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养殖好牛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变态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0℃,若水温高于35℃,则要及时换水。将原池水排出1/4~1/2,引进水温较低的清洁水。如水质污染,也需采取类似的换水措施。
水位一般宜保持水深40~60厘米左右。养小蝌蚪或水温较低时,水位宜低些,相反则应高些。
3控制水质
蝌蚪池的水质应清洁,水中溶氧量应大于3毫克/升,盐度小于2‰,pH值66~82之间。水质的好坏一般可用肉眼看水色来估测:
瘦水:水较透明,水中浮游生物较少。
较肥水:草绿带黄--较混浊。水中绿球藻、隐藻类很多,还有部分黄绿藻。
肥水:淡黄褐带绿--混浊度较小。水中蛙藻、金藻、黄藻较多,还有部分绿藻。黄褐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含蛙藻。油绿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为隐藻和绿球灌。一般用发酵后的粪肥施于池水中多呈此水色。
病水:红色带棕--混浊。水中含有大量繁殖的红色甲藻。蝌蚪吃后不消化,且污染水质,使蝌蚪中毒。抢救办法是及时移走蝌蚪,然后清理池塘。
水质的恶化(病水),除因某些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引起外,还可能由于腐殖质发酵、食物残渣腐烂、水中缺氧,水源被工业及生活用水污染,蝌蚪因病虫为害致死而尸体腐烂、病菌蔓延等原因引起。
水质污染变质现象一经发现,则要采取换水的办法解决,换水时不要猛然使水温等生态因子差异太大,一般换水量为1/4~1/2,并注意掌握换水时间。养殖蝌蚪最好处在肥水及较肥水中,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处在瘦水中也可以。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1)发现水面有悬浮杂物、浮膜、死去的蝌蚪等动物,要及时捞出处理。
(2)饵料台要经常取出洗刷、用漂白粉液消毒或日光曝晒杀菌。蝌蚪吃残后留在饵料台上的食物,要及时清除,以免在池水中腐烂。
(3)经几个月饲养后,池底如积有污泥及洒施后沉水的食物残渣,要及时清除。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水温较高时,黎明前后蝌蚪一般在水面上浮头,此外天气异常闷热也会浮头,此时必须立即换水或开增氧机。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刚孵出至10日龄的蝌蚪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000~2000尾为宜;11~30日龄以500~1000尾为宜;30日龄至变态为幼蛙之前以100~130尾为宜。密度的确定与蝌蚪生育期、体型大小、供饵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可因时、因地及具体条件不同而改变。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在温带地区自然条件下,一般从11月至来年3月份即进入越冬期,具体管理工作如下:
(1)使池水保持1米深。使底层水温可保持在5℃左右,即使表层水冻结、积雪,蝌蚪也能安全越冬。
(2)准备好补水、补氧设备及措施。如发生水位下降或水温低;底层污泥发酵而缺氧情况时,可及时灌水、充气。最好在越冬前做好池底污泥清理工作,以减少耗氧量。
有条件的池塘,可以控制水温在15℃以上,如能达到20~30℃,则蝌蚪仍能正常生长变态。
想要投资养殖牛蛙,养殖牛蛙需要哪些条件
可以家养的牛蛙的饵料在蝌蚪期和幼蛙、成蛙期,有所差异。仔蝌蚪摄取从卵中带来的营养,5—6天后,已成为杂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也喜食煮熟的蛋黄、绞碎的鱼肉、动物肉及其内脏和蝇蛆等;孵化后50—60天,可食煮熟的土豆、甘薯、米糠、各种饼类及豆腐渣等植物性食物;变态后的幼蛙到成蛙转为肉食性,喜食活饵。幼蛙阶段的主要饵料是蛆、蚯蚓、鱼苗、小泥鳅等,随个体的增长,逐步捕食较大的昆虫等动物性饵料。死饵(不活动的静态饵料)必须驯化使其养成习惯,否则一般不食,有的情愿锇死。根据上述,对饲料工业提出下列要求,一是根据牛蛙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配制系列饲料;二是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要高,一般要漂浮时间10小时以上。因幼蛙、成蛙是跳起捕食的。三是从蝌蚪到成蛙发生的疾病是以预防为主,因而要求在饲料中加入抗病添加剂,能预防烂皮病、肠胃炎病、肝病及其它因投喂单一商品饲料而引起的各类营养缺乏症等。目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抗病型牛蛙膨化颗粒饲料,基本上能满足上述三要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牛蛙怎么养牛蛙的养殖技巧
养殖牛蛙需要清澈的池塘,在消毒前,可以用生石灰每亩50-75公斤消毒,消毒后10天,然后根据牛蛙池的个体大小,可以给它投喂昆虫、鱼、虾、螺蛳、黄粉虫、波茨等食物,可以在养殖水生植物时加入适量的水葫芦等,同时,还要注意水质。我们要合理地换水,保证水的清洁和无污染。
养牛蛙时,一般要到当地渔业部门办理滩涂养殖证,但由于各地区的政策不同,具体情况可到当地农业部门咨询。场地条件要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塘。先建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大池塘,然后将池塘平均分成四个小池塘。目的是根据牛蛙的生长状况,在不同的池塘中饲养,以便于后续管理。
野生粗养。可分为全自然放养和半自然放养两种类型。常见的养殖方式有水库放养、沼泽放养、湖泊放养、河流放养、水田放养等。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等自然条件,划定养殖范围,投放种苗,适当多投喂饵料,定期收获和捕捉牛蛙。其特点是养殖场地大,投资小,收入大,人为干预少,但单位面积产量低。
精耕细作的养殖方式。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业用地,采用人工方法建池,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养殖。根据养殖场所的不同,可分为池塘养殖、野外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方式。其特点是养殖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高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显著。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1、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2、幼蛙时期
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3、成蛙时期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