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2023-06-04 互联网艺莲园35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励和提倡在林区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励和提倡在林区适宜地区人工养殖。会上特别说明:从事林蛙养殖生产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乱占林地行为。林蛙养殖人员是林业的建设者,森林的保护着,环境的监督者。各级部门应大力支持。

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是每次全国林蛙会议争论最多的话题。林蛙全人工圈养难度还比较大,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提醒全国圈养林蛙的人要谨慎行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用赵文阁教授的话来说:“不反对,不鼓励,支持尝试”。

全人工养殖林蛙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多。众多养殖单位,盲目性很强,对林蛙的养殖技术没有很细致深入的学习,大多数养殖单位的养殖方法很粗放,达不到林蛙养殖的条件,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养殖效益不高,或者根本就是失败。造成的资源的大大浪费,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面积在100-200公顷以上的流域建立林蛙养殖场。在养殖场内,每10公顷修1一2个越冬池。池面要有排水孔和排水道。越冬池的面积不得低于100米2,水深1. 5米以上。水质清新。孵化池要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选择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

用塑料薄膜、砖、镀锌板、石棉瓦修建养蛙圈,防止林蛙逃跑。围栏养殖林蛙,陆地面积与水池面积比例,幼蛙期为10:1,成蛙期为(15-20):1。 首先,每年的春季(4月份)投放足够的蛙卵或留够蛙种。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要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待蛙卵孵化期间,要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做到孵化池消毒,鳅鲜变态后,及时引入森林。幼蛙成蛙虽然不在水中生活,但必须生活的潮湿的陆地上。当湿度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湿,使湿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保证林蛙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为此,可在蛙田内设喷灌设施,天旱干燥时刻进行喷灌或入工降雨,也可以用喷壶喷水。

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4℃以下,水深不得低于1. 5米,防止水面冻干,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秆、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另一种是窖内冬眠。越冬土窖可建在室外,亦可建在室内。土窖宽2米、深2米,长度根据林蛙数量而定。窖底放些石头、瓦头、树枝、秸秆,作为林蛙冬眠时的隐蔽物。窖口要安装防鼠设备,防止老鼠加害越冬的林蛙。土窖内放入1尺厚的河沙,喷湿。林蛙越冬期间一定要注意补湿,使蛙体皮肤湿润,呼吸正常,防止体内二氧化碳中毒。

1、防逃、防敌

防逃有2个办法,即“个”字型围网或围墙,网孔20目(加厚),高度1.2米以上,“个” 字型的作用是既防林蛙外逃,又预防外敌入侵。敌害主要是蛇类、鼠、飞鸟、黄鼠狼、癞蛤蟆、青蛙、甲壳虫和林蛙的父母本。其中的甲壳虫有一种大小形状如“放屁虫”,它的幼虫形如蛆虫,扁圆行,背部有不显眼的红黑斑点横纹,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危害极大,专咬蛙的喉下部。(防治办法:①建场后用生石灰、敌百虫、漂白粉彻底消毒。②、饲料期间用乐果菊脂类灭杀或人工捕杀)。其次,是场地上面需要用以麻雀钻不进的大眼网封盖,进行封闭式养殖,可防止鸟害。

2、保阴保湿

中国林蛙,顾名思义,必须在林荫内生活,故须人工营造生态环境,由于树木不能迅速成荫,急救的办法是在养殖场内栽2米高的木桩、竹杆、小水泥柱或铁管,上面用铁丝相互牵拉,栽种良种葡萄,然后再种植爬藤植物,如丝瓜、南瓜、瓠瓢,豇扁豆等遮荫,不使阳光直照地面。其次养殖范围内除孵化、越冬池以外的陆地都要栽种50-60厘米高的湖桑苗、或其它花卉树木、中药材等灌木丛甚至蔬菜等绿色植物。以每亩2000株推算。夏秋高温,土层表面干燥时要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状)水保湿降温。面积大的可装旋转喷淋器,地表温度最好控制在30℃以内。每块场地的中间地面要略高于周边,渗水性能要好。

3、充足的活饵料

林蛙的主要食源以点灯诱虫为主,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数量多,必须人工繁殖活饵料辅助喂养,所以,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约50%的精力用于活饵料——黄粉虫(面包虫)的饲养繁殖,否则,花钱去买就会大大的增加成本。如大平二号红蚯蚓(成蛙时大一点土蚯蚓照吃),花鸟市场出售的黄粉虫(面包虫)蝇蛆和蚂蚁等。

两个关键:

1、“育幼”:在整个林蛙全过程的繁养中,从蝌蚪变态到幼蛙后的一个月,因幼蛙体积小,捕食和逃敌能力差,故必须喂个体相应小的活饵料。蚂蚁就放在养殖场内较高的地面上,让其自由出入,有条件的买几张蚕卵纸,从林蛙产卵时计算,第30天把蚕卵孵化出来,在家饲养一星期后,用鸡毛扫到场内的桑树上,让幼蚕野生,并任由幼蛙采食。培养蛆虫的基本饵料可以是泡散的豆饼、菜籽饼、麸皮、猪、鸽粪、动物血加水混拌,放在桶、缸或池子里培养蛆虫,这种蛆叫软头蛆;反之,在骨头、鱼刺等动物尸体里的硬头蛆不能要。幼蛙投喂时间是上午八点之前,下午三点后。黄粉虫怕湿、怕水,要在洒水前喂,其它饲料根据需要随时投喂。一个月的育幼如顺利过关,林蛙的养殖也就成功一半了。

2、“防暑、保湿”:林蛙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耐温极限为35℃。绿色植物的自然生态环境遮阳是降温、恒温最理想的保证,其次才是用遮阳网、井水、自来水喷洒降温。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养殖技术 林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