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光合自养型微型藻,这种古老的海洋生物,不仅营养丰富、全面、均衡,是名副其实的营养冠军,而且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产量高,人工养殖效益极佳,前景十分广阔。
一、正确处理螺旋藻的生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养殖螺旋藻最重要的条件是光照、温度、培养液和通风等。培养液的pH值、深度、流动、排氧及营养元素的合理供给,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池应建在水质好、光照条件适宜、场地宽阔的地方,pH值范围为7~11,最好是8~9;水深在02米~03米之间;水温18℃~38℃,最好在26℃~32℃。
二、选择适宜地养殖品种
目前国内外生产上的主要养殖品种是钝顶螺旋藻(原产于非洲乍得湖)和极大螺旋藻(原产墨西哥)。我国藻类学家在河北省黄骅市沿海发现适于温带生长的螺旋藻自然变异品系,经鉴定为钝顶螺旋藻品系6(S6);我国又从乍得引进钝顶螺旋藻品系1(S1);还培育出螺旋藻ST~6品系和盐泽螺旋藻。这些品种(品系),都可因地制宜地予以选用。其中S6~6适合我国北方生长,而盐泽螺旋藻是适应高温、盐水和海水生殖的藻种。
三、从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养殖方式
1家庭养殖可以选购“螺旋藻家庭培养仪”,也可自选搪瓷盆(最好全白色)或缸钵,但铝盆不能用。养殖规模应以人年耗用螺旋藻量而定。如使用直径36厘米的脸盆,1名儿童需12只,而1名成年人则需20只左右。
2简易养殖主要是指设备简单,养殖池可以就地取材,只要不漏水就行。池深30厘米,面积应尽可能大一些,可按一个成年人15平方米计。
3天然湖泊养殖螺旋藻原本是自然生长在咸水湖泊中的原始藻,利用天然湖泊养殖是最原始,也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其对设备要求很低,只需在打涝和加工上投资,湖水的肥力可以由其自然恢复。但由于螺旋藻对光照、温度、pH值等有特殊要求,不是所有湖泊都能养殖,而应通过实验、研究,选择适宜其生殖的湖泊(如我国云南省程海湖等),进行养殖。
4工厂化养殖设备先进,规模宏伟,要求严格。当前,养殖池以跑道式椭圆形水泥池为好,养殖面积最好是15万平方米为一单元。可采用开放式培养,也可进行封闭式生产。开放式培养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生产方式,分淡水制、海水制,多数培养池都设计成可循环式,用搅拌机搅动,培养液的深度为15厘米~25厘米,以日光为光源和热源。封闭式生产是指在一密闭的生物反应器内借助自然光或人工光照进行工厂化繁殖螺旋藻的一种生产方式。具体说来,又可分为自然光源(自然光源生物反应器)和人工光源(人工光源生物反应器)两种方式。
四、切实掌握螺旋藻养殖的关键技术
螺旋藻需要的营养元素除氮、磷、钾外,最大的需求量是碳源(CO2)。其主要营养液配方为小苏打、食盐、硫酸钾、硫酸镁、硝酸钠、氯化钙、亚硫酸铁等。其生产过程:藻种培养池(原种)→一级培养→二级培养→生产池→采收→冲洗→脱水→喷雾干燥→杀菌→检验→包装→入库→药品级、食品级(或脱水→自然干燥→饲料级)。
目前国内较为通用的是札洛克配方(克/升):小苏打168、磷酸二氢钾05、硝酸钠25、食盐10、亚硫酸铁001、硫酸镁02、硫酸钾10、结晶氯化钙004。但各地的水质、气候、温度有差异,配方也可相应调整。
五、螺旋藻敌害生物的防治
螺旋藻培养中出现的污染生物种类很多,危害最大的则是能在藻液中迅速大量繁殖的种类,如大型的轮虫可直接吞食藻细胞,敌害生物分泌的代谢产物对藻细胞的毒害作用极大。对敌害生物应以预防为主,要严格防止污染,保持培养藻类的生长优势和数量优势,保持藻类的良好生长,并做好藻种分离、保存及供应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可用过滤方法清除大型敌害生物,可用药物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还可改变环境条件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
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蓝藻,该怎么预防与处理呢?
会。它在人工培养下能被大量繁殖,在春秋两季是水球藻的养殖高产期。水藻球,俗称球藻,是一种淡水性的由细丝状绿藻组成的物种,只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少数几个湖中。细丝状的个体在某些情况下会形成绿色球状集合体,外观看起来就像是绿色的毛绒球,大小从直径1公分到30公分都有。
淡水河虾的养殖技术
你好!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看到你的问题:“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蓝藻,该怎么预防与处理呢?”后,我想说天气温度逐渐升高,根源水产提醒各位养殖朋友做好养殖疾病预防工作。下面是一些参考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蓝藻的生活特性:蓝藻喜高温、强光、多静止的淡水或咸淡水水体,尤其是有机质丰富水体。常见的种类有微囊藻、囊球藻、鱼腥藻、拟鱼腥藻等,这些藻类有固氮作用,因而在缺氮的环境其他的藻类不能生活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蓝藻具有一般藻类的生长特点:其生命周期大概为30天,整个生命周期分为三个生长阶段:生长期、高峰期、老化期。有过多蓝藻的池塘呈现的颜色一般为翠绿色(由蓝藻中的铜绿微囊藻和不定微囊藻产生)或者是蓝绿色(由蓝藻中的鱼腥藻和颤藻产生),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一般会在四周(尤其是下风口)会浮有绿色油漆状一层翠绿色的膜。
其次,介绍一下蓝藻的危害:蓝藻死后会放出大量有毒物质,比活藻危害更大;多数蓝藻不易被虾利用,因而蓝藻多的水体虾生长缓慢;蓝藻多浮于水面,抑制了水层中其他藻类的繁殖,因而往往是表层以下水常常是清的,水体的净水功能较弱,底易臭。
再次,是蓝藻的生物防控:在养殖过程中,为避免蓝藻出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清塘时因老池塘留有蓝藻的“种子”沉在底泥中,因此要清淤或用漂白粉30—50公斤/亩彻底清塘。慎用化学肥水,可用生物有机肥(渔水旺固体肥)作基肥,中后期如追肥,应使用渔水旺·速肥型配水自然·浓缩EM或水自然·调水专用,这样可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水自然·调水专用、浓缩EM、底益净·063)分解有机质,避免水、底富营养化。水浓、透明度低、pH值过高时应及时使用解毒专用配肠康专用或藻速清抑制蓝藻 。
最后,一旦出现蓝藻的处理方法:处理蓝藻当天应减料,以减少蓝藻懒以生存繁殖的养分;全池泼洒藻速清蓝藻并注意加强增氧或白天抽排(含蓝藻)表层水。从其它池塘进新鲜含藻水,用渔水旺·速肥型配藻速清培养藻相和菌相。
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度,不可过密。若是条件允许,可借助增氧机增氧。
河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