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温氏食品集团是我国养殖龙头企业,旗下养殖品种主要是生猪,肉牛,家禽,温氏食品集团在全国设立了多个养殖基地,主要是以生猪养殖品种为主,肉牛养殖是最近几年温氏食品集团新开发的养殖项目,目前温氏食品集团大概肉牛养殖存栏量在50-80万头左右,随着各地的肉牛养殖基地的加快建设,预计未来5年内肉牛养殖存栏将增加一倍。
我很想回家去搞养殖,现在城里的竞争压力太大了,物价又这么高真的要受不了了。想回家养羊。
一、中国肉牛业发展历程如何
中国的肉牛养殖业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牛存第一阶段:发展初期(1979—1990年)中国的牛以役用为主。
当时农业机械紧缺,役用牛是主要的耕 畜,政府规定严禁屠杀能繁母牛、种牛和青年牛。1979年开始是 中国肉牛业的萌芽期,这一年国家开始投资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农 业部在全国建立144个养牛基地县,加速了牛改良工作进展,逐渐 形成了以饲养役用牛为主,肉用牛为辅的生产格局。
中国现代肉牛 业是在此以后逐步兴起的。从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到华北北部进 行的异地育肥发展很快,如河北省廊坊地区的北三县(大厂、香 河、三河)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
1989年以后肉牛业开始快速增 长,出现了千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比较完整的肉牛生产环节渐渐 形成,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肉牛业。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991 一2006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对肉牛养殖业扶持的各种政策,“秸杆养畜” 项目在农村迅速发展,使得这一阶段肉牛出栏数快速提高。
至 2006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5 602。 9万头,是1990年的5倍。
这一 时期,牛肉产量的增加在品种上主要依靠改良的黄牛,如草原红 牛、新疆褐牛、西杂黄牛等的改良,是现代肉牛业的品种基础。 第三阶段:调整发展期(2007年至今)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对牛羊产业规模化养殖的资金倾斜,以 及牛肉供给量下降、眼前利益驱动和养殖成本上升的影响,很多地 区养殖户开始大量出售母牛,散户退出加速,规模养殖企业不断涌 现,规模化生产比重快速提升。
同时肉牛养殖业也开始了产业结构 优化的调整,使得后期国内肉牛养殖量呈现恢复性增长。据不完全 统计,2013年全国散养户比重持续下降,年末相比年初约减少1。
5 个百分点。2004—2013年,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比重由 13。
2%增加到27。 3%,提高了 14个百分点,增长了 1。
1倍。
二、2015 年全国肉牛的存栏和消费量2015肉牛价格在145元左右 (一)优势区域建设取得的成效 1优势区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肉牛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共存栏12325万头,比2002年增长56%;出栏9193万头,比2002年增长184%。
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肉牛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省(区)肉牛育种站、市级贮氮站、县级冷配站、乡镇品改站的品改网络体系;积极进行良种引进、改良与推广,大力开展经济杂交,突出抓好肉牛冷冻 配种,冷配比重逐年提高,肉牛品种得到改善。东北优势区主要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长速度;中原地区加大地方良种黄牛的选育力度,着重提高肉牛品质;西部地区用瑞士褐牛和安格斯肉牛进行改良,提高环境的适应性。
经过几年的改良,优势区肉牛良种杂交改良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02年的35%提高到了2007年的60%。 3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积极推行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优势产区的规模化饲养比重 达42%。积极推广配合饲料、人工种草、青贮等适用技。
2015肉牛价格在145元左右 (一)优势区域建设取得的成效 1优势区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肉牛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据统计,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共存栏12325万头,比2002年增长56%;出栏9193万头,比2002年增长184%。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肉牛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省(区)肉牛育种站、市级贮氮站、县级冷配站、乡镇品改站的品改网络体系;积极进行良种引进、改良与推广,大力开展经济杂交,突出抓好肉牛冷冻 配种,冷配比重逐年提高,肉牛品种得到改善。
