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泡酒用五步蛇不会烂。五步蛇是一种有毒蛇类,但是其肉质鲜美,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滋补的食材。在泡制五步蛇酒时,使用五步蛇可以增加酒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但是,由于五步蛇是一种有毒蛇类,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酒的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在泡制五步蛇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选择五步蛇时,要选择新鲜的蛇。由于五步蛇的毒性比较强,如果蛇体已经腐烂或者过于老化,那么泡制出来的酒就会带有异味,严重的甚至有毒。因此,在选择五步蛇时,要选择新鲜的蛇体,最好是在蛇死后不到24小时内处理。
其次,在处理五步蛇时,要注意去除蛇腹内的内脏。五步蛇的内脏中含有大量的毒素,如果不彻底去除,就会导致酒的质量下降。因此,在处理五步蛇时,要注意将蛇腹内的内脏全部去除干净。
第三,在泡制五步蛇酒时,要选择好的酒水。五步蛇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其毒性也很强。为了避免酒水中的毒素溶解,需要选择好的酒水。最好选择高度白酒或者纯净水,以保证酒的质量。
第四,在泡制五步蛇酒时,要注意时间掌握。五步蛇酒的泡制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导致酒的质量下降。最好的做法是将五步蛇放入白酒中浸泡3-5天,然后就可以食用了。
最后,在食用五步蛇酒时,要注意适量。五步蛇酒虽然营养丰富,但是也是有毒的食物。因此,在食用时要适量,以免影响健康。
总之,泡酒用五步蛇不会烂,但是需要注意选择新鲜的蛇,彻底去除内脏,选择好的酒水,掌握好泡制时间,以及在食用时适量。只有这样,才能泡制出美味又安全的五步蛇酒。
从湖州德清县城向西北行约30公里,有个村子名叫子思桥村。
这里河网密布,河道上的小桥名曰子思,寓意邻里和睦,中庸为人,横跨两岸的小村也因桥得名。站在桥上四望这个村子,黛瓦白墙与桑园、稻田相辉映,乍看下与普通的江南水乡一般无二。
就在不远处的白墙上,“中国蛇村”的宣传语赫然在目。自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以养蛇为业,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多时饲养着300多万条各种蛇类。后来,不少人将这里称为“中国第一蛇村”。
近40年了,蛇村如今怎样了?记者近日走访德清子思桥村,探秘村民“与蛇共舞”的生活。
枕着上万条蛇入眠
小桥西面,开着一间以蛇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划出水蛇、陆蛇两块区域,隔成小间的玻璃罩里饲养着乌梢蛇、王锦蛇、蕲蛇(五步蛇)、眼镜蛇等数十个品种的蛇类。
“这是蝮蛇,有毒的。”说话的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杨洪昌。他是村里最早的养蛇人之一,最多时他一人就养着近20万条蛇。目前,除了展览他仍然养殖着不少蛇,而博物馆对面的一排低矮平房,就是饲养室。
杨洪昌领着记者进入其中一间养着乌梢蛇的饲养室。饲养室光线昏暗,几扇窗户都蒙上了黑布,地下铺满了小石块,“这是为了控制湿度和温度。”杨洪昌说完停在一处木笼前,准备拔去笼上的插销。打开笼门,两条青色小蛇察觉到了异动,昂起头吐着信子,把身体略略扭向了记者。在同一面墙上,类似的木笼超过30个。
杨洪昌说,子思桥村饲养的蛇类,以无毒的赤链蛇和带毒的蝮蛇为主,共计有十几个品种。每年清明以后,天气转暖,就有村民陆续开始养蛇。记者在村里踱了一圈,已有几户村民养起了赤链蛇。
走进养蛇户家中,偌大的一楼厅堂内几乎被全部清空。地面上铺了层细沙,“熟练的养蛇人只要一捏沙子,就知道湿度是否适宜。”养蛇户说。细沙上垫着一大块网纱,在上面几十个网袋紧挨着放在一起。每个网袋中都盘着几条蛇,袋口用绳扎紧,防止母蛇逃脱,“每个袋子里的蛇,都按大小分类,否则就会抢食,甚至同类相食”。东西两个堂屋都放满了这样的网贷,加起来足有千把斤蛇,数量得有近万条。
