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问题一:红腹松鼠是保护动物吗? 红腹松鼠(赤腹松鼠),《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多喜清晨、黄昏活动。外形与岩松鼠相近,耳端无簇毛,体色鲜艳,尾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中国约有15个亚种,其体型、颜色有较大差异。
问题二:松鼠是国家保护动物么 抓松鼠犯法么 算是
问题三:红腹松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吧!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捕杀它们而没有人管呢? 就是因为现在的很多人(官员)不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捕杀它们而没有“人”管
问题四:松鼠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松鼠、赤腹松鼠、黄足松鼠、蓝腹松鼠、金背松鼠、五纹松鼠、白背松鼠、明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橙
腹长吻松鼠、泊氏长吻松鼠、[4] 红颊长吻松鼠、红腿长吻松鼠、橙喉长吻松鼠、条纹松鼠、岩松鼠、侧纹岩松鼠、花鼠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不是喔
问题五:养松鼠违法吗?巨松鼠才是国家动物,我养红腹松鼠,淘宝买的,别人都可以卖,我难道不可以买来养? 不犯法,那些都是骗人的,我养过金花鼠,就是花栗鼠,根本不犯法
问题六:红腹松鼠是几级保护动物 红腹松鼠(赤腹松鼠),《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多喜清晨、黄昏活动。外形与岩松鼠相近,耳端无簇毛,体色鲜艳,尾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中国约有15个亚种,其体型、颜色有较大差异。
问题七:这是什么动物?、是国家保护-几级? 赤腹松鼠(学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
又称红腹松鼠,为啮齿类动物。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亦见于次生林、砍伐迹地以及丘陵台地、椰林、灌木林、竹林、乔木和竹林混交林、马尾松林、枞林、灌木丛等植被环境,是树栖动物。
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缅甸、印度阿萨姆、不丹、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
食性较杂,为害栗子、棒子、桃、李、山梨、龙眼、荔枝、枇杷、葡萄等,[4] 也吃禾草、农作物和昆虫、鸟卵、雏鸟及蜥蜴等动物。 坐着进食,以前足送食入口。此外,生活在民房附近的赤腹松鼠常入厨房偷窃食物。
尤喜栖居于山毛榉科植物的树林中,在山崖灌丛一带也有活动。终日均活动,一般早晨或黄昏前活动较为频繁,活动时有一定的路线。喜群居,多半在树上活动,[3] 善于高攀,在峭壁悬崖上都能穿行,善跳跃,寻食时常从一树跳往另一树,远达5―6米,故有“飞鼠”或“镖鼠”之称。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问题八:养红腹松鼠对人体有害健康吗? 一般只要是人工二代繁育出来的问题不大!野外新捕获的野性比较大,短时间不容易驯服,同时容易携带体内或体外寄生虫!
