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关于海底乌龟写作文

   2023-05-29 互联网艺莲园36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 看图写话海里的乌龟 从前,有一只乌龟,他的愿望就是到大海里生活。 有一天,他见到了一只从长江入海口回来的中华鲟鱼,鲟鱼说:“海里有珍奇的动物和植物,你想去看看吗?” 乌龟说:“我很想去看一下。”鲟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 看图写话海里的乌龟

从前,有一只乌龟,他的愿望就是到大海里生活。

有一天,他见到了一只从长江入海口回来的中华鲟鱼,鲟鱼说:“海里有珍奇的动物和植物,你想去看看吗?” 乌龟说:“我很想去看一下。”鲟鱼说:“你就顺着长江走吧,到头就到大海了。”

乌龟说:“谢谢,拜拜。”乌龟慢慢爬,爬了五天五夜,终于到了 大海边。

“啊!我的天啦,大海多么大啊!”乌龟很激动,冲到大海里去了。乌龟在海里游啊游,他碰见了红色的龙虾、蓝紫色长剑般大嘴的旗鱼,他可是游泳冠军。

还有直立游泳的海马,他还是海洋中的战马。鱼儿有很多种类,叫不出名字。

海洋里还有海花、海草、珊瑚各种植物,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美丽极了!乌龟忘记了回家,他喜欢上了海洋中的一切,他渐渐不会走路了,脚变成蹼了。从此,世界上就有了海龟。

2 关于海底动物的作文

一走进海底世界,就看见许多奇形怪状的珊瑚,有的象龙角,有的象玫瑰花……各种各样的小鱼在珊瑚间游来游去。进到大厅,看到一大群游人围成一个大圈,我觉得好奇,走过去,原来人们在看表演呢,海底世界正在举行美人鱼**和王子的结婚典礼,王子骑着一只三百多岁的大海龟来接新娘――美人鱼**,它们在海里游了一圈,美人鱼还不断向游人挥手,游人个个开怀大笑,然后他们上了大鲨鱼花轿。

出大了厅,我又来到海底动物园区,里面有许许多多怪模怪样的鱼,有虎斑鱼、有神仙鱼、有象绳子一样长长的带鱼,有象雨伞一样的瑶鱼……他们的身上都有美丽的颜色,有黄、黑、蓝、红等等,真是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在这些鱼当中,我最喜欢鲨鱼、剑鱼和鲸鱼。鲨鱼像个大门板那么大,它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睁开的眼睛,像两个大灯笼。剑鱼的尾巴有个锋利的大剑。鲸鱼像小轿车那么大,他的大嘴像山洞,有几只小笨鱼就不知不觉游进他的嘴里,成了鲸鱼的美餐。

海底世界真奇妙,它让我流连忘返,我非常喜欢海底世界。

3 写上海水族馆海龟的作文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上海旅游上海是我们中国的大都市,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东方明珠塔更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在东方明珠塔的旁边就是上海水族馆远远望去就看到了一座宏大而漂亮的建筑物,就像放在地上的一个立体三角形,那就是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海洋水族馆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馆之一,拥有世界最长的155米海底观光隧道 我们走进水族馆的大厅,就好象进入了梦幻的海底世界水族馆的海洋动物真是太多了!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到的动物像紫印鱼,狮子鱼……每一种鱼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每一种鱼都吸引住我们的眼球以致于我们都驻足观看,而忘了前行了各种各样的鱼,有大有小,有红有绿,有黄有蓝,五颜六色、色彩斑斓,有的鱼身上甚至有好几种颜色,它们向游客们摇头摆尾,可亲热了! 首先看到的是紫印鱼紫印鱼体态大小就如小鲤鱼一般,全身是红色的,非常可爱,在它身体的两侧,还有一枚紫色的“印章”,这枚印章的颜色是纯紫的,没有一点的杂色,紫印鱼就因此而得名了! 接着,我们看到了绅士又可爱的企鹅,这里的小企鹅在水里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挥舞着两个像翅膀一样的前肢,又好像鸟儿一样在展翅飞翔,企鹅宝宝们在水里尽情的畅游,好像在向我们展示它们优美的泳姿,我和小企鹅们隔着玻璃玩耍着,还学着它们的样子在水池前跑来跑去,小企鹅们似乎知道我的意思,游得更快了,害得我追了半天也没追上我觉得企鹅真是世界上最最可爱的动物了! 最后,我们走进了一个像迷宫似的地方,这里好像迷幻中的海底世界我们和海洋动物们紧密接触,仅仅隔着一层玻璃,给我的感觉好像自己也在海洋里与动物们一起嬉戏玩闹呢!我看到了周围迷人的鱼儿成群结队地从头顶飘然“飞”过,这里真是一个优美的富有动感的海洋大世界 这次的水族馆之游,我见识到了许多的海洋动物,对它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4 描写乌龟的作文

我家有只小乌龟,它比我的拳头还小一点。灰褐色坚硬的背壳,成半拱形。小乌龟的头三角形,大概是为了减少水的阻力。那双小眼睛又圆又亮,挺有精神的,头部最前端还有两个小鼻孔,怪有趣的。你再瞧,那四条小腿儿,又短又粗,上面还覆盖着细小的鳞片,末端有五个小爪子。对了,还有那又细又长的小尾巴,拖在背后,怪好玩的。

平时,小乌龟静静地趴在水里,把头伸出水面,一动不动,显得“文静”。可是稍有动静,哪怕脚步声,它都会发觉,并且立刻把头缩回去,只露出两只小眼睛,机警地张望着,好一会儿,它才将脖子一抖一抖地,试探着一点一点地探出头来。小乌龟的警惕性可真高啊!

