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天津市宁河区柴火妞种粮家庭农场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与古法种植相结合的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弘扬传统农耕文化,采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打造农场特色品牌,打造农业旅游融合、城乡互动
柴火妞种粮家庭农场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廉庄镇,成立于2014年,经营耕地500亩(其中大田作物380亩)。 农场主王秀君返乡创办农场,创立“柴火妞”品牌,秉持“绿色环保、生态共享”理念,着力修复土壤、水域,恢复古法种植,传播农耕文化。 2019年,农场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收益达到90万元,实现了“生态金山置换”。 农场被评为天津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示范点、巾帼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宁河区特色文化旅游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基地、中小学生实践课资源单位等,农场主王秀君被评为天津市女代表(执委)、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一.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循环农业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扬长避短。 农场所在的宁河区是国家认证的“小站稻”原产地,天津市原种场所在地。 依托多年土地修复和原产地优势,农场继原种更新后,每年精选“口感型”水稻品种种植。 农场从改良土壤、改善种植环境入手,邀请天津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调研,制定技术方案,找种植周边作物的“老手”学习技术,结合新老技术尝试蟹稻共生、鸭稻共生,提高水稻质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水稻质量大幅提高。 同时,农场利用京津冀交界的区位优势,三地发展稳定的消费群体,经客户推荐,大米已远销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地,消费者反馈较好。
二是发挥科技优势,提高质量增产。 农场不断探索新技术与古法栽培相结合的新栽培方式,通过专家传授,学习先进栽培技术,改良优化品种,用科学的方法耕田涵养土地。 开辟“试验田”,研究运用植物相生相克原理栽培应季蔬菜,用酶、辣椒液、烟草液代替农药、杀虫剂。 使养殖家禽绿色化,利用动物粪便涵养土地。 与农业大学合作开展项目,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温室大棚,试验新品种、新方法,探索温室循环农业。 农场农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产量突破瓶颈,蟹田稻平均亩产达150公斤至400公斤,小麦平均亩产不足250公斤至450公斤。
三是发挥环境保护优势,良性循环。 农场实施自然堆肥法5年来,解决了土地结皮、营养不良问题,节约了大量资金。 产品包装全面杜绝塑料产品,采用纯环保材料,在种植环节严格控制塑料使用,确保回收按规定统一处理。 建设无害化处理生态厕所,将处理后的粪便直接用于种植。 有效利用秸秆堆肥、秸秆迷宫、秸秆去土、DIY手工制作等,不仅完全消耗了自己的秸秆,而且帮助周围农民解决了部分秸秆处理问题,社会效益显著。
二、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综合效益
1是强势品牌。 2015年,农场注册“柴火妞”商标,着力打造“乐活康养、留住乡情”的品牌内涵。 吸取国外胚芽米生产经验,购置机器设备,引入环保包装设计理念,推出自行加工的“柴火妞”素颜鲜胚米、杂粮、非转基因玉米系列、非转基因大豆、禽蛋系列产品。
二是发展电子商务。 为了适应网络销售时代的需要,王秀君把大学毕业创业刚成功的儿子带回了农场。 年轻群体利用嘀嘀打车、微信计划、社区、公众号等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农场和农场的人。 2020年,农场产品在线销售比例占年销售额的60%以上。
三是调动小农户。 农场每年为周边农民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人,增加收入45万元,优先录用周边家庭困难农民。 在提供就业的同时,向农户推广环保理念和种植技术,普及循环农业知识,使农户向绿色种植转变。 建设妇女微院、田间实验室、妇女儿童心理辅导室,邀请周边农民参加讲堂、沙龙活动,邀请专家讲政策、法规、传统文化,支持农民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建设农村文明。
三、变革文化教育,发展休闲农业
2017年,农场驶入发展休闲农业的快车道,在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同时,转向自然教育、农耕文化传播,推动了“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传媒”等模式的快速发展。 农场组建专门的自然教育团队,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了自然教育课堂、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普实验等。 农场广开英才,邀请农业专家、环保人士、幼教专家、心理咨询师、摄影家等各界人士加入农场创业团队、志愿者队伍。 农场采取周末农夫市场、自循环水系、古法农业等经营模式,每个周末举办小论坛、课程,让大家在不同的平台上体验田园梦。 举办插秧节、镰刀节、螃蟹节等特色活动,累计接待消费者3万多人,仅2021年3-6月,农场就筹办主题亲子教育活动31次,接待游客4000多人。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