问题九:国家保护动物有几分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些数量较少或已濒临灭绝的动物,共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保护动物
兽纲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狼(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 、蒙古野驴、 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藏羚羊
鸟纲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q、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 、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
四爪陆龟、鼋 、鳄蜥、巨蜥、蟒、扬子鳄
鱼纲
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尔鲟、白鲟、红珊瑚。
二级保护动物
兽纲
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石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所有种)、河麂、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羊、鹅喉羚、 鬣羚、斑羚、岩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
鸟纲
角Gf、赤颈Gf、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黑颈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Z、小苇Z、彩鹳、彩q、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鸳鸯、其他鹰类、隼科(所有种)、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镰翅鸟、花尾榛鸡、雪鸡(所有种)、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黑鹇、白鹇、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沙丘鹤、白枕鹤、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青脚鹬、灰燕a、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黑嘴端凤头燕鸥、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鹃鸠(所有种)、鹦鹉科(所有种)、鸦鹃(所有种)、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蓝耳翠鸟、鹳嘴翠鸟、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阔嘴鸟科(所有种)、八色鸫科(所有种)麻雀
爬行纲
地龟、三线闭壳龟、云南闭壳龟、凹甲陆龟、P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山瑞鳖、大壁虎、大鲵、细痣疣螈、镇海疣螈、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瘰疣螈、虎纹蛙
鱼纲
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线靶、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
腹足纲
虎斑宝贝、冠螺、大珠母贝、佛耳丽蚌、伟铗叭、尖板曦箭蜓、宽纹北箭蜓、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拉步甲、硕步甲、彩臂金龟(所有种)、叉犀金龟、双尾褐凤蝶、三尾褐凤蝶、中华虎凤蝶、阿波罗绢蝶
三级保护动物
兽纲
豹猫、华南兔、貉狐、红腹松鼠、豪猪、箭猪(刺猬)、鼬、獾、黄鼬、青鼬、中华竹鼠、银星竹鼠
鸟纲
竹鸡、红嘴相思鸟、环颈雉、小田鸡、山斑鸡、鹌鹑、针尾鸭
爬行纲
蟾、青蛙>>
问题十:猬子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猬子是獾,食肉目鼬科,在中国是三级保护动物
兽纲
豹猫、华南兔、貉狐、红腹松鼠、豪猪、箭猪(刺猬)、鼬、獾、黄鼬、青鼬、中华竹鼠、银星竹鼠
关于松鼠的资料
吃。松鼠由于它的食物是坚果类,所以红腹松鼠吃坚果是可以填饱肚子,咬开坚硬的外壳更是磨牙的好方法,红腹松鼠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吃枫树果,种子有时占95%以上,种子的产量每年都收获不多,在松子不好的年份,松鼠将转移到食物更多的地方觅食,在富裕的岁月里,它会成倍增长,所以养殖红腹松鼠的童鞋,要抓住食物,良好的食物搭配是繁殖的关键。
松鼠资料
松鼠的简介
中文名: 松鼠
英文名:Squirrel
学名:Sciurus vulgaris,
类属: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松鼠属
性格: 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欢,十分勤劳。
特征:长着毛茸茸的大尾巴。
分布: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和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外,全世界都有分布。 松鼠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整个寒温带森林地区都能见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山区;国外从俄罗斯的远东、日本、朝鲜、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欧。在针叶林里,松鼠并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数量多少,是以冬季针叶树种子的多少为转移的;因为它的食物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主,种子有时占到90%以上;而云杉种子不是每年都丰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会转移到食物较多的地方觅食;而在食物丰富的年份,它会大量繁殖。繁殖的数量很多。
