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利用鱼池的基面种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庭院式生产方式。所谓?养鱼种竹千倍利?的农谚道出了竹基鱼塘的效益不错。其环境效益也很好,那么鱼塘养鱼技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鱼塘养鱼技术
1、壮苗下塘:下塘时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优质鱼苗下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
2、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可先将几十尾鱼苗放入塘内的网箱观察一昼夜,看鱼苗活动、采食情况有无异常,如出现焦躁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等异常现象,说明清塘药物还有残留,应待其药效完全消失后再下塘。
3、无害下塘:由于鱼苗较小,抵抗敌害生物侵害的能力较弱,鱼苗下塘前,必须用密眼网对全塘拉网1-2次,将水体中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生杂鱼等可能危害鱼苗的敌害生物清除干净,确保下塘鱼苗的安全。
4、适时下塘:下塘时间过早,鱼苗体质太弱,生命力较差,成活率不高。下塘时间过迟,鱼苗卵黄囊已被吸收完,体质较差,容易造成鱼苗下塘后死亡。下塘时间以鱼苗孵出后4-5天,能自由游动、摄取食物时为最佳。
5、晴天下塘:最好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中午下塘,此时鱼苗适应环境快,成活率也最高。
6、开食下塘:下塘的头天下午,每万尾鱼苗投喂2个熟蛋黄,将熟蛋黄用纱布包裹,捏碎,洗成蛋黄汁喂鱼。当天上午再喂一餐,蛋黄增至4个,中午即可出苗下塘。
7、同批下塘:每次下塘的鱼苗,必须是同批培育的同一品种的鱼苗,严禁规格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鱼苗混杂投放,这样会严重影响鱼苗的下塘成活率。
8、调温下塘:对从外地运来的鱼苗,尤其是尼龙袋充氧运来的鱼苗,由于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较大,可将尼龙袋先敞开袋口,把袋放入池塘,适当加些塘水,数十分钟后,待袋内外温度基本一致时再放苗入池。
9、看风下塘:有风时鱼苗下塘应选在上风口,切忌在下风处放苗,以防鱼苗被风吹到池边死亡。
10、消毒下塘:鱼苗下塘时尽量采用食盐、高锰酸钾等药物的水溶液对鱼苗进行消毒处理后再下塘。
鱼塘喂食定质:
精、鲜,粒径应与摄食鱼口径相匹配
定量
根据鱼体大小、水温、水质、鱼类生长情况合理投饲以八成饱为宜。
定时
早开食,晚停食
?无胃鱼?应增加投饵次数,规格小,投饵次数也应增多
定位
定点投饲,浮性饲料投于水面饲料框内
沉性饲料,投放在水中食场
投饵前将饵料过筛,将粉状物筛除,重新制粒这样既减少浪费,又降低残饵对水质污染
投饵结束,应将残饵取出
饵料存放应注意防雨、防潮、防日光直晒
鱼塘禁忌一忌雨天施肥 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二忌闷热天施肥 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泛塘。
三忌浑水施肥 水体过分浑浊,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损失。
四忌化肥单施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营养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五忌盲目混施 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施放生石灰后,最好等十天半月后再施过磷酸钙,以免肥效丧失。
六忌高温季节施肥 鱼塘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进行。水温超过30℃时应停施、少施肥料。
七忌固态化肥干施 干施的氮、磷肥呈颗粒状,在水面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影响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应将其溶解后兑水全池泼洒。
八忌鱼摄食不旺或暴发鱼病时施肥 在鱼摄食不旺时施肥,由肥料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鱼及时利用,易败坏水质;暴发鱼病时,鱼体抵抗力减弱,若铵态氮肥施用较多,易使鱼中毒。
九忌一次施肥过量 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施有机肥过量,则会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成鱼类缺氧泛塘。所以施肥时,千万不能一次将肥料施足,一般要求3-5天施追肥一次。
幼苗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
入箱时注意温差,温差如果大于3度,幼苗直接入箱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鱼苗入箱后即时消毒,同时内服增强抵抗力药物。若镜检有寄生虫的须及时杀虫。
入箱3小时后即可开始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投喂5到6次。
每隔5到7天须过筛分箱。
成鱼养殖注意事项:
通过约4到5次过筛分箱,鱼苗基本达到3寸以上后即可开始进行成鱼养殖,这时每箱投放鱼苗2500—4000尾。
成鱼养殖期间,投喂量保持在1%左右,最大不超过2%,投喂次数以日投2次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全程在饲料中添加鲜鱼,如此在保证鱼长势良好的情况下也能减少病害。
鲈鱼的简介:
中文里共有四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本词条着重介绍其中的第一种海鲈鱼(日本真鲈、花鲈),另外三种鲈鱼将在词条最后加以介绍、区分,以免混淆。 日本真鲈,商品名为海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地方名有寨花、鲈板、四肋鱼,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区。 国内以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产量较多,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 东海、 渤海较多。
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后妇女吃鲈鱼,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另外,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功能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外形体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食用价值: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鲈鱼多为清蒸以保持营养价值。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