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具体如下:
测量放线:依据装饰装修工程阶段统一测定的轴线控制线和建筑标高线,用线坠吊至阳光板顶棚屋面预留洞口四周的反梁上,并弹出阳光板顶棚中心线,同时将标高引测到屋面预留洞口四周反梁外测,并弹上标高控制线。依深化设计尺寸校核结构偏差情况,作为深化设计依据。
深化设计:根据设计施工图尺寸与要求,结合现场实测情况进行排板设计与节点细部尺寸设计,排板原则从中间向两端对称布板。
在阳光板顶棚位置楼面上用钢管架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应根据弧形阳光板顶棚搭设成阶梯形,铺好脚手板,离顶1700mm左右。应注意已安装的自动步道成品保护。
预埋件:根据标高控制线阳光板顶棚主骨架位置,检查洞口反梁上表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差异应剔凿或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找平处理,达到强度后,按深化设计节点详图预埋钢板尺寸放出膨胀螺栓位置线,然后钻孔安放膨胀螺栓,安装钢板与胀栓固定。再将主骨架中心线投至预埋钢板上。
安装内层阳光板:按照图纸位置,将准备好尺寸合适的内层16mm厚的阳光板进行安装,安装时应将上层板底用白毛巾清擦干净,同时,在内层阳光板上面清擦干净后方允许安装,以免夹层污染无法清洗,影响宏观效果。
在阳光板全部安装完毕后,阳光板顶棚外檐周圈也必须按图纸中的节点进行施工。在外檐全部封闭完后(含玻璃幕山墙)才可以将防护棚拆除。防护棚必须按脚手架拆除要求进行,并进行成品保护,防止将成品砸坏。
甲鱼腐皮病,是指由种种原因导致甲鱼体表损伤后感染病原生物引发的白点病、白斑病、烂颈病、烂脚病、白眼病、腐甲病、疖疮病和发展严重的烂甲病、穿孔病等。
(1)甲鱼腐皮病的发病原因与病症①发病原因:甲鱼腐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运输、放养、分养等工作中操作不当、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水体恶化或寄生虫侵袭等原因,损伤体表感染病原菌后引发的甲鱼体表疾病。致病病原主要为毛霉、水霉、肤每、绵霉等真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爱得华氏菌等细菌。甲鱼腐皮病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普遍和较头痛的疾病,这种病如初发时治疗不及时,不但死亡率高,即使不死的,也影响生长与产品质量。
②主要症状:由真菌引发的腐皮病,主要侵袭甲鱼的稚、苗、种阶段,体表的裙边和颈部在水下观察,可见呈白色絮状的斑块。而大多数甲鱼在春秋外塘养殖发病时,可在体表的颈部、腿部见到白色或灰白色絮丝呈簇状团块。以上发病甲鱼初时行动迟缓,但还能进食,严重后停食,有的漂在池角水面,有的趴在食台上不动,大多最后因并发其他疾病而死。
由细菌引发的腐皮病患病甲鱼,体表和脚爪、头颈、尾部有大量点状黄白色渗出物,有的可见眼睛红肿,眼珠发白,鼻端发白等。养成阶段的患病甲鱼,则多为烂颈、烂脚、烂甲、烂尾、体背疖疮等,病情严重的体背穿孔烂甲并直接感染肺部,有的颈部红肿,脚爪脱落,尾巴烂掉。发病甲鱼大多食欲不振,行动迟缓,严重的趴爬在食台上,不久就死亡。剖解可见,肝肿大质脆并呈大理石状,且大多伴有腹水症状。(2)甲鱼腐皮病的预防①放养前池塘用生石灰干物质,每亩200千克干法清塘。
②甲鱼50克以内规格,放养前用1%的盐水浸泡5分钟;50克以上的,用2%的盐水浸泡5分钟或用聚维酮碘,按产品说明浸泡消毒。
③放养后2天,每立方米水体15克中药熬成药水泼洒;放养后10天,再用1次。养殖期每隔15~20天泼洒1次。中药方为五倍子40%,黄芩20%,土槿皮30%,乌梅10%。
④养殖期每隔10天投喂中药粉6天,用量为当天干饲料量的5%添加。配方为黄芩35%,甘草20%,马齿苋20%,山楂10%,土三七15%。添加前先浸泡3小时。
⑤调节好养殖水温,由于真菌的最适生长水温为18~26℃,所以在工厂化养殖环境中可把水温调到28℃以上,这样不但利于甲鱼的活动吃食,也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⑥采光大棚和野外池塘在放养前要适度肥池水,使水的透明度不高于20厘米。因真菌易在较清的池水中生长,所以调肥池水也能控制真菌的生长。提倡甲鱼苗种肥水下塘,也是为预防真菌病的发生。
⑦生产操作应避免甲鱼体表损伤,最好全过程带水操作。引种运输时装载应平铺单层隔放,不可叠堆。
⑧定期进行池水消毒,以减少养殖水体中病原生物的数量,及时杀灭寄生虫。
⑨合理放养密度,及时分养调整密度。
⑩搞好水生环境,室内养殖的除用吸污器去污外,还应常用生石灰泼洒调节。如是室外养殖,除泼洒生石灰外,有条件的应定期换新水。特别是夏天高温季节,最好每2~5天换1次新水。(3)甲鱼腐皮病的治疗如是确诊是由真菌引发的腐皮病,可把池水彻底换掉,然后注上30厘米新水,再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50克化水泼洒,30分钟后再把水注到标准水位就可。如是细菌性的,可用聚维酮碘按产品说明应用。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