(另外可以参考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第一学期(适用本)的语文书,第十七课就是布丰写的松鼠和北京师范大学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的语文书 )
[编辑本段]松鼠的形态特征
体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温带针叶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动物。松鼠上颌臼齿为5枚,下颌4枚,上下颚臼齿数量不一。前后肢间无皮翼。四肢强健,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体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稍重一些。松鼠体态端庄而轻盈,体长大约为18-26厘米,尾长而粗大,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体长。
尾毛密长而且蓬松,四肢及前后足均较长,但前肢比后肢短。耳壳发达,前折时可达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长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体侧和四肢外侧均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领后方到尾基,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两颊及下颠如背色,但偏青灰,耳壳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个体毛色差异较大,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随着地区的差异,毛色也有变化,如辽宁松鼠的颜色偏灰,而我国南方的松鼠颜色则较黑。此外,毛色还受季节的影响,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非常可爱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既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红色的毛,到了秋天会更换成黑灰色的冬毛紧密地覆盖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无毛,眼睛亦不明,生后8天,才开始长毛,30天以后即睁开眼睛,45天就能食用坚硬的果实,行动变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对主人非常温顺的小家伙,我们也要温柔地对待它们,这样它会对你死心塌地,绝对不会用牙齿伤害到你。当然它们会用牙齿轻轻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觉会很痒痒,这是它对你友好的表示。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松鼠生儿育女能力很强,它与别的啮齿动物一样,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每年的一二月间,雌雄松鼠开始谈情说爱,雄鼠摆动粗大尾巴在树冠上跳跃追逐雌鼠,此时雌鼠也是兴奋不已热烈相随。发情期约延续两周,这期间雌雄几乎形影不离。雌鼠妊娠35—40天产崽,一般每年产两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产3崽—6崽,第2年后每胎可产5崽—10崽。刚出生的幼崽光滑无毛,全身红色,双眼紧闭,体重在7克—85克,体长56厘米,尾长24厘米。幼鼠出生8—9个月开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欢吃素,偶尔也吃荤。它的素食主要以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干果以及种子为主;荤食主要以昆虫、幼虫、蚁卵和其它小动物等为主。在食物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松鼠另有选择。春季吃树芽,夏季吃蘑菇、托盘和越桔等浆果,到了秋季食物极大丰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还是红松果仁。谈到采松籽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戏,无论树木多高,球果长在何处,松鼠都能口到食来。具体过程是:它先将成熟的球果咬断落地,再从树上下来,像灵长类动物那样,用前足扒开球果鳞片,咬碎种皮,取出种子,以松仁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惊吓时也不轻易放下食物,而是叼着球果逃跑。
松鼠的嗅觉极为发达,它能准确无误地辨别松籽果仁的空实,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弃的种子都无种仁,虽然这种种子的外壳没有被咬开,松鼠还是一嗅便知。松鼠还有储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红松籽成熟时,松鼠奔来跑去口含松籽运送到安全地方藏起来,几粒或十几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虽然被积雪覆盖,但松鼠仍能毫不费劲地找到所藏食物,个别也有遗漏找不到的。但正因为埋在地下遗漏找不到才有助于红松种子的扩散和传播,促进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整个森林。它的种群数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的丰欠。如果连续几年食物丰富,种群数量会明显增多,特别是在松籽丰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帮结伙迁移来此落户,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数量剧增;如果这个地区松籽歉收,松鼠就要举家迁移另找栖息之处,导致该地区数量剧减。