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2019关于县畜禽养殖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3-06-10 互联网艺莲园19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竹溪畜牧兽医工作以“创机制、强基础、提质量、增效益”为抓手,强化争先进位意识,突出工作重点,攻克发展难点,各项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竹溪畜牧兽医工作以“创机制、强基础、提质量、增效益”为抓手,强化争先进位意识,突出工作重点,攻克发展难点,各项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畜牧兽医事业得到长足健康发展。一是畜牧经济稳步增长:2012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96亿元,比2010年的5.57亿元增长61%,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6.9%提高到27.6%;农业人口人均畜牧业产值由2010年的1867元增长到2976元。2012年,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为27.4万头、2.04万头、5.57万只、105.5万只,肉类总产量2.56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300吨,与2010年相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畜牧生产快速发展,有效的保证了市场供给,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二是规模养殖迅猛发展: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全程服务指导,典型示范带动,全县推广应用了生猪“150”、“300”、肉羊“1235”、肉牛“168”、禽蛋“156”、“生物发酵床”等科学养殖模式,社会各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性高涨。截止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1052个,其中:生猪352个(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2个),肉牛205个(国家级肉牛标准化养殖场1个),肉羊329个(1000只以上龙头企业1个),家禽166个(万只蛋鸡场3个)。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四级联创”示范场达到142个,其中:国家级创建1个,省级创建11个,市级创建33个,县级创建97个。被省农业厅授予“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先进单位”。三是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培植了兴科牧业、益盛园牧业、星成牧业、绿之恋、庆丰、绿源、诚信、高山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家;扶持建设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培育省级畜产品知名品牌1个,省级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认证6个。组建专业合作社31个,带动1000余户养殖户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截至到2013年底,全县生猪出栏31万头,肉牛存栏4.5万头,肉羊存栏6.2万只,家禽出栏121万羽。其中: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出栏232114头,肉牛存栏17283头,肉羊存栏35280只,蛋鸡存笼39.79万只,肉鸡存笼104.55万只。平均比2012年同期增长9.6%,其中规模养殖占全县总量的63%以上,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主流。

 二、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情况

 (一)粪污总量

 通过对规模化养殖场和一些散养户分别进行调查,对规模集约化养殖场重点调查养殖规模,粪污排放情况等,对散养户重点调查饲养的周期、饲料、单头日排放量,粪污运行情况等,依据2013年底XX县现行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存栏(笼)量为基础,在估算各种畜禽平均饲养周期时,存栏头数的饲养期为365(d)天,出栏头数和饲养期参考过内外资料确定不同种类的存栏饲养期。

 1、畜禽饲养期的确定。

 猪:平均饲养期一般为199d,因此猪的饲养数量就是当年的出栏数。

 牛、羊:生长期一般较长,按365d计算,当年出栏的较少,故这部分的数量按照当年的存栏数。

 家禽:饲养周期蛋鸡为210d,肉鸡为45天。

 2、单头(只)畜禽日排粪污量

 单头畜禽日排粪污量与季节、种类、生长期、饲料、天气等因素有关,根据国内外资料,调查我县各类畜禽养殖场和散养户,确定畜禽日排粪尿量如表1。

 3、畜禽粪污中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

 5、粪污总量的计算

 按照调查取得的数据,XX县畜禽生产年粪污量为437022t,其中猪198620t,占总量的44%,牛189249t,占总量的41%,羊为33481t,占总量的7%,家禽36374t,占总量的8%。

 6、有机质和氮、磷、钾的产生量和污染

 据计算,XX县畜禽养殖年产生的粪污中有机质含量为51749t,氮2747t,磷1274t,钾2724t。畜禽粪污排放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在水体中,会使水体变黑发臭,大量富含氮、磷的粪污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生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和死亡后的大量分解,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从而形成缺氧条件,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破坏水质和生态。

