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草蜢也叫蝗虫
一、养殖蝗虫种源的选择和鉴定
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⑴咨询蝗虫分类专家。⑵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⑶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天气、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二、蝗虫养殖棚的建造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目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300只左右的成虫。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由于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三、若虫期治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留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品,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4、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螳螂人工饲养与利用新技术
螳螂,为螳螂目昆虫的统称,属较大型昆虫,俗称刀螂等,已知种类1550余种,北方常见种为大刀螂、小刀螂、薄翅螳螂。
形态特征
大刀螂后翅有不规则横脉,基部有玄色大斑纹,末端稍长于前翅。中华大刀螂前半部中纵沟两侧有很多小颗粒,侧缘齿明显,后半部中隆起线两侧颗粒不明显,侧缘齿列不明显;后翅黑褐色具透明斑纹。薄翅螳螂后翅末端超过前翅。
发生规律
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在树木枝干或墙壁、竹篱、石块上、石缝中产卵。雌虫一般可产下1-4个卵鞘。产卵时先分泌一层黏着物,再产一层卵。初产的卵鞘为白色或乳白色,较柔软,经5-10小时后即变为土**或黄褐色。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
若虫期
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摆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微风荡漾,用足捉住四周物体各奔东西。螳螂1-2龄若虫自相残食的习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为10%-30%,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高达70%-90%。
成虫期
每年7-10月为成虫的发生期。成虫羽化时间一般在早晨和上午。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螳螂一生可交配多次,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时常出现雌虫攻击雄虫并咬食雄虫头部的情况,但并不影响交配,人们称为“妻食夫”现象。
生活习性
常见的几种螳螂,在华北、华东地区均为一年1代,以卵在卵鞘中越冬。一般5、6月卵孵化。孵化期:雌若虫一般为7-8龄,雄若虫6-7龄,8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羽化后10余天开始交配。交配至第一次产卵均匀历期,中华大刀螂为23天,广腹螳螂为18天。在室外,螳螂成虫一般在9月上中旬开始产卵,9月下旬开始死亡。个别成虫可活到10月底至11月初。
人工高效规模饲养技术
目前已经有30余种具有成熟的人工饲养技术。
采集种源
多种螳螂均以卵块在树枝、树干、草茎、墙壁或石块上过冬。一般在9月至第二年2月均可开始采卵。采卵时,选择卵块大,表面保护层较厚,光泽性强,卵块外无破口、磨损或被寄生虫蛀孔的优质、健壮卵,连同卵块的粘连枝条的一段剪下,插入放少许水的罐头瓶中。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气温升至20℃前),应做好饲养前的预备工作。
饲用昆虫
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预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其他饲料昆虫有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
人工配料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只靠有限的活饵料很难满足需要,因此,必须配制人工饲料。下面介绍三个成功的人工饲料配方:
配方1:先将250毫升净水倒入容器中,取其中的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捣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50克鸡蛋黄、20克蜂蜜、20克蔗糖全部倒入,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蒸沸,冷却后备用。
配方2:将100克鲜猪肝(其他动物肝也可),洗净切碎剁烂成糊状,加入蔗糖50克,拌匀备用。
配方3:水100毫升,鲜猪肝40克,蚜虫粉20克,豆粉5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酵母片1克。
采用以上三种配方时,要十分留意卫生消毒。配好的饲料经冷却后,可放入冰箱内短时间保存,按需取用。如大量饲养,最好根据用量隔日配制一次。
饲养治理
螳螂因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人工笼养有一定难度。室外用12米×6米×2米大笼罩饲养,笼内移植栽种矮小树木和棉花等隔离物,并供螳螂栖息,减少接触机会,避免自相残杀。同时,喂以人工糊状饲料。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用饲料昆虫黄粉虫幼虫和苍蝇饲喂螳螂,即可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并产卵。
环境调控人工反季节培育、打破休眠、模拟温湿度,人工创建自然条件,天天光照250瓦红外线,另外加照紫外线。
采收加工
在秋季至翌年春季采收。采后清理杂质,于沸水中浸杀或蒸30-40分钟,以杀死卵鞘中的卵,蒸透晒干或烘干即为中药桑螵蛸,备用或销售。留意必须把虫卵杀死,否则孵化出幼虫后,药效降低,影响质量。
炮制:取原虫整理干净,用2%-5%的食盐水溶液,拌匀,闷润,蒸2小时取出,晒干或文火炒干即可
蚂蚱怎么养
1、选址