松鼠这种随着食物丰歉来决定种群数量的行为,实在是技高一筹,它不仅有助于种群繁衍而且还有利于种群广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其它动物,很喜欢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动,特别在清晨更为活跃,常常在树干和树杈间窜来跳去,一会觅食,一会玩耍,无拘无束,好不自在。松鼠没有冬眠的习惯,但在数九隆冬的季节,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跃。特别是严冬刮烟炮的天气出窝时间较短,通常上午9点半左右出来活动1小时—2小时;下午1点多钟再出来活动1小时—2小时,其它时间呆在窝里不动。松鼠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天气怎么寒冷,它都不在窝里吃食,而是坐在树枝上,面向朝阳,前肢抱着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时而竖耳侧听,时而转动双眼环顾四周,举止滑稽,令人发笑。
松鼠虽然是鼠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由于它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敌的威胁,一种是食肉类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黄鼬等和猫头鹰、金雕等。另一种主要是喜鹊和乌鸦,它们在繁殖季节,对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种天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松鼠种群健康繁衍有好处,因为天敌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体。而后一种天敌则是有害无益的。
松鼠不仅它的形象逗人喜爱,更重要的是松鼠经济价值广为人知。松鼠皮历来为黑龙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过去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围巾、帽子,尾毛可制画笔等。近些年,由于红松林减少,导致松鼠赖以为食的红松籽产量下降,使松鼠数量也随之减少。目前年产松鼠皮不足2万张,历史上最高曾达185万张,可见,松鼠的数量已经稀少,应采取措施,严加保护。
[编辑本段]松鼠的繁殖习性
松鼠约于每年春季1、2月发情,发情期大约为两个星期左右。松鼠繁殖开始的适龄期,雌性为8~9周龄,雄鼠为9~10周龄。对松鼠来说,秋季也有一个发情期。在非繁殖季节,雌雄性成体分别占据一定的地方作为自己生活的活动范围。在野外,雌性保护一定面积的地盘是为了保护食物,其内不允许其他同种个体进入,对雄性个体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节,则明显地放松对领域范围的保护,允许雄性个体进入。发情时,雌性个体食欲下降、活动加强,烦躁不安,呈兴奋状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时,一定要挑选体格健壮,毛色光泽佳,精神状况好,食欲旺盛的个体。对雄性个体则要求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而对雌性则要求母性强,胎产数多,泌乳量充足的个体。配种时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怀孕的时间大约为35~40天,4月初进入哺乳期,每年能产仔3次左右,每次能产4~6只。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个体就能繁殖较多个体,有着较强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体乳汁作为全部营养需求的来源,因此,此时应该要特别注意母体的营养状况,小松鼠刚生下时很小,看不见东西,发育很慢,生下将近30天时才睁开眼睛;至一个半月时,小松鼠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
在小松鼠眼睛将开未开时,抱离母松鼠饲养,会与人变得亲密。最初以吸管喂食热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渐改为浸泡牛奶的面包或其他柔软的食物。即使长成后才开始饲养,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训练,也会和人非常亲密,爬到饲主身上。
[编辑本段]松鼠的种属类型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常见的松鼠有三种:
1、红腹松鼠:
红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区群众又称它为“吊老鼠”。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征: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
红腹松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生活习性与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动,食性主要以摄食各种坚果,如松果、栗及浆果为主,亦食各种树叶、嫩枝、花芽及鸟卵、雏鸟和昆虫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产3~4仔,以2仔居多。
2、长吻松鼠:
长吻松鼠又名“红嘴松鼠”。
大小:20~25厘米
特征:四肢略短,尾细长,尾毛短而蓬松,背毛呈灰褐色,腹毛为灰白色
长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习性与一般松鼠无多大差别,但并非完全树栖,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觅食,晨、昏时分最活跃。
3、岩松鼠
岩松鼠又名“石老鼠”,“扫尾子”,外形有些像红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尾长:15厘米
特征:耳大明显,四肢略短,尾毛蓬松、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毛为黄灰色,下颌为白色。
岩松鼠则栖息在山区的岩石区,岩松鼠虽然能攀登于树上,但主要还在岩石间栖息,一般营巢于岩隙间。岩松鼠白天活动,主要以野生果实或植物种子为食,如坚果、胡桃、杏等,但有时也会食农作物,是一种山林的害兽。
