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夏季饲养与冬季不同,夏季肉鸭饲养要注意什么?

   2023-05-30 互联网艺莲园286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且不说饲养的辛苦,鸡鸭也很容易中暑生病。除了使用各种降温措施和药物外,合理安排养殖密度,及时集群也非常重要,这是实施各种降温和消暑措施的基础。夏季合理密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棚舍条件,尤其是通风降温设备、屋顶厚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且不说饲养的辛苦,鸡鸭也很容易中暑生病。除了使用各种降温措施和药物外,合理安排养殖密度,及时集群也非常重要,这是实施各种降温和消暑措施的基础。夏季合理密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棚舍条件,尤其是通风降温设备、屋顶厚度、目标屠宰重量、饲养周期等。开放式鸭舍需要考虑冬密夏疏等季节,封闭式鸭舍受季节影响较小,但也要考虑通风效率。合理的密度可以给鸭子适当的活动、休息、饮水和进食空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密度过高,缺乏活动空间,容易导致鸭体均匀性差,湿度大的脏鸭,抗病能力差,鸭体散热差,中暑。

组膨胀的数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外界温度灵活调整。一般整个集群在冬季20天,夏季10-15天,外部最低气温达到20度时7-10天扩展。一定要提前预热通风。不仅是冬天,夏天也要特别注意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尤其是真菌病毒素。冬季扩群宜在温暖的中午进行,夏季扩群宜在凉爽的早晨进行。多种维生素、VC等抗应激药物,在扩大群体前应提前饮用,如果需要快速驱赶群体或捉鸭运输,应提前控制材料,减轻应激。注意切断喂食。一般来说,最好将鸭子分成200-300个小组。小群体群落关系稳定,各种应激反应小,便于管理,更有利于提高鸭的整齐度。

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直接影响肉鸭的健康状况。不同程度的中暑会降低鸭的采食量,进而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身体的抵抗力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造成大量死亡。做好夏季肉鸭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目前保证肉鸭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肉鸭场选址,既要保证能位于地势较高的区域,同时又要保证周围环境干燥、卫生、背风,为夏季通风提供相应的便利,保证冬季保暖的顺利开展。肉鸭养殖场需要远离居民区和高速公路,也需要避开低洼地区和污水河地区。鸭舍的实际地面高度需要高于道路的设置,鸭舍周围需要提前铺设排水沟等设施,避免雨水回流。在林区选择鸭舍的位置可以有效降低夏季的温度,也有很好的空气净化效果。

肉鸭养殖过程中,要坚持全进全出制度,有助于保证鸭的健康和品质,进而达到防止疾病传播的效果。因此,该系统逐渐成为肉鸭生产计划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同一批次的雏鸭可以统一进入一个范围,在饲养过程中选择同年龄的雏鸭。还需要保证饲料数量、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相同,实际交货日期应在同一天。鸭子出场后,要对整个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清洁和消毒,避免不同年龄的鸭子之间疾病的交叉感染。

养鸭子一般几个月可以出售。

一:选择优良品种

快速养鸭一般宜选用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和芙蓉鸭等肉鸭品种。

二:饲养管理

肉鸭养殖实行“三分治疗七分管理”

当气温下降时要及时拉下鸭棚两边的防护膜;

当气温上升时,也要在适当的时间拉起防护膜,因为鸭粪发酵加快,氨气浓度上升,会导致肉鸭氨中毒。

秋冬季冷空气频繁,一定要注意好鸭棚两边的防护膜拉起或放下的时机,控制好棚内温度,防止内外温差过大。

雏鸭的饲养管理

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饲料宜用碎米或大米,煮成米饭,或直接采用全价小鸭料。开食方法:一般都采取在圈内小群开食,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上引食,训练小鸭自由采食。第一次开食一定要求只只吃到饲料。喂食次数,每昼夜6~8次。4~5天后,改为每隔5~6小时喂食1次。

三:饲料存放。

一定要放在储料室,不要放在鸭棚内,因为棚内温度较高,很容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营养成分流失,料槽中的饲料要少喂勤添加,以保持饲料新鲜。

养殖蛋鸭什么时候上鸭苗最好

鸭子出栏时间由品种决定。肉鸭通常40天左右就可以出栏了,出栏时重2~3kg,麻鸭(本地鸭)通常70天出栏,超过这个时间鸭子吃得多,但却长得慢,会慢慢亏本。用什么喂鸭由养殖者决定,不过肯定是投喂全价料在生长速度、料肉比方面是最理想的。

蛋鸭饲养周期是什么

要养好产蛋鸭,必须结合季节变化,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并适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现将产蛋鸭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春季的饲养管理。春季气候温暖适宜,日照时间逐日增加,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创造高产、稳产的环境。此期首先要加足饲料,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要满足需要。其次还要注意保温,该季节的前期会偶有寒流侵袭,春夏之交,天气多变,会出现早热天气,或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要因时制宜,区别对待,保持鸭舍干燥、通风,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如逢阴雨天,要适当改变操作规程,缩短放鸭时间。舍内垫料不要蓄积得过厚,要定期进行清除,每次清除垫草时,要结合进行一次消毒。

二、夏季的饲养管理。夏天气候高热潮湿,对蛋鸭的管理要注重防暑降温,防止应激。可采取以下措施:⑴注意遮荫,舍内保持良好通风,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或吊扇,进行通风降温。⑵早放鸭,迟关鸭,增加中午休息时间和下水次数。⑶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最好饮凉井水,饮水中加入维生素或电解多维,可缓解热应激。⑷多喂些青绿饲料,提高精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饲料要保持新鲜,现吃现拌,以防腐败变酸。⑸降低饲养密度,适当疏散鸭群,以降低舍温。⑹雷雨前要赶鸭入舍,防止雷阵雨袭击,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抗菌素,可有效预防或减轻应激。⑺鸭舍及运动场要勤打扫,水盆和料盆要勤清洗,保持卫生和地面干燥。

