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海南有哪些野生兽类动物?

   2023-06-05 互联网艺莲园35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海南有1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海南有648种陆栖脊椎动物,其中两栖类44种,占全国的18.8%;爬行类108种,占全国的33%;鸟类420种,占全国的36.1%;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海南有1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海南有648种陆栖脊椎动物,其中两栖类44种,占全国的18.8%;爬行类108种,占全国的33%;鸟类420种,占全国的36.1%;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其中21种为海南所特有,海南省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2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海南坡鹿、海南长臂猿、云豹、巨蜥、海南山鹧鸪等15种,二级保护动物87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06种。 自然保护区情况:全省现有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4个,总面积为236909.3公顷,正在拟建的有毛瑞、卡伐、白马岭、南高岭、俄贤岭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十一五期间,我省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将达到30个,总面积将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8%左右。 除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外,在一些珍贵野生动植物物种零星分布的地方,还建立了18个自然保护小区,通过乡规民约这种管理方式建立了1250多个民间自然保护小区,如琼中的古月山庄、文昌的名人山区、儋州的白鹭天堂等。 蝙蝠 海南岛有蝙蝠25种,其中2种是食果蝙蝠,其余的都是食虫蝠。 海南岛有举世罕见的彩蝠。 海南岛蝙蝠种密度是全国最高的,在全世界也属最高区域之一。我们可以称海南岛是蝙蝠岛 蝴蝶 海南已发现11个科609种蝴蝶,占全国蝴蝶种类三分之一。 海南有惟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还有海南特有珍稀蝴蝶品种-森下交脉环蝶、中国蝶王-裳凤蝶与金裳凤蝶、“红色天使”- 红翅尖粉蝶、“活化石”-紫喙蝶、三尾凤蝶、多尾凤蝶、阿波罗绢蝶等众多世界名蝶。 以蝴蝶制作的工艺美术品成为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的艺术品。在海南,艺术家和能工巧匠合理开发本地丰富的蝴蝶资源,将蝴蝶深加工精制成艺术标本和工艺美术品。用珍贵稀有的蝴蝶制作的标本和工艺品售价可高达数千美元。 活蝶放飞是继蝴蝶画后的又一产业模式。有些人大量蝴蝶用于放飞。 海南长臂猿 世界濒危25种灵长类物种之最 2007.10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灵长类专家组、国际灵长类学会与保护国际称,猿、猴子、狐猴等世界上与人类最为亲缘的物种,有29%濒危。 在世界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物种中,海南长臂猿排榜首。保护长臂猿比保护大熊猫还要迫切。 海南全岛只有19只长臂猿。栖息地仅限霸王岭保护区。 上个世纪50年代,海南岛上分属12个县面积为866000公顷的森林中,估计有约2000只海南长臂猿。目前海南长臂猿是19只。 霸王岭保护区海拔700米以下的地区仅残存少量原始林块,而超过1200米的高海拔原始山地雨林却不适合长臂猿生活,所以海南长臂猿只能局限分布于海拔700-1200米间的沟谷雨林内。保护区内有限的生存空间对长臂猿种群的发展非常不利。而摄食路线既漫长且局限,也可能使长臂猿较易遭猎杀、被捕食,或面临其它威胁。 社区干扰是长臂猿面临的最大威胁,保护区周边居住的居住3个乡镇属全省重点扶贫乡镇,九成农户生活比较贫困,生活方式主要是种植水稻、番薯、玉米和极少数果树、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村民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刀耕火种现象依然存在,偶尔上山采集林副产品、猎捕野生动物。 海南长臂猿因没有足够的空间建立新的领域,造成种群内 “一夫多妻”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近亲繁殖而影响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影响到种群的生存力。种群数量与环境的变异、近亲繁殖及遗传多样性低导致有害的隐性基因出现率增加、数量性状变异令适应性下降、世代间积聚轻微的有害突变基因、以及社群结构崩溃等,都会把细小的长臂猿种群进一步逼近灭绝的边缘。 霸王岭保护区已经从2005年4月份开始启动海南长臂猿野外监测项目,培训并资助8名保护区员工长期跟踪两群长臂猿,获得了不少有用的生态数据。 海南孔雀雉 灰孔雀雉是我国I级保护动物。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经过长期独立进化,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已从特有亚种提升为独立种,其命名也从灰孔雉变更为海南孔雀雉。 