其他种类
6金花鼠
大小:身长约15cm 尾长约12 cm
原产地:亚洲东北部、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部有数以纵条花纹的小型松鼠。刚离巢的小松鼠,若与双亲分开饲养,很容易养驯。由于行动迅速,应注意它趁喂食时脱逃。需准备较高的笼子,同时为避免运动不足,笼内应备吸转轮车让松鼠嬉戏运动。同时要装设巢箱。作为藏匿的地点,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现象,若饲养在温暖的室内,即不须冬眠。由于耐热性较差,夏天时笼子应移往通风良好的地方。
7虾夷松鼠
大小:身长约25cm 尾长约20cm
原产地: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与冬季毛色会改变。冬季时,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夏季时,全身为淡淡的红褐色,耳朵没有长毛。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相同,由于体型较大,需要大而坚固的笼子。冬天不须冬眠,照常活动。
8草原犬鼠
大小:身长约30cm 尾长约8cm
原产地:北美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体色由**到褐色都有。体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于习惯群体的生活,即使饲养多只也不会打架。在生态影片中经常出现,是很受欢迎的可爱动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动作,格外可爱,也很容易被人养驯。同时尾巴会如狗般摆动,很惹人喜爱。食物以植物为主,仓鼠的人工饲料与狗食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市面有成对出售,但繁殖仍相当困难。
9日本小鼯鼠
大小:身长约15cm 尾长约12 cm
原产地:亚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面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四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张开后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爱。主要在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笼内准备小鸟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觉时使用。养驯后,可放出笼外在屋内滑翔。与松鼠同科,饲养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10欧洲红松鼠
大小:身长约30cm 尾长约20cm
原产地:欧洲中部到西亚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为明亮的红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长有长毛。体型大、动作活泼,饲养时需有相当大的笼子。
11三彩松鼠
大小:身长约20cm 尾长约15cm
原产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与尾巴为深红褐色,由两颊到侧面有条状白带,前肢与腹侧为黄褐色,腹部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实单调的松鼠中,是较低华丽的一种。栖息于树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科的动物一共有六种,分别是三种松鼠跟三种飞鼠,分别是赤腹松鼠、条纹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编辑本段]松鼠的饲养管理
一、养殖场舍建造及准备
松鼠在野生情况下是单独生活,所以提供的环境条件,应该使它们有足够的单栖条件,又可以彼此接触,以利于繁殖。
(一)圈舍条件
为敞开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为砖墙,面积为长5米、宽3米,房高3米。三合土面,北面有门(高18米,宽7米)通操作廊,但门外还应有一小隔断,约2平方米,再有侧门通走廊,主要为了避免动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钉上数排小木箱,在离地面1米以上即可开始钉第一排。木箱规格为长25厘米、宽25厘米,在一侧开口(高15厘米、宽12厘米),箱和箱之间距离30厘米。排和排之间相距(下排的箱顶和上排的箱底)为30厘米,两排木箱可错开。可一直排到上面顶部。养殖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房的中间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树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们活动。
(二)运动场条件
直接和敞开的圈舍相通,面积为长36米、宽3米,高3米。三面及顶棚均以细铁丝网,网孔不超过15厘米为宜。网下面离地面20厘米围以砖墙。同样适当放1~2棵枯树杈,三合土地面。
二、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一)饲料
可喂松子、榛子、瓜子、向日葵、梨、苹果等,根据季节和不同地区,尽可能提供多种饲料随它们选择。饲料可分放几个地方,以免它们争抢,干料可2~3天添1次,水果类每天供给,以当天吃完为好。水盆要随时有清水。
(二)管理
夏季炎热时,可观察动物的表现,必要时运动场顶棚临时加草席或竹席遮荫,喷洒水降温。冬季可不必采取保温措施。
(三)繁殖技术要点
在引进动物时,必须挑选体质健壮的作为繁殖用,雌雄比例可按3~4:1。把体弱的单独挑出,尤其体弱的雄性,可能会受其它雄性的攻击。在繁殖期可给些动物性食物,如熟鸡蛋、面包等,看它们是否喜欢。另外在圈内放些干净的枯叶、碎麻、细枝等,供它们垫窝或筑窝用。出生半年的幼仔,要分出单养,以免密度过大。
三、疾病和天敌防治
由于松鼠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数量不多,不太受注意,而且不便于观察,所以还没有患某种疾病的报道。但它们属于牙啮类动物,可能会传梁上鼠疫,所以必须每天搞好卫生,定期消毒。另外,圈舍和运动场必须严防野鼠和家鼠钻进,造成抢食饲料,伤害松鼠和传播疾病等。
