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玉米常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蜂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

   2023-06-09 互联网艺莲园161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养殖中蜂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在养殖过程中,虫害的防治是蜂产品增产与否的关键环节。中蜂的主要虫害有巢虫、胡蜂、蚂蚁等。 1、巢虫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养殖中蜂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在养殖过程中,虫害的防治是蜂产品增产与否的关键环节。中蜂的主要虫害有巢虫、胡蜂、蚂蚁等。 1、巢虫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蛀食巢脾。

(1)危害

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产生“白头蛹”,蜂群大量逃亡(34%)或大批封盖蛹死亡。

(2)防治

①加强蜂群管理。饲养强群,即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选用优质蜂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

②杀除虫卵法。在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次年3月初至4月初,对蜂场进行全面清扫,彻底清扫箱体,烧开水浇灌箱底以杀死虫卵。在冬季最寒冷时段,把箱脾置于户外霜冻,也可杀灭巢虫卵及幼虫。在夏秋季节,对有巢虫危害的蜂群,脱蜂抽出受害的封盖子脾,阳光照晒5~15min后,巢虫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蜂群被巢虫严重危害时,从未受到危害的蜂群中抽1~2张进行换脾;换下的巢脾销毁或化蜡。

③药物防治。将蜂箱及空巢脾用5%的石灰水或1%的烧碱溶液浸泡30h,然后洗清后晾干,可以消除隐藏在其中的越冬巢虫。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也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取5g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L,喷洒巢脾,晾干后保存。

2、胡蜂

胡蜂俗名黄蜂,杂食性益虫类,但是蜜蜂的天敌。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

(1)危害

每年7~10月份(中秋节前后危害最严重),出巢采集的中蜂被胡蜂大量捕食,严重的可导致中蜂飞逃或被胡蜂全巢捕杀。

(2)防治

①蜂箱不要有敞开部分,巢门开口尽量小,最好以圆洞为好,不要让胡蜂攻入中蜂箱内。

②蜜粉充足,人为减少蜜蜂出巢采集,降低胡蜂捕食机会。

③早晨8:00~10:00和傍晚

6:00~7:00对胡蜂进行人工扑打。

④寻找胡蜂窝,用“毁巢灵”涂胡蜂背部,放胡蜂归巢,污染全巢,杀灭胡蜂。

3、蚂蚁

(1)危害

蚂蚁爬入蜂箱内围杀蜜蜂,吸取巢脾内蜂蜜,并在蜂箱和盖布上产卵繁殖,使蜂群不安定。

(2)防治

①清扫干净蜂箱四周的杂草,并把蜂箱垫高10cm。

②把蜂箱四条腿放入能盛水的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水,也可隔断蚂蚁爬行路径。

③用白蚁净杀灭。寻找到蚂蚁窝洞口,把白蚁净投放进蚁窝内,全巢杀灭。

④用烟叶和水按1∶1的比例浸泡15~30d,将浸泡好的烟叶水浇于蜂箱四周。若在其中加入苦灵果浸泡,则防效更佳。

养蜂知识和技术

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繁殖期管理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挤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母女同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

越夏阶段管理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选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后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蜂群越冬阶段管理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时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广阔的国土,从南向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5个气候带。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漠河等地处寒温带;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属中温带;山东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等省的大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为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均处亚热带;海南、台湾及广东等省的南部为热带。面积宽广的青藏高原,因地势、地形的影响,自然景观、农牧业生产与上述5个温度带存在明显差异。

受季风气候影响和因离海洋远近的差异,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4类地区在中国并存。东北三省的东部及秦岭、淮河以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在800mm以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东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以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大部为半干旱地区,年降水400mm以下;新疆、内蒙古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为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以下。

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有茂密的森林。西南则有“北回归带上的明珠”著称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东海之滨和南海岛屿,无数热带、亚热带的珍贵植物群落交相辉映。中部的黄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平原,各种农作物更是绿叶繁花,常年不断,四季飘香,即使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大西北”高原、盆地、沙漠、戈壁等各类地貌上,也分布着各种生态环境下的植物群落。

蜂蜜在我国需求量很大,人工饲养蜜蜂是获取蜂蜜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发展迅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养蜂知识和技术。

最佳答案:

人工养殖蜜蜂选种很关键,养殖比较多的有中蜂和意蜂,具有典型的社会性、筑巢性、群居性、储食性。养蜂场地要选择有蜜源、气候适宜、环境安静的地方,准备好蜂箱、巢础、蜂帽等养蜂工具,饲养以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为主,做好人工分蜂、并群、育王、介王、防治病虫害工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