我想,你一定不会相信这行动迟缓看似笨头笨脑的小家伙能捉到鱼吧!可这就错了。

有一次,我用几条三、四厘米长的小鲫鱼喂小乌龟。真有趣,小鱼一放到盆里,它那刚缩进去的脖子就又伸出来了,两只小眼儿直钩钩盯着小鱼儿。我好奇地想:它能捉到小鱼吗?小鱼那么机灵,可它……真没想到,小乌龟更聪明,它并没有莽撞行事,却是不动声色地趴在那里,等待时机。几只小鱼并没有想到它们的天敌近在眼前,还在穿梭嬉戏。我屏住气,睁大了眼睛。终于,一只小鱼游到小乌龟跟前了,小乌龟机敏地几步赶上去,张开大嘴一口咬住小鱼的头,小鱼只摇了两下尾巴就不动了。小乌龟又爬了几步,直到认为“安全”了,才放心地美餐起来。只见它脖子用力一伸一伸地,显然在吞食着小鱼,那两只前腿儿还在来回摆动,像在用劲儿。你瞧,多么有趣!

可是,你要是在它进食时打扰它,它会马上放下食物,把头伸出水面“侦察”一番,才又继续美餐。可见,小乌龟即使用餐时,也不肯放松警惕啊!

懂得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甲骨文”吧,在商朝,人们曾在龟甲上挖孔,再放到火上烤灼,待孔四周爆裂成“卜”字形纹路,就由卜者凭此定吉凶,然后把祈求的事、结果及占卜日期,卜者名字刻在一块甲骨上,就成了“甲骨卜辞”了。如今,人们从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中得到许多宝贵资料。

不仅如此,乌龟的肉还可食用,龟甲可以入药。

看来,小乌龟不仅聪明可爱,还是一种对人类很有益的动物呢

5 写一篇关于海洋的作文

你好!提供给一篇我保存的关于海洋的文章,应该是原创,你可以查询,供你参考。

海洋是人类食物的蓝色宝库 “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永恒主体。 中国,这个东方巨人,昂首挺胸,用汗水和智慧支撑着一个拥有12亿儿女的大家庭,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

然而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出路在哪里?中国,当她从黄土地上抬起头颅,就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洋,吹响了向海洋进军的号角。 海洋,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最大的资源宝库,而海洋生物,就是这个蓝色宝库中最丰富、最重要的海洋资源之一。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资源量大,加上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生物利用的有效性,具有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和能源的巨大潜力。据统计,约有50万种动物生存于海洋及海岸带,占地球上动物总数的4/5,此外,还有135万种植物生长在海洋里。

科学研究表明:世界大洋中的生物资源共有26000亿吨,但目前对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提供了人类2%的食物,预计21世纪,海洋将成为人类的“第二粮仓”,可种养面积,约是陆地的15倍。例如:只要把近海海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加工成人类的食品,年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

如果将藻类、浮游生物都纳入食物范围,海洋可养活300亿人口。现在一提到海洋食品,人们便会想到美味可口的鱼、虾、蟹、贝等动物,其实,被称为“海洋食品农业”的重点是海藻植物。

例如:一公顷水面养殖海藻,加工后可提取20吨的蛋白质,相当于40公顷的耕地年产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这是多么诱人的开发前景! 大海不仅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还哺育着形形 ,种类繁多的海洋动物和植物。在浩翰的大海里,有闪闪发光的夜光虫,有身体晶莹透明,随波逐流的水母,有美丽的珊瑚,有五光十色的贝类和顶盔披甲的虾、蟹以及能喷云吐雾的乌贼和各种名贵的海参,更有干奇百怪的鱼类,古老顽强的海龟和婀娜多姿的海豹、海狮、海象和海豚,以及硕大无比的巨鲸等等,它们共同居住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大家庭中,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海洋动物的大千世界。

珊瑚,古往今来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它枝条纤美柔韧,加工后是名贵的装饰品,过去人们曾一度把珊瑚看成是植物,称它为“珊瑚树”,这是因为它太像植物了。活的珊瑚死了,新的珊瑚又生,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死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便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堡礁,我国的西沙和南沙群岛中的许多岛屿,都是这样的珊瑚礁。

海洋鱼类,全世界海洋鱼类约有3万种,我国海域就有2千种。鱼类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姿,千奇百怪,是任何其他海洋生物都望尘莫及。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鱼呢?所谓真正的鱼,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的脊椎动物;二是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三是:有真正的上下颌。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墨鱼、鲍鱼和鲸鱼,虽然它们的名字都带有“鱼”字,但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鱼类。

墨鱼和鲍鱼是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鲸鱼则是用肺呼吸的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洋鱼类中,最鲜艳漂亮的是蝴蝶鱼,游泳最快的是箭鱼,每小时游速可达130公里,比火车跑的还快,最凶恶的要算鲨鱼……这些干奇百怪的海洋鱼类,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是人类食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医药和工业原料。

海兽,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众所周知,哺乳动物是生物界最高等的动物,从进化历史看,海洋里本来没有哺乳动物,它们是后来从陆地重新返回到海洋的。

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使它们重返故乡,至今还不清楚。这类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幼仔靠母乳长大,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

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有130多种,像鲸鱼、海豚、儒艮、海豹和海狮等等。目前,人们捕到的最大蓝鲸体长335米,体重1950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 重量,它一餐可吃一吨磷虾,一天要吃掉4-5吨磷虾。

儒艮,俗称“美人鱼”或“海牛”。人们常说它是最丑陋的动物,它的尊容实在谈不上“美”,然而人们却送给它“美人鱼”的雅号,这大概是那些从来未见过它们面的文人墨客,对传说添加的美丽想像罢了,于是本来丑陋不堪的动物,就变成“美人”一般了。

儒艮虽丑,但却十分温顺。 早在60年代,就有人预言海兽在军事上的广泛用途,它可为海军收集情报。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海兽的研究突飞猛进,成效显著。 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约2万余种,目前可作为食品的海藻约有100多种。

有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型藻,它们有的是鱼、虾的饵料,有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微藻食品。微藻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成分和矿物质。