四.饲喂管理
松鼠似乎都以壳斗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会食用相当多的昆虫,因此最好也喂食些动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坚果是松鼠的最爱,咬开坚硬的外壳,对松鼠不但是游戏,也可以帮忙磨耗牙齿。最好经常喂食这类食物。如果以人工饲料为主食,还应另外补充苹果等食物。
良好的饲料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松鼠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松鼠生产能力和改进品种的条件。饲料搭配比例应该特别注意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饲喂松鼠的饲料有混合饲料、粗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混合饲料一般由大麦、小麦、玉米、黄豆和款皮等组成,含量为25%大麦或小麦,20%玉米,15%豆饼,10%黄豆,20%鼓皮,6%鱼粉,3%骨粉和1%食盐,这种混合饲料的营养成分为:20%以上的蛋白质,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饲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绿多汁饲料有白菜、胡萝卜、油菜、桑树叶、冬青叶;夏秋两季也可以饲喂一点瓜果之类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和西瓜等。每天每只松鼠的饲料投喂量大约为:混合饲料30克左右,粗饲料200~250克,和青绿多汁饲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点固定是必要的。对于幼龄的松鼠,要适当增加饲喂的次数,以保证它随时取食和满足它生长发育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在不同时期,松鼠对食物的营养需求有不同的变化。对雌性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饲料要多样化,并尽量做到饲料新鲜,营养成分完全,以满足胎儿或幼仔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特别要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成分。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仔,饲养时也必须注意食物营养结构的组成。
雄性松鼠在配种期、恢复期,也要加强营养,多增加鱼粉、牛奶的供给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超过饲喂标准时,会引起松鼠体质下降,对幼仔则表现为影响它的生长发育速度。
松鼠的饮水一定要注意清洁,夏季要经常换水,冬季则避免饮用冰冻水,从而减少动物体质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五、饲养环境
松鼠非常活泼,特别喜欢爬树,活动空间较为立体,应尽量选用宽广而高的笼子。由于松鼠习惯在树上筑巢,应将巢箱安装在笼子的高处。巢箱可选用小鸟用而出入口在高处的巢箱代替。松鼠的动作非常迅速,开关门时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万一逃出时,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伤。
饲养松鼠的房舍一般要求选择东南方向,冬暖夏凉,又有一定光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动物健康。动物的房舍、笼舍要合乎动物的生活习性。饲养松鼠的房舍可以用铁丝向或木板钉成,面积要适当地大一点。单笼饲养时,外面活动笼大小可以为60X25x45厘米,或是用双层的笼,其大小为55X45X45厘米,从而作为其采食、喝水、运动和繁殖时交配的场所;外笼的四周和顶可以用铁丝编成,网眼大小为4~3.5厘米,而笼底则可以用粗一点的铁丝编织;两侧面和后面也可用玻璃或铁皮代替,装有小门,便于动物进出或清扫卫生,或投放食物和水。除了外笼以外,还要有窝箱,作其栖息、休息和产仔的场所;窝箱可以用15~2O厘米厚的木板钉制而成,其长宽高为30X25X25厘米或45X35X45厘米。外笼可以同窝箱安装在一起;也可以分别放置,让松鼠自由出入。
松鼠也可以进行大规模饲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求有较大的宠舍,分成运动场和动物休息、睡觉的房舍两部分。在运动场内,要栽有树木或安置供松鼠攀爬跳跃的栖木。雄雌性成年松鼠在非繁殖期间要分开饲养为好。如果是留作种用的,松鼠要给予特别的照顾,并可以分开饲养。饲养宠比其他单笼饲养个体的面积要大一些,以保证它有足够的运动量,大小可以为90X30X45厘米,笼的底面要有承粪板,以便清洁和消毒。
每个饲养宠内要放置有食盆架和饮水盆,并且将它们固定好,以免被掀翻弄脏或弄湿其环境;食盆可以用搪瓷盆或塑料小盆。
松鼠虽然生活在寒温带针。杠阔叶林混交地带,但是,由于其高超的筑巢技术,巢内温度比巢外要高得多,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为保证其安全越冬,一般要保持温度为5~23摄氏度,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其生育繁殖能力。
松鼠(Sciuridae),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目录
基本介绍
中文名:松鼠
松鼠的生活习性
繁殖
种属类别
饲养管理展开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松鼠(Sciuridae),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品种较多,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编辑本段
中文名:松鼠
英文名:Squirrel
学名:Sciurus vulgaris
松鼠图(20张)
类属:动物界,哺乳纲,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松鼠属
性格: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爱、十分勤劳、爱干净、聪明、灵巧、不爱下水。