东北优势区主要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长速度;中原地区加大地方良种黄牛的选育力度,着重提高肉牛品质;西部地区用瑞士褐牛和安格斯肉牛进行改良,提高环境的适应性。经过几年的改良,优势区肉牛良种杂交改良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02年的35%提高到了2007年的60%。
3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积极推行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优势产区的规模化饲养比重 达42%。
积极推广配合饲料、人工种草、青贮等适用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区域内肉牛个体生产力显著提高,部分地区平均胴体重已达到200公斤的国际平均水平。
肉牛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一大批养牛专业合作社和养牛协会,广泛推行“公司 合作组织 农户”的组织化模式,肉牛生产与市场衔接日益紧密。 4屠宰加工能力不断增强。
生产加工条件逐步由开放的手工屠宰向封闭的机械屠宰过渡,由热分割向冷分割过渡,由简单分割向精细分割过渡。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大品牌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在优势区内崛起,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了优势区肉牛业蓬勃发展。
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肉牛屠宰加工厂305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84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的肉牛屠宰加工厂18个。部分企业已具备了国际先进的屠宰加工水平,并已初步培育出一系列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总体评价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优势区域肉牛业持续、稳步发展,产品产量显著提高,《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到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牛肉产量达1511万吨,比2002年提高了184%;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牛肉的优质率达到35%左右,比200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平均胴体重比《规划》目标提高6个百分点。
《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期《规划》所选优势区域县偏少,优势区域覆盖范围较小,优势区域牛肉产品市场主导地位尚不明显。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产品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牛肉消费量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259公斤,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068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长308%和308%。
但同时,我国牛肉消费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较大,与世界人均牛肉消费超过10公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38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刚性增长也是肉牛的消费需求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
另外,目前,我国牛肉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上仍然具有较大比较优势。随着我国牛肉产品质量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逐步健全,对东南亚、中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三、养殖肉牛肉牛育肥100模式 一、模式介绍 肉牛育肥100模式是指一个农户建一栋存栏100头育肥牛的标准化牛舍,全年育肥3次,累计出栏育肥牛300头。
此模式标准化牛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投资约12万元,附属设施设备约3万元,流动资金70万元,出栏牛头平纯利1000元,年纯利约30万元。 二、关键技术 1、牛舍设计标准 (1)牛舍建设基本要求是坐北朝南,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条件允许可按照钢结构进行建筑。
(2)牛舍采取半开放双列式牛舍,高砖混围墙,砖墙厚240墙,北面全封闭,南面敞开式,舍内总面积为304平方米(38米8米),素土夯实,砖铺地面(或水泥敷设),走道钢筋混凝土基础,水泥地面,舍顶部滴水坡度一般不小于25°,前后檐高3米,基深0。 8-1。
0厘米。 (3)门窗要求。
牛舍门高2。2米,宽1米。
北面墙面设窗户6-8扇,窗高1。5米,宽1。
5米,窗台距地面1。2米。
(4)牛床和饲槽。牛床新砖铺设并设有限位栏,牛床长度2。
0-2。2米,宽1。
0-1。 2米,牛床坡度为2%;混凝土饲槽,底部贴有面砖,饲槽上宽0。
6-0。8米,底宽0。
35-0。40米,呈弧形,饲槽内缘高0。
35米,外缘高0。6—0。
8米。 (5)粪尿沟。
