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蚂蝗蚯蚓的养殖技术

   2023-05-30 互联网艺莲园21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


蚂蟥怎么养

选地建址: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排水条件好的位置建立养殖池。 投放苗种:每立方米可以投放1万条左右的金钱蛭。 喂养食物:将各种血和饲料、草粉等混合搅拌,再喂食给蚂蟥。 养殖管理:夏季水温过高时要勤换水。

蚂蟥的养殖方法

1、选地建址

如果大规模养殖蚂蟥,要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排水条件好的位置建立养殖池,一般池宽度为3米,深度为1米,长度不限,池底可以放入一些石块和树枝,如果是小规模养殖,可以直接使用水坑、池塘等饲养。

2、投放苗种

蚂蟥品种中比较适合人工养殖的是金钱蛭,其通常在稻田、池塘、丛林中生活,每立方米可以投放1万条左右的金钱蛭,在选种时一定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损伤的蚂蟥。

3、喂养食物

蚂蟥以蚌、龟鳖、蚯蚓、螺和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为食,人工养殖可以将各种血和饲料、草粉等混合搅拌,再喂食给蚂蟥,一般动物的血一个星期只喂一次,平时可以往养殖池中投放活螺,供蚂蟥采食。

4、养殖管理

饲养蚂蟥时,要调节水质,保持水中的清洁,并且还需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如果水中的含氧量低于每升2毫克时,蚂蟥会出现动荡不安的情况,夏季水温过高时要勤换水。

水蛭(蚂蟥)养殖技术有哪些

蚯蚓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是林蛙的理想活饲料。

小规模养殖可使用盆、箱、筐等容器。生产性养殖可以在房屋、大棚、山洞、窑洞内用养殖箱分层进行立体式养殖,在室外开沟或堆肥进行养殖。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及饲料的需要量,确定使用哪种养殖方式及养殖规模。

无论使用哪种养殖方式,都不能使用单一的基料和饲料进行养殖。使用单一的基料和饲料进行养殖,其产量远远不如使用混合的基料和饲料。

蚯蚓一般栖息在地表下10~20厘米深的土壤中。养殖时将基料放在料床上。室内养殖时可使用养殖箱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4000~9000条。养殖箱做成60厘米×40厘米×25厘米的敞口箱,箱底和侧面应留有直径1厘米左右的排水、通气孔。箱内基料的厚度15厘米左右,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温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室外养殖时,可以在地面上做80~100厘米宽的畦,两畦之间挖20厘米宽、15厘米深的沟。在畦上洒一层腐熟好的基料,厚度10厘米左右。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0~15000条。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基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可在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帘,并经常喷水。

成蚯蚓每个月投喂2次饲料。一般在上次投喂的饲料被消化75%左右时,添加新料。每次添料的厚度为15厘米左右。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当小蚯蚓多的时候,老蚯蚓就会搬家外逃。应及时采收蚯蚓。

 养活水蛭并不难。要养出好效益却不易。水蛭原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工养殖时,若小环境、小气候不予配合,生长必将受阻。缸养、小池水体养殖,很难形成效益。水蛭有自己的固有习性,在,驯化工作刚开始,其野生习性还无法改变。水蛭对化肥、农药、盐、碱、酸、水温、容氧及天气的骤变等很敏感,任何不适都会引起逃逸,逃不掉时,也只能勉强生存。

  刚建好的砖砌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苗。新建水泥池,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到)需经过长时间(20天左右) 的淡化后才能投入种苗。

  新建的养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种苗,只有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综合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不能机械性地认为每平方米可投放多少公斤或多少条,投放量应根据养殖池具体条件与水蛭生长状况之间的平衡而定。

  选种。对一些残伤、形态不正、杂种、病态等水蛭种苗,均应剔除。对受内、外伤的水蛭,如果—时还识别不出来,可暂养2—3 天后再鉴别。要想在投种一年之内就有好收成,必需选二龄以上的健壮水蛭作种苗。种蛭的体越大越健壮,产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越高,五龄以上的好,但样的老蛭已不多见到。

  血块对水蛭并非是唯一的敏感饵料,当水蛭处于饥饿状态时,可食之物都会被吞食。血块未经处理有可能污染水质,且成本也较高,使用时应全面考虑。

  水蛭的食性很广,螺、蚌、贝及其幼体等底栖软体动物,鱼虫、水蚤等生物,水生菌丝体藻类以及营养丰富的腐殖质等,都是它的食物。水蛭与各水生物之间互依共存,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再经常投以发酵的动物粪便,加上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保证充足的食物供给。这样成本低,效果好,又能优化生态环境,比按时投食、换水更为主动、方便。

  食物链匹配得合理,则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等生长也快,水蛭的放养密度就能提高。根据我们的经验,亩水面投种苗50-80 公斤,食物链完全能保持良性循环。

  作为对主体食物链的补充,可投喂一些人工饲料,畜、禽、鱼饲料,均可选用。可根据成本,季节和养殖池的理化性养与养殖密度之间的动态量比关系来确定投喂量,例如水温在

  22-27 ℃的水蛭旺食期,若水质清新,就可多投饲,时间可在水蛭晚间出动觅食之前,否贝峨适当少喂些。

  养殖池中投放石块、树枝等不是好办法,更不能乱投,以免产生副作用。养殖池中的形态物质要有序布局,应以有利于各种作业的方便、省工、省时、省力和高效为原则。

  养殖池中除设置岸坡,岛滩和种草植树之外,还应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这样,对生态养蛭更为有利,且克服了单纯设定水深度的局限性。

  水蛭的繁殖因时间、地区、季节及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长江中下游,4月份起,会有部分水蛭择近水边浅土层中造穴产卵,5-6月是孵化期,在这段时间,需在滩坡处给予安静的环境条件。饱食后的水蛭,白天多以穴居为主。摄食不足时,会暂栖于水生植物间,或吸附于池壁等处,凭借其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会随时快速地出击猎食。

  在目前,人工养水蛭应以生态养殖法为主,有条件的可用大棚温室作养殖试验和驯化试验。养殖池中,至少要有1/2 以上的区域面积植物化。

  作为副业,在茭白田、茨菇地、藕池、稻田等地养水蛭也是—种可取的增值方法。

  一、水蛭的历史行情回顾 从水蛭的1998年算起,当时仅有7—8元,到下半年开始上涨,在1991年2—4月到第一个高峰,最高时为150元。之后,回落到65—70元,到1997年的六年间,在70—80元之间震荡。三年后的2000年,涨价风潮时升至200—220元的高价,出现第二次高峰。进入本世纪,2002年2—3月时跌到150—160元的低价,以后步步回升,2004年下半年攀升到270—280元,刷新历史高价。在高价持续至2005年的4月份。然后缓缓下滑到2007年上半年低时的160—170元。 从水蛭的历史行情分析到,一每个波动的周期的低价和高价都在升高;二高价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二、水蛭的产量 1、水蛭的野生资源 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吸血生活。蛭类生活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如医蛭类水蛭对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都喜吸食。在陆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水蛭吸取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质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以潜入泥底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出两个新个体。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