寿命:现品种一般4-10年,特殊情况可能不到四年。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整个寒温带森林地区都能见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山区;国外从俄罗斯的远东、日本、朝鲜、蒙古北部、自己的树巢,有时不止一个。雌松鼠自然也在巢里养育幼儿,每胎两仔,通常一年繁殖一~二胎。赤腹松鼠主要以植物的果、花、叶为食,偶而也摄取一些动物性食饵。在台湾,可能由于过去伐取低海拔阔叶林木,改以外来的柳杉大面积造林,在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骤失的情况下,致使柳杉造林地遭松鼠危害。林木树皮被啃咬,轻则变形重则死亡,造成巨额的损失,赤腹松鼠也因此被冠以森林害兽之名而倍受关注。
编辑本段
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在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就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红毛,到了秋天会更换成黑灰色的冬毛紧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无毛,眼睛亦不明,生后8天,才开始长毛,30天以后即睁开眼睛,45天就能食用坚硬的果实,行动变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对主人非常温顺的小家伙,我们也要温柔地对待它们,这样它会对你死心塌地,绝对不会用牙齿伤害到你。当然它们会用牙齿轻轻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觉会很痒,这是它对你友好的表示。松鼠睡觉时,会把尾巴当做棉被盖在身上。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其他鸟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编辑本段
繁殖
松鼠生儿育女能力很强,它与别的啮齿动物一样,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每年的一二月间,雌雄松鼠开始谈情说爱,雄鼠摆动粗大尾巴在树冠上跳跃追逐雌鼠,此时雌鼠也是兴奋不已热烈相随。发情期约延续两周,这期间雌雄几乎食欲旺盛的个体。对雄性个体则要求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而对雌性则要求母性强,胎产数多,泌乳量充足的个体。配种时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怀孕的时间大约为35~40天,4月初进入哺乳期,每年能产仔3次左右,每次能产4~6只。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个体就能繁殖较多个体,有着较强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体乳汁作为全部营养需求的来源,因此,此时应该要特别注意母体的营养状况,小松鼠刚生下时很小,看不见东西,发育很慢,生下将近30天时才睁开眼睛;至一个半月时,小松鼠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
在小松鼠眼睛还未张开时,抱离母松鼠饲养,会与人变得亲密。最初以吸管喂食热牛奶(30-40℃),每日3-5次。逐渐改为浸泡牛奶的面包或其他柔软的食物。即使长成后才开始饲养,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训练,也会和人非常亲密,爬到饲主身上。
编辑本段
种属类别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常见的松鼠有三种
1红腹松鼠
红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区群众又称它为“吊老鼠”。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征: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 腹部呈红色
红腹松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生活习性与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动,食性主要以摄食各种坚果,如松果、栗及浆果为主,亦食各种树叶、嫩枝、花芽及鸟卵、雏鸟和昆虫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产3~4仔,以2仔居多。 红腹松鼠红腹松鼠又一种常见体态 ,除腹部呈**或浅**外其他特征与红腹一样, 称黄山松鼠 黄山松鼠
2长吻松鼠
长吻松鼠又名“红嘴松鼠”。大小:20~25厘米
特征:四肢略短,尾细长,尾毛短而蓬松,背毛呈灰褐色,腹毛为灰白色
长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习性与一般松鼠无多大差别,但并非完全树栖,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觅食,晨、昏时分最活跃。
3岩松鼠
岩松鼠又名“石老鼠”,“扫尾子”,“扫毛子”,外形有些像红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岩松鼠尾长:15厘米
特征:耳大明显,眼睛周围一圈白色,四肢略短,尾毛蓬松、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毛为黄灰色,下颌为白色。
岩松鼠则栖息在山区的岩石区,岩松鼠虽然能攀登于树上,但主要还在岩石间栖息,一般营巢于岩隙间。岩松鼠白天活动,主要以野生果实或植物种子为食,如坚果、胡桃、杏等,但有时也会食农作物,是一种山林的害兽。
4金花鼠
大小:身长约15cm 尾长约12 cm
特征:身体背部有五道黑毛 ,又称五道眉
原产地:亚洲东北部、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部有数以纵条花纹的小型松鼠。刚离巢的小松鼠,若与双亲分开饲养,很容易养驯。由于行动迅速,应注意它趁喂食时脱逃。需准备较高的笼子,同时为避免运动不足,笼内应备吸转轮车让松鼠嬉戏运动。同时要装设巢箱。作为藏匿的地点,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现象,若饲养在温暖的室内,即不须冬眠。由于耐热性较差,夏天时笼子应移往通风良好的地方。