例如小球藻蛋白含量高达882%,螺旋藻高达71%,加工制成食品,被称为“压缩饼干”。 海洋里的大型藻,如海带、裙带菜、石莼和紫菜等,是人们喜爱的海洋蔬菜,营养丰富,颜色鲜艳。

巨藻是海洋中最大的藻类,长达300多米,每天可生长60多厘米,这些大型的褐藻类构成所谓的“海底森林”,成为海洋世界的“肥沃草原”,不仅是。

6 写一篇关于海洋的作文不要写得太成熟关于海洋给我们的好处坏处

现在已经是2060年了,因为人口的增加太快,所以陆地上,几乎没有可以让人居住的地方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有责任所以就让改善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研究工作,到今天,总算是如愿以偿了未来的海洋里,到处都可以见到我设计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外面是用超合金做的,为了能在室内欣赏到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所以我采用了透明的超合金你不用担心里面会没有氧气,房子里面装有氧气转化器,可以把海水改变成氧气;有人还会担心有海啸,住到这样的房子里大可放心,因为我采用的超合金是用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无论什么东西都摧毁不了 你还可以看到许多人都骑在大鱼的背上,让大鱼带他们想去的地方,那是因为人们给鱼吃了 我发明的“奇迹二号”,只要那都是我精心发明的一种可以给宠物或者动物吃的药,只要吃 了这种药,无论多么凶残的动物,都会像小绵羊一样温顺,还可以把海里的小动物当做宠物 养你一定会奇怪,这人身上怎么不背氧气瓶呢?不用大惊小怪,如果人你仔细一看,一定 可以看出人的头部有一个透明的氧气罩,氧气从哪儿来呢?这还得说说我发明的这种有夹层 的衣服,夹层里有一个小型的氧气转化器,背部连着氧气罩,穿上这件衣服,就会像在陆地 上呼吸空气一样舒畅另外手腕上安了一个遥控器,如果你想在海面上晒太阳,你就按“上 浮”键,你立即就浮在海面上晒太阳,如果你想游泳,就按“游泳”键,便能像游泳运动员一样游泳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未来的海洋,希望我的梦想能够成真。

7 关于水族馆的600字作文

未来的海洋

海洋成了一个水底太空,一条条坚硬无比的透明玻璃管道,从陆地一直通到海底。人们沿着玻璃管道到海底可方便了,一路上可以看见许多奇异的水底动物和植物。玻璃管道一直通向海底宠物园。这里可没有什么猴子、孔雀一些陆地上的动物,只有海马啦,鲨鱼啦海洋里的动物,你可以观赏,也可以买回去。隔壁是海底植物,植物园里同样是海洋植物,你买回一些回去养着,不过要用海水种着哟。

海底有一所科技开发站,所有的高科技难题在这里迎刃而解。因为海洋里,矿物、宝藏、稀有金属十分丰富,人们利用它们,开发出许多高科技的产品。这不,又发明一种药水,人擦在身上,不必穿潜水衣,不必通过玻璃管道就能进入水中。拉着自己的鱼儿在海洋中自由地散步,多么悠闲。如果你的宠物是鲨鱼、海豚的话,还可以像骑马一样坐在它们的身上转上几圈。回到陆地上,也可以让鱼儿在街上像小狗、小猫一样散步。

未来的海洋成为了人们居住的好地方,这儿出现了一座座海底城市。美丽的珊瑚搭建的房子看上去更像一件艺术品,成群的鱼儿在你身边游玩,使你觉得自己也成了它们的一员。

是呀,现在的海底世界就如此美丽多彩,未来的海底世界一定会更发达、更绚丽的!

呀,现在的海底世界就如此美丽多静静的夜晚,繁星满天,我坐在金色的沙滩上,手托下巴,对着广阔无边的大海不由得浮想联翩。

未来的海洋里出现了一颗颗闪烁着五彩的星星。星星有拳头大小,能发出一道道亮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把它当作电灯使用,即美观,又节约能源。

海洋成了一个水底太空,一条条坚硬无比的透明玻璃管道,从陆地一直通到海底。人们沿着玻璃管道到海底可方便了,一路上可以看见许多奇异的水底动物和植物。玻璃管道一直通向海底宠物园。这里可没有什么猴子、孔雀一些陆地上的动物,只有海马啦,鲨鱼啦海洋里的动物,你可以观赏,也可以买回去。隔壁是海底植物,植物园里同样是海洋植物,你买回一些回去养着,不过要用海水种着哟。

海底有一所科技开发站,所有的高科技难题在这里迎刃而解。因为海洋里,矿物、宝藏、稀有金属十分丰富,人们利用它们,开发出许多高科技的产品。这不,又发明一种药水,人擦在身上,不必穿潜水衣,不必通过玻璃管道就能进入水中。拉着自己的鱼儿在海洋中自由地散步,多么悠闲。如果你的宠物是鲨鱼、海豚的话,还可以像骑马一样坐在它们的身上转上几圈。回到陆地上,也可以让鱼儿在街上像小狗、小猫一样散步。

8 描写乌龟的作文

小乌龟

它身穿破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 岸上慢慢爬,你猜它是谁?没错,它就是小乌龟,它是我5月1日,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买的巴西龟,他叫“呆呆”。他之所以叫“呆呆”,是因为它常常呆呆的望着我。

小绿龟可好看了。它有一个深绿色的外壳,还有一个能伸缩的椭圆形的大豆般的头,头上长着两条橘**的椭圆形花纹。小绿龟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闪闪发亮的。很小,比绿豆还小呢!头的前面有还有着“三个鼻孔”,两个小鼻孔之间有着一个小小的斑点,所以看着是像有三个鼻孔似的。鼻孔下面有一个小而尖的嘴巴,小小的嘴巴,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呢!四条小短腿,爬行的时候左右交替。还有尖利的指甲,爬行时还“刺啦刺啦”响呢!一条小尖尾在龟壳下摆来摆去。乌龟和青蛙一样,呼吸时脖子下面一股一股的,傻傻的样子,十分可爱。