灰孔雀雉属鸡形目,雉科,是珍稀雉类之一,全世界共有12个种和亚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和我省。我省主要分布地区是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等保护较好的原始林区。此外,本岛东南部的加新,中北部的澄迈、屯昌的南味岭以及六连岭等地区也记录到海南孔雀雉的踪迹。过去,鸟类学专家认为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是中国特有亚种。 然而,据国际动物学权威杂志《Zoological Science》(《动物科学》)今年第一期刊登的一篇论文提出,经过长期独立进化,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遗传距离在过去数百万年间差距越来越大,大约于440万-600万年前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种。 2004年,省林业局、海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通过DNA测序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科学手段研究,发现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遗传距离为3.1%,超过了鸟类种与种水平间的遗传距离的范围,应为独立的物种。 海蛙 海蛙(Rana cancrivora拉丁名),由于它主要以蟹类为食,亦名食蟹蛙。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2006年被确立为海南省级保护动物。 在国外海蛙主要分布于越南、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蛙的主要栖息环境为沿海红树林下半咸水或咸水地区,活动范围一般不超出咸水环境50-100m之外,故称“海蛙”。白天多隐蔽于红树林根系之间或洞穴中,傍晚到海滩上觅食小蟹。因栖息环境中动物不同,海蛙也吃虾、软体动物、鱼及昆虫,产卵于近岸临时性水洼中。 海蛙凭借其皮肤抗性和渗透调节机制才能栖息于红树林潮间带半咸半淡水环境中,它还是两栖类动物中非常特殊的类群,海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食物平衡,控制蟹类的种群数量,也为鸟类提供食物资源。 主要分布于海口东寨港、文昌市清澜港、儋州市新英港、三亚市河东河西区域、澄迈的老城、临高的后水湾等红树林下半咸水或咸水地区。红树林为海蛙的主要栖息环境,种群密度大约每平方米0.045只。海蛙在繁殖季节,常常因地制宜地在海水洼塘里产卵,直晒的阳光会使海水洼塘温度升高到40℃以上。然而,海蛙的卵和蝌蚪都能忍受高温照晒,在蛙类王国中绝无仅有。 海口演丰镇、文昌、万宁、三亚、临高等部分海蛙分布地区存在捕捉、贩卖、食用海蛙的现象,并且在局部地区海蛙被沿海居民当成“美味佳肴”,海南海蛙种群的生存面临挑战。 海蛙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海南部分地区的居民大面积开发红树林发展养殖业,沿海家禽养殖业恶性发展,使海蛙的产卵及蝌蚪发育的适宜生境减少,海蛙的成活率大大降低(红树林周边的家禽养殖威胁了海蛙蝌蚪及幼体的生存)。海水养殖侵占了海蛙的生存环境,一些地区还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忽视了对海蛙的保护,“人类的不当开发破坏了海蛙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结果导致海蛙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王力军博士对海蛙的减少深表忧虑。另外,红树林周边地区的河流和海水污染,使海蛙卵、蝌蚪和幼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蜡皮蜥 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在海南省沿海木麻黄林等环境中栖息的穴居蜥蜴类动物,曾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名录”中,2006年被海南省列入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其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仅海口每天将有近千条蜡皮蜥“葬身人腹”。 中国鲎 生活在深海,雌雄鲎几乎是海底最亲密的情侣,成双成对地游弋。 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是节肢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其体形酷似马蹄,行动像蜘蛛,有人称它马蹄蟹或鲎珠,因其外形奇特,海南人喜欢称之为“海怪”。“鲎几乎都是成双成对的,是名副其实的‘海底鸳鸯’。雌鲎的前4条腿上,长着4把钳子,而雄鲎却是4把钩子,雄鲎喜欢把钩子搭在雌鲨的背上,让‘爱人’背着它四处旅行谋生。” 鲎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3亿年之久,与化石三叶虫一样古老,被称为“活化石”。鲎的血液中富含铜离子而成蓝色,它的血液可以制成“鲎试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于用检测食品的毒素。 每到春深水暖时,成群的鲎乘大潮从海底游到海滩生儿育女。部分海南渔民熟悉鲎的行动路线,会在半路上布下渔网,鲎一旦遭到埋伏,就只好束手就擒。这些“海底鸳鸯”不论是从深海旅行到浅滩,还是被捕入“狱”,从来都是患难与共,“永结同心”,很多时候都是一块儿被提出水面。