5虾夷松鼠
大小:身长约25cm 尾长约20cm
原产地: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与冬季毛色会改变。冬季时,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夏季时,全身为淡淡的红褐色,耳朵没有长毛。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相同,由于体型较大,需要大而坚固的笼子。冬天不须冬眠,照常活动。
6草原犬鼠
大小:身长约30cm 尾长约8cm
原产地:北美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体色由**到褐色都有。体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于习惯群体的生活,即使饲养多只也不会打架。在生态影片中经常出现,是很受欢迎的可爱动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动作,格外可爱,也很容易被人养驯。同时尾巴会如狗般摆动,很惹人喜爱。食物以植物为主,仓鼠的人工饲料与狗食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市面有成对出售,但繁殖仍相当困难。
7日本小鼯鼠
日本小鼯鼠大小:身长约15cm 尾长约12 cm
原产地:亚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面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四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张开后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爱。主要在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笼内准备小鸟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觉时使用。养驯后,可放出笼外在屋内滑翔。与松鼠同科,饲养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8欧洲红松鼠
大小:身长约30cm 尾长约20cm
原产地:欧洲中部到西亚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为明亮的红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长有长毛。体型大、动作活泼,饲养时需有相当大的笼子。
9三彩松鼠
大小:身长约20cm 尾长约15cm
原产地:马来半岛 、苏门答腊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与尾巴为深红褐色,由两颊到侧面有条状白带,前肢与腹侧为黄褐色,腹部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实单调的松鼠中,是较低华丽的一种。栖息于树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科的 松鼠(图11)动物一共有六种,分别是三种松鼠跟三种飞鼠,分别是赤腹松鼠、条纹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另: 近年来当作宠物饲养的松鼠名为 魔王松鼠 ,属东北地区偏多 ,四肢有力,弹跳力强,以三色 黑色 红 毛色为主
编辑本段
饲养管理
一、养殖场舍建造及准备
松鼠在野生情况下是单独生活,所以提供的环境条件,应该使它们有足够的单栖条件,又可以彼此接触,以利于繁殖。
(一)圈舍条件
为敞开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为砖墙,面积为长5米、宽3米,房高3米。三合土面,北面有门(高18米,宽7米)通操作廊,但门外还应有一小隔断,约2平方米,再有侧门通走廊,主要为了避免动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钉上数排小木箱,在离地面1米以上即可开始钉第一排。木箱规格为长25厘米、宽25厘米,在一侧开口(高15厘米、宽12厘米),箱和箱之间距离30厘米。排和排之间相距(下排的箱顶和上排的箱底)为30厘米,两排木箱可错开。可一直排到上面顶部。养殖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房的中间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树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们活动。
(二)运动场条件
直接和敞开的圈舍相通,面积为长36米、宽3米,高3米。三面及顶棚均以细铁丝网,网孔不超过15厘米为宜。网下面离地面20厘米围以砖墙。同样适当放1~2棵枯树杈,三合土地面。
有关松鼠的著作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ùn)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榉(jǔ)实和橡栗(lì)。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jiǎo)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lóng)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g)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duò)。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zhé)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tái)藓(xiǎn)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xiá)窄,勉(miǎn)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zhuī)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选自:《松鼠》(布丰著)小学第9册语文书第10课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