小乌龟很警惕,听到一点声音就会把头缩起来,要不怎么会有“缩头乌龟”的“美名”呢?今天,我就想逗它玩玩,在它运动时,我神不知鬼不觉的拿胳膊肘碰了龟缸一下,呆呆一下子把头缩回壳里,过了一会,呆呆慢慢地伸出头来,东张西望,好像在侦查一样,十分可爱。

小乌龟吃食的时候更有趣。有一天,我把龟粮放在玻璃碗里,呆呆爬到有龟粮的地方,用小脑袋碰了碰它,又把头缩回去,接着,它又重复试了几次后,它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它常常扑空,第一次没吃到食,它沮丧的抬头看看我,好像在说:“主人,食物呢?”我只是笑而不答,它又把头伸到水里,再去吃食。

到了晚上,它只要打一个哈欠,就会在睡觉前运动运动:在这爬爬,又在那爬爬,爬累啦,就躺在水里的大石头旁边开始呼呼大睡了。

小乌龟不仅有惹人喜爱的时候。当然也有调皮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想试一试小乌龟怕不怕摔,我就从五分米高的地方向下摔去,小乌龟掉到了地上,它四脚朝天,我想,他一定摔倒不轻,但是,一会儿它又把四只爪子来回扑腾,不大一会儿它翻过身来了,结果,它左逃右蹿,抓也抓不到,不抓时,它又跑了出来,盯着我,似乎在说:“小主人,陪我玩一会嘛”。

这就是我的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呆呆。她很可爱吧!

9 小海龟是怎样进入大海的写一作文

在蔚蓝的大海边,一只小海龟爬出洞口,一只老鹰在小海 上盘旋。一个游人抱起小海龟放入大海。游人走后,一大群小海龟爬出来了,一群老鹰飞过来了。。。。

原来第一只海龟是侦察兵。那个游人是好心办坏事。如果游人让海龟自己选择进退,也许它会爬回洞去告诉同伴先不要出去,很危险。那么,海龟不会成群结队地出来,这样会保存更多的生命。游人的好心,会让洞里的海龟以为只要出去就会有人抱呢。

这件事让我想到中国的父母,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抱着,抱到18岁才扔向生活的大海。其实小海龟的一生不但有老鹰的威胁,还有海里其他动物的威胁。过分的爱是伤害,它只能让那些被抱着的孩子在残酷的竞争中显得脆弱无能。

在动物界,怎样教育孩子,很值得我们人类借鉴。母狮会把幼狮丢下山坡,让幼狮自己爬上来;老鹰会把小鹰扔下悬崖绝壁让它自己飞起来,小鹰要么展翅飞翔,要么就摔死,小鹰便在奋力展翅中学会了飞翔。

我想小海龟遇到的磨难必须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克服,如果它不能学会独立生存,那么它迟早会被对手吃掉。

无限疼爱孩子的家长,不要给初中生配手机,不要洗高中生从学校里带回来的脏衣服,不要早早为上大学的孩子买房子。抱在怀里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让小海龟自己走向大海,让让孩子学会面对生活的磨难,在生活的大海里,只有坚强独立的人才能成为弄潮儿!

10 游圣亚海洋世界作文

游圣亚海洋世界在八月中旬,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大连。

路经圣亚海洋世界我就和妈妈一起去参观。我本来要爸爸去的,但是爸爸不想去,因为他嫌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好玩,只有一些海洋动物,并且这是自费景点。

我和妈妈首先参观了海洋馆。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海龟,鲨鱼。

里面还有一个叫鲨鱼馆的景点,一进去,就可以看见关于鲨鱼的恐怖片。潜水艇在大海中翱翔,结果鲨鱼来了。

他有头使劲地撞潜水艇的窗户,结果窗户一下子就被撞了一个大口子。到了前面,还有一个箱子,它在不停的抖动,好像鲨鱼在里面挣扎似的。

旁边还有一个假人,躺在床上睡觉,肚子还一鼓一鼓的,还有鼾声,好像在呼吸。我们还看见了“泰坦尼克号”,上面介绍说它可以下沉四千多米,这是我发现它太小了,仔细一看,竟然是仿真技术,哎!真扫兴。

过了鲨鱼馆,我们来到了海洋隧道。我和妈妈走在海底隧道就像真的在大海中一样,里面很凉快,但细心的我发现,那里面其实是开空调的。

各种各样的鱼在我们头顶上游来游去,有鲨鱼、鳐鱼等等好多种我叫不上来的鱼,还有大海龟、珊瑚等各种海洋动物,真是让我们眼花瞭乱。我赶紧让妈妈给我拍几张照。

过了海洋隧道后,工作人员说,马上要放一个美人鱼和一个王子的爱情故事,就在我准备要看的时候,妈妈突然说他的票丢了,赶紧跑回去找,结果,这部戏也没有看好。之后,我和还去了极地馆。