选择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消灭天敌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消灭干净,因为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3、地面
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担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5、建棚
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纱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按上拉锁,这个装制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扩展资料:
飞蝗的习性:
1、孵化
种卵孵化最低温度为17摄氏度,发育适宜温度介于26-32摄氏度之间,土壤含水量以 18-22%, 孵化率最高,整个卵块自开始孵化至孵化完成一般经过 50-60分钟,上午八时到下午一时孵化最多。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
2、蜕皮
飞蝗成长靠蜕皮来完成,当生长到一定长度需要蜕皮时,则停止进食。头朝下倒悬其体,进行脱皮。(要有附着物)一小时后即可取食。蝗蝻自出卵后5-7天蜕一次皮,壮的蜕皮块,弱的蜕皮慢,蜕一次皮即为一龄。从孵化到成虫需蜕五次皮,方能变为成虫。
3、群居性
一龄蝗蝻常聚集在植株上,二龄蝗蝻喜欢在光裸地上,龄期越大,聚集性越显著,起初小片,后来一大片,互相拥挤重叠,甚至堆积成几寸高
4、迁飞
蝗虫的迁飞不只是为了取食,另一主要原因是生殖生理发育的需要,迁飞可以增进食欲,特别是在羽化至产卵前迁飞,能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所以,蝗虫产卵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飞翔,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
-蚂蚱
蝗虫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蝗虫养殖注意事项分别介绍
怎么在家里养蚂蚱?
蚂蚱家庭养殖
1、选址
选择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消灭天敌
在建巢穴前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消灭干净,因为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3、地面
巢穴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担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5、建巢穴
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纱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按上拉锁,这个装制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6、棚内应有玉米以及其他较高植物以作隔离。
蝗虫蚂蚱养殖
蝗卵的发育、孵化、管理
飞蝗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范围为20-42度,适宜发育温度为25-40度,最适温度为28-35度。在相对溼度85%-92%或在土壤含水量15-18%的情况下,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度,我国北方自然气温在五月上旬便到。购卵后直接把蝗卵放到土中待其自然孵化即可。经 10-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蝗蝻。蝗蝻取食量很小,身体柔弱,应注意防雨。
蝗虫(也就是蚂蚱)的养殖方法和条件?
蚂蚱学名蝗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养殖特点 1投资2000千元即可生产,回报稳定。 2占地只需要40平方米即可,占用劳动力少,妇女老人均可养。养殖一亩蝗虫收入 万元。 3饲料来源广,只要单子叶食物均可做饲料。 4回收有保障可以签订回收合同。 效益分析 1、购种只一次,可多年繁殖,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从不变异。 2、饲料来源广,蝗虫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以及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等,可以不用投资,饲养一万至五万只,每人每天用两个小时即可完成饲养与管理全过程。 3、蝗虫的生命力极强,从来没有得病的现象。用自然条件养殖蝗虫,北方一年产夏秋两代,南方可常年饲养,周期短,见效快,繁殖率高,每只蝗虫一次产卵六十至一百二十粒。 4、养殖一万只东亚飞蝗成虫可达36—40斤。按我们最低的回收价格8元/斤计算,夏蝗的计算公式为:1万只×36斤×8元=288元,如夏蝗留4000只雌蝗产卵,每只最低产卵60个,成活率90%,到下半年秋蝗就是4000只×60粒×90%=216万只,金额为216万只×36斤×8元=6220元。饲养第一年毛收入为6220+288=6508元,以后年份视蝗虫产卵的多少,收入成倍增长。 食用的方法和药用价值 蝗虫含有丰富的被誉为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的甲壳素,甲壳素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日本将甲壳素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制剂)。蝗虫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多种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E维生素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是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还可以作为鱼粉、骨粉的替代品,是优质昆虫饲料。可鲜用或干用。蝗虫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等,外用可治疗中耳炎。霜打过的蚂蚱治菌痢、肠炎等。能入药供食用的蝗虫有东亚飞蝗。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蝗虫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比畜、禽类更合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低,生产全程不用化学药物、添加剂等,是二十一世纪最流行食品,也将成为最有潜力的绿色食品。
怎么养蚱蜢?