除了赤链蛇,村里还有几家养蛇户饲养蝮蛇等毒蛇。记者在其中一家看到,南北两个大院共筑着8个蛇池,而水泥瓦围成的长方体,就是蝮蛇的窝。“里面用木板架出了好几层,取蛇毒的时候,才会把盖板抽开。”养蛇户老陆比划着说,一塘蛇池少说有两三千条蛇,晚上凉快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游出蛇窝,在墙边挤作一团,最强壮的甚至可以向上爬出近半米高。
在子思桥村,不少人家和老陆一样,每晚枕着上万条蛇入眠。
一天最多被咬上百口
村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养蛇为生。
子思桥村水网密布,又背靠白娘娘山,当地本来就有不少蛇。上世纪70年代后,有不少村民在农闲时,会上山捕蛇,取下蛇胆和蛇皮卖给收购商人。嗅到了商机的杨洪昌,开始琢磨起了养蛇。
经过几次试验后,杨洪昌选择在当地分布广泛的赤链蛇作为种蛇。蛇有野性,并不愿意吃人工喂养的饲料,加之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限制,成活率并不高。试过水草、纸箱、沙土等材料后,杨洪昌发现,用泡沫箱来模拟蛇在洞穴中的生活环境最为适宜,这让赤链蛇的孵化率提高到了80%。
养蛇时间长了,杨洪昌也碰到过不少险情,他最怕的是蛇逃跑,尤其是毒蛇。一次晚上醒来,“忽然觉得肚皮上一凉,马上知道有蛇爬上来了。”他眼睛向下一瞄,一条黑白相间的银环蛇正从腰际游向他的左臂。“银环蛇带有剧毒的神经毒素,我吓得一动不敢动,好一会才游走。”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拣蛇喂食的时候,难免被蛇咬到,“至少上万口吧,这无毒蛇多的时候一天一百口都不止。”杨洪昌指着自己的手,过去手上密密麻麻都是蛇牙留下的小孔。最惊险的一次,还是在为五步蛇挤毒液时,蛇头忽然扭过来,反咬在杨洪昌手上。“我立刻拿刀在手上划出两道口子放血,再用水急冲,再叫车去杭州的医院打血清。”
目前,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子思桥村的赤链蛇饲养和人工孵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孵化率相比野外提高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养蛇有很独特的门道,比如每年蛇产卵的前几天,要把蛇的嘴巴缝起来,免得蛇把蛇蛋给吃了。另外天热的时候,蛇每天都要洗澡,不然容易死亡。
养蛇并不容易,但比较赚钱。一般的养蛇户,一年靠养蛇赚个四五万是起码的,最赚钱的是收集蝮蛇蛇毒,按克算的,一池子蝮蛇抽一次有两矿泉水瓶蛇毒,冷冻磨粉后卖给医药公司,一次就是3万块,半个多月抽一次,可以抽好几次,一年收入在20万元上下。
在养蛇最好的光景,子思桥村180户人家中,有近九成以养蛇为业。
如今记者走在村道上,还是到处可见晒制的蛇皮、蛇胆。
愿意养蛇的年轻人不多
这几年,子思桥村的养蛇业起了变化。“养蛇的人少了,不少人又干回了老本行,做起了丝织围巾。”以前,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养蛇,而现在锐减到了不到四成。养蛇户中也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老人为主,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啦。”村口的一位老养蛇人感慨。
事实上,子思桥村的蛇,养殖大多不会超过3个月,在取完蛇毒或孵完胎蛇后,除少部分进行放生外,大多被剖杀入药。村里有不少年轻人觉得这样的养殖方式太过原始粗放,杨芳是杨洪昌的大女儿,在父亲的培养下,她成了自家蛇业的第二代传人。“如果只是把蛇抓来,等饲养大后剖蛇入药,这个产业是没有前途的。”对于此前的养殖方式,她不太赞同。
为此,她和武义刘金蛇类养殖场合作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对更多品类的蛇进行人工养殖实验。目前,养殖场已熟练掌握了大王蛇、眼镜蛇、蕲蛇、滑鼠蛇等蛇类从蛇蛋孵化、小蛇培育到人工繁殖的全套养殖技术,等到明年下半年,人工养殖的第三代五步蛇就将诞生,此后还将对乌梢蛇、银环蛇等蛇类进行小规模养殖实验。
对杨芳这样的蛇村下一代来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深化,蛇村会走出和老一辈不同的路。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