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怎么养鹧鸪

   2023-06-02 互联网艺莲园43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雏鹧鸪最迟于9周龄转入育成舍,可实行平养、网养与笼养,为防治黑头病、 球虫病及寄生虫病,建议实行网养与笼养。鉴于鹧鸪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可在舍外设置飞翔栏。 饲养密度:4~6周龄每只0.03平方米,或均养35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雏鹧鸪最迟于9周龄转入育成舍,可实行平养、网养与笼养,为防治黑头病、 球虫病及寄生虫病,建议实行网养与笼养。鉴于鹧鸪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可在舍外设置飞翔栏。 饲养密度:4~6周龄每只0.03平方米,或均养35只/平方米,6~10周龄每只0.06 平方米,或均养15只/平方米。 光照为每昼夜14~16小时(低强度),采用0.5~1瓦/平方米。红光效果好。 每天喂料3~4次,饮水不可中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观察护理。 对于肉用仔鸪,从一开始到上市固定光照20个小时,至16周龄时可达到成年体重的92%,公仔鸪达到0.6公斤,母仔鸪平均0.5公斤,即可上市。饲料转化率约为2.04:1。 饲养猎用鹧鸪,应在16~20周龄时上市,在经济上效益较高。

鹧鸪野外繁殖率很低,野生鹧鸪一年繁殖两次,一般一次产蛋五只,小鹧鸪刚出壳四个小时就可以跟着母鹧鸪觅食。

鹧鸪的人工繁殖还没成功。目前没有大规模养殖,只有少部分养殖,当做媒鸟。全世界没有成功驯化鹧鸪的案例。目前没有大量的鹧鸪苗卖的,少量的买卖在花鸟店可见,都是野外捉回来的小鹧鸪或野外捡鹧鸪蛋回来孵化的。

鹧鸪的养殖技术

 鹧鸪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鹧鸪的养殖技术,快来学学吧!

鹧鸪的生活习性

 喜欢单独或成对在干燥的褐露岩坡上活动,清晨和黄昏常下到山谷间觅食,晚上则在草丛或灌丛中过夜,无固定栖息地,每晚都变换栖居位置。飞行快速,常做直线飞行,受惊后多飞往高处。奔跑快速,飞翔力亦强,常作直线短距离飞行,受惊时即飞向高处,隐蔽在灌丛深处,不易发现。

 鸣声响亮,春天繁殖季节鸣声频繁。在黎明时,雄鸟栖止在较高的山岩或树桩上高声鸣叫。一鸟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鸣声略似?行不得也哥哥?。雄鸟好斗,一般认为?一山头一鹧鸪,越界必斗?。猎人常以雌鸟作诱子,关闭在有活门的鸟笼中,放在山林中以诱捕雄鸟。

 鹧鸪是杂食性鸟类,嗜食蚱蜢、蚂蚁及其他昆虫,同时亦食野生果实、杂草种子和植物嫩芽。秋收后,常到耕田内啄食遗落的谷粒,或偷食黄粟、甘薯、半夏等。也食果肉、草籽和稻粒,还有蟋蟀和其他昆虫。

鹧鸪的养殖技术

 鹧鸪的养殖方法:光照控制

 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平均每平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

 鹧鸪的养殖方法:湿度

 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喙壳,应将湿度提高到65%~70%。

 鹧鸪的养殖方法:饲料要求

 产蛋鸪饲料营养应全面,代谢能每千克1.15-1.17兆焦,粗蛋白质含量18%,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配方可以用玉米粉53%、小麦粉12%、豆饼15%、鱼粉10%、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保证全天有料,任鹧鸪自由采食,同时保证有充足饮水。产蛋种鸪室须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产蛋期间不滥用药物,以免影响产蛋。

 鹧鸪的养殖方法:产蛋

 野生鹧鸪一般在3~6月产蛋繁殖,属季节性繁殖,人工养殖产蛋率跟野生鹧鸪相差无几,产蛋率很低,控制的良好条件下,繁殖季节延长。但无法一年四季产蛋,年产蛋量为20左右枚。鹧鸪繁殖性能的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如营养、管理等因素影响。

 鹧鸪的养殖方法:个体选择

 饲养鹧鸪必须先要对所有饲养的雏鹧鸪进行个体选择,特别是作为种用鹧鸪,雏鹧鸪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成活率及饲料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

 选择雏鹧鸪应以体质健壮有神,发育良好,两腿稳健有力,羽毛色鲜亮清洁,个体体重在12克以上,头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食欲旺盛,增重快,叫声洪亮,泄殖腔附近无粪污染,一般可选作商品鹧鸪饲养。准备将来留作种用的鹧鸪苗除上述标准外,还要挑选个体大、发育好、体重适中、活力强、眼大有神、行动灵活、站立姿态正常、体羽整齐、喙短稍弯曲、头颈匀称、背部和胸部宽且两者平行,胜部硬直、脚趾齐全正常。挑选出来符合上述条件的雏鹧鸪,为培育生产力高的合格种用鹧鸪打下良好基础。凡是体质较弱、发育较差、体重过轻、肩尾低拱背、跛行或行走不稳、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绒毛缺少光泽,无尾羽、泄殖腔附近不干净,如将雏鹧鸪捏在手中无力挣扎或不挣扎、喙狭长、眼睛瞎或有毛病、喙过弯、上下喙闭不紧,背、胸不平行,脚趾弯曲的,均不宜留作种用。挑选淘汰的失去种用生产性能价值的雏鹧鸪,可另作育肥肉用商品鹧鸪饲养处理。肉用鹧鸪饲养到平均体重达500克是生长最适宜的鹧鸪龄,这时饲料报酬也最高。

 鹧鸪的养殖方法:饲养方式

 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笼养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养殖密度每平方米10只左右,可使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种蛋受精率也较高。

鹧鸪的经济价值

 鹧鸪是中国南方常吃的`一种野禽。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福建的谚语: ?山食鹧鸪肉,海食马鲛(jiāo)鱠(ku?i)?。可见在中国南方很早就有食用鹧鸪的习惯。在广州,病人痊愈后多以沙参、肉竹、杞子、桂圆肉等与鹧鸪同炖,据说有滋补的功效。广西邕宁、崇左、桂平、博白一带,鹧鸪的产量甚多。在福建,从海岸直至闽西山地,到处可以遇到。

 鹧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且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较高的锌、锶等微量元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具有壮阳补肾、强身健体的功效,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治疗小儿厌食、消瘦、发育不良效果显著。妇女在哺乳期间食用鹧鸪,对促进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具有明显效果。可治贫血和消除眼疲劳、增进人体机能、防风湿和神经疼、消炎镇痛、退热消痛、营养滋补、消退老年斑,使皮肤光润、治疗妇女痛经和不孕等症、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治疗头晕和高血压、治疗老年哮喘、防止孕妇流产、补虚劳、强筋骨、防止动脉硬化、防止毛发脱落和变色、防腰、腿痛、治男性阴囊湿疹、治疗小儿生疮生癞、治胃痛、治疖子、治疗闭经、治麻疹、治虚劳、治疗泌尿系结石、治冻伤、治癣、治疳积。

;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鹧鸪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