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鹌鹑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在那坐着的方向,地方和选择最好的救济需要高一些,需要牢固点,必须有充足的阳光,排水很好,这样鹌鹑是冬暖夏凉,通风好可以很好的干燥,也给鹌鹑的健康状况带来改善。每次进出房舍都需要进行消毒,为了便于清洗和消毒,鹌鹑舍的地面最好采用混凝土结构,要有一点坡度和排水口,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干燥环境。
鹌鹑需要保温是好事,但不能通风,特别是夏天,温度高了,有害气体的浓度增加,会严重影响鹌鹑的出栏率,内心需要安装风扇,窗户也要尽量做大一些,除了需要安装窗户玻璃外就是应该安装纱窗,这样可以弥补充足的阳光;更方便通风,还可以把麻雀、蚊子和苍蝇挡住。冬天中午气温较高,需要开窗通风,但最好时间不能太长,需要稍加控制好,否则室温变化较大。
夏天也不能随便开窗来松动热空气的湿度,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开个天窗,并装个风扇,更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同时也是降温的措施,保证好鹌鹑正常的产蛋率。环境对鹌鹑来说至关重要。鹌鹑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差,耐受力更差的笼子也会使鹌鹑生长不正常。这一重要领域被许多育种者所忽视。鹌鹑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长大,因为湿度大,空气不通畅,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刚出壳的小鹌鹑怎么养
1、当冬季温度低于10度以下,鹌鹑就会有一定的反应,一旦生长环境中的温度长期低于0度,鹌鹑就可能会冻死。
2、不过不是绝对的,有的鸽子体质比较强,可能不会被冻死,但是吃食和下蛋的次数会下降。因此鹌鹑冬季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要做好保暖的工作,生长最适合的温度是20-25度左右。
鹌鹑几天出壳,出壳温度多少合适
40日龄前为幼鹑,小鹌鹑出壳雏毛干后,就可放入小型木制育雏箱内饲养,一个60厘米乘80厘米木箱可容纳10至20只小鹌鹑,育雏工作注意保温工作,保温热源可用电灯、煤油炉、木炭火盆或峰窝煤灶等,用电灯从育雏器的上方给温,同时在下方或旁边用煤油炉、木炭或蜂窝煤供温,则效果更好,大规模育雏可用保温伞,每伞可育雏鹌鹑200至300只。
鹌鹑育雏温度初期可用35至37摄氏度,以后每天可降1至2摄氏度 ,温度逐渐降到24至26摄氏度左右,保温20天可脱温,育雏鹌鹑3至4天龄可用24小时光照,使小鹌鹑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吃饱睡暖,以后可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出壳后5至6小时的鹌鹑就会跑,开食宜早不宜迟,开食可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黄更好,两天后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饲料内加喂少量抗菌素则效果更好,既可防止疾病,又能促进生长。
鹌鹑的繁殖
鹌鹑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草地、农田或荒坡草丛、灌丛中的地面上。雄鸟和雌鸟不形成固定的配偶关系,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通常到达繁殖地不久雄鸟就进行占区和开始求偶鸣叫,雄鸟在繁殖季节十分好斗。营巢于平原草地、农田地边或荒坡草丛、灌丛中。
鹌鹑的巢多利用地面凹处的浅坑,内垫干枯的细草茎、草根、草叶和羽毛等。每窝产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榄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锈色斑点,大小为256-33×19-25毫米,重56-7克,孵化期15-17天。
根据初步的调查与考证,两种野生鹌鹑的南迁路线可能有三条:从内蒙古和新疆直接南迁,分别到达辽宁、河北黄河沿岸和西藏吕都地区越冬;从昌都地区绕青藏经四川、陕西、河南一带继续南迁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昌都地区经云南、贵州迁至东南沿海地区。每年3-4月份迁飞回新疆、内蒙古等地繁殖。迁飞距离在400-1000千米左右。当然也有留在当地繁殖或局部迁移的鹌鹑喜欢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水草上筑巢。
-鹌鹑属(鹌鹑)
[鹌鹑饲养的方法]鹌鹑饲养技巧
回答
鹌鹑通常需要孵化大约17天才能出壳,孵化时首先往泡沫箱中放入加热垫,随后把水袋放在加热垫上,确保水袋不会漏水,接着把温控器探头放在水袋上,为防止探头移位还需要用胶带固定,然后把加热垫插在温控器上,设置恒温38°C,当水袋的温度稳定在38°C后再放入鹌鹑蛋进行孵化。
一、鹌鹑几天出壳
1、出壳时间
鹌鹑一般需要孵化17天左右才能出壳,但是因为孵化技术各有不同,因此鹌鹑具体的出壳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如何正确孵化鹌鹑
(1)首先准备塑料袋(有水)、泡沫箱、加热垫、温控器。
(2)随后把加热垫放入泡沫箱中,并把水袋放在加热垫上,保证水袋不会漏水,需注意泡沫箱的底部可以用毛巾垫厚一些。
(3)将温控器探头放在水袋上并用胶带固定,避免移位。
(4)接着把加热垫插在温控器上,设置恒温30°C,当水袋的温度低于38°C时就会通电加热,当水袋的温度高于38°C时便会断电。
(5)当水袋的温度稳定在38°C(温度不能超过38°C)后便可放入鹌鹑蛋,4-5天后开始翻蛋,每天翻5-6次,14天后可适当的喷水增加湿度,通常在17天左右时鹌鹑就能出壳。
二、鹌鹑出壳温度多少合适
1、温度
当鹌鹑出壳后,在1-6日龄时需要将育雏室中的温度保持在37-36°C,7-14日龄时需要将温度保持在36-35°C,15-20日龄时需要将温度保持在34°C,20日龄后每天下降1°C,当温度降至27°C时便可不再使用保温设备,可将鹌鹑移至22-27°C的常温环境中饲养。
2、出壳后如何饲养
(1)鹌鹑一般出壳10个小时左右时就可以喂食饮水,喝水前先喂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让胎粪尽快排出来,出壳后的1-2天以饮温开水为宜。
(2)喝水2个小时之后便可开食,可选用玉米、碎米、麦粉等饲料,先用水(少量)把饲料调成糊状后再喂给鹌鹑。
(3)需注意,为了保证鹌鹑在饮水时不会将自己的羽毛弄湿,因此可在饮水槽中放入石头,让它们从石头缝中喝水。
鹌鹑小时候第五天温度需要多少度
鹌鹁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疗中的珍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鹌鹑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鹌鹑饲养的方法
1、场舍与设备
11场合要求鹌鹑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为了适应鹌鹑的生态习性和防疫要求,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鹌鹑舍。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 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12设备
