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不用林业部门专门人士答复你,养蛇根本不是神秘的东西,全中国到处都有养殖蛇的基地,长江以南更多。到网上百度一下就知道,不需要问,到县级的林业部门就可以申请办理特种养殖手续。我也是德宏的,我也想搞养殖,但我可不敢养蛇。
特种野猪养殖场选址应该掌握哪些原则?
养殖七彩山鸡和珍珠鸡需要办特种养殖证。
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俗称野鸡,又称雉鸡,因其毛七彩斑斓,故名为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七彩山鸡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栖息环境
在沿海各省,常见于大片庄稼地附近高达数十米的丘陵地上,主要栖居在山区灌木丛、小竹簇、草丛、山谷甸子及林缘草地等处。在东北,夏季时分布至海拔800—900米山地,在北京至1,000米以上,在秦岭以南至2,200米,在四川汶川,有时高达2,900—3,000米处。至秋季渐从高海拔处迁到山麓草场及近山的耕地。此时,在湖泊江河边上的苇塘内,也栖息着很多的七彩山鸡。至秋后,芦苇被割掉时,它们就更易被发现,成为此时狩猎的主要对象。
脚强健,善于奔走。飞行也很有力,不过飞行仅短距离,不能持久。平时多潜伏草间找吃;如受任何惊动,就在稠密的草堆中窜匿,隐蔽不了时才骤然振翅飞起,在几次拍翅后,就能飞得相当迅速,但飞得不远,又悄悄地潜入草丛中逃去。
适应性
山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从平原到山区、河流到峡谷,海拔300米到3000米均有山鸡栖息生存,并随季节变化而作不规范的垂直迁徙,能耐受40℃的酷暑和-15℃的严寒,夏季栖于气候凉爽、通风、食物较丰富的地区,秋后迁徙至向阳背风处。一般临晨出来活动、觅食,野生状态下的山鸡主要栖息于苇塘内、有庄稼生长附近有小丛林的丘陵地及平坦的庄稼地,下雪或大雨天气多在树根下过夜,家养山鸡习惯在地上过夜。[2]
集群性
山鸡有集群活动习性,群体的规模不稳定,一般以雄山鸡为中心和其它配偶共同组成相对稳定的群体,一般一公配多母,极个别一公配一母,如遇其它公山鸡介入,公山鸡会发生强烈争斗。[3]
杂食性
山鸡喜豆类、农作物的种子和茎叶等植物性食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摄取的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春季可以采食植物的芽苞、野草、野菜的嫩芽和植物的根茎,还喜欢刨食豆类种子;夏季是山鸡饲料较为丰富的季节,能采食到植物的根茎、花叶和浆果及籽实,也能吃到蚂蚁等昆虫虫卵动物性饲料,野生山鸡出壳后主要以昆虫、幼虫、虫卵为食物,以后逐步过渡到植物性饲料,人工育雏前期,必须注意日粮中动物性饲料的添加;秋季主要采食籽实、野草及农田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类籽实;冬季主要以籽实和野草为生。人工圈养山鸡采食人工配制的配合饲料,山鸡的食量小,每天约采食70克左右。
喜栖于蔓生草莽的丘陵中,冬时迁至山脚草原及田野间。以谷类、浆果、种子和昆虫为食。善走而不能久飞。
山鸡食量小,一般每天吃60~70克,少吃多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仍保留此习性,吃食时往往吃一点走一圈,回头再吃,直至吃饱为止。山鸡采食时先小心接近食物,并极力伸长头颈,啄一下,看一看,一有异常动静,立即后退。
攻击性
山鸡在繁殖期好斗,尤其是雄山鸡。雄鸡为了争得“领主”地位,往往斗得头破血流,强的个体在交配和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在繁殖期以雄山鸡为中心组成繁殖群,如有其它群的公山鸡介入,公山鸡间会产生激烈的争斗。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同笼舍的公山鸡间常发生争斗现象,弱者被啄得头破血流。
山鸡即使在采食过程中也不时地抬头张望,观察四周动向,如遇敌害,迅速逃避。当敌害靠近时即起飞。逃避时将头钻入树丛或草丛中,顾头不顾尾。人工饲养的山鸡,一旦听到响声或其它惊吓,就乱飞乱撞,常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山鸡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山鸡惊群。