那里有体形肥壮的北极熊,它半趴在水里,体型比我想象的要大多了。那里还有神情威武的北极狼,他们一直围着里面散步,它们的头比我的头还大。

还有矮小可爱的企鹅,它们见我们靠近,就赶紧过来望着我们。好像要和我们合个影似的。

我贴在玻璃上,可以感受室内之凉爽。在那里,我和妈妈一起看了海象表演,海象和驯兽师配合的如此默契,驯兽师把圈子丢给它,它很快就接住了。

肥肥的海象竟然能做出如此高难度的动作。能够站立起来,甚至能够做仰卧起坐呢,只见它做了几个就赖在地上不做了,驯兽师用手摸它,它还用它的“手”挡着脸。

这时,驯兽师要请个女的上来,说要给她一个惊喜。有很多人都举起了手。

驯兽师选了一个离自己最近的大姐姐。她到了上面结惊喜的时候,驯兽师却说叫海象亲她一口,那个大姐姐顿时脸红了起来。

这时,调皮的海象摇摇手,好像在说:“不。”它以他那独特的风格化解了尴尬,所有人都笑了起来,那个大姐姐也笑了起来,驯兽师赶紧把她给请下去了。

圣亚海洋世界有很多好玩的,如果你们好奇的话可以去参观呀。

生物入侵者

要 特种野猪是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从1989年开始对野猪驯养并与家猪杂交选育而成的,经10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已基本解决了野猪的成活率低、饲养难、交配难、产仔胎次少、产仔数少等难题,特种野猪成为举世无双的产品。生产的特种野猪肉无野猪的腥膻味,但且保持了野猪原有的肉质鲜嫩、野味浓郁的风味,迎合了市场消费肉类多样化的需求。特种野猪肉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于家猪的15-25倍。此外,特种野猪在饲养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畜产品生产要求,饲料和饲养环境与特种野猪要求的环境相适应,生产的猪肉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因此,特种野猪既是营养丰富的佳肴,又是理想的药膳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投放市场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至今,特种野猪群体数已达到5万余头,其中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公司1万多头,年产值(包括加工、种源供应)超亿元。“大目山”牌特种野猪已被评为浙江省、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省、宁波市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在全国、全省的农博、农展会上多次被评为优质农产品金奖、银奖。

参考资料:

http://wwwxsahvcom/Article/Class2/Class17/200408/793html

回答者:lhsxhxh - 榜眼 十三级 1-19 08:41

一、野猪的生活习性 野猪生活在森林中,可用鼻尖掘取各种食物,公猪具有尖锐发达的犬齿,在繁殖期公猪互斗。野猪视力较差,主要靠听觉和嗅觉来发现敌害。野猪通常过群居生活,有时一群多达30~50只,喜欢泥浴,常常在泥中翻滚数小时,活动由傍晚开始,一夜能走3~5公里路。其食物为草木、种子、昆虫、青蛙等。野猪是季节发情,1年繁殖1次,1胎产仔3~6头,幼仔猪身上有褐色纵条,大猪身上有黑色、棕色、棕红色三种颜色,体长120~180厘米,身高50~110厘米,寿命达20余年。 二、特种野猪——养猪业的新亮点 特种野猪是郁南县中青农业示范园选用优良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家猪杂交而成的新品种,它不同于家猪而形似野猪,所以取名为特种野猪。野猪本身因肉粗皮厚、口感差等原因,不适宜单纯驯养推广。特种野猪则集家猪和野猪之长,显示出良好的杂交优势,既继承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等优点,又克服了野猪季节发情、产仔少和不易饲养等缺点,使之能正常繁殖饲养。特种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25倍。由于特种野猪具有野味、保健、经济三大优势,1998年该项目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999年被评为首届广东青年“三高”农业博览会银奖。 三、特种野猪的繁殖性能 特种野猪性成熟一般在5~6月龄,第一次发情(体重约50~60公斤)持续2~4天,妊娠期116~120天,初产母猪产仔数6~10头,经产母猪产仔数8~13头,配种方式有自由交配和控制交配两种。

回答者:olycom - 江湖新秀 四级 1-19 08:49

一、野猪饲养

将公野措和母野猪放人圈舍内进行人工驯养。野猪胆小,初时怕人,为了改变它的这一弱点,人工饲养时一般购买小型野猪进行驯养,其体重大都在10千克~22千克,因为此时的野猪月龄不大,容易驯化,可塑性极强。

在驯养过程中,最好采取一少半家猪带养一多半野猪的方法,混群饲养比例为2∶8。在这样的环境下,幼野猪与同龄的家猪会很快合群,让家猪带着幼野猪进行活动和采食。野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一般仿照家猪日喂2次。因其野性习惯,善于采吃生食,农家常见的嫩玉米、红高梁、冬瓜、土豆(马铃薯)、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鲜桑叶、鲜荆条叶、刺槐叶、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落地苹果、梨、柿于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刚开始家养时,应配合生食饲喂,一个月后,兑一半生食,另一半为喂家猪的饲料,如玉米面、麸皮、豆腐渣、粉渣;加入适量食盐,配合混入饲喂,使其慢慢改掉爱吃生食的习性。待野猪基本适应圈养环填后,再用饲喂家猪饲料喂野猪即可,但也应适当添喂一些根类、叶类植物。

二、圈舍建造

野猪圈舍最好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于采光和通风。原有的家猪圈舍稍加改造也可进行饲养。新建圈舍外窝室要求水泥铺地。圈舍要求里窝室与外窝室配套。里窝室供野猪睡觉、产仔,长约3米,宽约28米,圈舍加棚,建成一般猪舍样式,上盖瓦片或用麦秸插制的顶棚,外窝室供野猪排便、饮食、运动和晒太阳,长约3米,宽约28米,围墙用水泥抹面,建筑高度为17米-18米。可在便于排水的墙根处砌一个饮水池,采用砖石水泥结构,长1米,宽05米,深23厘米。应注意的是,饮水池不易砌得过深或过窄,否则,当夏季天气炎热时,猪趴在水池中乘凉,会造成怀孕母猪窒息和死胎现象。应在内窝室与外窝室中间留一条1米宽的通道,以利于野猪自由出入,栏门一般留在内窝室的前面。

三、配种技术

野猪被毛粗而稀,一般为灰色或灰**。成年母猪体重90千克-130千克,对外部环境反应灵敏。母野猪乳头一般6对~7对,年产2胎,一般每胎12只~26只。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月龄-6月龄,体重40千克~60千克。

母野猪发情时,一般采取初产母猪配早、经产母猪配晚的原则。野猪发情时,外生殖器明显红肿,当外生殖器由红色变为暗紫色,由肿胀变为稍皱缩,或用手摁住母猪臀部,母猪站立不动时,为最好的配种时间。配种时,公母野猪配种时间约需奶分钟左右,比家猪需时略长。根据经验,最好采取复配方式,即间隔6小时~8小时后再重复交配一次。这样可明显提高母猪的受胎串。母野猪发情适合交配时,也可采用将公猪赶人母猪圈内1天-2天的方法,此时公野猪夜间可多次爬跨、交配。待确认交配成功后,将公野猪赶出。过20天后,再观察母野猪是否还发情,一般母野猪发情周期为18天,如不发情,证明野猪已交配成功。