 (二)粪污处理情况

 XX县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近几年国家对规模化养殖场、能繁母猪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是畜禽粪污排放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粗放型处理。另外,XX县积极向上争取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全县有两家万头生猪养殖场建了大型沼气工程,30个规模化养殖场建了小型沼气工程,对粪污集中处理,开展废物利用,目前年处理粪污能力达19.3万吨。仅目前的全县畜禽养殖场的发展规模,还有24.4万吨粪污亟待无害化处理。

 三、沼气工程处理粪污典型案例

农村沼气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通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摸索起步、试点推广、项目引路、配套成型”四个阶段。竹溪能源建设坚持“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已在全县15个乡镇的100多个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低山平坝村实施了沼气能源建设。截止到目前,已建成户用沼气池3.4万多口,大型沼气工程2处,小型沼气工程20多处,年处理11万吨畜禽粪污,15万人从中受益,沼气入户率达到30%。通过“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及“一建多改”(建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等),推广“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已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养殖——沼气——种植”为主的生态发展模式。沼气建设的能源、生态、环保效益日益显现,已经成为保护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的综合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的突破口;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益盛园牧业有限公司的“沼肥订单”农业,促进产业链条对接。2013年6月,益盛园牧业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已经投入运行。该工程利用猪场粪污年可产沼气18.25万m3,用于周边两个村方圆两公里以内的200户农户炊事用能,产沼渣1643吨,沼液2.92万吨。工程产出的大量的沼肥除了满足益盛园牧业有限公司现有的300亩茶园和200亩蔬菜用肥外,还与距离较近的蒋家堰敖家坝片区3000亩药材、中梁茶场1000亩茶园签订沼肥供应合同,定期施肥,每年按照施用面积收取一定的报酬,实行有偿服务。另外,县生态能源局还为该公司引进购置了沼渣、沼液固液分离处理机,将沼渣制粒装袋、沼液滤清装瓶,将沼肥施用常态化、商品化、市场化,充分发挥沼气工程建成后的“造血功能”,将猪场粪污“吃干榨净”。

 (二)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羊(猪)—沼—园”生态循环经济。绿之恋现代多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坐落在中峰镇庙耳沟村,示范园占地1080亩,栽植绿化苗木200多万株,建成单个面积18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50个。建成绿之恋无公害肉羊场一座,占地面积7000多平米。可实现在圈养殖2000头肉羊。拥有300模式养猪场1栋(年出栏生猪400多头)、为减少养殖场粪污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公司实行种养立体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现建成100立方米小型沼气工程一个,15立方米储气柜1座,另配套建设60立方米羊粪堆沤处理池、40立方米粪尿污水调节池,50立方米储肥池各一个,形成日处理粪便污水5吨的能力,年产沼气1万立方米,产沼渣117吨,产沼液1680吨,工艺流程是将猪、羊粪便、污水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出来的沼气用于场部工人、周边农户炊事用能和猪羊舍冬季增温,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根据示范园不同种植品种和地块的需肥特点,添加其它微量元素,实行有机配方施肥,为山庄的花卉、园林、粮田、蔬菜大棚施肥,因地制宜的形成羊—沼—园(花卉、粮田、蔬菜)生态循环模式。工程总体目标达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化生产、生态化建设。

 四、措施建议

 XX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XX市XX县,东邻本省XX县,是湖北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地理位置特殊,为切实推进“清水行动”,加大畜禽粪污排放治理工作尤为迫切。

 目前用于处理养殖场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厌氧滤器(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asb+af)、两段厌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等。近年来,厌氧消化即沼气发酵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养殖场废物处理中,实践证明,沼气工程是解决畜禽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方案。畜禽粪便和养殖场产生的废水是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厌氧消化处理既可以实现无害化,同时还可以回收沼气和有机肥料,因此建设沼气工程将是中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

 因此,建议养殖户大力实施沼气工程。一是建议中央、省级财政扩大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项目规模,加大项目资金投入额度,带动和引导养殖业主实施沼气工程。二是建立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规模化养殖场业主自筹资金建设沼气工程。三是推广普及沼气项目工程用气补贴。开展沼气“三沼”综合利用,促进畜禽粪污厌氧发酵还田。

