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池塘黄颡鱼养殖技术

   2023-05-31 互联网艺莲园516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池水要求:池塘水体必须达到2m以上,保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能灌、底质良好,鱼种放养前要对池塘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并注入新水、施足基肥。2、鱼苗投放:选择正规黄颡鱼良种繁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池水要求:池塘水体必须达到2m以上,保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能灌、底质良好,鱼种放养前要对池塘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并注入新水、施足基肥。2、鱼苗投放:选择正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的鱼种,要求规格相对较大,当水温稳定在10℃左右放养。3、饲料投喂:养殖黄颡鱼可选择纯动物性饲料,保证饲料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并适当添加其他配合饲料。4、饲养管理:做好水质、增氧、病害防治等工作。

一、池水要求

1、池塘要求

池塘养殖黄颡鱼,水体要有一定深度,必须达到2m以上,并保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能灌、底质良好。一般情况下,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水质,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cm以上,水体常年最好有活水流动。池塘面积要适宜,并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

2、严格清塘

无论是否为全新的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老池塘清除过多淤泥,保留底泥10cm左右,新池塘要求池底平坦、底泥平整。可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充分混合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将池塘内存在的病原体、野杂鱼等杂质彻底清除。

3、适时注水

清塘消毒7-10天后,池塘经过充分的暴晒,可注入优质养殖用水,并在进水口处设置对应密度的过滤网,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及虫卵进入池内。除此注水80cm左右,放入小鱼虾试水,确保安全后,可将池水加至2米以上,准备放养黄颡鱼种。

4、施足基肥

在放养鱼种前,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具体用量可根据鱼塘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可按每亩150-200kg用量施用发酵腐熟过的有机粪肥。

二、鱼苗投放

1、鱼苗要求

市场上黄颡鱼品种较多,无论选择什么品种,都要选自正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的鱼种,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良鱼种,这样不仅能保证品种的纯度和生长速度,还能提高成活率。一般要求个体规格在10-15cm,体重15-35g为宜,鱼种规格大,体质相对较好,生长相对较快。

2、放养时间

黄颡鱼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各地气温不同,具体以各地实际情况为准。只有气温条件允许,水温稳定在10℃左右,才可放养,以人为延长生长时间。

4、放养密度

黄颡鱼的放养密度,需要根据养殖条件、养殖方式、饵料供应、鱼种规格和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若主养黄颡鱼,一般每亩可放养每尾15-35g的鱼种250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鳙鱼种200尾左右;若采用混养模式,可将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殖池内,每亩套养100-150尾30g以上的鱼种。

4、注意事项

放鱼苗前一定要放鱼种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后才能放种,以免出现意外情况。鱼种入池前,需要使用5%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10-15分钟,避免将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带入池塘。

三、饲料投喂

1、饵料要求

养殖黄颡鱼可选择纯动物性饲料,包括小虾、小杂鱼、蚯蚓等常见饲料,保证饲料具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可适当添加其他配合饲料。在进行日投饵料时,可根据鱼体重量、投放原材料种类等进行合理配比。在进行人工饲料配合时,可适当添加鱼粉、菜饼、豆饼、次粉、米皮糠、诱食促长添加剂等。

2、合理投喂

投饵量要根据鱼的数量、摄食、水质、水温、天气等情况而定,黄颡鱼因个体小、摄食慢,投喂时应注意“尽早开食、少喂多餐”。4月前后,日投喂2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5-9月,日投喂3-4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10月后,随着天气转凉、鱼体增重,可日投喂2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2%。

3、驯食方法

天然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因此必须经过驯食训练,使其适应白天摄食,一般需要驯食1周左右。驯化时,可在池边沿边洒放鱼糜,连续2天左右待鱼种陆续游来摄食,再在鱼糜中逐步添加工饵料并定点投放,随后转为全人工饲料定点、定时、定量喂养。

四、饲养管理

1、水质调节

黄颡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应随时观察水质情况,保持水质清新,因此必须定期换水。5-6月一般每月可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7-9月一般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m左右。

2、适时增氧

池塘要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开机增氧,晴天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mg/L以上。

3、病害防治

黄颡鱼抗病力较强,若能按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和预防工作,一般很少发生病害,因此在病害防治中要贯彻“以防为主”方针,每半月可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一旦发生疾病,则要及时诊治,尽快对症用药。

4、强化管理

坚持日夜巡塘,细心观察鱼群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尽量减少行人、兽类等进入养殖区惊扰鱼群,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黄骨鱼怎么养 黄骨鱼养殖方法介绍

