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池塘条件。在养殖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池塘,池塘的面积根据养殖数量合理控制,一般保持在4-7亩左右即可。池塘周围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足够干净,没有受到污染。选好池塘之后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等进行全池的消毒工作。然后再配好增氧机、水泵等渔业养殖设施。池塘的进出水口要注意做好防逃措施,防止虾蟹出逃。
2、投螺种草。在每年冬季的时候,在池塘中要种植适量的水草,水草的种植面积一定要控制好,保持在池塘面积的65%左右。适当种植水草能够为虾蟹提供栖息遮阳的地方,避免水草的光合作用还能够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然后在每亩池塘中投入充分消毒的螺蛳350kg左右,为虾蟹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降低饲料养殖成本。
3、苗种投放。虾蟹的投放时间是有所不同的,不宜在同一时间内投放。虾的投放时间应早,在12-2月份左右,每亩池塘投放200kg左右,也就是两万尾。然后在投放完虾种之后,3月份左右投放蟹种。蟹种的规格应控制在130-150只/kg,投放数量保持在650只左右。如果青虾在7月份投入的话,那么投放规格应选择1.5万尾/公斤,投放4公斤左右即可。所有苗种在投放前都需经过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
4、日常管理。我们要根据天气、气候、水质、进食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的掌握好饵料投喂时间及投喂量。然后定期换水消毒,保证水质,池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每天至少要巡塘两次,巡塘观察的主要内容是水质、水色、进食、脱壳等情况。要及时查看饵料台,如果有残留饵料的话,那么便要及时清除,避免污染水质,导致虾蟹生病。加强管理,做好投喂,水质等基础工作,保证虾蟹正常生长。
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虾蟹混养养殖技术)
虾蟹养殖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A.吊笼养殖
B.底播养殖
C.筏式养殖
D.池塘养殖(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虾蟹养殖主要采用池塘养殖的方法。
混养是指在同-水体内饲养多个养殖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产潜力和提高产量为目标的养殖方式。下面将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一下:
一、选塘。池塘为近正方形(约46亩),四周沟宽8米,深O.6一O.8米,滩面可提水至l.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可设小木船-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以防鳝、鳅、克氏螯虾、蟹等钻洞。池埂牢固,不漏不渗,用石棉瓦作防逃墙。一个养殖周期开始时,池塘要清淤修补,用生石灰、茶籽饼等药物严格消毒,经过滤注水后,施足基肥,培养天然饵料,并栽种蒿草、苦草等水生植物,“清明”前后大量投入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二、种苗
鱼种:清塘后放养每千克2O尾左右的异育银鲫鱼种2OO千克,折合每亩4.3千克。中后期由于水生植物生长过于茂盛,放养草鱼控制水草,共放4OO千克,平均每亩8.6千克。
青虾:清塘后即可放养幼虾,每亩3一5千克,或4月份前后放养每千克8O尾左右的抱卵亲虾25千克,平均每亩O.5千克。
河蟹:5月份前放养每千克lOOO只左右早繁大眼幼体培育的“豆蟹”8一9万只,折合每亩l8OO只左右。
其它品种:常年养殖虾、蟹的池塘,由于极少使用农药,保护了池塘中的黄鳝、泥鳅和克氏螯虾等天然资源,一般不需另放苗种,可让其在池塘中自然繁殖和生长。
三、饲管。采取模拟自然生态养殖方式,以廉价的肥料(鸡粪)和繁殖天然饵料(浮游动物、底栖生物、螺蛳、水生植物等)供养殖品种自由觅食,人工投饵仅作为补充,全期共投喂豆饼l5OO千克、麸皮lOOO千克、米糠lOOO千克、小杂草等饲料2OOO 千克。投饵、施肥可根据天气、水质、天然饵料数量、养殖品种存塘量和生长季节灵活掌握。每天早晚巡塘一次,根据水质、天气、浮头情况随时加注水来增氧。正常情况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水量视池塘蚀水情况,一般注水2O一3O公分,保持溶氧充足,水位相对稳定,透明度在35公分左右,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每个月全池泼酒1次生石灰,以起到调节池水ph值的作用。
四、防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鱼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lO分钟,虾蟹种放养时用5O毫克/升高锰酸钾药浴2一3分钟。生长季节每半个月加喂1次药饵(5O千克饲料加土霉素25克,每日两次,连喂3日)。另外,对饵料台、工具等经常用漂白粉消毒。
五、捕捞。黄鳝、泥鳅、青虾、克氏螯虾常年用地笼张捕,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只要达到上巿规格,都要捕出销售。成蟹在“重阳”节后,傍晚在塘边池埂上徒手捕捉,并结合地笼张捕,直至l1月底干塘捕鱼,腾塘作下一个周期使用。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