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各种不同的大水面有它们本身的特点,水域内的天然饵料组成成分也不一而足,因此开发大水面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要综合各种水体的生态环境、水域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采用多种实用技术和养殖方法来促进翘嘴红鲌养殖事业的发展。
根据各地的经验,开发利用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浅型湖泊:它们的特点是水位浅,滩涂多。在这些大水面中养殖翘嘴红鲌的方式很多,在湖库滩地,开沟挖渠,建设精养鱼池,水深不足1米的浅水区,栽种水生经济植物和翘嘴红鲌轮养的方式;也可采取低坝高栏和网坝结合的提水养鱼方式进行半精养翘嘴红鲌;在水深1~3米的开敞水域可进行围栏养殖和网箱养翘嘴红鲌。
小型湖荡:它们的特点是水面小,但是一般这种水域的生产条件都比较优越,多属富营养类型,有较长的养鱼历史,养殖技术已经过关,可以从鱼种到成鱼都能实行“三网”配套养殖,是我国当前发展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的重点水域。
中型湖库:它们的特点就是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适宜翘嘴红鲌的繁殖和生长。在这些水域中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时,一般以粗养为主,但要注意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可以实行网箱养殖、围网养殖、拦网养殖等方式,大幅度提高翘嘴红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大型江河湖库:这些水域主要是以水利、航运、调蓄和灌溉为主要功能,一般不提倡进行大规模的“三网”养殖。在养殖利用翘嘴红鲌的方法上,主要是以蓄养为主,宜采取控制捕捞强度,保护增殖天然翘嘴红鲌资源为主,设置长年或季节性繁殖保护区,繁殖保护期,进行一些简单的水土改良,灌江纳苗,投放人工鱼巢、人工渔礁或每年初秋进行翘嘴红鲌的人工放流,人放天养,粗放粗养,尽可能地提高水域的利用率。
思跎俪杀荆 径即映靥裂 持刑粞」娓 0.4-0.8㎏的个体作为亲本,导致人工繁殖产卵率低,孵化后鱼苗活力下降,鱼苗难运输,养殖成活率不高。解决品种种质问题的办法是坚持从自然界挑选三冬龄以上、规格1--3㎏健壮野生个体作为亲本。 二、运输成活问题 翘嘴红鲌的运输技术已经成为翘嘴红鲌产业化的重要保障。客观上由于翘嘴红鲌的繁殖季节较晚,而且翘嘴红鲌性急燥、喜跳善闯特性,加上体表黏液少,鱼皮薄,鳞片非常容易脱落,体内鱼骨相对细小脆弱,容易受伤。鱼苗鱼种运输困难大,成活率低,长途运输剧烈震动风险更大,如果不注意,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苗种出池前充分锻炼和冲水;(2)苗种操作时避免鱼体损伤,最好带水操作;(3)装苗种的密度要适宜;(4)要求鱼苗运输过程,途中防止剧烈震动,防止水温变化过大过快。 三、饲养管理问题 饵料投喂:应遵循“荤素搭配,素为主,荤为辅”的原则,即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喂养饲料鱼、昆虫为辅,这样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解决饲料鱼的途径主要是“套养罗非鱼”和“利用野杂鱼”。另外,根据翘嘴红鲌喜食昆虫的特性,可在池塘中央安装黑光灯,以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 巡塘、注水:翘嘴红鲌不耐低氧,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阴雨、闷热等容易出现浮头的天气,要勤巡塘,多观察,发现浮头现象及时开启增氧机。要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池水的“新、活、爽”,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初夏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高温季节每7天注水一次,每次20-30cm。 四、鱼的混养问题 以养殖翘嘴红鲌为主的池塘,其混养鱼的种类和密度也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注意,不能混养抢食凶猛的鱼类(如鲤鱼),否则影响翘嘴红鲌的摄食,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可适当套养些鲫鱼、罗非鱼等,密度也不可放大。每亩可套养鲫鱼20-30尾/kg的50-80尾,罗非鱼4-5尾/kg的40-50尾。 五、鱼病的防治问题 翘嘴红鲌对某些药物(如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生石灰等)非常敏感,用药时须慎之又慎。在使用晶体敌百虫时,按0.2-0.3g/m3的浓度全池泼洒后,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开启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用药24小时后,池塘换水1/3。(信息来源:盐都区科技入户)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