山东省养殖补贴政策,山东省农业养殖补贴政策解读

已经接近尾声,你拿到国家的补贴了吗 又拿到了多少呢 想要拿补贴,首先要知道国家都有哪些补贴,自己可以申报哪个项目,所以,我们整理了的扶持资金项目合集,一起看一看,有没有你适合的项目:

 农业部

 种养类

 (1)畜禽良种基地项目申报;(2)商品粮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申报;(3)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申报;(4)水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申报;(5)蔬菜(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申报;(6)茶叶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申报;(7)花卉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申报;(8)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试点项目;(9)水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10)桑蚕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11)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申报;(12)秸秆养畜项目申报;(13)沼气工程项目申报;(14)经济林类项目申报;(15)设施农业类项目申报;(16)高产攻关作物项目申报

 加工类

 (1)粮食加工项目申报;(2)果蔬加工项目申报;(3)畜产品加工类项目申报;(4)油料加工类项目申报;(5)水产品加工类项目申报;(6)生物工程类项目申报;(7)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8)食品加工类项目申报;(9)液态奶加工类项目申报;(10)酒花麦芽类加工项目申报

 流通设施类

 (1)保鲜类项目申报;(2)集散地批发市场项目申报

 基本建设类

 (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申报;(2)节水灌溉项目申报;(3)田间水电路改造项目申报;(4)中小型灌区水库改造项目申报;(5)盐碱地改造项目申报;(6)沙荒地改造项目申报;(7)草地建设项目申报

 发改委

 (1)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与现代农业高技术工程项目申报;(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申报;(3)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项目申报

 财政部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3)中药材生产扶持资金项目申报;(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专项项目申报

 商务部

 (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项目;(2)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项目

 科技部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申报;(3)国家推广计划项目申报;(4)国家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申报

 国家项目,到底能给多少钱

 财政部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1.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300-800万)

 2.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0万-300万)

 3.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专项(不低于120万)

 4.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50万-200万)

 5.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500万左右)

 6.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1000-2000万)

 7.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不低于1000万)

 农业部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1.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300万以内)

 2.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项目200-500万)

 3.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央投资项目(100-200万)

 4.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项目总投资的30%左右)

 发改委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1.现代农业示范项目(200万-2亿)

 2.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项目总投资的10%)

 3.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项目总投资10%左右)

 4.经贸领域中央投资项目(500万左右)

 5.节能改造财政奖励备选项目(项目总投资的10%左右)

 6.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30-100万)

 7.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80-170万)

 8.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的10%左右)

 其他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能源局: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2500万)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300万)

 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不超过80万)

 科技部:富民强县工程(一般300万以下)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

 扶贫办:产业化扶贫项目(500万)

 2016农业补贴“爱上”谁

 1、土地改革进一步“促家庭式流转”

 一方面,土地流转试点以来,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金融领域的宽松政策,大量资本盲目的进军农业,规模化的土地流转并没有带来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另一方面,我国面临通缩压力,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土改力度,土地改革将会倾向“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农地流转、财产权抵押、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将进一步扩大。

 2、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向“示范园”倾斜

 专项资金较2013年加大了示范专项的力度。之前的专项资金更重视规模化、区域化,国内五花八门的农业项目放任式发展,出现了“撂荒地”“撂荒项目”的怪现象,鉴于此,国家专项扶持资金更倾向于“示范化”。

 3、专项资金倾斜于“产业链”的打造

 我国首次把加工类合作社示范社单项列出,计划2014~发展1000家国家级加工合作社示范社。补贴资金从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向产品储存、加工、流通等加大比重。鼓励农业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

 4、环境评价占据专项的“一票否决”地位

 雾霾的持续强劲,土壤的板结与污染,水土缺失依旧是我们迫切改善的重大问题,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农业项目的评价必须以不能破坏甚至能改善良好生态环境。因此环评将是农业补贴及专项扶持资金不可或缺的评价因素

