1000克饲料。保证饮用水,开始生产时,鸡新陈代谢旺盛,水需求大,必须确保充足的饮用水。饮用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造成导致更多的脱肛。早上要先喝水,然后喂饲料。
五、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鸡群饲养密度高,传染病发生时会更容易传播,所以预防工作很重要。首先要制定好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时要请技术人员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不能盲目照。制定程序后要严格执行,不能粗心大意,不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其次,要做好消毒工作,定期用烧碱或生石灰消毒,每周带鸡消毒两次,消毒药定期更换,避免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新杨褐壳蛋鸡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了,一定要提前掌握。
要搞好蛋鸡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经常观察鸡群 每天早晨放鸡、每次喂鸡时,都要对鸡群进行仔细观察。如果发现鸡不吃食或离群呆立,冠发紫,翅、尾下垂时,要将其抓出隔离观察饲养,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
(2)保持环境安静 鸡生性胆小,易受惊吓,突然的声响可使蛋鸡惊群,易导致产蛋量降低或产畸形蛋。所以,要注意保持蛋鸡生活环境安静,平时喂料、喂水、打扫卫生、捉鸡、拣蛋都要轻轻操作,防止喧哗。每天工作程序都要定时进行,不要轻易变动。
(3)温度、光照要适宜 保持鸡舍具有对鸡最适宜的温度,是保持产蛋率平稳和节省饲料所必需的。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5℃,20℃时对产蛋率最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蛋率。因此,鸡舍要做到冬暖夏凉,鸡舍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光照对蛋鸡的繁殖机能影响很大。产蛋阶段光照只可增加不可缩短,保证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2小时,最长不超过16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可采用人工光照来补充,一般多使用白炽灯或日光灯作光源。
(4)供给足够的营养 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和鸡的产蛋率及时进行调整产蛋期蛋鸡的日粮配方。夏天气温高,要减少能量饲料,增加蛋白质和钙质等饲料;冬天气温低,则要增加能量饲料,减少蛋白质饲料。产蛋初期喂料量应随着产蛋率增加而逐渐增加,不能增加过快,否则,容易因产大蛋造成肛门脱出继发疾病。产蛋盛期喂料量要充足,应任鸡自由采食,让其吃足吃好。一般从开产到高峰期(80%以上产蛋率),每只鸡每天需要18~19克粗蛋白质;产蛋率80%~85%时,粗蛋白质为17~18克;产蛋率70%~80%时为16~17克,产蛋率70%以下时为15~16克。
(5)减少脏蛋和破蛋 要勤拣蛋,轻拿轻放。产蛋箱内要放垫草,鸡舍内放足够的产蛋箱。在母鸡开产前1~2周,就先将产蛋箱放入鸡舍内,尽可能放低一些,待鸡习惯以后,再提升到便于拣蛋的高度,以防母鸡把蛋产在产蛋箱外,造成鸡蛋损伤或污染。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