蚱蜢
俗称:蚂蚱,很好养的啊,只要给它喂蝗虫,或者菜瓜(西葫芦)花,还有就是绿色菜叶就可以啊,还有罚在秋天了,不要让它冻著,不然就冻死了
如何养殖蚂蚱
一、蚂蚱的价值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这两种蚂蚱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蚂蚱恭是治病良药,《本草纲目》记载,蚂蚱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蚂蚱雌雄异体,卵生,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养殖棚建造
蚂蚱有飞翔习性,必须采用棚养。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以便排水。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沙壤土便于拾取蚂蚱卵。在养殖棚内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供蚂蚱食用。每1万只蚂蚱需15平方米的面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场地,用角铁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1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设拉锁,以防止蚂蚱逃逸。棚高15米~2米,棚外可罩塑料膜防雨保温。须在4月底前完成建棚。
三、养殖管理
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空气相对溼度为85%~92%,土壤含水分15%~18%。低于14℃或高于40℃,蚂蚱就停食、死亡。气温28℃~30℃时,蚂蚱卵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与锯末按1:2拌匀,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将蚂蚱卵均布于土上,盖1厘米厚的混合土。器皿罩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拨到棚内的食物上。10~15天孵化完毕。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27~35日龄长为成虫。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每只蚂蚱产卵70~100粒。蚂蚱有喜群居和迁飞的习性,群居和迁飞是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加盖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溼。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初养户可从养殖场(户)购进种用蚂蚱或卵。蚂蚱属特种养殖,如没有定单和可靠销路,养殖须慎重。
有没有养蚱蜢的好方法?
有啊,用大棚养殖。还得种植草地用来喂养。这个在买种苗的时候技术人员会教导你的,。
蚂蚱怎么养殖?
蝗虫俗称“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一、养殖蝗虫种源的选择和鉴定
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
⑴咨询蝗虫分类专家。
⑵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
⑶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
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二、蝗虫养殖棚的建造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300只左右的成虫。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因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蝗虫
三、若虫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溼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四、蝗虫是灾害性昆虫,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反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蚂蚱怎么养
1蚂蚱一年之内会死。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2蚂蚱吃农作物的茎和叶。
3蚂蚱吃的东西有水分就行。
4蚂蚱需要保护色。
5蚂蚱需要交配。
6蚂蚱大便成长型颗粒状,褐色或黑色。
7笼子间距小于蚂蚱身体宽度即可。
不推荐养蚂蚱,很脏。
这样可以么?
怎么养蚂蚱玩
1蚂蚱一年之内会死。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2蚂蚱吃农作物的茎和叶。
3蚂蚱吃的东西有水分就行。
4蚂蚱需要保护色。
5蚂蚱需要交配。
6蚂蚱大便成长型颗粒状,褐色或黑色。
7笼子间距小于蚂蚱身体宽度即可。
不推荐养蚂蚱,很脏。
如何养蚂蚱 5分
养殖蚂蚱也是一门技术,现在很多人只想赚钱,不想下点辛苦。建议先到网上搜集一点相关信息。
不知道你是哪里的朋友。我是基本的养殖户。
蝗虫该怎么养
蝗虫养殖方法: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这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
在气温达到25~30℃(5月上旬)时,即可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按2:1,含水量10%~15%),铺于2~3厘米的器皿中。之后,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溼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飞蝗喜欢群居。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3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3龄以上蝗虫可加喂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他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相对溼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蝗虫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溼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月20~25日。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溼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3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