一般黄颡鱼一年可以养2批,养殖黄颡鱼要注意饵料的品质,它直接决定着黄颡鱼的生长能力与产量,品质比较好的饵料可以促进黄颡鱼的生长。给黄颡鱼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要好,还要根据气候、水质、进食情况等因素合理的调整投喂量。养殖黄颡鱼还要提前准备好增氧设备,在黄颡鱼缺氧的时候及时打开进行增氧。

一、黄颡鱼一年可以养几批

1、一般黄颡鱼一年可以养2批。饵料的品质对黄颡鱼的生长影响是比较大的,直接决定着黄颡鱼的生长能力与产量,品质比较好的饵料可以有效的提高黄颡鱼的食欲,从而促进黄颡鱼的生长。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好饵料,不可以饲喂病虫害、死亡时间过久的饵料。

2、在给黄颡鱼投喂饵料时要保证饵料适口性好,还要保证饵料的质量。还要注意根据气候、水质及进食情况等因素合理的调整投喂量,避免投喂过多导致浪费。

3、在养殖黄颡鱼的时候要准备好增氧设备,当黄颡鱼出现浮头等情况时及时打开增氧设备,还要经常观察黄颡鱼的生长情况,给黄颡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4、养殖黄颡鱼要定期换水,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体,从而减少水体中有害物质含量,并且可以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葫芦、水草等植物。这样可以吸收水体中有害物质,还可以给黄颡鱼提供栖息场所。

二、黄颡鱼养殖技术

1、黄颡鱼耐低氧能力比较差,对生态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进行养殖比较好,在池塘的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2、在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用敌杀死1瓶全池泼洒进行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消毒5-7天之后注入新水,大约深80厘米即可。然后每亩用发酵好的鸡粪、牛粪或者大粪200千克进行培水,等过7-10天后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就可以放苗了。

3、黄颡鱼鱼种选择健康、规格整齐、生长快的品种,一般在6月份的时候进行放养,鱼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放养规格一般为2-4厘米,每亩放养的数量为15000-20000尾,具体放养的数量可以根据池塘的大小决定。

4、黄颡鱼对饵料中的蛋白质和饵料质量要求比较高,配合饲料要采用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专用配合饲料,这样才能确保营养成分和饲料质量。黄颡鱼的体小比较小,而且摄食慢,投喂的时候要按照尽早开食、少喂多餐的原则,然后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科学投料。

5、黄颡鱼抗病力比较强,如果可以按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和预防工作,一般很少发生病害。要注意黄颡鱼对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比较敏感,使用的时候要慎重。

黄骨鱼室内养殖技术

1、生活习性:黄骨鱼又叫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2、苗种培育: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可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蛋黄等。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万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

3、成鱼养殖:

(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鱼。

(2)池塘套养:每亩水面套养黄颡鱼苗种500~1000尾,可产商品鱼35~60千克。

(3)网箱饲养:每平方米可放养黄颡鱼苗种500尾左右,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

黄刺鱼的养殖方法 黄刺鱼怎么养

黄骨鱼室内养殖技术有:池塘条件,饲料投喂,日常管理。

1、池塘条件

黄骨鱼耐低氧性差,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水排水方便的池塘,并且要将池塘进水口用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生物攻击黄骨鱼。

2、饲料投喂

黄骨鱼入池后一周内,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生物,等3-5天后鱼苗开始驯化,要投喂新鲜的野杂鱼肉糜,并用鳗鱼、甲鱼等饲料混合成面团状投入,每天早晚各为黄骨鱼添加一次。

3、日常管理

在养殖黄骨鱼的过程中,要根据温度逐渐加深水位,并且要每隔10天左右往池塘中注入一次新水,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另外要用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消毒,防止黄骨鱼生病。

黄骨鱼的品类介绍:

1、全雄黄颡鱼

经过人工育苗手段之后,苗种接近100%全雄苗。体型及市场与普通黄颡鱼一样,而且因没有雌鱼(大肚子鱼)比普通鱼更受欢迎。成鱼整齐,病害少,比较耐运输。雄性率达98%,生长速度比较快。

2、杂交黄颡鱼

为雌性普通黄骨鱼与雄性瓦氏黄骨鱼杂交繁殖出的子代鱼。其头部扁平,嘴巴呈现稍大的扁圆型,体色绿黄,色斑带纹没有普通黄颡鱼明显。虽然杂交黄颡鱼肉质柔软,口感一般,但是,杂交黄颡鱼在存储与运输上优势让流通及餐饮都喜爱杂交黄颡鱼。

