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题:山西宋家沟村:在贫困山沟建设美丽新农村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
入秋以来的晋西北天高云淡,青山满山,却隐约可见秋色。
走进岢岚县宋家沟村,家家户户的小院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许多人家的菜田里还结着黄瓜、西红柿,有的甚至把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在窗台上晾晒……走在村子里,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宋家沟村是岢岚县易地安置点之一。 十八大以来,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部分地方“一方水土养不饱一方人”难题。 宋家沟村承担了周边14个村的145户村民,现有600多户人家。
在村民们眼里,搬迁前和搬迁后的生活有天壤之别。 59岁的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游存明告诉记者:“以前的那些日子,到处都是困难,住得难,村里难看,收入难赚,发展难。”
从东沟村搬来的村民沈改娥深感“生活很艰苦”。 东沟村是个小山村,沈改娥嫁到东沟40年来一直住在石坯房里,一到下雨天,屋子里就一定滴水,停不下来。 在村子里喝水也是一大难题。 “只能每天让骡子去山谷打水,早起去。 去田里回来还得再去一次。 虽然只有两里路,但往返需要两个小时。”沈娥说,那时家里最重要的“家什”就是这头骡子。
2017年搬到宋家沟后,沈改娥和老伴终于住进了新房。 “可以用自来水,可以用抽水马桶,冬天还有暖气。 ”沈娥说,他们已经卖掉了骡子,添置了冰箱、电视、手机等新房子。
住在前面很痛苦,赚钱也很难。 村民刘林桃家搬迁前,在门口的村子里种了二三十亩坡地。 “再靠天,再上山收庄稼,牲口也扛不动担子,人也背不动,更伤心。 全家人拼了命忙活一年,也能挣四千五百元。 ”说起当时的困难,刘林桃摇了摇头。
随后,口村坡地回林,刘林桃也搬到宋家沟的新家。 她在家门口卖凉粉,老伴在村里打工,一家人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
近年来,随着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刘林桃的凉粉摊位收入也在增加。 她在村里加入了去年成立的“节高”旅游专业合作社,不仅卖凉粉,还卖印有宋家沟村标志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生意很好。
“变化真大! 原本破烂不堪的宋家沟一年比一年更美,成为3A级景区。 ”宋家沟镇党委书记韩世飞表示,这是因为宋家沟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了村庄总体规划,实施了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实现了雨污分离、线路落地、5G网络全覆盖。
除了旅游业的发展,宋家沟村还不断找机会开拓其他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为乡亲们搭建实现人生梦想的更大舞台。
村里依托山上7万亩野生沙棘林和5500亩人工种植沙棘林,设立食品厂,开发沙棘药茶、沙棘饮料、沙棘功能食品等产品。
隔着村子偏僻的岚山川的对岸,矗立着3座农光互补型智能温室,旁边是日光小屋。 “村里发展了82个蔬菜大棚,种植户年增收2万多元。 ”解释清楚。
繁荣的宋家沟村改变了每个村民带来的红利。 残疾的沈改娥在村里的树苗基地找到一份除草工作,一天能赚90元。 和她在同一个除草工人中,最年轻的60岁,最长的75岁。 树苗基地去年给村民们发了100多万元的工资。
一组数字记录了变迁。 五年来,旅游给村子带来了260多万元的收入。 村子里已经有两家家电商,12家农家乐,建了20多家民宿。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底的6391元提高到2021年底的13840元,搬迁大户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000元。
宋家沟村的变迁是山西许多脱贫致富村的缩影。 10年来,山西省3365个贫困自然村全部搬迁,47.2万人彻底改变了生存环境。 329万贫困群众摘下贫困帽子,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327元增加到2021年的10776元……
如今的宋家沟,村子美丽,生活好,有钱赚,有奔头,幸福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高。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