四、种猪选择

从事野猪养殖的场、户,必须具备1头~2头纯种野公猪。常言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由此可见种公猪的重要。选择好的种用野公猪,对于后代的优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选择身长、腿高、嘴尖等符合野猪特征的纯种野公猪留作种猪。用野猪与家猪杂交的特种野猪所产的后代留种,培育出来的后代有返祖现象,即生产出来的猪只,外观有部分不象野猪而象家猪。所以,二元杂交的特种野公猪不宜留作种用。如受条件限制,非用特种野猪作种公猪用时,也要选择具有70%以上野猪血缘的三元杂交特种野猪作种猪,在血缘关系上还要防止近亲交配,这样,其后代抗病力强,生长迅速。

参考资料:

浙江省临海市朱姓起源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我国细胞学和实验胚胎学的开拓者

细胞学家。浙江临海双港店前村人。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两栖类、鱼类、家蚕等动物卵子成熟、受精等研究,发现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的正常发育有密切关系;输卵管产生的胶膜对受精有重要作用;创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为探讨卵子成熟、受精和发育问题开辟了新途径。1961年使人工雌性发育的雌蟾蜍与雄蟾蜍交配,繁殖出后代,证明了单性生殖的高等动物仍保有传代的能力;家蚕的混精杂交研究,发现了不同品种的逾数精子能影响子代的遗传性状。在应用方面,与合作者解决了蓖麻蚕的引种、驯化、越冬以及品种培育等问题;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功地解决了鲢、鳙等池养家鱼的人工催产以及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等问题。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朱洗(1900—1962),实验生物学家。我国细胞学、实验胚胎学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动物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的细胞学研究。在蟾蜍卵巢离体排卵、卵球成熟与受精和发育的关系、家蚕混精杂交、蟾蜍人工单性生殖、蓖麻蚕引种驯化和家鱼人工繁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洗,原名玉文。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10月14日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今为临海市)。祖父朱俊三经营中药铺,爱好饲养鸟鹊等小动物,是诱发朱洗闯进生物世界的最初启蒙者。朱洗幼年上私塾,读过一些经书。15岁到县城回浦学校读小学,1918年以品学兼优毕业,随即考入浙江省立第6中学(现为台州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朱洗积极参加,受到校方迫害而离开学校。同年8月,朱洗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排字工人。1920年5月7日乘邮轮培依克号赴法国勤工俭学。

朱洗先后在克鲁梭钢铁厂、雪铁龙汽车厂等6个工厂做翻砂工、车工、汽车修理工和搬运工,晚上补习法文,以节省的钱,购买书籍自修。他对进化论方面的著作兴趣浓厚,对新拉马克主义者勒·唐德克的著作尤为入迷。5年之后,朱洗考入法国蒙伯利埃(Montpellier)大学,师事巴德荣(Batarllon)教授学习生物学。

巴德荣是法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动物卵细胞生理研究,曾经以针刺涂过血的卵球,引起人工单性发育,以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没有父亲”的青蛙而闻名于世。朱洗勤奋好学,特别是他对细胞学的切片技术专心致志和绘图的细致认真,受到了巴德荣教授的注意,他十分欣赏朱洗的聪明和灵巧。因此当1年后朱洗因学费告罄要离开学校时,巴德荣特意为他安排了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条件。

在巴德荣教授的指导下,朱洗进行人工单性生殖、异种杂交、卵细胞分裂节奏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并且听从了巴德荣的教导,安下心来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胚胎学方面的工作。决心为探索“开发育之门”作毕生的努力。

在勤工俭学期间,他除了研读本门学科的著作文献之外,还浏览了大量的其它方面的科学书籍,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为他以后能自由地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科学难题创造了条件。

朱洗思想敏锐,观察细致,很快就对巴德荣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工作,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他从帮助教授工作开始,不久就成了巴德荣的名副其实的合作者。朱洗常常提出一些巴德荣教授还未注意到的问题,有时还自选题目做出“苗头”,去引起老师的兴趣,争取老师支持他做下去,朱洗的学识和工作才能,深得巴德荣教授的赏识,他常常赞叹:“朱洗挖掘了我的全部知识”。

从1925年后的8年中,朱洗和巴德荣教授合作,共发表论文14篇。他们的工作,驰名遐迩。当时法国凡是知道巴德荣的人,也都知道朱洗。许多年之后,法国科学院在纪念巴德荣教授百岁诞辰时,还提到了朱洗这个卓越的中国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巴德荣的工作。

1931年,朱洗以论文《无尾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身在异国的朱洗时时关怀着苦难中的祖国。1932年11月,朱洗婉辞了巴德荣教授盛情挽留他在法国工作的要求,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批书籍和实验仪器,告别了老师,抱着“科学救国”的满腔热情,启程回国。1933年应聘在广州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在中山大学,他用当地亚热带蛙类作实验材料,继续在法国时的研究。1935年春,终因受不了“蚊蚋的侵扰与雨季的沉闷”,带着对广州当局不重视科学事业的失望,辞去了中山大学教职,到了北平,被聘为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并在中法大学兼任教授。然而这时,日军已经侵入华北,北平形势恶劣,“华北五省自治”的叫喊甚嚣尘上,在北平郊外演习的日军坦克甚至开进城内扬威滋扰。朱洗对此十分痛心。加之华北气候寒冷,朱洗从事科学研究的材料蛙类和家蚕都不易找到。因此,于1937年接受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的建议,到上海筹建了一个生物研究所。当时条件简陋,人手缺少,经费困难,但他依然利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做出了几项出色的成果。如用人工改变渗透压的方法促使蛙卵巢体外排卵和成熟,利用氰化钾离释分析蚕卵分裂节奏的研究等。同时,他还和巴金、陆蠡等友人筹资兴办了文化生活出版社。朱洗承担了《现代生物学丛书》的编写,这套丛书共8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才全部完成。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朱洗在上海陷入困境,实验室工作被迫停顿,生活来源几近断绝。他寄居友人家坚持写作。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朱洗在上海已无法存身,被迫回到浙江临海家乡,在那里兴医办学,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朱洗回到上海,任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任。北平研究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不久,应台湾大学校长罗宗洛之邀,去那里任动物系主任。这样他往来台北、上海,一面任教,一面指导留在上海的助手开展科研工作。