谁知道黄骨鱼怎么养

1、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防逃设施完善的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功率30千瓦的增氧机。放苗前必须经过阳光曝晒、清整,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进行带水(10厘米)清塘,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之后注水12~15米。

2、苗种放养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无病,规格一致,一次性放足,一般每亩放养6000900尾左右,鱼种规格为5~10克。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额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滤食性鱼类,如每亩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白鲢80~100尾,花鲢寸片700800尾。鱼种放养时用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的聚维酮碘溶液或2%~4%的食盐溶液等浸泡消毒。下塘时,运输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放养池水体的温差不超过3C。

3、饲料投喂

如果在苗种期间已经驯食配合饲料的苗种,可直接投喂配合饲料。如果苗种未经过驯食,则参照苗种驯食部分对苗种进行驯食。驯食时注意每次投喂量要少,投喂停顿时间要延长,一般每次停顿时间控制在8秒左右。驯食前可用敲桶等固定声音吸引鱼群到食台附近。饲喂坚持“三看四定”原则,即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群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4、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通过加注新水、施肥、泼洒药物或开增氧机等手段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和浮头现象。每隔10天注入新水10~15厘米,使池塘水深达到18-2米,以后可以排去部分老水灌注新水,维持水深在2米左右。在阴雨、暴雨、闷热天的夜晚要适时打开增氧机防止黄颡鱼泛塘。水质恶化可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每半个月1次,每次15千克/亩~20千克/亩。通过换水或施肥等手段来调节水体透明度,并长期保持在25~30厘米。

5、疾病预防

黄颡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鱼种放养后,用含量为45%左右的二元二氧化氯对鱼池进行药物泼洒消毒,池水药物浓度为04克/立方米,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以预防鱼病。黄颡鱼黏孢子虫病可用90%晶体敌百虫配成01%~05%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或用90%晶体敌百虫化水后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毫克/升,隔1~2天再用1次,连用3次。

烂鳃病用漂白粉溶液泼洒全池,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1毫克/升;或用五倍子全池遍洒,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1~4毫克/升。水霉病可在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达到2mg/L浓度,2天后再泼洒1次。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

1生活习性

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2苗种培育

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可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蛋黄等。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万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

3成鱼养殖

(1)池塘主养 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鱼。

(2)池塘套养 每亩水面套养黄颡鱼苗种500~1000尾,可产商品鱼35~60千克。

(3)网箱饲养 每平方米可放养黄颡鱼苗种500尾左右,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

2黄颡鱼的养殖

在珠江三角和我市的茶楼、食肆、海鲜酒家,食客可以尝到一种叫黄颡鱼的新品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黄颡鱼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它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库或其支流等水域,栖息于底层,以各种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小杂鱼、虾等为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条件较好的水域均可以进行养殖(或增殖)。

黄颡鱼鱼体粗壮,头略平扁,躯干、尾侧扁,背倾斜,胸、腹宽阔平坦,头顶皮肤单薄,表皮比较粗糙,吻纯圆,眼中等,口裂大,齿细小呈绒毛状,唇薄而简单,上枕裸露,有一根向后延伸的骨刺,须4对,鳃盖8条至10条,尾鳍深分叉,其特征鱼一般鱼类有较大的差异。

黄颡鱼是一种广为分布的鱼类,广东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在广东,属于黄颡鱼的鱼类共有三种,分别是黄颡鱼、中间黄颡鱼和互氏黄颡鱼。

黄颡鱼的养殖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 养殖条件

不论池塘、网箱或其它养殖水体,其水源必须充足并无污染,底质及周围生态环境都必须适合黄颡鱼的生长和发育。

二、 鱼种来源

鱼种可以是从江河湖泊捕捞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来的,不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进行标粗培育,放入成鱼塘、网箱的鱼种规格达到30至50克,这样的规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能及时地达到上市的商品鱼规格(150克以上)。放养鱼种在当年3月底以前完成,当年12月之前能捕获上市,减少过冬的损耗和死亡。

三、 投喂质量高的饲料

饵料质量较高是提高黄颡鱼成活率、上市规格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黄颡鱼是杂食性、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因此,投喂的饲料的粗蛋白应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鱼重量2%至25%投喂,6月至8月水温高,黄颡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鱼体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精饲料的投喂量 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天气变化的情况改变投喂饲料的数量和次数。每天定点投喂1至2次。

四、 注意水质的调节和疾病的防治

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米,PH值65至8,每月换水一次,池塘中安装增氧机,定时或不定时开机,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减少浮头或泛塘现象,使黄颡鱼生长正常。鱼有病要及时防治,做好预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消毒,杀灭池塘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