蚂蚱养殖注意事项 养殖蚂蚱的时候养殖所需要的方法
1、蝗虫属于特种养殖,如没有订单和可靠销路,养殖须慎重。
2、在给飞蝗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再喂。飞蝗对农药很敏感,吃了带农药的食物会很快死亡,对于这一点在养殖中要高度注意。
3、在飞蝗的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天敌的侵害,另外还要注意蝗虫病害的发生,一旦有死虫,及时清除。
4、成虫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
5、阴雨天应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湿,蝗虫会不采食而死亡。
6、夏天气温高达35度以上时,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蝗虫死亡。
7、长期养殖要注意更换种源,否则会造成品种退化。
蚂蟥养殖技术有哪些
1、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养殖场地;这种生物它们是一种害虫,所以一定要远离种植农作物或者是水果种植的地方,同时阳光要非常充足,排水系统要比较好的土壤里面。最后就是要保证养殖场里面非常安静,这是因为蚂蚱非常害怕人,如果特别的吵闹它们就会逃跑,甚至是绝食。所以说在选择地以后就要建设好养殖棚,大棚的高度一般在两米左右,并且要对养殖大棚进行及时的消毒和杀菌。
2、要保证孵化可以成功:在孵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温度,我们刚刚买来的蚂蚱卵要放在养殖棚里面,然后选择一块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把蚂蚱卵均匀的撒在上面,然后用土盖起来,把温度控制在25到30度之间,同时还有利用灯泡来进行照射,保证一天在12个小时以上的照射,这样经过两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孵化成功。
3、幼虫的管理工作: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虫是非常脆弱,而且进食能力也比较小,我们可以在大棚里面放上一些新鲜的玉米或者是小麦以及鲜嫩的菜叶都可以,一般我们要等到它们第一次脱皮。差不多一个星期幼虫就会开始脱皮,这个时候它们的食物量还不是很多,因为这要等它们脱了三次皮以后才算真正的长大,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保证养殖棚里面有足够的食物。还有就是要注意它们在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移动,不然会造成死亡。
4、饲料的管理工作:养殖蚂蚱的成本非常低,对它们来说,一些绿色的植物都是它们的饲料,所以说我们每天喂的饲料可以是嫩草,鲜嫩的菜叶这些,就可以维持它们正常的生活了,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让它们长得更快更肥,那就可以加入一些玉米粒小麦,高粱和谷子,这些谷类,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它们的营养。这样就可以提高它们的生长速度,达到上市的标准。
5、关于虫虫的管理工作:这种昆虫它们从幼虫慢慢的生长到大差不多需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期间我们要注意养殖场里面的温度以及水分,还有饲料就可以了,相比其它的东西还是比较简单养殖的。然后就是关于成熟以后的交配工作,最好是要的15天左右的时候进行,并且要控制它们产卵期的食物量,这样会使产卵的效率提升很多。
怎么养蚂蚱
1、选址建池。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1、蚂蚱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是一种害虫,所以养殖地应选在远离农作物以及水果种植的地段,并且阳光要比较充足、排水系统较好的沙壤,最后就是养殖场地应该要很安静,因为,蚂蚱很怕人和声音,如果比较闹它们就会逃跑甚至绝食。选好常地之后就要建立好养殖棚,棚高两米左右,并且将养殖棚进行消毒杀菌。
2、蚂蚱的孵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调控,首先我们要将刚采购进来的蚂蚱卵轻轻的放入养殖棚中,然后选择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将土整平,再将蚂蚱卵均匀的撒在上面,用细土掩盖,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同时需要利用日光灯进行照明,因为每天至少要保证十二个小时的光照时长,一般十到十五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功。
3、刚孵化出的幼虫是很脆弱的,而且适量也很小,我们可以在棚内放置一些新鲜的玉米、小麦以及嫩菜叶等,一般可以持续到它们第一次蜕皮。等到一周左右小蚂蚱就会慢慢的蜕皮,此时他们适量还是不大,至少要等到它们脱了三次皮以后才算正式的蜕变,这时我们要保证棚中有充足的食物。在幼虫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移动它们,不然死亡率极高。
4、蚂蚱的养殖成本很低,对它们来说绿色植物都可以是食物,所以日常的饲料就是嫩草、嫩菜叶,这些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长了,但如果想要蚂蚱长的更快更肥,那么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玉米粒、小麦、高粱、谷子、麦秆粉等。
5、蚂蚱从幼虫蜕变为成虫一般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在次期间我们只需要注意养殖场内的温度、水分以及饲料即可。其中成虫比较重要的一件是就是进行交配产卵,最好是在蚂蚱十五天左右的时候进行,并且在产卵期要控制食量,这样产卵率会有所提高。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