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下面是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1、鸡苗选择
选择防疫、管理正规并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而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切勿看价选鸡苗,以免陷入因贪小便宜而血本无归的境地。
2、蛋鸡饲养管理
想要饲养好蛋鸡,首先要了解蛋鸡的生理特点。刚开产的母鸡虽然已经性成熟了但还没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时生长发育基本停止,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1)适时更换产蛋料
鸡群在17-18周龄时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根据体重和性发育较早些时间更换产蛋料对将来产蛋有利,过晚使用钙料会出现瘫痪,产软壳蛋的现象。
(2)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营养供给。
产蛋前期小母鸡的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这段时间体重大致要增重400-500克,蛋重逐渐增大产蛋率迅速上升,消耗母鸡的大部分体力,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对鸡的进一步干扰,减轻各种应激,为鸡群提供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并保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凡是体重能保持品种所需要的增长趋势的鸡群才有可能维持长久的高产,因此在转入产蛋鸡舍后仍应掌握鸡群体重的动态,一般固定30-50只做上记号,1-2周称测一次体重。在正常情况下开产鸡群的产蛋率每月能上升3-4%左右。
产蛋高峰期管理
(1)尽可能维持鸡舍环境的稳定,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干扰。
(2)密切观察鸡群情况,必要时进行维生素预防性投药。
(3)注意在营养上满足鸡的需要,给予优质的蛋鸡高峰料(根据季节变化和鸡群采食量、蛋重、体重以及产蛋率的变化,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
产蛋后期饲养管理
当鸡群产蛋率由高峰降至80%以下时就转入了产蛋后期的管理阶段。
①营养调整
养殖户根据母鸡产蛋量来调整饲料能量的营养水平,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注意当产蛋率刚下降时不要急于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而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排除非正常因素引起的产蛋率下降,鸡群异常时不调整日粮,在正常情况下,产蛋后期鸡群产蛋率每周应下降0.5-0.6%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应在鸡群产蛋率持续低于80%的3-4周以后开始,而且要注意逐渐过渡换料,增加日粮中的钙。
②注意日粮中钙源供给形式,每日供应的钙源至少应有50%以3-5毫米的颗粒状形式供给,这样能增加鸡对钙的吸收率。
③及时剔除病鸡、寡产鸡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费用。
5、产蛋期日常管理
(1)饲喂次数
每天饲喂3次,为了保持旺盛的食欲,每天12-14点必须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以防止饲料长期在料槽存放,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每次喂料时添加量不要超过槽深的三分之一。
(2)饮水
产蛋期蛋鸡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度有关,饮水量随舍温和产蛋率的升高而增多。
(3)拣蛋
为减少蛋的破损及污染及时将鸡蛋收集贮藏。
(4)注意观察鸡群加强管理
喂料时和喂完料后要注意观察鸡只精神健康状况,病鸡表现在不吃料或采食速度慢,健康的鸡在刚要喂料时就要出现骚动不安的急切状态,喂上料后埋头快速采食。对于采食状态不佳的鸡要进一步观察,及时隔离进行治疗或者直接淘汰。
粪便也是观察鸡只是否患病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黄曲霉毒素、食盐过量、副伤寒等疾病排水样粪便;急性新城疫、禽霍乱等疾病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粪便带血可能是混合型球虫感染,黑色粪便可能是肌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或溃疡;粪便中带有大量尿酸盐,可能是肾脏有炎症或钙磷比例失调、痛风等。
春季气温日渐转暖,日照增长,是鸡产蛋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孵化、育雏、培育新鸡群的最好季节,这时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所以,在日粮中应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满足产蛋需要,并保持鸡群的体质,延长产蛋持续时间,提高种蛋质量。因此,在春季要给足精料和青饲料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每天喂食次数可增加1~2次,任鸡自由采食。饮水要充足,不能间断。平养时产蛋窝要够用,要求每4只产蛋鸡应有一个产蛋窝,并增加拣蛋次数,防止出现窝外蛋,减少破损率。
初春,常有低温多雨天气,因此,既要防寒,又要防潮,但鸡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产蛋鸡必须每天有14~16小时的光照,若不足14小时,天亮前应提早开灯喂鸡至天亮后关灯,以保证每天光照在14小时以上。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