粪尿沟设在牛床末端靠近墙壁的位置,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适,一般宽0。 25-0。
3米,深0。15一O。
3米,坡度为5%。 2、肉牛育肥技术要点 (1)育肥前牛舍的准备。
圈舍育肥牛进人圈舍前,对育肥舍地面、墙壁用2%火碱溶液或20%生石灰水喷洒,器具用1%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圈舍门口设消毒池,以防疫病传人。
(2)育肥牛的准备。对育肥牛进行驱虫健胃,牛体用0。
3%过氧乙酸溶液逐头喷洒1次,并用0。25%蜡净乳剂对牛进行一次普遍擦拭,驱除皮肤寄生虫。
以每千克体重5至7mg抗蠕敏(或6至8g左旋咪唑)投药驱体内寄生虫,驱虫3天后,每头用人工盐60至80g口服健胃。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圈舍育肥肉牛,坚持早、中、晚3次喂料,先喂草料,再喂配料,最后饮水。用农作物秸秆、青贮秸秆、氨化秸秆、酒糟、玉米、高梁、麦、豆饼、食盐、矿物质类添加剂等配合喂养,干粉料必须拌湿喂给。
精粗料合理搭配,按不同阶段比例进行配制,不可随意增减。 平均每头牛每天给精料6千克,粗料7千克。
霉烂、变质的精、粗料均不能饲喂。有条件加喂优质青饲牧草效益更好,可节约精料,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4)育肥肉牛的日粮配方参考。育肥牛精料日粮配方参考如下标准:玉米面35。
5%,豆饼5。 8%,酒糟28。
1%,干草29。3%,食盐0。
3%,复合添加剂1%;或精料22。4%,酒糟25。
1%,干草9。1%,微贮秸秆42。
4%,复合添加剂1%,根据不同季节适当选用。冬季要补充适量的精料及能量饲料,提高育肥牛的抗寒力。
禁止饲喂冰冻的饲料和饮水。 炎热的季节要给饮凉水,一般在喂料后1小时给饮水。
坚持每日刷拭牛体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保持牛体及圈舍的卫生。饲养的用具也要经常洗刷消毒,经常观察牛的采食、饮水和反刍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搞好疫病的防治。
(5)育肥牛适时出栏。 当育肥牛18至22月龄,体重达400-450公斤以上,全身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附着良好,而且发现牛采食量逐渐减少,经调饲后仍不能恢复,这就预示这批育肥的牛可以出栏了,要尽快适时安排出栏,提高经济效益。
。
四、年存栏2000头肉牛的养牛场占地需多少国家养牛补贴政策规定:
1:对于个体养牛场养牛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每头肉牛补贴1600元:。
2:对于个体养牛场养牛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每头肉牛最高可获得当地政府养牛补贴2800元。
养牛户对所养殖肉牛的数目不能虚报、瞒报,必须有正规检疫手续、消毒手续,手续不合法,就难以取得养牛补贴,所以选择正规养牛场合作,非常有必要。
养牛补贴是有地区差异的,在2008-2009年,东北地区,基本都有养牛补贴,每头肉牛补贴500元左右,后来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苏省,部分地区也有养牛补贴,近两年,广西省,贵州省,四川省,养牛补贴力度较大,一般养牛补贴的方法是根据养牛场的建设,是不是达到规模,是不是现代化养牛场,一般养殖100头肉牛可以补贴20万左右的牛场建设费。
另外养牛补贴也要靠走关系,如果当地养牛的比较多,有些养牛场可以得到补贴,有些养牛场却得不到,这个可想而知,您想得到好处,必须也得给予别人好处。
具体养牛补贴的问题,养牛场的负责人可以到本地的畜牧局,政府,农业部门咨询一下,因为每个地区政策不同,补贴的力度也不同。
外地哪里有小牛崽出售的地方
山东农绿源养羊场告诉您,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都是改良后的品种,生长速度和适应能力都不错,只是一个山羊品种一个绵羊品种而已。一般小羊从300-500元一只的都有。你可以自己在本场随便挑选。山东农绿源万家牛羊驴养殖基地,目前我肉牛养殖场惠及的养殖场有:河北肉牛养殖场、河南肉牛养殖场、江西肉牛养殖场、安徽肉牛养殖场、福建肉牛养殖场、广西肉牛养殖场湖南肉牛养殖场、湖北肉牛养殖场、四川肉牛养殖场山西肉牛养殖场江苏肉牛养殖场陕西养牛场,广东养牛场,广东肉牛养殖场等肉牛养殖基地单位等!本厂常年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最新的牛羊养殖技术资料。主要销售的品种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绵羊、夏洛莱羊、种公羊、鲁西黄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三元杂交牛、德州驴、乌头驴、三粉驴、优质改良小驴驹等品种。本厂是专业肉牛种羊种驴养殖基地,提供最新肉牛价格,最新肉牛养殖技术,肉羊价格,种羊繁育技术,波尔山羊养殖技术,养驴技术,养殖光盘,牛舍建设,牛舍建设示意图,养驴技术,肉驴价格,养驴的利润及分析等。包括养牛技术、最新养牛技术,养牛业、怎样养牛、如何养牛、农村养牛技术,酒糟养牛、养牛知识、养牛行情等栏目,为养牛户、养牛场、养牛基地提供养牛行情、养牛效益的分析、养牛利润、养牛可行性报告等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书
华北肉牛基地,山东济宁嘉祥县广佳养殖场。
1、华北肉牛基地,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杨芳乡028乡道东50米。
2、山东济宁嘉祥县广佳养殖场,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中学往东300米。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的存栏量、牛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迅速增长。以下是我分享的肉牛养殖创业计划书,欢迎大家借鉴!