①鹌鹑笼。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为长100cm、宽20 cm、高150 cm,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成粪板接纳粪便。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
②食槽。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
③水槽。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莲接式自动给水槽。
④育雏箱。长90 cm、宽45 cm、高25cm,箱脚高20 cm,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
⑤产蛋笼。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 cm、宽25 cm、高25 cm,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
⑥育肥箱。长50 cm、宽30 cm、高15 cm,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鹑用。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2、饲料配方
雏鹌鹁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进口鱼粉12%、麸皮5%、甘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产蛋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42%、豆饼33%、进口鱼粉11%、麸皮7%、草粉3%、骨粉35%、食盐05%,另外添加维生索及微量元素适量。
3、幼鹌鹑的饲养管理
31保温1~3日龄温度为36~38℃,4~10日龄温度为35~36℃,11~20日龄温度为32~34℃,21~30日龄温度为26~28C。温度适宜时,雏鹑在热源附近均匀分布,采食正常。如果舍内温度较低,可在育雏箱的每层设2~3个灯泡,或在室内增设煤炉升温。
32开水与开食开食前先喂饮01%的高锰酸钾水,以促进胎粪排除和有助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最初1~2 d每天喂饮温开水。雏鹑出壳后10 h即可开食,用煮熟捣细的蛋黄加玉米粉或混合料撒爱在报纸上让其啄食。100只雏鹑每次喂3~4个蛋黄,连喂5d,以后可直接用配合饲料喂。通常1只鹌鹁从开食到产蛋约需饲料0,5 kg。
33饲养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80~100只,15~30日龄饲养50 ~60只。
34光照控制1~7日龄昼夜光照,其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左右;7日龄至产蛋每天实行16 h光照,每平方米以1~2瓦为宜。
35通风及时清除舍内粪便,注意用风机通风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4、产蛋鹌鹑的饲养管理
41饲养方式笼养产蛋鹁,每层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饲养蛋鹑6~8只,公鹑2~3只。如果生产商品蛋可不分单元只分层饲养,每平方米饲养20 ~30只。42饲喂方法饲料拌湿饲喂,料水比1:(15~18),少喂勤添,每日喂4次,产蛋高峰期再加喂1次,也可以不限次数让其自由采食。蛋鹑每只每日的饲喂量喂20~25 g,如加喂青料,可以减少饲料喂量。喂料时按饲喂量的5%加入砂粒以助消化。
43饲养环境要求环境安静,防止惊群。要消除各种应激因素,蛋鹌鹑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喂50%~55%。舍内应有通风装置,以便及时排出室内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并可调节温度和湿度。
44适宜光照光照控制再14~16 h,有利于提高产蛋量。
45日常管理及时收蛋,防止兽害,搞好日常清洁洁和消毒工作。
5、配种繁殖
春季3~5月、秋季9~11月配种,公母鹌鹑搭配比例为1:4,一般每只公鹑1d交配1只母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鹑放到母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鹑。
6、强制换羽
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 d、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 d。必须淘汰病、弱个体,饮水不可中断。
7、疾病防治
鹌鹑是一种抗病力较强的禽类,但由于密集饲养,如果环境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引发某些疾病。饲养鹌鹑者最好不要再饲养其他禽类,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要搞好疫苗注射,7~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点跟,30日龄以后重复用Ⅱ系疫苗进行免疫。其他疾病如禽霍乱、白痢、球虫、鹑痘等的防治,重点做好防治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工作,发现病状及时治疗。
鹌鹑饲养技术
一、鹌鹑的生活习性
1鹌鹑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产蛋最适温度为20~22摄氏度。2鹌鹑胆小易受惊,为此饲养室要保持安静,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3鹌鹑生长发育快,寿命短,出雏时仅有78克,45~50日龄性成熟体重可达120克。
二、种鹑的繁殖
1种鹑的选择。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公鹑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的精包大而鲜红;母鹑腹部容积大,耻骨游离端与胸骨后端有三指宽,左右耻骨间有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自然交配。2孵化。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置于25摄氏度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孵化管理如下:温度:鹌鹑蛋的孵化过程中应贯彻“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同时结合孵化季节、外界温度、胚胎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看胎施温”’一般保持在38~39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孵化的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翻蛋: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在4~12次。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验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汰中死蛋。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雏鹑的培育
