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准备工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较优良、地势平坦的地方建池,做好排污及进排水管道,并配备增氧机和深水机,然后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还要肥水,一般可用有机肥、无机肥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肥水。
2、苗种放养:选择清晨或晚上放苗,苗种规格应统一,入池头3天可不投喂饲料,之后逐渐增加饲喂次数。
3、日常管理:做好水质、饲喂、底质改良、增氧、巡塘、病害防治等工作。
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准备
养殖池应尽量靠近海边,要确保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比较优良、地势平坦、风浪比较小,养殖水深应达到2.5m,每池还应配有4台1.5千瓦浮式增氧机和2台深水机。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做好排污以及进排水管道,进排水区域分隔要比较远,排污口位置要高于海平面,尽量减少交叉污染。
2、清塘消毒
用高压水枪冲洗池底及池壁,彻底冲走有机污物,同时池底用漂白粉消毒,使池底保持沙层清洁,翻开后不留黑色有机质。此外,还要用合适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等消毒。视实际情况,可晒塘3-5天。
3、进水处理
地下井淡水和海水采用沙滤,即在海边沙滩上埋藏过滤管抽取过滤水,但如果没有沙滤井的条件,直接抽取海水也可。养殖用水需要经沉淀、曝晒活化、消毒、增氧机增氧曝气后,用筛绢网过滤(前期网目80-100目,中后期 20-40目)进入虾塘。
4、肥水
肥水一般使用有机肥或无机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利用。有机肥主要是将动物粪便发酵腐熟之后撒入池塘肥水,无机肥一般选择尿素、磷肥、复合肥以及一些促藻生长剂。
二、苗种放养及前期管理
1、放苗
放苗时间一般宜选择清晨或晚上,避免在恶劣天气下放苗。高位池的放苗密度一般为:3-4万尾/亩(南美白对虾),5-7万尾/亩(日本对虾) 。注意选择活动能力强、规格整齐、体色一致选择的虾苗,规格要达到1cm以上,南美白对虾的规格可在0.5cm以上。
2、前期管理
苗种入池后3天内不投喂饲料,利用虾池内培育的天然生物饵料。3天后可日投喂2次,之后逐渐增加投喂次数。投喂应遵循 早晚多投、白天少投;四周多投、中间少投;虾苗多的地带多投、少的地带少投 的原则。前期饲喂,选择优质的虾片配合一定量的 利饵多 作为虾苗的开口料,可以为虾苗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
三、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虾苗放养时保持水体透明度30cm,溶氧 6mg/L。虾苗入池后30天根据水色少换水,以添水为主(日添水量10cm左右)。之后换水量视情况而定,一般日换水量为20%-35%,做到每天排污,保证良好的水质。定期测试池水pH值并加以调节,根据水质定期投放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确保池水鲜、活、嫩、爽。一般每隔7-10天施用1次光合细菌,用量为2ml/m 。
2、饲喂管理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不同型号的饲料,具体视气候、水质、温度、对虾的状态以及料台吃完的时间灵活调整投料量,以在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做到量少次多,水质好时多投喂而水质差时少投喂,天气好时多投而阴雨天、台风天、寒冷天少投喂,对虾蜕壳时少投喂而对虾硬壳时多投喂。每10天在饲料中拌入0.2%Vc及免疫多糖、鱼油等,以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3、底质改良
高位池对底质的要求较土池更高,养殖过程中,水体中死掉的藻类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杂质都容易沉降粘附在底膜上,由于高位池底部没有活性底泥的缓冲,底部稍微一脏就容易腐败变质,滋生有害细菌。定期施用沸石粉、活菌、光合细菌都可以帮助改良底质,还要用一些解底毒的底改类产品,降低底部脏污分解产生的毒性,减少对虾的偷死率。
4、增氧措施
科学合理地使用增氧机,阴雨、高温天时都应开增氧机。养殖第20-30天,每天黎明前开机2-3小时;第30-40天,每天黎明前开机3-5小时;第40-60天,每天下半夜开机5-7小时、中午开机2-3小时;60天后需全天开机。
5、勤巡塘
坚持巡塘观察,每天可于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巡塘工作包括:观察水色、透明度,检查对虾的生长活动情况,调节投饵量,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增氧机。还要定期检测池水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等,详细做好养殖日志记录,每半个月检测虾体长、体重一次。
6、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以生态防病为主,主要防治手段包括:彻底清塘消毒,减少底质污染;选择健壮的虾苗养殖;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饲料;配套增氧、消毒、蓄水、沉淀等设施;保持水质的稳定及生态平衡,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发生病害时应适当加大换水量并消毒;对排出的污水集中到处理池过滤、沉淀、吸附、净化后再排到外海等。
1、插竹养殖
(1)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养殖方式,就是将竹子插入海底进行养殖,首先要把竹子进行处理,然后每6根竹子为一堆,整体为漏斗形状扣在海泥上。
(2)竹子长度需要控制在1.5米左右,直径需要在10cm以上,接触海泥的地方,需要用绳子围绕起来进行加固,一般适合在软泥较多、海水流动缓慢的海底养殖。
2、延绳养殖
(1)这个是比较方便的一种养殖方式,材料为绳子与漂浮物,一般适合在比较开阔的海域养殖,而且延绳养殖对风浪的抵抗程度比较高,也适合用于外海养殖。
(2)绳子两头需要固定在海底深处,中间可以用来养殖生蚝,中间适宜宽度为40-50米,两边可根据所选地址的海深,一般每隔2米放入一根绳子并配上漂浮物,绳子适宜长度为3-5米左右,平时需要经常检查绳子是否交织在一起。
3、立柱养殖
(1)使用水泥柱进行养殖,具有成本低、附着效果好的优势,而且笨重不容易被海水冲动,挑选的水泥柱表面要尽量粗糙一些,高度为2米左右,直径为30cm粗,这种规格的柱子,会使生蚝的吸附性强。
(2)水泥柱在放入海底前,需要先将它放置淤泥地一段时间,这个方法被称为养柱,能够为刚出生的生蚝提供很好的营养成分,养柱的时候需要定时检查,有出现倾倒的要及时扶正,水泥柱养殖适用于流速比较快的海底。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