猪场场址选择是发展特种野猪养殖生产的关键,要根据特种野猪的生理特点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周边环境、防疫条件、水源条件、电力供应、环境污染、交通、节约土地等实际问题。在选择特种野猪场址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地势高燥特种野猪场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平原地区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建场;山区应选择在山的南坡,向阳的地方建场,这样的场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季可避免西北风的侵袭,夏季东南风又能使猪舍变得凉爽。这为猪舍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对猪场的防疫也极为有利,这样的地理位置是特种野猪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由于特种野猪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所以不宜选择低洼潮湿的场地。南方地区应充分考虑猪场夏季防洪防涝、排除积水的问题,以免受到洪水的威胁,造成损失。(2)远离村庄特种野猪圈舍千万不要按照传统建圈方式,建在村庄里的房前房后,更不应该在自家院子里建圈。
特种野猪具有野性,对环境要求比家猪严格得多,村庄里人的活动频繁,各种嘈杂声不断,环境极不安静。不安静的环境不利于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在母野猪产子哺育时期,如果受到惊吓,母猪常常会伤害仔猪。人员过多地流动对猪场的防疫极为不利,容易传播疾病,给特种野猪的疫病防治带来困难。猪场一定要选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头,如果有条件的话应尽量选择离村庄远一点,在僻静的地方建圈。这样夏季就不会因猪场的粪尿及污水、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给养猪生产创造和谐的环境。(3)优质水源水源的选择对特种野猪养殖十分重要。猪场不应选用地面水源,因为地面水源容易受到工业污染,化肥、农药残留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水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猪场应选择地下水源作为猪场饮水的来源。
猪场选址确定后,首先要打井找水。如果地下30米左右找不到水源,就应该重新考虑场址。如果地下水位太深,投资大,旱季时水也得不到保证,必须选择地下水源丰富的地方建场。(4)长期性养猪产业是个长期性的行业,猪舍基础设施投资很大。猪场用地不管是租用集体还是个人或是自家土地置换而来的,都应该签定使用合同,详细说明使用年限、租金等事项,以免在以后生产中发生纠纷,影响猪场的发展。使用时间相对要长一点,一般二三十年左右合适。(5)交通条件猪场和外界需要简易的交通条件,以保证饲料和猪只的运输。如果没有,自己修路投资太大,这也是猪场选择时应考虑的实际问题。选择各种有利条件,应尽量减少猪场设施的投资。(6)防止污染①一些大型水库和河流往往是城镇饮用水的水源地,千万不要把猪场建在饮用水源的上游,以免污染水源,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尤其在城镇周边建场,更应认真考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②如果周边有养殖场,应尽量避让,另选它地。如果没有条件,相隔距离至少应有1500米,即不要把猪场建在他人猪场的上风头,给别人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不要把猪场建在他人猪场的下风头,而应避开风向,建在另一端,这样才能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猪场的防疫。
③小规模猪场不必考虑污水处理,只要建一个小型池就可以完全解决猪场污水问题。如果是规模大的猪场,一定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问题,如污水流出猪场后的囤积地方——山沟、低洼地、水塘等。
猪场每天不光有粪尿,还有大量清洗猪圈的污水流出,日积月累,数量很大。尤其是雨季,在土地渗透饱和的情况下,污水需要相当大的地方囤积,一定要在建场前考虑好,以免对周边造成污染。
特种野猪的排泄量大,粪便处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猪场最好建在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果园的地方,以便就地消化粪便和污水。(7)环境安静由于特种野猪具有野性、胆小怕人,生长繁育需要安静环境,猪场一定要远离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500米以上,距离大型工厂和村庄居民区应在1000米以上。(8)电力供应不管是日常生产管理,还是母野猪繁殖旺季,猪场都离不开电的供应。特种野猪养殖场必须有充足的电力供应保证。(9)节约土地特种野猪养殖比家猪养殖占用土地多,猪场选址时应充分考虑节约用地的问题。应尽量把猪场建在荒山、荒坡上,尽量不占用粮田,减少猪场的生产成本。如果自家有果园和林地,猪场就应建在果园旁和林地里,这有利于平时的管理和节约土地。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