请帮忙看看这是什么蛙 应该怎么饲养 救救这些可怜的蛙吧!!!!!

1、外形不同:虎纹蛙体长在12cm以上,重达250-500g,皮肤表面粗糙,青蛙体长在70-80mm,皮肤表面光滑。2、繁殖时间不同:虎纹蛙一般在5-8月繁殖,青蛙在4-7月繁殖。3、分布地区不同:虎纹蛙多分布在我国台湾、福建、海南、上海等地,青蛙多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

一、虎纹蛙和青蛙的区别

1、外形不同

(1)虎纹蛙体长为12cm,重达250-500g左右,皮肤粗糙,头部和体侧有深色不规格的黄绿色略带棕色的不规则斑纹,背部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上面还有一些小疙瘩,前肢有横斑纹。

(2)青蛙体长为70-80mm,皮肤光滑,头长略大于头宽,前肢较短,后肢短而肥大,背面呈深绿色、灰绿色或黄绿色。

2、繁殖时间不同

(1)虎纹蛙一般在5-8月开始繁殖,冬眠后就可以进行,繁殖时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产下小蝌蚪。

(2)青蛙一般在4-7月繁殖,4月开始产卵,产卵时会在早稻田、秧田等静水水域中进行,每一个卵块有2-3.5千粒卵,大概过2个月左右就能完成变态。

3、分布地区不同

(1)虎纹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福建、海南、上海、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

(2)青蛙主要多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

4、食物不同

(1)虎纹蛙主要吃蚯蚓、小虾、蟹、泥鳅、动物尸体或者豆渣、豆糠等。

(2)青蛙主要吃稻螟、稻苞虫、金龟子、瓢虫、白背飞虱、果蝇、蚊等,由于青蛙吃的都是庄稼害虫,所以有田园卫士的美称。

二、虎纹蛙可以人工养殖吗

虎纹蛙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但是养殖之前必须要取得经营许可证。温馨提示:虎纹蛙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亲蛙培育

(1)经过1个冬眠期,在4月上旬温度上升到16 C以上时,亲蛙就会开始觅食。

(2)要给其投喂鲜活的饵料,比如蚯蚓、蝇蛆等,让亲蛙恢复体能,以于利下一阶段的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

(1)繁殖、孵化技术是虎纹蛙养殖的关键,当水温上升到16 C以上时就要做好繁殖准备,要提前将产卵池、孵化池进行消毒,然后注人清水调节好水温。

(2)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然后将其移入产卵池中。产卵池水位必须保持在0.2m,水温保持在20 C以上。

(3)正常情况下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左右就可以抱对产卵,如果亲蛙成熟情况较好,且气温较高,一般进入产卵池后2-16小时就可以全部产卵。

(4)产卵池在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后就要马上捞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为25 C,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

(5)在孵化时一定要让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立即将受精卵进行移动,避免与池底粘连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这会影响到孵化率。

3、饲喂技术

(1)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分级饲养,蝌蚪的饵料一定要优质多样化,投饵量可以根据蝌蚪日龄增长而增加,日投饵2次即可。前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鸡蛋黄为主,中、后期以红虫为主。

(2)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还不能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活饵,比如蚯蚓、蝇蛆等。大概过5-7天后逐渐改喂切碎的鱼肉、蚌肉、螺蛳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后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即可。

(3)一定要定点投饵,可以将1/4-1/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置固定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准。

最常见的土青蛙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黑斑蛙,此外还有金线蛙和虎纹蛙。虎纹蛙的野生资源非常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斑蛙和金线蛙是省(直辖市) 重点保护动物。很多人将黑斑蛙误认为是虎纹蛙(包括很多职能管理部门和媒体都将其混为一谈,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们特将其种类的特点介绍如下:

一、黑斑蛙

体长约7~8厘米,成蛙体重一般60~100克,雌蛙较大雄蛙略小(下同)。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阔,吻钝圆,吻棱不显,口内锄骨齿2小团,左右不相遇;近吻端有小形鼻孔2个。眼大而凸出,眼间距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大而明显。体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2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央常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口。腹部白色,皮肤光滑无斑。

二、虎纹蛙

虎纹蛙背部黄绿略带棕色,长有不规则斑纹,四肢横纹也很明显,腹面白色有斑纹。皮肤极其粗糙,布满大小疣粒。身体大而粗壮,雌蛙体长超过12厘米,雄蛙略小。前肢粗壮,灰色的第一指垫十分发达。识别特点:体形大,体长 8~13.5厘米,成蛙体重150~250克。背部无侧褶,但有许多长短不一和形状不规则的肤棱,通常排列成间断不连续的纵行。下颌前部有2个齿状骨突。雄蛙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

三、金线蛙

金线蛙体长约5厘米,成蛙体重10~25克,头略扁,吻钝圆,吻棱不显,鼓膜大而明显。指端尖圆,后肢粗短,趾端尖圆,趾间全蹼。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一对背侧褶。腹面光滑,肛部及股后端有疣。生活时背面绿色或橄榄绿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腹面黄白色。雄性有一对咽侧声囊,第一指有婚垫,有雄性腺。

品种识别提示:

1、从腹部颜色分别:上面介绍中的红色字已经提示,相信大家可以很容易区别。

2、从个体上看:三个品种的个体差异较大,很容易区分。

3、稀缺程度: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野生青蛙(土青蛙)以黑斑蛙居多,金线蛙较少,估计仅占黑斑蛙数量的1%,虎纹蛙更少,且主要分部在江苏、海南等省,其它省很少见。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兽类 海南 动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