三、秋季的饲养管理。进入9月,10月,正是冷暖空气交替的时候,此时气候多变,另外蛋鸭经过大半年的产蛋,鸭子的身体较疲劳,稍有不慎就要停产换毛。此阶段饲养管理的要点是:⑴要采取补充人工光照,是每日的光照时间(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不少于16小时。⑵要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使鸭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⑶适当增加营养,注意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⑷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应保持相对稳定。⑸要适当注意补充无机盐饲料,最好在鸭舍内另置无机盐盆,任鸭自由采食。

四、冬季的饲养管理。冬季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防寒保温和保持一定的光照时数。其措施有:⑴提高饲料中代谢能浓度,达到每千克12100-12500千焦的水平,适当降低蛋白质的含量,以17-18%为宜。⑵提高鸭舍内单位面积上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8-9只。⑶鸭舍内垫干草,用以保持舍内干燥。⑷关好门窗,防止贼风侵袭,北窗必须堵严,气温低时,最好屋顶下加一个夹层,或者在离地面2米处,横架竹竿,铺上草帘或塑料布,以利保温。⑸冬季饮水最好用温水,拌料用热水。⑹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减少下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上、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各洗澡一次,时间10分钟左右。⑺人工补充光照,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⑻每日放鸭出舍前,要先开窗通气,再在舍内操鸭5-10分钟,促使鸭多运动,提高抗寒能力。

什么季节养鸭合适

  蛋鸭与青年鸭时期相比,开产以后,胆子逐渐大起来,敢接近陌生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 饲养 周期,一起来看看。

  蛋鸭饲养周期

 ( 1 )产蛋前期(开产─ 300 日龄):产蛋鸭开产时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是一生中最容易饲养的时期。在这期间重点抓好三方面:一是根据蛋鸭饲养标准,不断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和钙、磷等营养水平,饲养次数从每天 3 次增至4 次,每只每天平均寻食量 150 克 左右;二是光照应从开产前 1 周由短到长逐渐增加,直至每天 16 小时恒定光照至产蛋结束;三是在日常管理上做到“三看 ”,即看蛋重、产蛋率和体量变化情况,随时调整饲料中营养水平,但决不能让产蛋鸭发胖。

 ( 2 )产蛋中期( 301 ─ 400 日龄);产蛋鸭经 100 多天连续产蛋,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前期,是比较难养阶段。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一是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满足蛋鸭高产需要,饲料中粗蛋白质可达 19 ~ 20% ,日寻食量 150 克 左右,适当多喂青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禽用多维素。适当增喂矿物质饲料;二是每天稳定光照 16 小时,不可忽长忽短,室温维持 13 ~ 20 ℃ ;

 三 是在日常管理上,要细心观察产蛋时间、蛋壳质量和产蛋鸭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 措施 。

 ( 3 )产蛋后期( 401 ~ 500 日龄):蛋鸭经过 8 个多月连续产蛋,如饲养管理跟不上,产蛋率难以维持较高水平。在这阶段管理要点:一是根据蛋鸭体重和产蛋率变化情况确定饲料质量和喂料量;二是每天保持 16 小时光照,如产蛋率降至 60% ,可增加光照 1 小时,直至淘汰为止;

 三是“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四是注意气候和产蛋质量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五是操作 规章制度 要保持稳定,环境要安静,避免一切突然刺激而引起的应激反应。

 ( 4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做好夏季防署、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温工作,在雨季舍内勤换垫草,保持干燥环境。

影响产蛋的因素

 品种

 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如能选择一个优良的品种饲养,产蛋量可以几成,甚至成倍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如何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管理技术,选择适于本地饲养的高产品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

 营养因素

 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除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大量由于产蛋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能量、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必须充分供应。否则将影响产蛋率。

 要达到持续高产的水平,除品种是先天因素外,日粮中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和平衡,数量能否满足需要,这是保持高产稳产的必需条件。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较复杂,对产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1、光照:对蛋鸭来说光照时间的长短与产蛋关系也很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滤泡的成熟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内,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防止青年鸭过于早熟;即将进入产蛋期时,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目的是促进卵巢的发育,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制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目的是保持连续高产。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如灯泡高度离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鸭舍按13~15瓦特计算,大约18平方米的鸭舍装一盏25w的灯泡。实际使用时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灯泡,因为大灯泡光线分布不匀、费电。日光灯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也不使用。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而不是照着天花板。鸭舍灰尘多,灯泡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以免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能因为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时数或提高光照强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小时,增加后要稳定5~7天。

 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17小时,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只许渐强,否则将使产蛋鸭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影响产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鸭适时开产,使产蛋鸭提高产蛋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会使青年鸭的性成熟提前或推迟,使产蛋鸭减产停产,甚至造成换羽。

 2、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处在最佳状态。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特别要做好冬季的防风保温工作,提供理想的产蛋环境温度,以获得最高的产蛋率

 健康因素

 没有健康的机体不可能高产。因此,在培育青年鸭的阶段,就要把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进入产蛋期后,搞好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增加抗病能力,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保持高产稳产。

蛋鸭饲养周期相关 文章 :

1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

2 蛋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3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4 蛋鸭饲养管理

5 蛋鸭的饲养管理

按育雏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

1、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

有养鸭经验的人常说:“春季养鸭可赚钱,夏季养鸭可还本”。春季育雏所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而且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大。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夏季 要注意 冬季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