一 、项目摘要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是落实菜篮子工程,发展畜牧业,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重要举措,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肉牛养殖一直是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肉牛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饲养落后,一家一户养殖,成品牛外调困难,销售不畅,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一直制约着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肉牛养殖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肉牛养殖业的传统优势,打出特色牌,特准备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户。
本项目在现代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技术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养殖业的“”结构调整,进行“粮、经、饲”种植,肉牛采用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肉牛采用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发展养牛业,同时针对本地区牛的品质及养殖水平滞后的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产品化调整的契机,发挥肉牛养殖业现有优势,积极引导优质商品牛生产。
项目计划:欲建立了一个规模养殖示范场,厂房、设备部分已经齐全,希望争取帮扶资金尽早完成厂房和其它各项设备筹建,早日投产,使肉牛规模扩大带动当地的群众致富,进一步扩大肉牛销售市场,逐步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切实达到创业的目的和宗旨。
二、项目的基础条件
1、有利的区位优势
水井槽位于与两省交界之处,并紧靠,交通运输方便,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市场前景
2、突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①在我们当地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和水稻,非常适应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的发展。
②近年屠宰业发展迅速,除原各乡镇定点屠宰场外,食品加工厂和冷冻场也大量增多,平均每天屠宰量超过千头,肉牛需求量极大。
三、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规划
(一)项目建设内容:成立个体肉牛养殖户,欲形成大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场和示范户,形成集饲养、饲料加工、环境保护、肉牛生产为一体的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
(二)项目实施规划:本项目预计在2012年2月份开始实施,2011年八月开始建牛舍,2011年的10月份完工,2月正式开始养殖。初期预计养殖牛犊60头。
四、项目建设原则和组织形式
(一)建设原则
1、坚持面向现未来,面向现代农业,高起点原则。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饲养适销对路的杂种牛,保证销售;管理、饲养协调一致的原则;
3、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商品牛生产的原则;
4、坚持自愿与自主的原则:农户自愿参加,自我投入,遵守合同;
5、坚持多方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6、坚持环境保护原则:基地养殖场要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
(二)组织形式
1、资产所有形式。前期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划出10%的财政肉牛发展基金、养殖户个人资金及银行贷款组成。政府和银行的扶贫资金由扶贫办封闭管理,扶贫办分别和企业、养殖户签定使用合同,保证资金正确使用和到期收回。
2、经营形式。由政府协调,引进企业,以约定方式组成“公司+养殖户”联合体,以降低养殖户投资风险。
3、管理形式。规划建设由本人统一设计、施工,保证先进性和高质量;技术服务、防疫和销售方面通过本人统一组织实施,注重保护养殖户利益。
4、政府负责协调服务,制定政策。
5、公共设施管理。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由自己统一管理和使用,运行和维护费由自己承担。
五、项目投资预测
项目现共需资金15万元(详见投资预测表)。现目前急需建厂房一间,购买良种牛犊60头,需要7万元。
肉牛养殖前景分析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牛肉产量迅速增加,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的存栏量、牛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迅速增长。2001年全国牛肉产量549万吨,人均占有量43公斤,分别比1980年增长194倍和18倍。
与此同时,牛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22%提高到2001年的87%。
目前我国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牛肉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05%提高到2001年的9%。
2肉牛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牛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到2001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44%下降到1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7%上升到473%,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57%。
3饲养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
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饲养牛,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对我国原本生态环境较差的草地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近年来,农区普遍采用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牛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缓解了肉牛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在一些农区特别是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的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不仅小农户的饲养数量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肉牛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大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还在逐步增加。
(二)主要问题
1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高
目前全国肉牛平均胴体重133公斤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还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此外,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牛业的突出弱点。
2疫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长期以来,由于防疫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检验设备不完善,我国肉牛饲养业中疫病时伏时起,一些重大疫病未能有效控制,严重影响肉牛生产,并成为牛肉出口的主要障碍。
3屠宰加工环节薄弱