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雏器中饲养,饲养管理如下:
1保温。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摄氏度,第7~14日龄36~35摄氏度,第15~20日龄34摄氏度,20日龄以后每天降1摄氏度,降至27摄氏度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摄氏度的常温下饲养。育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伞,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2饮水。雏鹑出壳24小时内饮水,一般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就可饮水,开水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后饮凉开水一旦饮水,便不能中断。3喂料。雏鹑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训练,其方法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在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将饲料搅拌均匀喂给。1~7日龄每日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4密度与光照。一般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可疏些,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一周龄24小时光照,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5精心管理。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公母分群在3~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四、成鹑的饲养管理
1饲喂。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蛋用鹌鹑的饲料配方如下:玉米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l00公斤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2温度。成鹑产蛋适宜温度为20~22摄氏度,要根据气温变化及调整,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及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3光照。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一般光照16~18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晚补充光照。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注意笼舍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时拣蛋。注意鹑群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的观察,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保持鹑舍安静,做好日常的记录。
鹌鹑怎么养
保持在37—36℃。
雏鹑培育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雏器中饲养,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第7—14日龄36—35℃,第15—20日龄34℃,20日龄以后每天降1℃,降至27℃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的常温下饲养。
育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伞,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
小鹌鹑饲养:
出壳后5-6小时的鹌鹑就会跑,开食宜早不宜迟。开食可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黄更好。二、三天后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幼鹌鹑配料可用玉米52%,豆饼27%,鱼粉10%,麸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为24-25%;钙磷比为2:1。
另外可加15%打浆青料,或每100斤饲料加喂10克多种维生素和适量微量元素。饲料内加喂少量抗菌素则效果更好,既可防止疾病,又能促进生长。喂小鹌鹑可在育雏箱内用小食槽,加少量水调成糊状饲料。鹌鹑喜吃,但饲料容易污染,夏季易变质。
喂干饲料,需用加饮水器供水,水宜终日不断供应。开始时终日给料,二周后日喂六餐,四周后改为日喂四餐。育成一只小鹌鹑,约需精料05公斤。
雏鸟出壳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雏箱内进行饲养,第1-3天育雏箱的温度为35℃,以后逐日下调温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为30℃,第21天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温下饲养即可。喂饲的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
可分为单饲式和群饲式。单饲式即一个笼内饲养一只雄鸟或雌鸟,制笼材料可用铁丝网及竹木等,笼长9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隔成5小笼,笼底网孔大小以鹌鹑的粪便能通过,而脚趾不会踩入为宜,间距大致为1厘米。
鹌鹑笼采食面网孔较宽,使它们能伸出头颈采食。笼外面挂食槽和水槽。群饲式即采用大笼小群饲养,以10只左右为宜。
鹌鹑吃玉米面、米糠、豆饼粉、麸皮、鱼粉、骨粉、叶粉、食盐、青菜、昆虫等。养殖中饲料更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可以选择品质好、适口性强、营养比较齐全、价格便宜、货源比较充足的饲料来组成配合饲料。鹌鹑食料以半湿料为主,每天喂食5次,每天每只给精料30克左右。
鹌鹑养殖注意事项
1、育雏工作注意保温工作,保温热源可用电灯、煤油炉、木炭火盆或蜂窝煤灶等。用电灯从育雏器的上方给温,同时在下方或旁边用煤油炉、木炭或蜂窝煤供温,则效果更好。
2、鹌鹑育雏温度初期可用35-37°C,以后每天可降1-2°C ,温度逐渐降到24-26°C左右。保温20天可脱温。育雏鹌鹑3-4天龄可用24小时光照,使小鹌鹑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吃饱睡暖,以后可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鹌鹑(一般指鹌鹑属)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