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总产量增长逐渐趋稳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据国家渔业统计数据披露,
201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峰值,随后于2016年跌至6379万吨;2016-201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逐年增长,产量变化逐渐趋稳。201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实现6480万吨,较2018年增长0.34%。
淡水养殖占据近半比重
我国水产品的主要来源包括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2019年,我国源自淡水养殖的水产品占据了水产品总量的47%;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分别占据了32%和15%。
养殖面积波动下滑
虽然我国水产品绝大部分来自于水产品养殖,但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养殖面积处于波动下滑的态势。2019年,我国水产品养殖面积达711万公顷,较2018年下滑1.25%。其中淡水养殖面积占据了水产品养殖总面积的72%。但其平均产出远低于海水养殖。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养殖”是发展趋势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养殖水域周边污染、养殖布局不合理,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等问题。对此,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共分8个部分、26条具体政策措施,主要目标是:围绕加强科学布局、转变养殖方式、改善养殖环境、强化生产监管、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政策支持及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全面部署。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北方沿黄盐碱地区水产养殖技术
1. 放苗前的水质调控 通过对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13项指标的测定结果,针对养殖区不同水质类型进行综合水质调控和管理,维持良好的水域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2. 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的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质直接影响了养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要保持好的水质,关键是将水的温度、盐度、pH、碳酸盐碱度、营养盐因子和有益微生物等维持在合理的水平,避免出现“应激反应”造成对生物的伤害,导致各种继发性疾病暴发。水质调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水体浊度和黏度:控制适宜透明度,定期使用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和水质保护剂,降低水体浑浊度和黏稠度,减少有机耗氧量。
稳定水色,保持合理的藻、菌相系统。定期向养殖水体投放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促进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根据水色情况,不定时施肥。
合理加水,视具体情况在初春后要注重养殖池塘的蓄水。放苗后,根据条件许可和需要补充新水。每次加水应控制在10厘米左右,以10天加一次水为宜,以改善水质,促使鱼类生长。
科学投饵,使用质高品优的饲料,合理投喂,避免劣质饲料引起有机质大量积累,导致池水污染。
定期消毒,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7~10天使用一次消毒剂,减少水质中的细菌总数。注意消毒剂使用应和生物制剂错开5~7天使用,以免影响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
合理使用增氧机。一般半精养模式4.5亩必须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只有在养殖水体中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才可有效减少鱼虾的发病率,促进生长。
增氧机的使用要视天气情况、养殖密度、水质条件以及养殖生物活动情况而定。精养池养殖前期一般每天开机时间不少于5小时,养殖后期不少于18小时,天气异常要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盐碱水矿化度在5以上的池塘,在补加新水以后要及时进行水质检测,适时添加水质改良剂,使养殖用水的各项理化指标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池塘正常水质条件:养鱼池塘,应保持水深2.0米以上,透明度20~40厘米,pH7.5~9.0。对于重度盐碱水,应有淡水水源进行调整,并结合人工调配技术进行水质改良。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