屠宰较分散,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60%以上的肉牛由个体户屠宰经营。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分级标准,多数正规的屠宰加工企业没有通过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以致生产的牛肉产品与国际通行的质量卫生要求相距甚远。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肉牛肉业会呈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大。目前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有6公斤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今后国内牛肉市场应有较大的需求空间。预计到2005年,全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将达到75公斤,国内市场牛肉需求总量将达990万吨,与2001年相比,有近150万吨的发展余地。
二是有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我国牛肉的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牛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三是出口潜力大。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牛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随着我国牛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但是必须看到,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牛肉的进口关税将逐步下降,国外品质优良、包装精致的牛羊肉有可能涌入国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改善安全卫生条件,完善销售服务体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生产优质牛肉为核心,以发展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在重点优势区域内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主攻品种改良、产品质量分级、产品安全与卫生质量等关键制约环节,力争在几年内建成一批有国内外知名品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牛羊肉产业带,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市场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并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和增加牛肉出口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07年,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生产区域的62个重点县,牛肉产量将比2001年提高30%左右,其中优质牛肉的比重由目前不足5%提高到20%以上,平均胴体重提高11%左右。
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肉优势区域的61个重点县,羊肉产量将比2001年提高38%,其中优质肉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优势区内高档牛肉生产体系基本建立,涌现出一批牛肉知名品牌,基本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出口量也有所增加。
四、优势区域布局
(一)选择依据
种畜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优良的种群结构,不仅牛存栏数量多,而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地方良种资源,作为产肉杂交优势利用的基础母畜群体。列入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的基地县,牛的存栏量应在8万头以上,牛良种(包括地方良种)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上。
气候与饲料资源优势突出。具备牛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及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
产业基础良好。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拥有一定规模的屠宰与加工厂。基地县之间集中连片,以便形成规模优势。
1中原肉牛优势区域
该区域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4个省的7个地市38个县市。该区域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饲草饲料丰富,适宜发展肉牛生产。我国5大著名地方良种黄牛,有4种(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发源地可以追踪到西南地区。该地区也是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肉牛生产水平高。2001年四川、贵州、云南、广西4省牛的存栏量占全国的263%,牛肉产量占全国的473%。
但是,该区域从肉牛繁育、饲养到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个体户屠宰占绝大多数,牛肉产品的安全性与卫生状况较差。
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养牛场建成后能使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上小康生活,充分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农民的关怀,维护社会稳定。
(二)经济效益分析:1、成本以平均每年育肥100 头牛犊,每头平均体重100公斤,价格2011年市场价格14元/公斤计。
(1)饲料消耗费用,60头×1000元/头=60000万元
(2)货款利息(1%)10万元×5%=2500元
(3)水、电:400元
(4)杂费每头10元60头 ×5元/头=600元。
(5)公共设施运行维护费500元。
(6)其它500元。
合计:68万元。
2、销售收入(8元/公斤) 商品牛:60头×1000斤/头×75元/斤=45万元
3、获利:销售收入-成本=8-3948=4052万元。
八、风险防范
1、市场风险。加强公司+养殖户合同管理,严格制定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确保全部回收。
2、价格风险。由于价格变动频繁,养牛的收益波动大, 短期内风险较大。因此养殖要有五年以上的规划,研究降低饲养成本的方法,开发廉价饲料,例如:种植牛草。同时,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强管理等途径。
3、病疫风险。政策将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2007年底,财政部出台了10项扶持政策支持生猪养殖业,具体包括能繁母牛补贴、能繁母牛保险、疫病防疫补助、肉牛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牛无害化处理补助、肉牛调出大县奖励、完善肉牛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牛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除财政部外,农业部下一步将继续支持肉牛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增加供种能力。制定并实施全国肉牛品种改良计划,总结推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实施,鼓励和引导散养农户向适度规模养殖过渡。
九、环境治理
圈舍夏季冲洗两次,每头种牛日平均排粪水30公斤,育肥牛日平均排粪水15公斤,排出的污水通过设计的下水管道到处理池,进行生物杀菌,经过科学设计和建设,无环境污染且有利于整个乡镇的生态环境整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十、结论
1、项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
2、符合现行国家政策政策要求。
附:投资测算表:
投资测算表
项目数量 单价 资金总额(万元)
圈舍 150个平方 2万元
自来水 1000m 3000元
水泵 1200元
管路200米 5/m 1000元
电线路 500米 1500元
化粪池 1个 1200元
下水管路 50m 700元
公猪 1头 2000元
仔猪 20头 500元/头 10000元
饲料1吨 3吨玉米 共计5000元
合计466万元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