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么功效和用途?

   2023-06-07 互联网艺莲园33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么功效和用途?农村土堆上常见的能够挖“陷阱”的小虫子叫沙猴或沙牛,在我们这里被称为“倒退”。其实,它的学名叫蚁狮。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么功效和用途?农村土堆上常见的能够挖“陷阱”的小虫子叫沙猴或沙牛,在我们这里被称为“倒退”。其实,它的学名叫蚁狮。

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么功效和用途?蚁狮是一种脉翅目,蚁蛉科的虫子,这种虫子非常凶残,是一种肉食昆虫,主要以食用昆虫为生,它们之所以要在沙质土堆中挖陷阱,其目的就是为了诱捕猎物供自己食用。

蚁狮这种昆虫的外形很像蜘蛛,身体的形状犹如沙和尚的头一般,身体的颜色为土灰色,喜欢倒退着行走。当小的昆虫落入它挖出的陷阱之后,它便会用头部的大颚将猎物钳住,并对其注入消化液,待吸干猎物身体中的体液后再将猎物抛出陷阱,然后重新整理好陷阱,等待下一顿大餐。

蚁狮一般不危害植物,因此,被称为益虫。据称,假若一亩农田里有200头蚁狮的话,农田里的各类害虫将减少50%,因此,蚁狮也被称为“植物的保护神”。

据资料介绍,蚁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蚁狮被称为“沙挼子。”具有治疗高血压、泌尿系结石、胆结石、骨髓炎、脉管炎、疟疾、便秘、腹泻、小儿消化不良、中耳炎等的作用。另外,将蚁狮烤干撒在小儿口中,还能够治疗小儿流涎。

由于蚁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现在有人饲养蚁狮,据称,养殖效益还相当不错。所以,如果您对养殖蚁狮感兴趣,也可以考虑养殖啊!

好啦!就说到这里吧!总而言之,您所说的这种昆虫叫蚁狮,尽管它有凶残的一面,但它也是一种益虫,因此,我们都应该好好地保护它才对呢!

本文记述了蚁狮的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总结了人工饲养试验结果.在光照每天14~16 h,室温10~35℃(最佳25~30℃)条件下,补充足够食物能提高发育速度,可使穴蚁蛉在一年内完成3个世代. 属脉翅目,体大形,体翅均狭长,颇似蜻蜓。触角短,棍棒状;前后翅的形状、大小和脉序相似,静止时前后翅覆盖腹背,呈明显的屋脊状。Sc与Rl脉平行,在近端部约l/4处愈合。翅痣不明显,但有狭长形的翅痣下室。卵球形,具有两个很小的精孔。幼虫体粗大,身上有毛。头小,上领强大,呈长镰刀状,内缘具齿。足强大,后足胫节与跗节愈合。

成虫栖居于林木、草丛,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幼虫,有趋光性。幼虫穴居沙地,筑漏斗状的陷井,静伏其中捕食陷落穴中的蚂蚁等小动物,故有“蚁狮”之称。幼虫老熟后化蛹沙土中。这种小动物的外形像蜘蛛,头小,有一对大颚,平常是倒退着走。它会在沙地上一面旋转一面向下钻,在沙上作成一个漏斗状的陷阱,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面,并用大颚把沙子往外弹抛,使得漏斗周围平滑陡峭。 当蚂蚁或小虫爬入陷阱时,因沙子松动而滑下,蚁狮会不断向外弹抛沙子,使受害者被流沙推进中心,然后蚁狮就用大颚将猎物钳住,并拖进沙里将它吃掉。

蚁狮是昆虫的一种,会做好陷阱等待路过的小昆虫掉入,待吸乾汁液后便将躯壳丢出来,周而复始的.蚁狮是「蛟蛉」的幼虫,「蛟蛉」的外观酷似蜻蜓,有一对长触角,许多人常误以为是长角蜻蜓,乡民传闻是小黑蚊的天敌。 [经济意义] 脉翅目昆虫包括草蛉、蚁蛉、螳蛉、粉蛉、水蛉等,成虫和幼虫大多陆生,均为捕食性,捕食蚜虫、蚂蚁、叶螨、蚧壳虫等软体昆虫及各种虫卵,对于控制昆虫种群、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都已将脉翅目昆虫成功地应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

[识别要点] 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前胸常短小。两对翅的形状、大小和脉相都很相似。翅脉密而多,呈网状,在边缘多分叉。少数种类翅脉少而简单。爪2个。

幼虫3对胸足发达,跗节1节。双刺吸式口器。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草蛉蚁蛉脉翅目, 外缘分叉脉特殊;咀嚼口器下口式,捕食蚜蚧红蜘蛛。

[分类与重要科介绍] 脉翅目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可分为3亚目6总科20科。现将重要科介绍如下。

(1) 粉蛉科Coniopterygidae

体微小,身体全部或局部、翅面上均覆盖有白色蜡粉。触角长念珠状。无单眼,翅脉简单,边缘不分叉。世界已知250多种,常见的有中华啮粉蛉Conwentzia sinica Yang等。

(2)草蛉科Chrysopidae

多数种类绿色,具金属或铜色复眼。触角长丝状。翅的前缘区有30条以下的横脉,不分叉。幼虫体长形,两头尖削,胸部与腹部两侧有毛瘤,捕食蚜虫,称为蚜狮。世界已知120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大草蛉、中华草蛉等。

(3)褐蛉科Hemerobiidae

小到中型,一般褐色。无单眼,触角长,念珠状。翅脉上常多毛,前翅R脉多分支,前缘横脉分叉。幼虫长形,每侧单眼3个。已知8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点线脉褐蛉等。

(4)蚁蛉科Myrmeleontidae

触角短,等于头部与胸部长度之和,末端膨大。形态与豆娘很相似,翅狭长,翅痣不明显,有长形的痣下翅室。幼虫后足开掘式。大多数种类在地面或埋伏沙土中等待猎物,或在地面追逐猎物。有些种类通过陷阱捕获猎物,幼虫隐藏在漏斗状的陷阱的底部,取食掉进陷阱中的蚂蚁和其它昆虫,所以幼虫称蚁狮。幼虫行动是倒退着走,故又叫“倒退虫”,可入中药。我国常见的有蚁蛉、中华东蚁蛉等。

(5)蝶角蛉科Ascalaphidae

体大,外形极似蜻蜓。触角棒状,长于体长的一半。有明显的翅痣,翅痣下的翅室短。世界已知400多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我国常见的有黄花蝶角蛉等。

只能找到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用,你只要模拟它的生活 特性应该不是很难养。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