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养殖方法:养殖池的水深以在1.5-2.5m为宜,要求周围淡水水源充足且水质干净无污染,在投放虾苗前1周,先投放适量的肥料培育基础饵料,随后每亩可以投放规格为0.7-1cm的虾苗3-4万尾,1个月后再投喂配合饵料并辅以鲜鱼,养护期间需要定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及时换水。2、养殖环境:不同品种的虾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以对虾为例,要求虾塘不能积水漏水,而且水源的PH值以在7.8-8.8为宜。
一、养殖方法
1、建造养殖池
(1)建造一个适合养虾的养殖池,养殖池的面积一般为3-5亩,水深一般为1.5-2.5m。
(2)以将虾养殖在淡水水源充足、水质干净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者虾塘中为宜。
2、培育水质
(1)在放养虾苗前1周,进水30cm(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
(2)还需要施入肥料以此来培养基础饵料,一般每亩可以施入发酵畜粪50kg或者尿素5kg。
3、投放虾苗
(1)每亩一般可以为投放规格为0.7-1cm的虾苗3-4万尾,一般可以混养花白鲢鱼种80-150尾(规格为10-20cm)。
(2)需注意,一般需要将虾苗作淡化处理之后再进行放养。
4、饲喂管理
(1)刚放入的虾苗一般主要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待1个月后可以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食物。
(2)每天一般可以投喂2-3次,白天的投喂量占了每天总投喂量的1/3,晚上则占了剩下的2/3,具体的投喂量以不剩残饵为宜,并根据天气、摄食情况等因素合理的进行调整。
5、日常管理
(1)放养虾苗10天后,便可以慢慢的进行加水,每周加水10-15cm。
(2)为了保证水质,在高温季节需勤加换水,一般每2-3天可以换水20-30cm。
(3)定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保证水源无菌化。
二、养殖环境
1、虾的养殖环境,一般与它的品种有关,比如适宜对虾生长的水温为16-40℃,水质的PH值以在7.8-8.8为宜,而且虾塘不能积水、漏水并要保证水质的透明度。
2、而青虾属于广温性动物,温度一般只要不低于0℃,一般均能够可正常生活,当水温在33-35℃的时候,生活速度仍然比较快,养殖水的溶氧量以在5mg/L以上为宜,一般不宜低于3mg/L。因为青虾具有负趋光性,因此需要使池水呈比较肥的状态,透明度不能过大。
合理控料的几种方法
(一)常规控料
准确投饲料是对虾养殖最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养虾人员必须掌握的养殖技术。投饲料的基本原则是:准确投料,宁少勿多。可选择固定一段时间定期减料或停喂1餐,这样能很好的减轻肝肠消化负荷,促使对虾去摄食藻类、细菌、生物絮团等,以补充微量元素、土著菌群、天然营养来促进胃肠消化及营养吸收利用;同时也可以清底调水,减少污染。
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确定日投饵量有饲料全年分配法和日投饵率法2种方法。饲料全年分配法首先按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估算全年净产量,再确定所用饲料的饲料系数,估算出全年饲料总需要量,然后根据季节、水温、水质与养殖对虾的生长特点,逐月、逐旬甚至逐天的分配投饲量。一般体长1~2 cm的对虾,其日摄食量约占其体重的150%~200%;体长3 cm的虾占体重100%,4 cm的虾占50%,5 cm的虾占32%, 6 cm的虾占26%,,7 cm的虾占24%,8 cm的虾占18%,10 cm的虾占13%,12 cm的虾占10%,13 cm以上的虾占5%~8%。
(二)脱壳控料
脱壳控料即要求养殖户在对虾脱壳期间的控料。一般来说,池塘里每天都会有不同比例的对虾在蜕壳,尤其是初一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蜕壳期。
脱壳期是对虾非常脆弱和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一般对虾的摄食能力会有所下降,吃了非常慢,因此在临近脱壳期时,我们要注意减料,甚至停止投喂。千万不要过多投喂,会造成浪费不说,残饵还会污染底质。经验上来说,应该看脱壳虾的数量来减少饲料,正常应减料30%-70%。如果赶到脱壳虾最多的一天,需要减料50%,甚至晚上的加餐直接停掉。
脱壳之后,注意不要一下恢复到正常投喂量,需要每餐加10%-20%慢慢恢复正常投喂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恶劣天气、用药刺激、大换水等操作导致的对虾应激性脱壳的话,需要直接停料,观察2餐后从70%投喂量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三)调水控料
如果是水质不好的情况下,这时千万不要着急投喂,往往水体出现的藻类问题,水质变浓、发暗,油膜泡沫,氨氮、亚盐超标等问题会导致水体中存在不同的毒素,这些毒素会随着对虾摄入的饵料进入体内,引起肠道疾病,严重可能致死。因此在水质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控制投喂量每餐需要降低30%-50%,但是不要减少投喂的频率,等待水质慢慢恢复之后,再逐步恢复常量。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