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整体来说,饲养鳄鱼龟还是非常简单的。因为鳄鱼龟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在2-38摄氏度的环境中都能正常生活。它们夏季不怕热,冬季不怕冷。因此养殖鳄鱼龟的成功率也是相当高的。当然,饲养鳄鱼龟也不是说随意就可以,饲养的过程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2、无论饲养的是大鳄鱼龟还是小鳄鱼龟,首先要为它准备一个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定时的换水,消毒饲养鳄鱼龟的大池子,保持饲养环境的健康卫生,防止鳄鱼龟染上疾病。
3、除此之外,饲养者需要根据鳄鱼龟的生活习性和饮食特点,为它准备健康合适的食物。鳄鱼龟食性交杂而且偏肉食性,在人工饲养的时候,可以为它准备小鱼虾、螺、蚌、昆虫、蚯蚓、蚕蛹、蝇蛆、黄粉虫、各种畜禽内脏和下脚料及膨化饲料等食物,然后在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喂食即可。
4、喂食鳄鱼龟每天都需要定时、定量、定点。而且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来调整喂食的时间。一般来说,初春和初冬每天中午投食1次,春末到深秋是摄食旺季,每天投食2次,上午9时投食40%傍晚再投食60%。投食应固定一处,投下的食料在1.5小时内吃完为度,如果鳄鱼龟实在吃不完,那么主人下次可少投一些食物。同时,给鳄鱼龟喂食的食物要切小,硬的要先浸泡软化,而且变质腐烂的食物切忌使用。
鳄龟,又是肉龟,我吃的龟肉,就是鳄鱼龟的。因为它生长速度飞快,不易得病,好胃口,所以前景可观。
鳄龟,又名蛇龟、肉龟、鳄鱼龟、小鳄龟,原产于北美洲和中美洲,分类上属龟鳖目、鳄龟科、鳄龟属,我国于1997年开始引进。鳄龟的含肉率高,有“肉龟”之称,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鳄龟食性杂、病害少、生长快,适宜集约化养殖,是近年发展较快的养殖品种。鳄龟的环境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对养殖场所、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对水质要求不严,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可以在池塘、大水池养殖,也可以在室内、庭院、阳台、楼顶建小水池养殖。虽然鳄龟病害极少,但是在高密度的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管理不到位,不做好防病工作,也会发生一些疾病,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广西水产研究所于1999年开始引进鳄龟苗进行试养,2002年起进行养殖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在此过程中掌握了我区气候条件下一些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行动迟缓,近岸活动,食欲减退,摄食 减少,粪便稀烂、有粘液或脓血。解剖可见肠胃肿胀,有积液,胃、肠壁上有出血点。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初至秋末摄食旺季发病较多,多发生在摄食量大、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的幼龟、成龟。病情轻的可慢慢痊愈,病情严重者不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可引起死亡。
投喂不正常,投喂不新鲜乃至变质的食物,或投喂未经解冻的冷藏食物;长期水质不良,气候反常、温度突降等,均可引起患病。
1kg龟用10%的氟苯尼考200mg或土霉素75mg或诺氟沙星35mg拌料投喂,诺氟沙星50mg/L浸泡,连续3~5d。
甲壳发炎,组织坏死,患部糜烂、溃疡,表层颜色灰白或泛黄。严重者甲壳脱落,肌肉与骨骼裸露。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8~11月是流行盛期。主要危害稚、幼龟,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密度大,鳄龟相互爬抓或争食误咬伤,或养殖设施粗糙致伤,龟体受伤后感染细菌所致。水质污染严重也易引发此病。
清除患处的病灶,用碘伏或红霉素软膏等消炎生肌膏涂抹,每天2次,1kg食物中拌入土霉素2g投喂,连续5~7d。
行动迟缓,上岸栖息、钻泥沙,张口呼吸,呼吸时有啸鸣声,不时吐出粘稠痰液,不摄食。眼部发炎充血,眼角膜和鼻粘膜糜烂。
春、秋、冬季均有发生,秋末、冬初为流行盛期。主要危害稚、幼龟,成龟患病较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温差变化大、环境温度突降,或因水质不好引起咽喉、气管、肺部感染。在饲养卫生条件差、密度大、水质不良及养殖水平低、管理跟不上时,容易发病。 硫酸链霉素浸泡,每升水体2万IU;青霉素或硫酸链霉素肌肉注射,用量为10~20万IU/kg,每天1次,连用3~5d为1疗程,严重者隔5天后再注射1个疗程。
头颈、四肢、尾等部位受伤,呈灰白色,局部红肿、发炎,组织坏死。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各个生长阶段均可发病,长期感染可引发其他疾病导致死亡。
饲养、捕获、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引起受伤,或相互争抢食物误咬伤,繁殖季节雄性个体斗咬受伤等均可引发此病。
新鲜创伤流血者先涂云南白药止血,干放8~12h,再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旧伤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用紫药水或四环素软膏涂抹患处,干放30min,每天2次,连续3~5d。
颈部、四肢、甲壳等部位着生灰白色或褐色絮状物。患龟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
春、秋、冬季均有发生,尤以25℃以下时较为常见。主要危害稚、幼龟,对成龟危害不大。
由真菌感染而引起,水质清寡、龟体受伤条件下易发生。
用3%~5%的食盐水浸浴10min,或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后晒太阳30min,每天2次,连续3~5d。
阴茎脱出
雄性交接器脱出泄殖腔外收缩不回,长时间外露。
夏、秋季节发生,多发生在年幼成龟。由于阴茎长时间外露被异物擦伤或被其他龟咬伤,引发炎症,引起组织坏死,并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导致死亡。
投喂含性激素的饲料或未去掉鱼头的肉糜,龟体内雄性激素过高,性腺发育异常,阴茎伸出体外不能回缩。
更换饲料。将收缩异常、时缩时伸的阴茎送回泄殖腔内,在泄殖腔口缝1~2针,防止阴茎再次脱出,并停食2~3d。外露时间过长、阴茎已坏死的患龟应采取切除手术,用医用缝合线将位于泄殖腔孔处的阴茎扎紧,再用手术刀切除坏死部分,伤口进行消毒后,细心缝合黏膜组织,然后松开扎紧线,让剩余部分缩回体内。并注射青霉素或硫酸链霉素,用量为10~20万IU/kg,隔离于湿润、光滑的容器中静养4~6d。
脐部红肿突起,发炎、化脓,爬动迟缓,躁动不安。
发生在刚孵出的稚龟,可导致死亡。
稚龟孵出后,脐部收敛不好,或受到外物的磨划引起受伤感染。
防治措施
用紫药水消毒,隔离干放20~30min,每天1~2次。或用1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每天1~2次,连续3~5d。
咬尾
尾部被其他个体从末端咬断,出血。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秋季和冬初发病较多。主要危害稚、幼龟,成龟较少发病,是鳄龟养殖中的常见及多发病。不及时发现,有可能被咬到尾巴根部。患龟死亡率不高但影响商品价值。
食物单调,营养不全面,缺乏维生素或某种微量元素等引起斗咬,咬断尾巴;或投喂食物时不慎污染龟体被其他个体咬伤,尾巴出血后引起其他个体争咬。在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及管理跟不上时容易发病。
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断尾个体分开养殖,并用紫药水涂抹患处,干放30min,每天2次,连续3~5d
重庆有大量的鳄龟种苗,具体厂址。。。。不便XX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