1949年春天,密切关注着大陆局势发展的朱洗,只身从台北返回上海,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朱洗被聘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兼发生生理室主任。从此,朱洗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1955年,朱洗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8年当选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1962年,他是历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从1950年到1962年,朱洗在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绩。1961年在他的实验室里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尤为令人注目。同时,他又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极大热情去解决生产中有关生物学上的问题,在印度蓖麻蚕引种驯化和家鱼人工繁殖等应用研究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生物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1961年冬,朱洗终因操劳过度,身罹癌病。在病榻上,他忍受着痛苦,继续编写《鱼类生殖及其后代的发育生长与变态》(未完成);又以科学家的责任感,为《红旗》杂志写了一篇关于综合利用蓖麻蚕资源的文章:《关于臭椿—蓖麻—蓖麻蚕—寄生蜂的连串发展和综合利用的刍议》,以丰富的资料,有力的数据,详述了建立这种人工生态环境的可行性。这篇文章的内容在生态经济学上是一个创见,也是朱洗对祖国的最后一个贡献。朱洗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实践了他自己常说的“科学需要一个人的全部生命”。

1962年7月24日,朱洗不幸去世,上海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人们怀着无限的敬意悼念这位人民的科学家。遵照他的遗言,把他的灵柩安葬在上海西郊吉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他一生的简历,还有对他的高度评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在实验胚胎学及细胞学的理论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对蓖麻蚕及家鱼人工繁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左:朱洗在工作室中;右:朱洗的著作 在近40年的岁月中,朱洗始终以探索“开发育之门”的奥秘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将细胞学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分析发育早期的关键问题。获得了新的发现,提出了有关的新的学说,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树立了被人称道的研究风格,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学术声誉。他一生共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现已编为《朱洗论文集》上下两册出版。著译20余种,其中有专著《生物的进化》、译著《动物学》(与张作人合作)和《脊椎动物发生学》。此外,还有深入浅出的科普著作《生物学丛书》8册。朱洗的全部述著译作,共达450万字。

朱洗学识渊博,理论修养深厚,所以他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基础理论去指导应用研究,使有关国民经济中重大生产问题迎刃而解;反过来又验证他的理论和学说,并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

朱洗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几方面:

[编辑本段]以杂交试验分析精卵结合的过程

朱洗早在法国期间,就同巴德荣合作开展两栖类杂交研究,分析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卵细胞受精现象,提出受精可分为激动、修整和两性结合三个阶段。他的博士论文就是根据法国南部11种有尾和无尾两栖类杂交研究的结果,阐明了不同品种精子和卵球的结合性,并分析了不同杂种类型中染色体、星体和纺锤体等细胞器的行为,从而说明畸胎和胚胎中途夭折的细胞学原因。回国之后,他又采集广东、上海和东北不同生态地域20余种无尾两栖类继续进行试验,结合生态环境进一步加以论证。有趣的是,他还用人工方法,获得了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新型杂交子裔。

[编辑本段]提出“卵裂节奏”概念

朱洗以两栖类、家蚕、海胆等作材料,做过大量卵球成熟和受精的试验。他(前期工作同巴德荣合作)曾应用CO2或KCN窒息,或渗透压“排毒”等生理方法,处理处于不同成熟程度的卵球,观察卵球成熟过程的细胞学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染色体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是卵球核成熟的形态标志;但是,不限于此,亦伴随着卵质成熟的变化,卵质的成熟程度会影响其正常受精和胚胎发育。结合着受精和单性生殖的试验,还大量观察了各种人工处理的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切片,从染色体、星光和纺锤体等细胞器有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提出了“卵裂节奏”的概念,也就是卵球成熟、受精和发育的“时”“空”秩序性的概念。他认为,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所有器官都是按一定规律次第出现和活动的。在时间上,先后不乱;在空间上,要各居一定的位置。他还用通俗的语言生动说明卵球分裂发育的复杂道理:“正如排演一出古典戏剧,每一个角色要在一定的时间出场,要有一定的服饰,要走一定的台步,要唱一定的歌曲,否则,……非拆台不可”。朱洗提出的这个概念对生命现象来说是有普遍意义的。

提出两栖类受精“三元论”学说

朱洗首先建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来探讨两栖类卵球受精的机制。他从离体卵巢排出的裸卵不能受精的现象中,进一步分析蟾蜍输卵管的分泌物对受精的影响。提出:由输卵管分泌包裹在卵球外表的胶状分泌物,对精卵的结合具有决定的意义。从理论上阐明受精除了必须注意卵球与精子的成熟程度和活动能力之外,还必须注意第三种条件,即精卵结合所需的环境条件。离体排出的卵球,因为未经输卵管,不带有输卵管分泌物,所以不能受精。这个受精“三元论”的提出,纠正了以往“唯卵的单元论”和“精卵相互抗衡的二元论”的偏颇。对此,庄孝僡教授曾经指出,当时朱洗“在脊椎动物发现主宰受精的物质不是来自生殖细胞本身,而是来自体细胞,这还是第一次”。

