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产业扶贫模式如下: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指的是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会困农村的特色声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指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从而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指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4、电商产业扶贫模式:指吸引贫困户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
5、光伏产业扶贫模式:指在房顶或者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从市为贫困户带来效益。
6、生态农业扶贫模式: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
7、边境贸易扶贫模式:指通过在边境地区建设贸易基础相关设施,边贸扶贫产业园,同时改革升级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吸引贫困户在贸易产业链中就业。
汶南镇传统农业根基牢固,生产力水平较高,通过高新技术嫁接、节水灌溉、日光温室、规模养殖、特色种植等工程的实施和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初具雏形。着眼于“名、优、特”,深入推进农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使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村”脱颖而出。全镇已形成太平大寿桃、中草药、黄花菜、蔬菜生产、汽车运输等二十余个特色专业村,其中“金芭蕾”牌黄花菜及“汶南”牌太平大寿桃分获国家、省级名牌产品称号。1998年,该镇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花菜第一镇”。
汶南镇在保证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传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中草药、蔬菜、草莓、芹菜(玻璃翠)、西红柿、黄花菜、瓜类等经济作物。其中中草药5000余亩;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5000个,占地10000亩;黄花菜10000亩;葡萄2000亩,太平大寿桃2000亩。另有苹果、雪枣、板栗、核桃、桃、杏等经济林10000余亩。畜牧业以鸡、猪、牛、羊、兔为主,其中“百万只蛋鸡养殖基地”一处,“万头养猪场”一处,正邦养殖基地一处、各类养殖小区50多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水利设施,使该镇成为全省重要的粮、油、菜、蛋商品生产基地,为工业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中草药
汶南镇种植中草药的历史悠久,该镇立足南部山区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优势,因势利导,中草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逐步形成壮大汶南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目前,全镇已有西官庄、李家楼、东官庄、李家庄、东鲁、西鲁、薛家庄、盘车沟、周家沟等20多个村种植中草药,面积达6000多亩。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徐长卿、黄岑、黄花、丹参、桔梗、板蓝根等,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汶南镇以长远的发展态度对待中草药种植推广,加大扶持力度,从经济和技术管理上加大投入,力争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10000多亩。着力打造绿色中草药品牌,成立中草药研究所,搞好中草药深加工,把汶南镇发展成一个远近文明的中草药基地。
黄花菜 汶南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借庄村为中心的黄花菜产业生产基地。全镇30多个村都种植黄花菜,黄花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0多亩(其中设施栽培5000亩,标准冬暖式大棚2500个),1998年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黄花菜第一镇”,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汶南镇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俱佳,无“三废”排放,地表水与地下水储量充足,已通过山东省农业厅环保总站的水、土、气检测。黄花菜产业已逐步实现了由堰边种植到大田种植到设施栽培的跨越,管理上也完成了粗放型向集约型、标准化生产的转型。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寿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国家和地区。黄花菜产品具有稀、优、特等特征,且药用价值高,消费面广,市场供不应求。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