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31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省补贴工作情况,我省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一)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统筹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

1.补贴对象。全省种粮(小麦)农民。

2.补贴依据。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省确定以小麦种植面积为依据进行补贴。

3.补贴标准。为保证惠农力度不减,各市按照每亩不低于125元的标准发放,具体标准由各市根据切块资金规模和本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等因素确定,并报省财政厅农业厅备案。

4.补贴用途。为加强农业耕地及生态资源保护,补贴资金应引导农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用好畜禽粪便,多施农家肥;

(2)鼓励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发展食草畜牧业,禁止焚烧秸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主动保护地力;

(4)鼓励深松整地,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5)发展和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5.资金分配。省里将以各市核定的小麦种植面积测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规模,并作为基数分配以后年度补贴资金,由各市包干使用。各市年度补贴资金如有不足,由地方统筹解决。如有结余,可以“以丰补歉”,用于弥补上一年度补贴资金缺口;也可以统筹用于耕地地力保护工作试点,探索建立补贴资金与地力保护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农民将补贴资金用于上述规定用途,加强地力保护。结余资金原则上应于下一年度全部使用完毕。

6.补贴发放。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仍通过齐鲁惠民“一本通”直接补贴到户。

(二)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该项资金重点用于以下方面:

1.对种粮大户和种植粮食家庭农场进行补贴。补贴依据:种植小麦,且压茬种植玉米、水稻或其他作物的,以小麦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种植单季水稻的,以水稻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经营土地面积50亩以上、200亩以下的,每亩按照60元标准进行补贴;200亩及以上的,每户限额补贴1.2万元,防止“垒大户”。补贴发放:通过齐鲁惠民“一本通”直接补贴到户。

2.加强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发展省、市、县三级农业、供销担保公司,强化银担合作机制,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围绕粮食生产,积极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模式,鼓励供销、邮政、农机等单位发展农业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全省规模化率。

4.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对粮食烘干、棉花机采、仓储物流等设备设施的购置和研发,支持开展小麦宽幅精播、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等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5.支持农业和供销系统建立为农服务中心和平台,加强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加大职业农民培训。

对种粮大户和种植粮食家庭农场补贴资金,省里根据全省粮食规模种植面积、种粮大户和种植粮食家庭农场户数等因素确定各市资金数额,并切块下达。对其他用途资金,省里根据第2次全国土地调查公布的全省耕地面积确定各市资金数额,并切块下达,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的用途,结合本地区实际统筹安排使用。

(三)调整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鉴于花生良种补贴涉及全省34个县(市、区),覆盖面较广,亩均补贴数额较大,继续保留1年,由各市具体负责实施;对部分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市、区),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由于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高度重合,小麦、玉米良种补贴一并纳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不再单独实施,由各地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中,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业部门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确保小麦良种质量和覆盖率;由于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政策,对棉花良种不再补贴。

二、切实做好调整完善政策的各项工作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局。市、县级政府及财政、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中央要求,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由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具体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确保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落实到位,确保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相应的组织管理经费,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各市财政、农业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研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支持方式,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明确政策实施的具体要求和组织保障措施。各市实施方案确定后要于6月底前报省财政厅、农业厅备案。省级实施方案近期将下发各地,各市要于7月底前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兑付到农户手中,将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落实到位。

(三)着力加强资金监管。各级要明确部门管理职责,逐步建立管理责任体系,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严格执行财政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农业部门要重点做好基础数据分析、组织发放等工作,严格落实补贴发放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于信访案件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对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或违规发放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省财政厅、农业厅将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并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补贴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

(四)注重典型示范引路。为增强农民的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地力,省里将选择部分县(市、区)进行典型示范,并选择工作基础好、改革积极性高的乡镇开展试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民将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探索建立补贴资金与地力保护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农民加强地力保护,并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开。

(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各级要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主动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对因政策调整造成补贴减少的农户要宣传解释到位,赢得理解和支持,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