阐明卵球成熟程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朱洗探索“开发育之门”中的重要总结。在1949年前,他只能是断断续续地在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直到他逝世之后,由他的学生和助手王幽兰最后完成发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在鱼类和两栖类上,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不见得都能很好受精。仅凭形态成熟的标志—卵核的分裂图形,作为授精或单性生殖时刻的参考,不很可靠,必须在卵质成熟时,接受精子或单性生殖的处理,才有完善发育的可能。第二,卵球的成熟,大致可分为不够成熟、适当成熟和过分成熟三个时期和两个过渡阶段。不够成熟和过分成熟的卵球常常接受多数精子,只有激动的反应,没有充分的调整能力。而在不够成熟与适当成熟、适当成熟与过分成熟之间这两个过渡阶段中受精,又常常出现畸形怪胎。唯有适当成熟这一时期的卵球,受精后才能正常发育。朱洗指出,这是人工授精和进行人工单性生殖的适当时刻。学术界认为,朱洗这一结论具有重大的意义。尽管这是在蟾蜍和鱼类卵球上得到的,但由于生物界的卵细胞成熟有它的共性,成熟可分为三个时期和两个过渡阶段的规律是有普遍性的。因此,这一结论,对于掌握适当时机去开启“发育之门”具有普遍的意义。

[编辑本段]发现家蚕混精杂交逾数精子能影响遗传性

朱洗根据桑蚕卵是生理的多精子受精的特性,用了14个品系的家蚕作材料来进行混精杂交的实验。选用颜色、皮斑、形态、附肢、茧子形状和缩皱程度都有不同的家蚕品系,经过混精杂交,证明了同品系的精子不一定都占有优势,后代的杂种往往有较多的个体表现出异品系的特征。他认为逾数的(未与卵核结合的)精子可能与这些特征的出现有关。这一新见解引起了国际上一些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在实践上,用混精杂交培育出了色泽好、茧形特大的杂交种蚕,它的产量、孵化率、上簇率、结茧率和收茧率,都比一般杂交品种高出许多。因此,混精杂交还为选育良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编辑本段]培育出世界首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在以往的几十年中,世界上各国的科学家在蛙科动物上做了许多次人工单性生殖的实验。虽然能得到一些蝌蚪或极少数无父的子代,个别达到能产卵传种的阶段。但在蟾蜍科动物上,尚未见到类似的报道。因此,人工单性生殖的蟾蜍是否具有传种能力,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朱洗和他的助手王幽兰等人,利用上海蟾蜍离体产出的无胶膜卵球(这些卵球不经输卵管排出,不带有输卵管胶状物质,所以绝对没有接受精子的可能)做实验材料,自1951年至1959年的8年中,经过几十次的实验,涂血针刺了数以成万计的卵球,得到了25只小蟾蜍,其中两只(都是雌体)长到了成体。1960年死去一只,仅存的一只,在1961年3月初,与正常雄体抱对受精,得3000多颗受精卵球,发育良好,从中产生“没有外祖父的蝌蚪”800多只,多数登陆成为小蟾蜍。

这一有趣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脊椎动物人工单性生殖的子裔照常能够繁育后代。1961年上海科教**制片厂把这项科研成果拍成了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记录了这位生物学家一生中最后的科学活动的形象。

印度蓖麻蚕的引种驯化和推广

蓖麻蚕原产印度一带,是一种半野生多化性的蚕,以蓖麻叶为食物。解放前蓖麻蚕曾几次引入我国,都因没有掌握它的生长发育规律而未能获得成功。朱洗针对其多化性的特点,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着眼探讨,抓住了防病、饲养与越冬等关键问题,逐步解决了卵不出蚕、蚕不结茧、蛹不化蛾、蛾不交尾等问题。同时还通过寻找代用饲料、温室保种和南方越冬保种等途径,解决了推广生产中蚕种的大量供应问题。在这基础上,他进一步选育既能越冬又能保持其多化性的新品种,用我国樗蚕与蓖麻蚕杂交后进行定向选育,并结合蚕蛹不同发育期低温冷藏的生态诱导方法,培育出了冬季低温休眠的杂交新种。此外,他还亲自编写《怎样饲养蓖麻蚕》等小册子,亲自组织和讲课传授技术,培训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几个省市的推广蓖麻蚕的骨干,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蓖麻蚕创造了条件,为纺织业增加了一种新绢丝原料,并为农村增加了一个新的副业。蓖麻蚕的引种驯化成功,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物学中重大研究成果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范例。”这项成果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三等奖和1964年国家发明奖。

家鱼的人工繁殖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饲养,是历史上我国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但是长期以来,鱼苗都要到大江的激流中捕捞,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难以扩大养殖。以往的定论认为,家鱼在池塘中生殖腺不能发育,无法产卵繁殖鱼苗。1956年,朱洗在北京参加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受一些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提出了要去解决这个被视为“禁区”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协作下,朱洗带领了一批科技人员跋山涉水,深入江河湖泊踏勘,积累了许多资料。起初,他从分析家鱼生殖和环境的关系入手,设想用“人造江河”(人工环道)的生态方法来诱导亲鱼产卵,所以选择了诸暨南门外浦阳江天然产卵场近旁兴建人工环道。以后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池塘中有生殖腺发育的亲鱼。这时,他又想到生理催产的方法,用生态和生理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1958年春,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应用鱼脑垂体催产鲢鱼成功。这一方面鼓舞了朱洗,另一方面也使他觉得鱼脑垂体数量很少,不能满足推广的需要。因此,他试验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于当年秋季成功地使鲢鳙两种家鱼产卵,孵出“秋花”(秋季孵出的鱼苗)。不久,又在上海水产局青浦养殖场和浙江水产厅协作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鱼苗孵化的技术方法。1961年在上海召开家鱼人工繁殖经验交流会,从此一整套的技术方法在全国迅速推广,人工繁殖的鱼苗也开始大量供应,结束了几千年来家鱼鱼苗要在大江里捕捞的状况,促进了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据调查,1961—1988年,家鱼人工繁殖已在全国26个省市推广应用,增产鱼苗和商品鱼价值累积超过120亿元,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成果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乌龟 海底 写作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